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1112章复习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32044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1112章复习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1112章复习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1112章复习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1112章复习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1112章复习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1112章复习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docx

《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1112章复习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1112章复习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1112章复习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docx

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1112章复习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10~12章复习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个中学生从一楼登上三楼,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300JB.450JC.3000JD.4500J

2.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如图所示的情境中,对做功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撑着杠铃保持静止的过程,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B.人用力搬石块但石块未能离开地面,人对石块做了功

C.人在平直的地面上推着小车匀速运动,人对小车不做功

D.起重机匀速提升货物的过程中,起重机对货物做了功

4.避险车道是在长且陡的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刹车失灵车辆驶离正线并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

如图所示是上坡型避险车道,避险车道上铺有很多小石子,车道尽头有废旧轮胎或防撞墙。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小石子可以增大失控车辆与避险车道之间的摩擦力

B.失控车辆在避险车道向上运动,速度减小时,动能减少

C.失控车辆撞击废旧轮胎时,将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D.在避险车道上停下来的失控车辆仍具有惯性

5.小明将弹力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图像中,能大致表示弹力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过程中动能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6.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从位置A逆时针转到位置B,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7.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木块,使它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两段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8N

B.木块在AB段和BC段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2

C.AB段和BC段拉力做功的功率之比为2∶1

D.AB段和BC段木块的速度之比为1∶2

8.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3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1m,拉力F为2N。

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

B.动滑轮重2N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F所做的有用功为4J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9.2020年6月23日9时23分,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经过8天长途跋涉、5次变轨于6月30日14时15分定点在距地球3万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全面建成。

地面测控人员是通过对太空中卫星进行测控的,变轨是通过施加改变其运动状态的。

大多数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卫星在远地点和近地点之间运行的过程中,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_的相互转化。

1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转动,OA长0.3m,AB长0.1m,B点处挂一个重力为3N的重物,A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重物的质量为kg,力F大小为_N;这是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g取10N/kg)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在粗糙斜面上将一个重为2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h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0N,斜面长s=2m、高h=0.6m,则在此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为

J,物体的重力势能;如果仅使斜面变得更光滑,则所需的拉力将(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甲所示,张华用水平推力F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此过程中,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0~1s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N;1~3s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N;整个过程木箱前进了3.5m,则前6s内木箱克服摩擦力一共做功__J。

13.质量为50kg的工人要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一批建筑材料运送到楼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筑材料所受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机械摩擦及绳重忽略不计,则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N;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建筑材料,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N;此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最大值为。

(g取10N/kg)

三、作图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4.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l。

     

15.如图所示,图甲是正在使用的核桃夹,上、下两部分都是杠杆,图乙是上半部分杠杆的示意图。

请在A点画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在B点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2。

     

四、简答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6.司机在驾驶车辆时,要上坡前总会把挡位从高速挡调到低速挡,这样才能顺利上坡。

请你分析这样做有什么物理道理。

 

17.如图所示是某段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它规定小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0km/h,大型客车、载货汽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80km/h。

请用物理学知识解释:

(1)为什么机动车要限速行驶?

(2)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

 

五、实验题(本题3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10分,共20分)

18.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艾力同学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水平木板粗糙程度相同。

(1)实验表明,同一钢球A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越大,木块B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

_。

(2)若艾力第一次把钢球A从h1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第二次把钢球A从h2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若h1>h2,木块B两次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

f1__f2;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W1_W2。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本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19.小明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3)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在A点沿向下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直至杠杆在

__位置平衡。

并将第一次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中F1大小为弹簧测力计示数,F2大小为钩码的重力,l1、l2分别为F1、F2对应的力臂。

(4)接下来,小明又进行了三次实验,将数据填在表中,最后总结得出规律。

每次实验总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改变F2、l1、l2中的一个量。

小华分析数据后发现,第次实验与前一次改变的量相同,需要调整的实验步骤是_。

序号

F1/N

l1/cm

F2/N

l2/cm

1

1.5

10.0

1.0

15.0

2

3.0

10.0

2.0

15.0

3

1.5

20.0

2.0

15.0

4

1.0

30.0

2.0

15.0

20.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动滑轮

重G/N

物重

G物/N

物体上

升的高

度h/m

绳端受

到的拉

力F/N

绳端移

动的距

离s/m

滑轮组

的机械

效率η/%

1

0.5

1

0.1

0.6

0.3

55.6

2

0.5

2

0.1

1.0

0.3

66.7

3

0.5

4

0.1

0.3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选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

(3)第三次实验时,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精确到0.1%)。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

要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

六、计算题(本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2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货物向上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货物重360N,货物上升速度是0.3m/s,拉力F的功率是120W。

(不计绳重)则:

(1)拉力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克服摩擦所做的功为多少?

 

22.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

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O∶OB=3∶2,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200N,当人在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人所受到的重力为700N,不计

杆重和绳重,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人所受到的各个力的示意图。

(2)求人在B端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的大小。

(3)若此人在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请计算出此人对地面的压强。

 

23.边长为0.1m、重为20N的实心正方体A放置在装有水的容器底部,水深0.45m,容器底面积为200cm2。

现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其匀速提升(忽略绳重、摩擦),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物体A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F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

(g取10N/kg)

(1)A未露出水面时所受的浮力。

(2)A完全脱离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A完全脱离水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八年级下册10~12章复习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个中学生从一楼登上三楼,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C )

A.300JB.450JC.3000JD.4500J

2.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A )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如图所示的情境中,对做功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D )

A.运动员撑着杠铃保持静止的过程,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B.人用力搬石块但石块未能离开地面,人对石块做了功

C.人在平直的地面上推着小车匀速运动,人对小车不做功

D.起重机匀速提升货物的过程中,起重机对货物做了功

4.避险车道是在长且陡的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刹车失灵车辆驶离正线并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

如图所示是上坡型避险车道,避险车道上铺有很多小石子,车道尽头有废旧轮胎或防撞墙。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小石子可以增大失控车辆与避险车道之间的摩擦力

B.失控车辆在避险车道向上运动,速度减小时,动能减少

C.失控车辆撞击废旧轮胎时,将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D.在避险车道上停下来的失控车辆仍具有惯性

5.小明将弹力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图像中,能大致表示弹力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过程中动能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 )

  

  

  

6.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从位置A逆时针转到位置B,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7.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木块,使它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两段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8N

B.木块在AB段和BC段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2

C.AB段和BC段拉力做功的功率之比为2∶1

D.AB段和BC段木块的速度之比为1∶2

8.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3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1m,拉力F为2N。

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

B.动滑轮重2N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F所做的有用功为4J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9.2020年6月23日9时23分,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经过8天长途跋涉、5次变轨于6月30日14时15分定点在距地球3万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全面建成。

地面测控人员是通过__电磁波__对太空中卫星进行测控的,变轨是通过施加__力__改变其运动状态的。

大多数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卫星在远地点和近地点之间运行的过程中,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__动能和势能__的相互转化。

1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转动,OA长0.3m,AB长0.1m,B点处挂一个重力为3N的重物,A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重物的质量为__0.3____kg,力F大小为____4__N;这是__费力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g取10N/kg)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在粗糙斜面上将一个重为2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h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0N,斜面长s=2m、高h=0.6m,则在此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为__12__J,物体的重力势能__变大__;如果仅使斜面变得更光滑,则所需的拉力将__变小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甲所示,张华用水平推力F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此过程中,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0~1s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100__N;1~3s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200__N;整个过程木箱前进了3.5m,则前6s内木箱克服摩擦力一共做功__700__J。

13.质量为50kg的工人要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一批建筑材料运送到楼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筑材料所受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机械摩擦及绳重忽略不计,则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__300__N;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建筑材料,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__300__N;此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最大值为__80%__。

(g取10N/kg)

三、作图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4.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l。

     

15.如图所示,图甲是正在使用的核桃夹,上、下两部分都是杠杆,图乙是上半部分杠杆的示意图。

请在A点画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在B点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2。

     

四、简答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6.司机在驾驶车辆时,要上坡前总会把挡位从高速挡调到低速挡,这样才能顺利上坡。

请你分析这样做有什么物理道理。

答:

由P=

=Fv可知,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当速度减小时,汽车的牵引力就会增大,此时更容易上坡,所以在上坡前,司机往往要把车子的挡位从高速挡调到低速挡。

17.如图所示是某段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它规定小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0km/h,大型客车、载货汽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80km/h。

请用物理学知识解释:

(1)为什么机动车要限速行驶?

(2)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

答:

(1)机动车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快,动能越大,刹车时制动距离越大,越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所以要限速行驶。

(2)在相同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机动车质量不同,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动能大,制动距离大;质量小的动能小,制动距离小,当制动距离相同时,不同车型限速就不同。

五、实验题(本题3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10分,共20分)

18.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艾力同学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水平木板粗糙程度相同。

(1)实验表明,同一钢球A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越大,木块B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

__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动能越大__。

(2)若艾力第一次把钢球A从h1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第二次把钢球A从h2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若h1>h2,木块B两次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f1__等于__f2;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W1__大于__W2。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本实验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19.小明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右__调节。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__。

(3)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在A点沿__竖直__向下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直至杠杆在__水平__位置平衡。

并将第一次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中F1大小为弹簧测力计示数,F2大小为钩码的重力,l1、l2分别为F1、F2对应的力臂。

(4)接下来,小明又进行了三次实验,将数据填在表中,最后总结得出规律。

每次实验总是在前一次的基础上改变F2、l1、l2中的一个量。

小华分析数据后发现,第__4__次实验与前一次改变的量相同,需要调整的实验步骤是__保持F2和l1不变,改变l2的大小__。

序号

F1/N

l1/cm

F2/N

l2/cm

1

1.5

10.0

1.0

15.0

2

3.0

10.0

2.0

15.0

3

1.5

20.0

2.0

15.0

4

1.0

30.0

2.0

15.0

20.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动滑轮

重G/N

物重

G物/N

物体上

升的高

度h/m

绳端受

到的拉

力F/N

绳端移

动的距

离s/m

滑轮组

的机械

效率η/%

1

0.5

1

0.1

0.6

0.3

55.6

2

0.5

2

0.1

1.0

0.3

66.7

3

0.5

4

0.1

0.3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_匀速上升__(选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

(3)第三次实验时,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__1.8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74.1%__(精确到0.1%)。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

要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增大提升的物重__。

六、计算题(本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2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货物向上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货物重360N,货物上升速度是0.3m/s,拉力F的功率是120W。

(不计绳重)则:

(1)拉力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克服摩擦所做的功为多少?

解:

(1)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360N×3m=1080J。

(2)由图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3v物=3×0.3m/s=0.9m/s,由P=Fv得,拉力F=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90%。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3×3m=9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

N×9m=1200J,滑轮组克服物重、动滑轮重做的功WG=G′h=(360N+30N)×3m=1170J,则滑轮组克服摩擦所做的功Wf=W总-WG=1200J-1170J=30J。

 

22.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

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O∶OB=3∶2,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200N,当人在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人所受到的重力为700N,不计

杆重和绳重,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人所受到的各个力的示意图。

(2)求人在B端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的大小。

(3)若此人在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请计算出此人对地面的压强。

解:

(1)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地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作用点在人的重心,如图所示:

(2)由杠杆水平平衡,有FA·lAO=F·lOB,则人在B端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

=300N。

(3)人在B端施加竖直向下300N的拉力时,人受到绳子的拉力F拉=300N,则人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支=G-F拉=700N-300N=400N,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400N,因此人对地面的压强p=

=1×104Pa。

23.边长为0.1m、重为20N的实心正方体A放置在装有水的容器底部,水深0.45m,容器底面积为200cm2。

现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其匀速提升(忽略绳重、摩擦),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物体A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F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

(g取10N/kg)

(1)A未露出水面时所受的浮力。

(2)A完全脱离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A完全脱离水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解:

(1)正方体A的体积VA=(0.1m)3=0.001m3,A未露出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A=0.001m3,则其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01m3=10N。

(2)由图乙可知,当A完全脱离水面时,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达到最大值,此时F=12.5N,由图甲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则A完全脱离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80%。

(3)当A完全脱离水面后,水面将会降低,水面下降的高度Δh=

=0.05m,此时水深h′=h水-Δh=0.45m-0.05m=0.4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4m=4×103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