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2588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docx

《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docx

高考历史热点单元突破专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解析

专题06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重难点梳理】

一、近代中国经济

(一)近代中国经济类别

1、封建自然经济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3、洋务企业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5、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6、新民主主义经济

(二)几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及相互关系

  ⑴相互关系是:

①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同时其他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自然经济。

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依赖和相互矛盾。

③民族资本主义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主义夹缝中生存,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依赖性)。

④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受着中外反动经济的重要阻碍,同时其发展在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

  ⑵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走向末路。

②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揣落消亡,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

③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成熟壮大,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最终终结。

 

二、现代中国经济

(一)中国现代经济发展阶段

1、过渡时期

  1949—1952年,党在军事和政治上巩固政权同时,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1953—1956年,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制订一五计划,进行一化三改造。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立起来。

1957年,一五计划大部分经济建设指标提前超额完成。

2、全面建设和文革时期(1956—1976年)

  全面建设的十年中,八大形成了正确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但由于政治上对阶级斗争问题的错误估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违背了稳步前进的方针,急躁冒进,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劳动积极性受挫。

政治上“左倾”进一步泛滥,中断了纠左工作,加上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恶化等原因导致三年严重困难局面。

1960年,党开始在农村纠左,并提出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得以调整恢复。

文革十年,左倾错误直接波及到经济领域,使经济建设遭受到空前的挫折和损失。

由于周恩来和邓小平的调整工作和广大人民的抵制,经济上也取得一定成绩。

3、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

  文革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能正确总结建国历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7年十三大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以及“三步走”战略。

1992年十四大又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目标。

生产关系的调整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知识深化

1、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及教训

  ⑴第一次:

建国初到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核心内容:

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

  主要原因是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追求急于实现工业化。

  结果:

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并取得一定成就。

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其严重的弊病是使企业失去活力。

  ⑵第二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

核心内容: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工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文革”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结果: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成就举世瞩目。

  ⑶第三次:

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核心内容:

把企业推向市场。

  主要原因是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结果:

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迈向21世纪。

  ⑷教训:

发展工业,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改革和变革生产关系要遵循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道路。

2、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败得失的规律与认识

  ⑴取得成就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根本原因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得到发挥。

党的领导干部及群众能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取得的成就说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⑵失误的原因:

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

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理论根源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逐步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⑶经验教训:

应该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既要反右,又要防“左”,主要是防“左”。

【单元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

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材料未提及民族工业,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上海的国际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上海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重要场所,故D项正确。

2.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

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

这说明了(  )

A.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

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只是客观地介绍了晚清时期中国各地工人彼此之间及其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并未提及相互间的矛盾状况,故A项错误;工人的工资水平未必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而且直隶地区呈现的是农民而非工人的工资水平,故B项错误;工人工资的增加,显然是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的表现,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3.(2018·钦州一模)下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创办者身份

企业数量

资本额占比

官僚、士绅

47家

67%

买办

7家

7.2%

其他(包括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

89家

20%

A.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封建经济占据主导D.民族企业投资多元

【答案】D

【解析】1895~1911年,列强加大了对中国的资本入侵,故A项错误;表格中展示的是在1895~1911年江苏地区民族企业的不同投资来源和所占资本的数额,只属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表现之一,可知当时该地民族企业投资多元,故B项错误,D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近代民族工业与封建经济的比例问题,故C项错误。

4.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商部,这改变了中国几千年重农抑商的传统;清政府还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商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这些措施表明清政府(  )

A.国家的机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开展“实业救国”维护专制统治

D.为工商业者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

【答案】B

【解析】“1903年”国家的机构依然是清王朝统治,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这些措施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有利的,故B项正确;“实业救国”在晚清时期是一项民间活动,非官方机构活动,故C项错误;材料的前半部分强调对传统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而不仅是工商业的法律地位,故D项错误。

5.日本投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并在华倾销,青岛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仅有四分之一勉强能够维持运转。

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仍未改变

B.美国继日本后控制了中国

C.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D.抗战结束后国内物资匮乏

【答案】A

【解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始终在本国封建势力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而日本投降后,这一状况仍未得到根本上的改观,故A项正确;虽然在战后控制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美国始终没有完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故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6.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学术期刊中有很多“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市场规律”等词语。

这一学术动态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成就显著

B.经济领域出现了极“左”思潮

C.市场经济理论得到认可

D.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答案】D

【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没有涉及“商品生产”“市场规律”等内容,故A项错误;经济领域出现极“左”思潮是在1958年,与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没有认可市场经济理论,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市场规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学术界在研究社会主义与商品、市场的关系,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研究探索,故D项正确。

7.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如图反映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总和生育率总体居高,其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建立和人民生活逐渐富裕

B.土地改革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C.重男轻女观念推动家庭多生求子

D.国家为增加劳动力鼓励人口生育

【答案】B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并没有很快改善,故A项错误;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需要更多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都推动了人口的增长,故B项正确;重男轻女观念长期存在,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国家为增加劳动力鼓励生育,这源于土地改革和计划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故D项不是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8.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

近年来,我国逐渐放宽城市户籍政策,出现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现象。

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经济调控的消失

B.城乡二元体制的终结

C.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答案】D

【解析】近年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故A项错误;城乡二元体制未终结,故B项错误;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经济深化改革需要大量农村人口支援城市建设,故D项正确。

9.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城市化”和“自上而下城市化”。

其中与“自下而上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答案】B

【解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涉及城市化,故A项错误;“自下而上城市化”指从农村开始实现城镇化,再到城市化,故B项正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适应全球化的需求,是国家层面对经济的调整,故C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是国家层面调整的结果,故D项错误。

10.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

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

但1992年他们说:

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

这说明(  )

A.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B.经济体制之争备受关注

C.思想解放加速了改革开放

D.简政放权取得初步成效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1992年前,有一些思想观念问题阻碍了改革开放的深入,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11.原先的学堂,上课开始之前,学生有拜孔子、拜先生的礼节,后来代之以上课铃声响起,全班学生起立,并问候“老师好”,老师鞠躬还礼。

这种变化最有可能开始于(  )

A.鸦片战争之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中华民国初年D.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C

【解析】 鸦片战争之后兴起的是开眼看世界的思潮,但并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实践,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不可能不拜孔子和先生,故B项错误;民国成立以后,随着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教育制度得到极大的改革,西方教育制度得到广泛认可和实施,故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变化早已成为常态,故D项错误。

1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拍摄了《红旗谱》《燎原》《平原游击战》《董存瑞》《白毛女》等一系列影片,一方面是对战争胜利的歌颂,另一方面是对旧社会的一种控诉。

这主要体现了电影的(  )

A.教化价值B.娱乐价值

C.商业价值D.艺术价值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对战争胜利的歌颂……对旧社会的一种控诉”,表达了电影对人们教育的一面,与娱乐、商业、艺术无太大关联,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茂名模拟)自古以来,中外城市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变迁。

城市化问题是影响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

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年的63个。

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等

材料三 城市的水泥丛林使人疏离了自然的美好;城市的废气、噪音和污水侵蚀了人的健康;城市的尔虞我诈污染了人的心灵……所有这些沉重的代价,只不过为我们换来了表面上看似富足一点的物质生活而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差异很大的原因。

(15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人类城市化进程的利与弊。

(10分)

【答案】

(1)特点:

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

原因:

中国:

列强经济侵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

英国:

工业化迅速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交通发展);社会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2)利:

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化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城市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弊:

环境污染损害健康;功利主义和商业气息浓厚,淡漠了人的感情。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各近代城市的地理分布、繁荣原因等角度分析,即可得出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以及中、英两国此时的阶段特征进行解读即可。

(2)问,根据材料三可以概括出城市化的弊端,而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城市化的好处:

促进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受挫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次探索

2.人民公社化和经济的困境

3.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恢复

三、“文化大革命”和国民经济最严重的挫折

1.“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社会经济

2.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次转折和受挫

四、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1.国民经济的前进和徘徊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深化改革、推进开放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要求:

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12分)

【答案】

示例:

修改意见:

在“一”中增加“1.国民经济的恢复”。

理由:

国民经济的恢复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开展的重大经济活动;国民经济的恢复是以后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根据时间,首先联系所学写出修改建议,或增或删;再结合所学阐明理由,原因或影响都可;最后总结升华,得出结论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