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4524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docx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docx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

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

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

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

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

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本人是新接手三年级教学,通过第一周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学生对科学学习兴趣很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态势较好,这对科学教学的实施有很好的基础,学习也比较认真,但科学课堂常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关于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目的

本学期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获取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饲养、栽培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等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并举,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具体要求:

三年级:

在混合各种物质的过程中观察比较混合前后物质是否发生变化,帮助确立混合物的概念,尝试用一些方法去分离混合物,认识土壤也是一种混合物;关注空气,在观察中发现空气的特点(即气体的.特点),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流动的空气形成风,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性;经历两个较长的体验活动:

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生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特点;饲养春蚕,有意识地坚持对蚕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的观察,尝试理解生物的“变态”发育过程;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试着去改变物体的沉浮;知道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学会使用温度计。

四年级:

从调查家中总的电器入手,体验电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整理已有的电的知识,尝试让一个或多个灯泡发亮,认识导体、绝缘体与开关的作用,能用所学的串联并联的方法设计一个房间的电路,提高科学用电及安全用电的认识。

通过对一朵花的观察,认识花的各个组成部分,重点展开雌蕊、雄蕊的观察,了解传粉、受精的过程,认识果实的形成,收集种子传播的方式,能设计实施观察种子发芽时的吸水量实验,获得种子构造及各部分作用的认识,观察鸡蛋,认识动物的卵的多样性,感受动植物生命的来之不易。

从记录一天的食物入手,认识食物的多样性,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树立膳食营养要合理搭配的意识。

观察食物的变化,探究霉菌生长的条件,学习科学储存食物的方法,注重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科学地生活。

在观察岩石、矿物的过程中,了解岩石、矿物的属性和多样性,能根据观察到的不同岩石的特点推测其成因,探究岩石变化的原因,认识岩石不仅时组成地球的主要物质,也是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资源,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年级:

指导学生认识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

重力、弹力、反作用力和反冲力,并探究动力大小、小车重量和摩擦力大小对小车速度的影响。

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计时工具”的认识和探索过程,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引导学生从观察植物丛开始,研究动植物间的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被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展开对昼夜现象和四季现象的研究,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认识地球的自转及公转,形成科学的自然观。

六年级:

引导学生认识宇宙的无限性,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认识动植物繁殖的方式,及遗传和变异这一生命现象,建立动物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概念,了解人工授粉、克隆技术,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体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展开对杠杆、轮轴、滑轮的研究,认识工具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作用,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大胆改进原有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神经内科学7—12章教学课件

神经内科学7—12章教学课件

神经内科学7—12章教学课件

第七章头痛

19、偏头痛(migraine)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

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

20、偏头痛发作期的治疗的特异性药物:

麦角类制剂和曲普坦类药物。

21、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headache,TTH)以往称紧张性头痛(tensionheadache)或肌收缩性头疼(musclecontractionheadache),是双侧枕部或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疼。

约占头疼患者的40%,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头痛。

第八章脑血管疾病

2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

23、TIA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24、不同脑血管闭塞的临床特点

(1)颈内动脉闭塞的表现:

症状性闭塞可出现单眼一过性黑矇,偶见永久性失明(视网膜动脉缺血)或Horner征(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损)

(2)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表现:

1)主干闭塞:

导致三偏症状,即病灶对侧偏瘫(包括中枢性面舌瘫和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

2)皮质支闭塞:

①上部分支闭塞导致病灶对侧面部、上下肢瘫痪和感觉缺失,但下肢瘫痪较上肢轻

25、闭锁综合征(locked-insyndrome)

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syndrome)

脑桥幅内侧综合征(福维尔综合症)(Fovillesyndrome)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syndrome)

26、脑血栓神经影像学:

发病后应尽快进行CT检查

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因。

心房颤动时左心房收缩压降低,血流缓慢淤滞,易导致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引起脑栓塞。

29、腔隙性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最终管腔闭塞,导致供血动脉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其梗死灶直径

30、常见的腔隙综合征(5种):

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感觉运动性卒中。

31、脑出血(ICH)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绝大多数高血压性ICH发生在基底核的壳核及内囊区。

长期高血压易导致豆纹动脉和旁正中动脉等深穿支动脉破裂出血,故又称出血动脉。

32、CT显示不同部位高密度出血灶

33、脑出血患者一般无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查,以免诱发脑疝形成。

34、脑出血的手术指征:

(1)基底核区中等量以上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

(2)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脑积水。

(3)重症脑室出血(脑室铸型)

(4)合并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血管病变

35、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

(1)颅内动脉瘤:

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50%~80%)

(2)血管畸形

(3)其他

36、SAH一般症状主要包括:

(1)头痛:

患者常将头痛描述为“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的头痛”

(2)脑膜刺激征:

颈强、Kerning征和Brudzinski征

(3)眼部症状

(4)精神症状

(5)其他症状

37、SAH常见并发症

(1)再出血

(2)脑血管痉挛(3)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4)其他

38、临床疑诊SAH首选头颅CT平扫检查。

DSA仍是临床明确有无动脉瘤的诊断金标准。

均匀血性CSF是SAH的特征性表现。

39、脑血管疾病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及其他。

第九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40、运动神经元病(motorneurondisease,MND)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不同组合,特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

41、阿尔兹海默病(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

42、AD的组织病理学上的典型改变为神经炎性斑、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元缺失和胶质增生。

43、AD的药物治疗:

改善认知功能:

①胆碱能制剂:

多奈哌齐②NMDA受体拮抗剂:

美金刚。

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4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临床诊断:

①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黏膜疱疹;②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③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④脑脊液红、白细胞数

增多,糖和氯化物增多;⑤脑电图以颞、额区损害为主的.脑弥漫性异常;⑥头颅CT或MRI发现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⑦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支持诊断。

(疱疹、前驱症状、神精、脑脊液、脑电图、CT、MRI)

45、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

压力常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细胞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升高;糖含量下降,通常低于2.2mmol/L;氯化物降低。

46、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压力增高可达400mmH2O或以上,外观无色透明或微黄,静置后可有薄膜形成;淋巴细胞数显著增多,常为(50~500)x106/L;蛋白质增高,通常为1~2g/L,糖及氯化物下降,典型脑脊液改变可高度提示诊断。

47、抗结核治疗:

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或乙胺丁醇(EMR)、链霉素(SM)

48、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脑脊液检查:

压力常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含量降低。

脑脊液离心沉淀后涂片做墨汁染色,检出隐球菌可确定诊断。

抗真菌治疗:

两性霉素B,氟康唑。

第十一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49、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

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近皮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

主要临床特点为病灶的空间多发性和时间多发性。

50、Poser(1983年)诊断标准:

临床确诊MS:

病程中两次发作和两个分离病灶临床证据。

51、MS急性发作期治疗: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是MS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方案;疾病调节治疗:

β-干扰素

第十二章运动障碍性疾病

52、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agitans),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态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

53、PD临床表现:

运动症状:

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障碍。

54、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必备标准)1、运动减少:

启动随意运动的速度缓慢。

2、至少存在下列1项特征①肌肉僵直;②静止性震颤4~6Hz;③姿势不稳

55、PD治疗药物:

1)抗胆碱能药;2)金刚烷胺;3)复方左旋多巴;4)DR激动剂;

5)MAO-B抑制剂;6)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

56、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病(Wilsondisease,W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核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

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F环)

六年级科学《垃圾的处理》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垃圾的处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过程和方法:

通过垃圾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并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同时了解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做垃圾简单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由此讨论并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

2、进一步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及功能,意识到再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仍然有影响。

【教学难点】

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及功能,意识到再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仍然有影响。

【器材准备】

1、组实验材料:

玻璃瓶、洗净的小石子、墨水、纸巾、塑料瓶(瓶盖上大一些小孔)。

2、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厂构造图。

3、填埋场和焚烧场垃圾处理过程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谈话:

通过上节课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垃圾,这些垃圾是怎么处理的,我们一起来看几张图片。

出示几张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导学生讨论:

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有什么危害?

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

(如:

破坏环境,污染空气和水,还会引起疾病,发生火灾等)

教师讲解:

人们通常通过挖坑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现在城市都建立了大规模的垃圾填埋厂,在目前,全国大约80%以上的垃圾都是采用填埋的方式来处理的。

(出示大型垃圾填埋厂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垃圾的处理

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

1、教师讲述:

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简单垃圾填埋。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2页内容:

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然后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

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再慢慢地往上面喷水。

3、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

(垃圾填埋场)

(2)实验的各个部分代表了什么?

(小石子表示土壤,石子下的清水表示地下水,染有墨水的纸巾表示垃圾,纸巾带有的墨水表示垃圾中的污水,从上面洒下来的水表示雨水。

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各组意见。

4、学生按书上的步骤分组实验。

思考: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5、讨论:

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填埋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

(垃圾会产生大量臭气,滋生苍蝇、蟑螂等害虫;垃圾比较松软,容易坍塌。

教师相机介绍:

把垃圾简单地填埋,垃圾中的污水会扩散。

污水扩散到周围的土壤,如果被污染的'土壤中种了蔬菜和粮食,你愿意买来吃吗?

更可怕的是,随着垃圾中污水的扩散,还会污染地下水。

而地下水会四处流动,那么,污水中的病菌、毒素会随着地下水扩散到更广大的范围,危害人们的健康。

另外,垃圾堆得时间过长会产生沼气,还会发生爆炸。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1、提出任务:

怎样解决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问题?

我们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场吗?

提示:

先考虑解决什么问题(主要是污染地下水),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2、小组内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3、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4、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环境的。

(先观察书上73页示意图,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大型垃圾填埋场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它的技术十分先进,是全国十大填埋厂之一,杭州70%的垃圾就是在那里填埋的,接着介绍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防渗技术、沼气发电厂、污水处理。

5、思考:

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就永远安全了吗?

能在上面种植庄稼、建造房屋吗?

教师介绍:

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教师介绍:

焚烧是处理垃圾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把垃圾在焚烧炉里烧掉。

2、讨论:

焚烧垃圾有什么优点和问题?

(教师说明建垃圾焚烧设施还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用多媒体展示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

它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技术全国领先,十分先进。

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小组的观点。

教师小结:

优点:

占地小,避免了垃圾污染地下水,产生的热量可以发电等。

缺点:

会消耗大量的电能,留下残余物,如果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第二次污染等。

五、拓展提高

思考:

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六、课堂小结

整理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及其利弊,记录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办法。

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有哪些感受?

七、板书设计

垃圾的处理

填埋

处理方法

焚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