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改实施计划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4074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课改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校课改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校课改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校课改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校课改实施计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课改实施计划方案.docx

《学校课改实施计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改实施计划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课改实施计划方案.docx

学校课改实施计划方案

丁集镇二中创建课改示范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针,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全面学习和借鉴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工作,构建适合本学校实际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大面积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施目标

1、认真学习先进学校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真正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起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全体教师要真正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推广的过程中,提倡拿来主义,再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把先进学校教学模式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整合,走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路子。

3、在学习探索中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勇于进取的工作态度和驾驭新型课堂教学的能力,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研究型、改革创新型教师。

4、课改中大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5、学校重新制定听评课评价标准,把每节课的听评课的重点放到学生参与身上,老师走到幕后,把评价课堂的重点变为看学生的表现,而不是老师的展示。

6、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在教学、管理、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通过推广此项课改,促进各班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在各班逐步形成班风正、学风浓,积极自主合作学习,积极进行研讨的良好学风。

三、实施步骤

  我校课改大体分为三个步骤,即初步试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总结深化阶段。

各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

初步试验阶段(2012年2月—2012年4月)

本阶段目标为:

一、做好老师们思想转变工作,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全体教师能积极投入到课改实践当中去。

二、通过各种方式让教师们掌握新基本教学模式,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使教师们能逐步适应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三、让学生初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四、认真总结实验推广的成功做法,不断积累实验推广的经验。

  1、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制定课改方案。

学校制定《丁集镇二中创建课改示范学校实施方案》,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完善课改制度,为课改的提供良好保障。

  2、组织学校领导、教研组长、班主任及各科骨干教师到课改先进学校观摩。

回来召开研讨会,探讨学习先进学校课改经验,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教改氛围。

3、在两个年级三个班级(七年级两个班、八年级一个班)首先试验新课改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展示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引导。

学校领导到班听课,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4、教务处、教研组在实验推广过程中,初步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等基本课型的要求,教师们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和修改,使之趋于完善。

5、开设相关讲座,组织各学科教师上好展示课,课后全体教师进行研讨评课,并指定中心发言人在全体教师会上发言,全体教师认真记录。

6、总务处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及时满足课改要求。

7、要求每一位教师及时课后反思和课改心得。

第二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5月)

本阶段的大体目标为:

在总结初步推广阶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制度要求,各学科教学基本上形成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全体教师对各种课型的模式与具体要求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能熟练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由对重视研究教法彻底转到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法,驾驭课堂的能力明显增强,能灵活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大部分的老师做到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展开教学。

学生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高效,发言积极,学习兴趣浓厚,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1、做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工作,大胆实践和探索我校课改教学模式”。

(1)加强在预习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的指导,深入研究指导学生预习的有效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务处组织全体老师在摸索实验的基础上,带领教师带着问题到先进学校,再学习、再交流、再讨论,让每位教师深刻领悟胡课改先进学校的经验,并付诸于实际教学中。

2、学校制定本阶段具体实施方案。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评价细则要有利于激发教师积极投入到实验推广研究中,对在实验推广中工作积极,做出优秀成绩的教师予以相应奖励。

3、积极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要经过组织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课改教学模式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信心十足的进行展示,精练高效地进行反馈矫正,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4、抓好检查落实,全面提高质量。

教务处在学校领导下全面抓好对各教师实验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偏。

要切实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率,防止课堂出现失控现象。

教务处要加大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集体备课活动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在备课研讨中要重视学法的研讨,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多方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办法,以此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能力。

防止在课堂上,因教师对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准,学生的学习思考浮于表面,学习不深入,甚至出现错误。

5、通过下发学习资料、外出学习、举办专项讲座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学年结束时,每位教师都要写出质量较高的实验推广总结或论文。

6、通过听评课初步确定各学科试验带头人,并对其重点培养。

7、全体教师要创造性的做好对学生学习激励和表扬工作,要通过各种方式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备课组进行表彰奖励。

8、加强对教师全程跟踪听评课指导活动,即教务处在进行听课安排时,对一位教师的课要从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个课型进行全程听课指导。

  第三阶段:

总结深化阶段(2012年6月开始)

  本阶段大体工作目标为:

学校已积累了一部分具有本校特色教学模式的做法,各科教学模式基本定型。

老师和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家长的满意率高。

1、总结经验。

总结学校一年来的课改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2、深入研究。

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我校在课改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实验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3、奖励先进。

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实验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研组、优秀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为掀起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新高潮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发展再做新贡献。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本《实施方案》的有效顺利实行,加大监督及过程性管理和评估的力度,为此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肖洪良

副组长:

  张克印

成  员:

 张华梅贾世炎赵中良马君艳贾震

田俊华刘玲张松海殷玉峰孟祥林

  

(二)、制度建设

课改中完善制度,以制度提升质量

作为一所课改试验学校,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认认真真搞试验,完善制度,提高教育质量。

主要有:

一)是建立学习资源保证制度。

二)是建立学习检查制度。

三)是建立“理论学习月”。

四)是建立教师讲座制度。

五)完善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六)尝试课改评价改革,建立适合本校的评价机制。

总之,课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摸索之中。

经过努力,会有收获的,但确实也有许多困惑之处。

如:

1、学生差异分化如何消除或缩小。

由于教材的因素、家长的因素、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怎样能较好的杜绝两极分化。

教材内容多,农村学生家庭辅导少,补课补差无充分的时间,不像有的学校学生是寄宿的。

2、如何考核评价学生还是制约课改深入的重要因素。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家长大多外出打工,是学生易流失的原因。

那如何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呢?

特别面对学生的家长,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问题我校还没有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

2、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新课程要求不适应。

尽管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会有了革命性的嬗变。

但实践中会清楚地想到:

变化是不平衡的,由于教师在知识观、教学的功能观、教师的知能结构等因素,真正与新课程相适应,确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3、课改会得到上级的重视和支持,我校也恳请上级部门给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包括精神和物质。

基于此,我们将不断地努力去探索,在实践中寻求解决的方法。

不管再难再累,为趟出课改的新路子,我们一定不辱课改试验的精神,不负领导的厚望,让课改在丁集二中开花结果。

                                        项城市丁集二中

                     2012年2月

 

项城市丁集二中

创建课改示范校实施方案

 

                     2012年2月

 

项城市丁集二中创建课改示范校

第一阶段总结

 

丁集二中教务处

2012年4月

项城市丁集二中创建课改示范校

初步试验阶段总结

课改初步试验阶段已基本结束,通过两个月的实验,我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

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初步试验阶段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开学初,学校制定了《丁集镇二中创建课改示范学校实施方案》,并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完善了课改制度,为课改的提供良好保障。

二、老师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转变,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全体教师能积极投入到课改实践当中去。

三、通过各种方式教师们掌握了新的基本教学模式,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使教师们能逐步适应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四、学生初步适应了这种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了。

五、开展了优秀导学案评选工作。

孟祥林、马君艳、丁改英、张克印、贾震、田俊华、王金荣、李海领等15位教师撰写的导学案被批评为优秀导学案,并推荐到中心校。

六、认真总结实验推广的成功做法,不断积累了实验推广的经验。

   七、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及各科骨干教师召开研讨会,探讨交流课改经验,营造了浓厚的教改氛围。

八、在两个年级三个班级(七年级两个班、八年级一个班)首先试验新课改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展示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引导。

学校领导到班听课,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项城市丁集二中创建课改示范校

第二阶段总结

 

丁集二中教务处

2012年4月

 

项城市丁集二中创建课改示范校

全面实施阶段总结

第二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5月)

本阶段的大体目标为:

在总结初步推广阶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制度要求,各学科教学基本上形成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全体教师对各种课型的模式与具体要求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能熟练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由对重视研究教法彻底转到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法,驾驭课堂的能力明显增强,能灵活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大部分的老师做到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展开教学。

学生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高效,发言积极,学习兴趣浓厚,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1、做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工作,大胆实践和探索我校课改教学模式”。

(1)加强在预习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的指导,深入研究指导学生预习的有效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务处组织全体老师在摸索实验的基础上,带领教师带着问题到先进学校,再学习、再交流、再讨论,让每位教师深刻领悟胡课改先进学校的经验,并付诸于实际教学中。

2、学校制定本阶段具体实施方案。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评价细则要有利于激发教师积极投入到实验推广研究中,对在实验推广中工作积极,做出优秀成绩的教师予以相应奖励。

3、积极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要经过组织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课改教学模式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信心十足的进行展示,精练高效地进行反馈矫正,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4、抓好检查落实,全面提高质量。

教务处在学校领导下全面抓好对各教师实验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偏。

要切实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率,防止课堂出现失控现象。

教务处要加大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集体备课活动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在备课研讨中要重视学法的研讨,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多方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办法,以此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能力。

防止在课堂上,因教师对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准,学生的学习思考浮于表面,学习不深入,甚至出现错误。

5、通过下发学习资料、外出学习、举办专项讲座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学年结束时,每位教师都要写出质量较高的实验推广总结或论文。

6、通过听评课初步确定各学科试验带头人,并对其重点培养。

7、全体教师要创造性的做好对学生学习激励和表扬工作,要通过各种方式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备课组进行表彰奖励。

8、加强对教师全程跟踪听评课指导活动,即教务处在进行听课安排时,对一位教师的课要从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个课型进行全程听课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