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海水晒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4809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海水晒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鲁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海水晒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鲁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海水晒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鲁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海水晒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鲁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海水晒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海水晒盐》教案.docx

《鲁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海水晒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海水晒盐》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海水晒盐》教案.docx

鲁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海水晒盐》教案

第二节海水“晒盐”

学习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图);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相关知识: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在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而溶质可以有多种。

3.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制成溶液,有些物质几乎不溶于水重点

重点、难点:

重点:

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

难点:

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

1.体物质溶解度有温度变化规律: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2.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逐步学会根据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结合概念知识来解决问题。

思考误区:

1.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是易错点,特点是对大多数物质来说,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应该升高温度,但对于Ca(OH)2来说,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应降低温度。

2.浓稀与饱和不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一个易错点

3.固体溶解度四个要素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一个则概念及其应用将是错误的。

板书提纲:

         

 

第二节 海水“晒盐”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1、

海水晒盐的原理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定义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创设情景]

我们都知到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

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内容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先将海水引入    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___     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____  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粗盐。

实验探究:

饱和溶液的配制和结晶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应注意:

①首先,应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②其次应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 再溶解NaCl,可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对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了。

补充实验:

分别给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存在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和加水。

 

阅读教材P9完成思考题

 

学生自行总结出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讨论如何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讨论: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应如何转化

思考:

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用的方法有   、   、   。

小结:

3结晶:

晶体:

是有规则几何

外形的固体

蒸发结晶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像海水“晒盐”这样,经日晒风吹等,使溶剂不断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到形成饱和溶液,继而析出晶体。

总结

巩固练习

 

理解结晶的含义

 

阅读

“多识一点” 

教后记:

 

 

影响固体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限量的因素

 

第二课时

引入:

既然大多数物质在水中是有一定的溶解限度的,那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该如何表示和衡量呢?

设疑:

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是哪些因素会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呢?

实验探究:

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溶质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温度和水的质量

2、温度的影响

3、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温度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溶质的种类和水的质量

实验证明:

影响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有:

 

学生按照给定的步骤进行实验,记录现象,推断结论,然后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地进行探究并作出结论,进行交流反思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定义:

 

溶解度的含义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一般固体物质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但熟石灰相反,即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弱

活动天地:

认识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的质量。

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注意四个要点:

1、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

2、标准:

在100g溶剂中

3、状态:

达到饱和时

4、单位:

以克为单位,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

指该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内部因素:

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部因素:

温度。

活动天地:

绘制溶解度曲线

从曲线图上,我们可以查得0——100之间任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所以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像表达,具有直观连续等优点。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比一比:

看谁能从图中找到更多的信息。

 

学生仔细观察该图,查出20℃及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理解、记忆

理解溶解度的含义

讨论: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动手绘制溶解度曲线

讨论:

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能得到哪些信息?

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认真读图找信息,并分析信息的用途

 

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结晶的途径:

小结: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3、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4、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

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

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

Ca(OH)2

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

溶解度大小与溶解性关系如下:

注:

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溶解度/g(20℃)

<0.01

0.01—1

1—10

>10

溶解性分类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总结:

巩固练习

 

理解记忆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及变化规律

 

阅读“多识一点”总结结晶的途径

在线测试

教后记:

 

三、粗盐提纯

 

仪器、药品

 

步骤:

第三课时

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其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还含有一些不溶性杂质,如泥沙。

那么,如何将粗盐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使之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去呢?

展示实验室中的粗盐,提出问题:

1、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

实验探究:

量筒、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滤纸、蒸馏水、粗盐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巡视:

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讨论:

1、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其中,使用次数最多仪器有哪些?

各有何作用?

2、过滤、蒸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设疑:

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了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而得到的食盐中仍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那么,如何才能除去其中的SO42-,Ca2+,Mg2+等可溶性杂质呢?

 

思考、讨论

合作交流

发表自己的看法

根据老师提供的仪器充分讨论后,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

 

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阅读:

多识一点,分析除去其中的SO42-,Ca2+,Mg2+等可溶性杂质原理

 

食盐的用途:

提问:

上述除杂过程中发生了哪些

反应?

BaCl2+Na2SO4=BaSO4↓+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BaCl2+Na2CO3=BaCO3↓+2NaCl

MgCl2+2NaOH=Mg(OH)2↓+2NaCl

HCl+NaOH=H2O+NaCl

介绍食盐在化学工业及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

巩固练习

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了解食盐的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