第九章德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5030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0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德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九章德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九章德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九章德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九章德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德育.docx

《第九章德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德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德育.docx

第九章德育

第九章德育

评价目标:

1.识记德育的概念、目标和内容。

2.理解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3.运用德育模式展开德育实践活动。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二)教育学范畴的德育与伦理学范畴的道德教育的关系

联系:

教育学范畴的德育反映伦理学范畴的道德教育的要求。

区别:

伦理学范畴的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相对于政治观念、法律观念、宗教观念和艺术观念来划分的,因此它侧重人的行为规范和风尚。

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体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三)德育的性质

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

德育的性质是被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四)德育的形式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

(一)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贯穿于物质文明和民主政治的建设之中。

社会主义学校是培养建设人才的必要场所,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从长远看,学校德育具有战略意义,因为现在的中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他们培养成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一代新人,将才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决定性影响。

(二)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和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时期。

他们思想单纯,爱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富于理想,可塑性强,但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各种思想道德影响。

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抵制错误思想道德影响的能力,引导他们沿着社会主义要求的方向发展,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否则就可能误人迷途。

(三)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宪法》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人的德、智、体等是相互联系、影响、制约、促进的辩证统一体。

德育可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品德发展,为他们体、智等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

三、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

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几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

把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三)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是:

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

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四)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有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把个人前途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和改革、开放的意识;初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是:

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劳动观点,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

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等能力。

(五)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制定德育目标主要有以下依据:

①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②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③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④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四、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的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唯有选择合适的内容并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通常,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三点:

①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③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选择德育内容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德育内容总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不同国家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而各显特色。

根据1988年、1994年和196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有关决定,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主要是按照特定国家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

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

现阶段主要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的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科学的世界观。

无产阶级人生观又称共产主义人生观、革命人生观,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最科学的人生观。

革命理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为人类美好未来和共产主义而奋斗。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该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并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取应得的劳动报酬,以维持自己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

纪律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产物。

社会主义社会提倡自觉纪律,即建立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基本一致基础上的、人们自觉遵守的纪律。

(三)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和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道德知识和传统美德教育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重要内容。

懂得一般的道德知识,对真、善、美有正确的认识,尤其对民族传统有深刻的体会,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积极向上。

审美及情操教育能净化人的灵魂,使青少年在体验祖国壮丽山河、英雄及先辈高尚情操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和升华。

社会公德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

它首先要求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人际意识,懂得维护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从而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

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的养成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8月31日)已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式列入其中。

该文件第9条指出:

“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①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②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③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的增多,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

现在有一种趋势,即把心理健康教育独立于德育之外,成为青少年、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复习题

1.单选题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答案详解】D。

参考课文内容。

2.单选题德育的价值属性和对平行教育子系统的作用是德育的()功能的两大含义。

A.社会性B.个体性C.教育性D.享用性

【答案详解】C。

参考课文内容。

3.单选题德育的最高境界是()。

A.政治功能B.发展功能C.享用功能D.个体功能

【答案详解】C。

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是指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方面产生的影响。

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4.名词解释德育

【答案详解】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5.名词解释德育目标

【答案详解】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6.简答题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详解】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是: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德育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二)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从联系来说,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品德的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只不过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下,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提出要求,依据学生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一)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教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

构成德育过程的各要素之间有质的区别,它们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各不相同,彼此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组织的系统。

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

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当他作为德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成为德育主体。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学校德育基本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确定的,它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层次。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于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促使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的变化,这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

由于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才不断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从而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

这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化过程和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思想道德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间、各要素和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等。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这个矛盾需要通过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引导他们进行道德实践,把他们从原有的品德水平提高到教师所要求的新的品德水平上来解决。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

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

构成品德的知、情、意、行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是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判断积极或消极情绪体验好坏的标准,是看它跟何种品德认识相联系,以及它在“长善救失”中的地位和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情感的外部行为和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道德行为包括一般的行为和经历多次练习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

道德认识,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产生发展并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道德意志是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

其中,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是可以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

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

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作德育过程的基础。

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不同。

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①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②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作为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③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它们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教育者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

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复习题

1.名词解释德育过程

【答案详解】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简答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哪条德育规律,为什么?

【答案详解】符合“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它伴随品德认识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它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

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德育最后就是要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3.简答题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的过程的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答案详解】错。

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从区别来说,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依据学生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不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品德形成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

4,简答题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答案详解】①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③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④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第三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德育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德育实践经验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吸收、借鉴历史上德育原则的有益经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德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提示出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从而制定出正确处理和解决德育过程中基本矛盾关系的实际工作要求。

(二)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

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要有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