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周五年级上册数学共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2909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周五年级上册数学共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2周五年级上册数学共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2周五年级上册数学共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2周五年级上册数学共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2周五年级上册数学共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周五年级上册数学共案.docx

《第2周五年级上册数学共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周五年级上册数学共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周五年级上册数学共案.docx

第2周五年级上册数学共案

兆麟小学年级学科主备初案教学设计

主备人:

初案修改:

课题

积的近似数

课型

新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意义,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2.会用取近似值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和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PPT课件、口算题卡若干张。

德育渗透点

落实核心素养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体验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案修改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出示口算题卡,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

1.2×0.3=      0.5×0.7=

0.31×0.3=1.2×0.4=

1.1×0.6=0.9×0.8=

0.25×0.4=1.4×0.5=

2.求出下面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PPT课件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1.357

0.736

9.052

二、谈话导入

师: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请把数学书翻到第11页,看例6。

三、自主探索,观察比较,发现方法

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图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独立列式,计算结果。

3.自主探索。

老师在PPT课件上补充“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可能有以下几种做法:

方法一:

0.049×45=2.205(亿个)

方法二:

0.049×45≈2.2(亿个)

4.交流不同的方法。

由展示的学生说出自己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再组织学生讨论、评价。

5.归纳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求积的近似数,要先算出相乘的积,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数位数的后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在横式后面写得数时,要用约等号,千万不能用等号。

四、课堂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感受?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11页“做一做”。

第13页练习三第1~3题。

 

指名回答

 

学生看图后小组进行交流

 

合作探索交流

 

 

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六月天,穿皮袄,不长痱子不长包,坐在门口啃骨头,不忘站岗和放哨”。

打一种动物。

谜底是什么?

你猜出来了吗?

你们知道狗是怎样帮助人们抓到坏人的吗?

是利用了它灵敏的嗅觉。

那么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敏呢?

 

补充.拓展延伸。

师:

如果题目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又应该怎样取它的近似数呢?

学生独立完成,相互说说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数的方法

 

 

书设计

课题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课型

新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会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经历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导与应用的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4.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会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准确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口算题卡若干张,装有数字的信封。

德育渗透点

落实核心素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案修改

一、组织比赛,质疑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进行口算比赛。

1.看谁算得快。

(老师出示口算题卡,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

0.7×1.2=  1.2×0.7=  0.8×0.5=  0.5×0.8=

6.2×0.2=2.5×0.2=1.25×0.8=0.25×4=

2.看谁算得巧。

25×52×438×54+38×46

师: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质疑。

老师在原式上添加小数点,现在你准备怎样计算呢?

2.5×5.2×0.43.8×5.4+3.8×4.6

师: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那么除此以外,还有哪些我们在整数的运算中学过的知识同样适用于小数呢?

大胆地猜测一下。

二、验证猜想

(1)老师用PPT课件出示下面一组题。

找出计算结果相同的式子,用线连接。

0.7×1.2      0.8×(0.5×0.4)

(0.8×0.5)×0.42.4×0.5+3.6×0.5

(2.4+3.6)×0.51.2×0.7

(2)分析上面的题,可知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三、独立尝试,揭示规律

1.例7第1小题:

0.25×4.78×4。

(1)学生观察、思考,然后进行计算,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展示学生的作业,全班集体评讲。

2.例7第2小题:

0.65×202。

(1)学生再次观察、思考,并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展示学生的作业,全班集体评讲。

 0.65×202

=0.65×(200+2)

=0.65×200+0.65×2

=130+1.3

=131.3(乘法分配律)

3.小结: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了小数。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乘法运算定律有什么作用?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12页“做一做”。

第13页练习三第4,9题。

六、布置作业

 

指名回答

生独立口算后指名汇报,并简要说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后,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合作探索交流

 

 

书设计

 

课题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课型

练习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小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德育渗透点

落实核心素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案修改

一、复习回顾

教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那我们现在就来复习一下乘法运算定律吧。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a×c+b×c

二、指导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4题。

4.8和0.25都是小数,是小数之间的乘法运算。

但是单纯直接将两个数相乘一时难以得出答案,那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将4.8分为4+0.8,那就可以方便地得出答案1.2.

除了这种方法:

4.8×0.25还有其他的简便算法吗?

学生互相议一议,然后指名板演。

同理,其他的算式也可以运用相同的原理进行计算,只是具体运用的乘法定律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6题。

组织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分析:

每箱有24瓶,每瓶1.3元,则每箱要(24×1.3)元,图中一共有5箱,一共需要(24×1.3×5)元,该算式用乘法交换律计算比较方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7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并指出板演学生是否正确。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8,11题。

先理解题意,获取题目所给的已知信息,再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方法。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儿科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指名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后,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组织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书设计

 

课题

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课型

新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不同的估算方法来解决超市购物问题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的简便性。

2.在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意义,初步形成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回顾与反思,使学生感受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能够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觉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德育渗透点

落实核心素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案修改

一、复习准备

估算。

9×48≈   13×29≈   21×99≈   19×101≈

二、创设情境,质疑激趣

学校开展“读好书”的活动,豆豆准备去书店买书,妈妈给他100元,豆豆拿到钱却没有马上去买书。

妈妈问他怎么不去买书,豆豆说:

“想买的3本书不知道每本书的价钱,只听同学说其中两本都是三十几元,另一本是十几元,不知道这些钱够不够?

”妈妈听了说:

“这些钱肯定够了,你就放心去买吧!

找回的钱可别弄丢了!

师:

每本书的具体价钱都不知道,妈妈怎么知道这些钱够呢?

三、合作交流,对比优化

(一)出示例题,整理信息。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8的情境图。

(第2问暂不出示)

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

她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

还买了0.8kg肉,每千克26.5元。

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

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图意。

3.引导讨论,分析题意。

师:

怎样整理从题中获得的信息,使我们一下子就能了解这些信息呢?

4.用表格的形式整理题中的信息。

(PPT课件出示)

(二)合作交流,明确解题思路。

1.小组讨论:

怎样才能知道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呢?

2.全班交流:

学生的思路可能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

用计算器计算。

方法二:

笔算。

30.6×2=61.2(元) 26.5×0.8=21.2(元)

100-61.2-21.2=17.6(元) 17.6>10

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方法三:

估算。

30.6<31  26.5<27  0.8<1  31×2+27+10=99(元)  99元<100元

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三)对比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方法都对吗?

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

四、独立尝试,深入理解方法

1.(PPT课件出示例8第二问)够买一盒20元的吗?

2.学生思考,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新的收获?

2.对于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你有什么经历与大家分享吗?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17页练习四第1,5题。

七、布置作业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图意,引导讨论,分析题意。

 

合作交流,明确解题思路。

 

独立尝试,深入理解方法

 

 

3.不同方法进行对比。

同样都是用估算解决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所用的估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4.质疑。

什么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估算来解决?

估算时要注意什么?

书设计

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8 

(1)30.6<31  26.5<27  0.8<1

31×2+27+10=99(元) 99元<100元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课题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课型

新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段计费问题的相关信息。

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收费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解答分段计费的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口算题卡。

德育渗透点

落实核心素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案修改

一、复习准备

算一算。

(口算题卡出示)

72-0.8×5   12×3+32   2.5+4×332×2-21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

老师今天就是坐出租车来上班的,在出租车上,老师看到了出租车的收费标准。

收费标准:

3km以内7元;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1.5元(不足1km按1km计算)。

你们能看懂标签上的意思吗?

引导学生读一读,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指名回答。

出租车是按照不同的里程进行分段计费的。

三、合作探究,交流揭示方法

(一)阅读与理解。

你收集到什么信息?

(二)分析与解答。

1.师:

题中乘客坐了6.3km,应该怎样付费?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汇报。

方法一:

7+1.5×4

=7+6

=13(元)

答:

要付13元。

    方法二:

7×1.5+(7-1.5×3)

=10.5+2.5

=13(元)

答:

要付13元。

(三)回顾与反思。

1.分析两种不同解答方法的思路。

方法一的解题思路:

行驶6.3km要按照7km收费。

前面的3km一共要收7元,后面的4km每千米收费1.5元,一共要收6元,再把两部分的钱数相加,就是乘客要付的出租车费。

方法二的解题思路:

行驶6.3km要按照7km收费。

先把7km全部按照1.5元计算:

1.5×7=10.5(元),由于前面3km要收7元,而按照1.5元计算时只算了1.5×3=4.5(元),这样就少算了7-4.5=2.5(元),因此要加上2.5元才是乘客要付的出租车费。

(四)小结。

1.解答出租车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一:

(1)先看标准里程内应收费多少元。

(2)再算出超过里程部分应收费多少元。

(3)最后把两部分的钱数相加,就是要付的出租车费。

2.解答出租车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二:

(1)先将全部里程按照超出部分的价格进行计算。

(2)再算出少算的钱数。

(3)最后把两部分的钱数相加,就是要付的出租车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17页练习四第6~9题。

六、布置作业

 

合作探究,交流揭示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全班集体订正。

 

 

补充练习.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下面的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全班集体订正。

拓展延伸。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不仅在出租车收费中出现,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地方也实行分段计费,如水费、电话费、电费等。

解决分段计费的问题,先要弄清付费的标准,了解每一段计费的界限,然后一段一段地分别计算,最后把各段的钱数相加就是要付出的钱数。

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