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物理必刷题大气压有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4603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冲刺物理必刷题大气压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冲刺物理必刷题大气压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冲刺物理必刷题大气压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冲刺物理必刷题大气压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冲刺物理必刷题大气压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冲刺物理必刷题大气压有答案.docx

《中考冲刺物理必刷题大气压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冲刺物理必刷题大气压有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冲刺物理必刷题大气压有答案.docx

中考冲刺物理必刷题大气压有答案

中考冲刺:

物理必刷题——大气压

1、关于大气压与人生理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C )

A.在雷雨之前,由于气压的下降,人们常会出现胸闷、头昏和情绪烦躁等症状

B.股骨主要是依靠外界周围的大气压与韧带一起连在身上的

C.肺内容积增大,表现为人吸气,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高山反应也叫高山病,是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跟气压大小有关系

2、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B   )

A.如果把手掌摊开,大气对手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有1800N

B.对流层中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C.对流层的对流运动明显,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出现在这一层中

D.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3、家住四楼的小李听说要停水,便将水管一端接上水龙头,另一端放在水桶中,拧开水龙头接水,一段时间后却惊讶的发现原本已经快满的水桶中水面开始下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水去了哪里?

邻居物理老师给出了解释,说这是虹吸现象.原来在小李快接满时恰好停水,楼下有人打开了水龙头用水,四楼接满的水桶变成了供水端,楼下的水龙头变成了出水口,于是,水桶里的水都被吸走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虹吸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A.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共同作用的结果

B.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气压强的结果

C.产生这种现象两家的水龙头必须都要打开

D.生活中仅用一个橡胶管便可以给鱼缸换水就是利用了虹吸现象

4、两个横截面积不同的气缸连接在一起竖直放置,缸壁导热性能良好,活塞A、B与气缸间光滑接触其横截面积满足SA>SB .A、B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空气,且用一根细杆连接,从C处向气缸内注入适量水银,水银没有通过活塞A,这时两活塞均处于静止状态;今从C处设法取出少量水银后,两活塞又静止下来,则(  A)

A.缸内气体压强增大B.缸内气体压强减小

C.缸内气体压强不变D.缸内气体压强不能确定

5、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

观察到的现象是( B )

A.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打开止水夹后,U形管中的水位右高左低,气球膨胀变大

B.气球膨胀变大,打开止水夹后,U形管中的水位左高右低,气球又瘪下去

C.气球膨胀后又瘪下去,打开止水夹后,U形管中的左右水位不变

D.气球比原来更瘪了,打开止水夹后,U形管中的水全部进入到锥形瓶中

6、如图所示,a为盛有一些水的玻璃容器,b为与容器a相连的管子,c为一个内部装有一些沙子的玩具气球。

当b管内通有大气压强为p0 的气体时,气球内部的压强为1.5p0 ,且刚好浸没于水中,当管内通有大气压强为1.5p0 的气体时,玩具气球将( B)

A.上浮B.下沉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

7、某同学为探究并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威力,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所示),把两个半径为R的带拉绳的硬质空心半球(不计重力)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左侧拉绳系在墙上,该同学用力拉右侧的绳子,当拉力增加到F时两半球被拉开。

现将球半径改为 

 R,重做实验,则拉开的力F′(  B )

A.等于 

 FB.等于 

 FC.等于 

 FD.等于 

 F

8、如图所示,有一高为l的平口玻璃杯内装有深度为h的水,上面盖有卡片。

现将玻璃杯翻转,水仍能留在玻璃杯内。

已知大气压强为p0 ,水的密度为ρ,假设玻璃杯倒转后卡片稍微凸出,则水的深度变化量△h近似为(  A )

(已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和压强之积是一定值,即PV=k,k为定值)

A.

B.

C.

D.

9、同学们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液体(密度为ρ1和ρ2)在同一地点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内上方都是真空,两管内液柱高度h1、h2之比为4:

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液体密度ρ1、ρ2之比为5:

6

B.玻璃管内液体的质量之比为3:

2

C.玻璃管内液体的重力之比为1:

1

D.所测大气压的值之比为4:

5

10、物理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

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

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A.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

B.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0kPa

C.0~4s,C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最大

D.图像③是A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1、某同学为了研究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压强的大小,用打气筒给轮胎连续均匀充气t1时间,打气完毕后关好气门芯,又观察了Δt时间,他测得t1+Δt时间内轮胎内气体压强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由此图线可推知(  C  )

A.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可能发生了爆炸

B.在t1+Δ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2个标准大气压

C.在0—t1时间段内,轮胎在向外漏气

D.在t1+Δt时刻后,轮胎还将继续漏气,直到内部压强为零

 

12、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

“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

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D  )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13、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

把两个橡胶皮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G,再测出此时皮碗的直径d,皮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的公式是(  C)

A.P=

B.P=

C.P=

D.P=

14、有资料说明,在刮龙卷风时,其中心大气压强可以达到9×104帕斯卡。

在一座面积为200米2的简易厂房中,当时的大气压强是1×105帕斯卡,如果此时龙卷风中心从厂房房顶上方刮过,那么在厂房房顶上受到的作用力可能是(  A)

A.方向向上,2×106牛B.方向向下,2×106牛

C.方向向上,1.8×107牛D.方向向下,1.8×107牛

15、如图所示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bcd段表示吸气过程

B.Oab段表示呼气过程

C.在a点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D.在a点时的肺内气压大于c点时的肺内气压

16、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吸气

B.bc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吸气

C.ac段曲线表示进行了两次呼吸

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吸气

17、创意新品“天气预报瓶”如图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阴雨天气

D.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说明外界气温升高(其他条件不变)

18、某玻璃瓶的侧壁上有高度不同的甲、乙、丙、丁四个用橡皮塞塞住的小孔,瓶口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导管,瓶口密封,瓶内未装满水,管内外水面如图所示。

如果在甲、乙、丙、丁四个小孔处选择任何一处拔出橡皮塞,则(B   )

A.只有丁会有水流出B.只有丙或丁会有水流出

C.只有甲不会有水流出D.都会有水流出

19、如图是同学们利用大可乐瓶设计的储气装置(铁架台未画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倒入储存在下面的瓶子里,水被压入上瓶

B.取用气体时,可通过控制止水夹a、b,靠水的重力方便地将气体排出

C.气体被储存在装置中,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D.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20、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菲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程弹簧秤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

②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厚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③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6牛

④记录整理数据      ⑤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如图甲,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吸盘漏气;

(2)根据小菲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为

帕。

(3)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数可能会小于96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某同学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如图所示:

(1)当玻璃管内水银柱稳定后,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75cm;则当地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在实验中,如果将玻璃管由竖直稍微倾斜,则管内水银柱长度将增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果在操作时管中漏进了一个小气泡,则将导致测得的气压值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

22、洋洋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⑴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⑵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⑶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F;

⑷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1)洋洋说:

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2)瑞瑞说:

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吸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拉脱所需的力的大小估测偏差大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3)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吸盘。

23、小龙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明不能采用乙图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强,其原因是乙活塞的重力影响大气压力的测定。

(2)实验步骤如下:

A.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筒的全部长度L。

思考并回答:

①以上实验步骤中有一处错误请加以改正:

D步骤应量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②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

P=

(3)小开对小龙的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

再次沿正确方向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这一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出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之间的摩擦力,排除摩檫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4、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向瓶内吹入适量的空气,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玻璃管内水柱将下降。

(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

25、为了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不同高度下的大气压,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大气压强p与对应海拔高度h的六个点,如图乙所示:

(1)测量前,小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其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分析图象时,小明发现1km高度处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重新正确实验后,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5N,量程为2mL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测得大气压约为

Pa。

这个数据比当地的实际气压偏小一些,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选填“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或“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修正数据后,可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

在2km高度内,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1000Pa。

(4)根据这一规律,小明认为可将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一个高度测量仪。

那么弹簧测力计4.2N刻度线处应标刻的海拔高度为1.6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