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 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 第一部分 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415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6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 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 第一部分 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备战高考化学 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 第一部分 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备战高考化学 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 第一部分 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备战高考化学 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 第一部分 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备战高考化学 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 第一部分 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化学 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 第一部分 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docx

《备战高考化学 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 第一部分 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化学 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 第一部分 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化学 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 第一部分 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docx

备战高考化学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第一部分专题10化学实验基础

考前30天之备战2013高考化学冲刺押题系列第一部分专题10化学实验基础

【2013高考考纲】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题型示例1化学实验装置图

【样题1】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

【解题指导】选A。

氢氧化钠溶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盛装,B错误;HCl在NaOH溶液中极易溶解,漏斗不应该没入溶液中,C错误;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温度计应该插入反应液中,D错误。

【命题解读】《高考考纲》要求考生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该类题型在高考中经常出现,属常规题。

化学实验装置图考查可分为常用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取,几种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装置、物质的检验等内容。

在总复习时要把握住化学实验的主要内容、仪器的操作、装置原理、实验原理。

【样题2】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B.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C.D.

 

题型示例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样题1】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蒸馏水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乙酸与乙醇的梦到不同,所以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样题2】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0.10mol·L-1NH4Cl溶液的pH=5.2

【解题指导】选C。

A项中的KMnO4溶液有很强的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来装,因此A错;B项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时,润湿后会减小溶液的浓度,故B错;广泛pH试纸只能测到溶液pH为整数位,故D错。

【命题解读】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高考考纲的基本要求。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目的是促使学生掌握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便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题型示例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样题1】下图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下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编号

气体

a

b

c

A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B

CO2

盐酸

碳酸钙

饱和NaHCO3

C

NO

稀HNO3

铜屑

H2O

D

NO2

浓HNO3

铜屑

NaOH溶液

 

【解题指导】选B。

A项中NH3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项中NO在常温下与O2反应生成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项中NO2与NaOH溶液反应。

【命题解读】高考中单纯的气体制取的考题较少,主要考查学生将所学的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经过归纳、对比,找出规律性的结论并进行迁移应用。

以气体制取为主线的实验综合题是高考常考的热点,将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或定量实验相互渗透在一起,主要有仪器的连接顺序、操作的先后顺序、气体的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解释某些问题、数据处理与分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题型示例4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样题1】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溴水中萃取单质溴时,可以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

B.除去C2H5OH中的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C.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D.除去碳酸氢铵中的碘单质,可以采用升华的方法

【命题解读】分离、提纯和除杂问题历来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它要求考生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高考考纲》要求考生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这一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题型示例5物质的鉴别

【样题1】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MgI2、AgNO3、K2CO3、KAlO2四种溶液,最佳选择是(  )

A.HNO3B.NaOHC.BaCl2D.KClO

题型示例6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样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溶液吸收。

【命题解读】《高考考纲》明确要求考生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取材于教材、高于教材,注重创新是近年高考化学试题的一大特点。

近年高考综合实验试题往往是在教材实验、演示实验或考生已有实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题干给予的新信息,预测实验现象等。

(2)药品使用创新、仪器功能拓展、实验操作改进创新和实验操作新途径开辟等。

(3)面对新情境,能够正确提取并处理信息(准确提炼规律、严密推理分析、做出合理解释等)。

(4)面对新问题,能够全面深入思考,合理优化结构,准确深刻评价等。

题型示例7工艺流程与实验

【样题1】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取样、________、沉淀、________、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烘干。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式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D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解读】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命题向着化学实验和工艺流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主要考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加热的先后顺序、工业冷凝回流、实验室安全、实验改进装置、化学工艺的原理、实验的评价。

工艺流程题,顾名思议,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

只要明确实验目的,理解装置的作用以及工艺流程的原理,吸收题目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在高考中就一定会大获全胜。

【专家预测】

一、选择题

1.用托盘天平称取10.1gNaOH试样,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NaOH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中的纸片上

B.将NaOH放入烧杯中(烧杯事先已称重),并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上

C.用镊子取出标定为10.1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

D.用镊子取出标定为10g的砝码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上,并将游码向右移到0.1g位置上

2.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①为稀释浓硫酸

B.②为滴定前除去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气泡

C.③为向试管中加固体粉末状药品

D.④为向容量瓶中加水

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

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g+

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

和CO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

CH3CH2CH2CHO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2gNaCl ②用5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 ③用蒸发皿加热NaCl溶液可以得到NaCl晶体

④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1H2SO4溶液 ⑤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HNO3 ⑥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D.③⑤⑥

【答案】A

【解析】测定中和热时需要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

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且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

(  )

【答案】A

【解析】B中NO2溶于水生成NO,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C中要考虑有可能是氯气将I-氧化,错误;D中吸收尾气的装置不对,会引起倒吸,导管不应伸进NaOH溶液里面,可在导管口接一倒置的漏斗。

6.下列有关物质保存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钠应该密封在煤油中保存;

②过氧化钠可以露置在空气中保存;

③氯水应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保存;

④漂白粉不能露置在空气中保存。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7.下列做法不会发生危险的是(  )

A.浓硫酸不小心滴落在氯酸钾晶体上

B.在研钵中研磨氯酸钾和硫黄的混合物

C.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连同反应液放置几天后,再拿出来欣赏

D.实验室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制少量氯化氢气体时,用毛细

管将浓盐酸导入浓硫酸中

【答案】D

【解析】氯酸非常不稳定,其浓度超过40%时即会迅速分解甚至发生爆炸,浓硫酸不小心滴落在氯酸钾晶体上,生成的氯酸分解发生爆炸;氯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具有还原性且易燃的硫黄混合即为火药的主要成分,研磨时可发生爆炸;银氨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生成易爆炸的物质——雷汞,故需现用现配;D项中用毛细管将浓盐酸导入浓硫酸中,依据浓硫酸的吸水性使氯化氢放出,且使制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