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286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docx

《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docx

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含答案精华珍藏版

2019中考必备物理实验冲刺(精华珍藏版)

1,声音

2,光的反射规律

3,平面镜成像特点

4,凸透镜成像规律

5,水的沸腾

6,固体密度测量

7,牛顿第一定律

8,滑动摩擦力

9,液体压强

10,大气压测量

11,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12,杠杆平衡条件

13,测量滑轮组组机械效率

14,影响电阻大小因素

15,电阻测量

16,电功率测量

17,焦耳定律

18,电磁铁磁性强弱

第一题【声音】

在学习声音的过程中海狮们做了很多有趣的小实验,请把下面的实验补充完整

(1)如图所示,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同时也说明和

可以传声

(3)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答案】

(1)振动(注意:

后面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非常必要)

(2)介质;空气;玻璃

(3)振动;响度;音调

【注意】声学的实验由于都是定性实验,所以一般不作为专门的实验探究题出现,而是以填空或者选择的形式进行。

实验本身都非常简单,但是设计都非常精妙。

一般都是证明有关或者无关,所以只需要通过移除条件来看实验结果改变从而证明相关;添加条件来看实验结果不变从而证明无关。

第二题【光的反射规律】

小海员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1,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是:

2,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硬纸板的作用是;弯折后(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发现(选填“入射”或“反射”)光线,说明:

3,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

【答案】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B;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呈现在同一平面内;不能;反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注意】

1,反射规律一定要答全

2,硬纸板的作用;结论要和猜想对应

3,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

一定要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分开。

一次实验会测量多组数据,而一次测量只会得到统一事务的多个数据。

第三题【平面镜成点】

小海员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一块薄玻璃板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

(3)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在此实验中:

①我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选用薄玻璃板的目的是:

;实验应当在(选填“明亮”或“昏暗”)的环境中进行;做实验时另一位小海员发现用茶色透明玻璃板做实验效果更好,这是因为:

②我们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③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关系;

④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

⑤现有的数据(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像的时候像和物左右相反。

【答案】

1)竖直

2)完全重合;位置

①同时看到像和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排除玻璃板厚度对测量像距的影响;昏暗;使用茶色玻璃得到的像更明显,容易观察(答到意思即可)

②大小

③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④0.4

⑤不能(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如果不在可以)

【注意】这个实验的细节非常繁琐,玻璃板的选择和放置都很有讲究,所以一定要明白正确的操作分别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题目中有空的地方都是要点所在,建议记忆,最好能完全背诵。

第四题【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海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测量透镜的焦距:

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选填“平行光源”或“电光源”)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A.凸透镜B.凹透镜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像;如果把蜡烛向下调,则像向运动;如果把透镜向下调,则像向运动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7)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11;○22.

【答案和解析】由于要测量的数据太复杂,所以本实验多考的是操作的细节和成像规律应用

(1)平行光源;10.0(注意估读;拓展:

用点光源怎么测焦距)

(2)同一高度

(3)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总结为:

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一般幻灯机不建议作答)

(4)B(双透镜的问题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思路解决)

(5)倒立放大;实;上;下(成像规律应用)

(6)D

(7)倒立、缩小的实像;30(答题的规范以题目中给出的例子为第一原则)

第五题【水的沸腾】

海边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1)图中还缺少的实验器材是;实验时应当用酒精灯火焰的部分加热。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第分钟时的数据,正确的数据应当是。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烧杯上面的白气本质上是,形成原因是。

(4)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某同学这样做了之后发现烧杯中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这是因为。

(5)加盖的目的是为了加热时间(选填“缩短”或“加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可以做的有:

水的初温,水的质量。

【答案】

(1)停表;外焰

(2)17;98

(3)98;小于;不变;小水滴;水蒸气液化

(4)停止加热;烧杯温度比水的沸点高,水还是能从烧杯吸热从而沸腾

(5)缩短;提高;减小

第六题【固体密度测量】

小海参同学想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但是密度均匀瓷片的密度,步骤如下:

(1)测量之前先把天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最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一开始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则应当把右边的平衡螺母向调。

(2)调好之后,把瓷片放进盘,再往盘加砝码。

已知此天平配有20g,10g,5g的砝码各两个小海参按照要求操作,最后放入5g的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则接下来的操作是,最终结果如图,则此次测量结果是g。

(3)用右图所示装置测量瓷片的体积。

不直接用用量筒测量瓷片的体积原因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水面把瓷片,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所示,则瓷片的体积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g/cm3。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海参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如果先测的体积,后测的质量,那么测量结果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6)小海员同学也想测量这个瓷片的密度,但是他只有量筒和天平,没有烧杯,请你帮他想一个办法。

【答案】

(1)水平;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平衡螺母;

(2)左;右;用镊子取出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32.0

(3)瓷片体积太大,放不进量筒;浸没;14

(4)2.29(2.3也可以)

(5)偏小;取出瓷片可能沾水,使测量出来的体积偏大,从而最终密度片小;偏小

(2)a,把瓷片敲碎,选取体积适当(可以放入量筒)的一小片;b,用天平测量小瓷片的

质量m;c,用量筒测量小瓷片的体积V;d:

得出瓷片的密度ρ=m/V

第七题【牛顿第一定律】

如图所示,是海员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我们把物质的这种性质叫做: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

(2)实验时使同一小车从同一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3)小车在平面上运动时除了收到摩擦力还受到和;我们能够忽略这两个力来探究物体只受摩擦力时运动状态是因为:

(4)请将小海员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

上述结论是在的基

础上,经过得出的,这种方法叫作.

【答案】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惯性定律

(2)高度;初速度;控制变量法(填位置;速度也可以,不过建议以标准答案作答)

(3)重力;支持力(顺序可以颠倒,不过还是建议答案的顺序);这两个力在竖直方向平衡,合力为零,对于小车运动没有影响。

(答出平衡、合力为零即可)

(4)远;小;慢;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推理;科学推理法(理想实验法也可)

第八题【滑动摩擦力】

海边实验小组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

的因素可能有:

a,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b,接触面积的大小;c,接触面的粗糙程度;d,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为了验证这些因素,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运动,根据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摩擦力.

(2)要验证猜想a,需要选择两组实验,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相同”或“不同”),得到的结论是:

(3)要验证猜想b,需要选择两组实验,发现两次弹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