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329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docx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docx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

 

 

————————————————————————————————作者:

————————————————————————————————日期: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

一、命题指导思想与考核方法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园艺、林业等自然科学技术和建筑文学艺术高度综合的一门应用学科。

具体研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美术、制图(设计初步)测绘、花卉、 观赏树木等为基础,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园林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所以必须做好该课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作业、考试各个教学环节的工作,来提高本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促进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为此特制定本试题库。

课程特点分析:

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进行要求。

属于了解层次的考试所占分值较轻;属于理解层次的考试时所占的分量较重;属于掌握层次的是我们考试的重点,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重点掌握。

(一)试题库共分五部分:

1、名词解释:

65题

2、填空:

65题250个空。

3、判断题:

50个

4、选择题:

50个

5、问答题:

100个

6、论述题:

5个

7、作品分析题:

3个

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比例:

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体现2、尺度:

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2、节奏:

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

3、韵律:

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

4、规则式园林:

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5、自然式园林:

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6、混合式园林:

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写意山水园:

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8、园林布局:

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9、静态风景:

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10、闭锁风景:

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11、开朗风景:

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12、花镜:

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也有花径之意。

13、绿篱:

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而组成的规则绿带,是属于密植行列栽植的类型之一。

14、孤植:

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

15、列植:

乔、灌木按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16、色相:

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即颜色的名称。

17、明度:

指色彩深浅和明暗的程度。

18、纯度:

指颜色本身的明净程度。

19、借景:

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20、对景:

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

21、框景:

就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洞、框架、或有乔木的冠环抱而成的空隙,把远景范围起来,形成类似于“画”的风景图画,这种造景方法称为框景。

22、夹景:

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23、障景:

利用遮挡的方法将劣景屏障起来。

24、点景:

利用其它形式如对联、石刻等增加诗情画意,点出景的主体,给人以联想,还具有宣传和装饰等作用,这种方法称点景。

25、平地:

园林中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统称平地。

26、花坛:

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观花、观叶与观景的园林植物,从而构成一幅富有鲜艳色彩或华丽纹样的装饰图案以供观赏,就称之为花坛。

27、花境:

也叫境界花坛,即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称为花境。

28、绿篱:

是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而组成的规划绿带。

29、孤植:

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

30、对植:

一般是指两株或两丛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左右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法。

31、说明书:

说明建设方案规划设计的思想、建设规模、使用土地的范围﹑面积、建设条件等。

32、红线:

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

33、道路分级:

是决定道路宽度和线型设计的主要指标。

34、道路总宽度:

也叫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红线)之间的宽度。

35、分车带:

又叫分车线,车行道以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用以限定行车速度和车辆分行,通常高出路面10cm以上。

36、交通道:

为便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

37、人行道绿化带:

又称步行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

38、分车绿带:

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也称为隔离绿带。

39、防护绿带:

将人行道与建筑分隔开来的绿带。

40、基础绿带:

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41、安全视距:

是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时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距离。

42、视距三角形:

为保证行车安全,道路交叉口、转弯处必须空出一定的距离,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或侧方来往的车辆,并有一定的刹车和停车的时间,而不致发生撞车事故。

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的三角形。

叫“视距三角形”。

43、行道树:

有规律地在道路两侧种植用以遮荫的乔木而形成的绿带,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最普遍的形式。

44、街道小游园;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

45、花园林荫道:

与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46、步行街:

城市中专供人行而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

47、高速公路;是具有中央分隔带及四个以上车道立体交叉和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专供车辆快速行使的现代公里。

48、城市广场:

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49、居住区:

广义就是人类聚居的区域;狭义讲是指由城市主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

50、覆盖率:

用地上栽植的全部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花卉、草皮等地被植物的覆盖面积占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51、公共绿地:

指人民公共使用的绿地。

这类绿地常与老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场地结合布置。

52、道路绿地:

道路两侧或单侧的道路绿化用地,根据道路的分级、地形、交通情况等的不同进行布置。

53、组团绿地:

是直接靠近住宅的公共绿地,通常是结合居住建筑组布置,服务对象是组团内居民,主要为老人和儿童就近活动、休息提供场所。

54、公园:

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是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营,为保证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国民教育素质、并自由享受的市政设施。

55、体育公园:

是市民开展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性质的公园。

56、纪念性公园:

是以当地的历史人物﹑革命活动发生地、革命伟人及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而设置的公园。

57、屋顶花园:

是指将各类建筑物的顶部栽植花草树木,建造各种园林小品所形成的绿地。

58、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

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

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59、园林风格:

是指每一个园林绿地所具有的自己的独到之处﹑鲜明的创作特色﹑鲜明的个性。

60、园林艺术:

是研究关于园林规划﹑创作的艺术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运用。

61、对称:

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形成左右或上下在量上的均等。

62、均衡:

是对称的一种延伸,是事物的两部分在形体布局上的不相等,但双方在量上却大致相当,是一种不等形但等量的特殊的对称形式。

63、对比:

对比是比较心理的产物。

对风景或艺术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加以组合利用,取得相互比较、相辅相成的关系。

64、协调:

是指各景物之间形成了矛盾统一体,也就是在事物的差异中强调统一的一面,使人们在柔和宁静的氛围中获得审美享受。

(二)填空

1、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是科学依据、社会需要、功能要求、经济条件

2、园林规划设计包括:

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3、园林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

4、园林的自然美的共性有变化性、多面性、综合性。

5、艺术美的具体特征是形象性、典型性、审美性。

6、从形式美的外形式方面加以描述,其表现形态主要有线条美、图形美、体形美、光影色彩美、朦胧美等五个方面。

7、根据园林的布局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三大类。

8、园林构图的素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体、和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及其建筑、构筑物和广场等人为景观。

9、突出主景常用的方法有:

主景升高、中轴对称、对比与调和、动势集中、重心处理及抑景等。

10、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可划分为平视风景、仰视风景、和俯视风景三类。

11、人对园林色彩的感觉主要有对色彩的温度感、色彩的距离感、色彩的重量感、色彩的面积感、色彩的运动感五个方面。

12、借景有远、邻、仰、俯借四种方式。

13、地形的表现方式有:

等高线表示法、标高点表示法、蓑状线表示法、模型表示法、其它表示法。

14、平地可作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草地、建筑方面的用地。

15、水在园林绿地中的作用提供消耗、供灌溉用、影响和控制小气候、控制噪音、提供娱乐条件。

ﻫ16、按水体的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三类。

17、亭在园林中常作为对景、借景、点缀风景用。

18、园路按功能可分为主要园路(主干道)次要园路(次干道)和游憩小路(游步道)。

19、雕塑在园林中有表达园林主题、组织园景、点缀、装饰、丰富游览内容、充当适用的小设施的功能。

20、公园建设工程中种植工程总造价包括三部分(苗木购置费;草皮购置费;苗木、草皮的挖掘、栽植费用)。

21、公园建设工程中工程设施总造价包括五部分(园林建筑、购筑物及小品;公园道路广场;水景工程;照明设施;各项工程设施施工费用)。

22、公园规划设计费按整个绿化投资的(3%-6%)这一标准收取。

不可预见费按整个绿化投资加公园规划设计费的(5%)计算。

23、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类型:

放射环形道路系统、方格形道路系统、方格对角线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

24、根据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交通特征和功能可分为城市主干道、市区支道、专用道。

25、城市的主干道是城市的大动脉、可分为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及区镇干道。

26、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道路绿地可分为景观种植与功能种植两大类。

27、城市道路绿化形式有:

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及其他形式。

28、交通岛俗称转盘。

29、行道树常用的种植方式有树带式、树池式两种。

30、树池式种植行道树其池的边长或直径不得小于(1.5米),长方形的短边不得小于(1.2米),长短边之比不超过(1:

2)。

31、树池式种植行道树,从树干到靠近车行道一侧的树池边缘不小于(0.5米),距车行道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