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相关知识学检验的可以参考阅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1944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检验相关知识学检验的可以参考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检验相关知识学检验的可以参考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检验相关知识学检验的可以参考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学检验相关知识学检验的可以参考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学检验相关知识学检验的可以参考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相关知识学检验的可以参考阅读.docx

《医学检验相关知识学检验的可以参考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检验相关知识学检验的可以参考阅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检验相关知识学检验的可以参考阅读.docx

医学检验相关知识学检验的可以参考阅读

一、免疫功能检验:

1、免疫球蛋白G(IgG)<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

7.6-16.6g/L。

<临床意义>:

血清IgG增高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萎缩性门静脉性肝硬变、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IgG型骨髓瘤、某些感染性疾病、IgG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等。

血清IgG,减少见于抗体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非IgG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某些白血病、烧伤、变应性湿疹、天疱疮、肌紧张性营养不良等。

2、免疫球蛋白M(IgM)<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

700-2000mg/L。

<临床意义>:

增高多见于巨球蛋白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肝脏病、膀胱纤维化、海洛因成瘾者、冷凝集综合征、疟疾、放线菌病、支原体肺炎等。

减少多见于原发性丙种球蛋白血症、蛋白丢失胃肠病、烧伤、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3、免疫球蛋白A(IgA)<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

710-350mg/L

<临床意义>增高多见于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三联综合征、IgA型多发骨髓瘤、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膀胱纤维此、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脂泻病等。

减少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性免疫缺陷、原发性无丙种球蛋臼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选择性IgA缺乏症、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瘤等

4、免疫球蛋白D(IgD)<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

0-80mg/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胶原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IgD型骨髓瘤、某些肝病和少数葡萄球菌感染者。

减少多见于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各种遗传性免疫缺陷病。

5、免疫球蛋白E(IgE)<常参考值>:

单扩散法:

100-3400μg/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寄生虫感染、肺支气管曲霉病、药物过敏、IgE型骨髓瘤、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减少见于某些运动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非IgE型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免疫功能不全等疾病。

6、补体免疫学检验A.补体成分Clq<正常参考值>:

血清Clq:

58-72mg/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痛风、肿瘤及某些慢性感染性疾病。

减少见于联合免疫缺陷、低补体脉管炎及肾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结缔组织病。

严重营养不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狼疮综合征等。

B.补体成分C2:

<正常参考值>血清C2:

28±6(ISD)mg/L。

<临床意义>:

增高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减少见于严重营养不良、肾炎、关节疼痛、反复细菌感染等疾病。

C.补体成分C3:

<正常参考值>免疫比浊法:

800-1500mg/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组织损伤、炎症、感染、胆道梗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淀粉样变性、传染病早期。

减少见于脂肪代谢障碍、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化脓性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D.补体成分C4:

<正常参考值>免疫比浊法:

130-370mg/L。

<临床意义>:

高多见于硬皮病、皮肌炎、感染、各种恶性肿瘤等病。

减少多见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肾移植排斥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烧伤、胃出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

E.补体成分C5:

<正常参考值>51-77mg/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某些慢性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减少见于狼疮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大量蛋白丢失等病。

F.补体成分C6:

<正常参考值>48-64mg/L。

<临床意义>:

增高多见于某些慢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减少多见于脑膜炎球菌感染、营养不良、蛋白大量丢失、反复淋病等。

G.补体成分C7:

<正常参考值>49-70mg/L。

<临床意义>:

降低多见于反复淋病、脑膜炎球菌感染、雷诺现象、肾小球肾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H.补体成分C8:

<正常参考值>43-63mg/L。

<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反复感染、红斑狼疮、着色性干皮病。

I.补体成分C9:

<正常参考值>47-69nmg/L。

<临床意义>:

降低多见于C9遗传性缺陷者、肝、肾疾病等。

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查:

1、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正常参考值>血清凝集滴度≤1:

40。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流行性斑疹伤寒、疟疾、恙虫病、免热病等。

2、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正常参考值>溶血法:

血清ASO<500U。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风湿热病、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3、抗链球菌激酶(ASK):

<正常参考值>血清ASK滴度≤1:

80。

<临床意义>:

增高多见于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疾病、风湿病活动期等。

4、抗链球菌透明质酸酶(AH):

<正常参考值>血清AH滴度≤1024kU/L。

<临床意义>:

增高多见于链球菌咽炎患者,风湿热患者的AH比溶血性链球菌所感染的其它疾病高得多。

5、流感血清学试验:

<正常参考值>补体结合法:

滴度<1:

16。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流感病毒感染。

6、风疹病毒血清试验:

<正常参考值>血凝抑制法:

血清抗体滴度<1:

8。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7、流行性出血热血清学试验:

<正常参考值>血清抗体阴性;白细胞的病毒抗原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流行性出血热。

8、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检验: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脊髓灰质炎等病和使用疫苗后。

尿尿酸测定意义

尿尿酸的测定及其意义相关搜索:

尿酸尿尿酸的测定提要:

尿尿酸的测定方法与血尿酸测定方法相同。

那么,尿尿酸的测定有什么临床意义呢?

专家介绍说,尿尿酸的测定对急性关节炎诊断意义不大。

有许多痛风患者尿尿酸排出正常或排泄不足,所以其鉴别意义不是很大。

通过尿液检查可了解尿酸排泄情况,对合理选择降尿酸药物及鉴别尿路结石是否尿酸增高引起有所帮助。

一般情况下,根据尿尿酸测定可将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可分为产生过剩型和排泄不良型。

专家介绍说,尿尿酸的测定对急性关节炎诊断意义不大。

有许多痛风患者尿尿酸排出正常或排泄不足,所以其鉴别意义不是很大。

(1)产生过剩型的尿尿酸患者指的是在一般饮食状况下24小时尿中尿酸含量超过800mg的情况。

若低嘌呤饮食5~7天之后测量,24小时尿中尿酸含量仍然超过600mg,这提示高嘌呤饮食不是痛风的主要原发病因。

此种情况应属于原发性痛风,此类患者在痛风人群中不足10%。

(2)排泄不良型指的是在一般饮食状况下患者24小时尿液中尿酸含量一直在800mg以下。

若低嘌呤饮食5~7天之后测量,患者24小时尿中尿酸含量则会低于600mg,这表明尿酸的排泄存在一定问题。

据统计,绝大多数的痛风都是因尿酸盐排泄不足所致,约占90%。

3、尿尿酸患者的24小时尿液收集法

专家建议24小时收集起止时间是,从早上8点﹝或7点﹞起,到隔天早上8点﹝或7点止﹞,总共24小时整。

要做到完全收集,否则会影响尿液总量计算的准确性。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收集期间不要喝咖啡、茶及可可豆,也不要服维生素C及小苏打。

收集的尿液,应该保存好使之不变质影响化验结果。

夏天收集的样本,应置于瓶内加盖藏于冰箱下层冷藏,但不可有结冰现象。

收集第一天早上8点或7点的尿液,无论感觉如何都要解光小便丢弃。

之后24小时中任何时候解出的小便都要放入收集瓶中,千万不可遗漏。

第二天早上的8点﹝或7点﹞无论您有无尿意,都要准时解尿,此次的小便要放入收集瓶中。

收集好24小时尿液后,须观察测量尿液的总量并将它纪录于检验单上,然后要先把尿液摇晃均匀,再立刻倒出一小部分装于检验试管内,送至医院检查。

痛风病人尿酸检查及临床意义

痛风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经验的医师凭临床症状就具有很高的诊断正确性。

但有时临床症状不典型,需依据实验室检查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另外,疾病的轻重、用药的安全、是否有合并征等均需依据可靠的实验室检查。

痛风常采用的实验检查室检查主要有:

血和尿的尿酸测定、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关节的X线摄片和肝肾B超)、关节滑液和其他检查(如血象、血沉、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肾图等)。

现分述如下:

尿酸测定

尿酸是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

主要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尿酸有两种存在形式,一为烯醇式,一为酮式。

尿酸的醇式具有酸性,主要以其钾、钠等盐类形式排泄于尿中。

健康成人体内尿酸含量约为1.1克,其中约15%存在于血液中,血液中尿酸经肾小球过滤后,98%~100%在近端肾小管重吸收。

尿酸是血浆中非蛋白氮重要成分之一,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尿酸即潴留于血中。

故血尿酸测定不但对诊断痛风有帮助,而且是诊断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敏感指标。

血尿酸超过正常值时称高尿酸血症。

37℃、pH7.4时血浆尿酸饱和度为:

0.38mmol/L。

当超过0.38mmol/L则易形成结晶物而沉积在人体的组织中,导致痛风。

尿中尿酸的浓度,在痛风所致的肾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尿尿酸浓度的增高会损害肾小管和肾间质,也使肾结石易于形成。

一、血尿酸测定

1、测定方法:

(1)磷钨酸还原法。

(2)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

2、标本收集:

空腹静脉血2m1,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检查血尿酸值,需要空腹8小时以上再抽血,一般要求晚上12点后禁食,但可喝水。

3、正常参考值:

磷钨酸还原法:

男:

149~416umol/L。

女:

89~357umo1/L。

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

成人:

90~420umo1/L。

4、临床意义:

(1)血尿酸增高:

1)血尿酸增高主要见于痛风,但少数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测定正常。

血尿酸增高无痛风发作者为高尿酸血症。

2)在细胞增殖周期快、核酸分解代谢增加时,如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清尿酸值常见增高。

肿瘤化疗后血尿酸升高更明显。

3)在肾功能减退时,常伴有血清尿酸增高。

可见于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其他肾脏疾病的晚期如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

4)在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及铅中毒、子痈、妊娠反应及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等,均可引起血中尿酸含量增高。

(2)血尿酸降低:

恶性贫血,范科尼综合征血尿酸降低。

5、注意事项:

一般制订尿酸的正常参考值,是以一群人的血中尿酸平均值加上2个标准差为上限,大约有10%的人会尿酸偏高,但这只是一种生化上的异常,不能与痛风混为一谈。

虽说尿酸值越高者,患痛风的机率越大。

不过有高达30%左右的病例,在血尿酸值正常的情况下,仍有痛风发作。

值得一提的是,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后,体内血尿酸的水平可以没有大幅度的变化,这是由于身体在症状出现以后,进行了自我调节,加速了尿酸的排出。

例如痛风急性发作时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促进尿酸排泄。

另外,进水、利尿和药物应用等因素均可影响血尿酸水平。

所以仅有血尿酸的水平的增高不能作为诊断痛风标准。

但对有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患者来说,血尿酸的监测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尿尿酸测定:

1、测定方法(同血尿酸测定)。

2、临床意义:

对急性关节炎诊断意义不大。

有许多痛风患者尿尿酸排出正常或排泄不足,通过尿液检查可了解尿酸排泄情况,对合理选择降尿酸药物及鉴别尿路结石是否尿酸增高引起有所帮助。

根据尿尿酸测定可将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可分为产生过剩型和排泄不良型。

(1)产生过剩型:

在一般饮食状况下24小时尿中尿酸含量超过800mg。

若低嘌呤饮食5~7天之后测量,24小时尿中尿酸含量则是超过600mg。

这类原发性痛风患者在痛风人群中不足10%,这提示高嘌呤饮食不是痛风的主要原发病因。

(2)排泄不良型:

在一般饮食状况下24小时尿液中尿酸含量低于800mg。

若低嘌呤饮食5~7天之后测量,24小时尿中尿酸含量则是低于600mg。

绝大多发生痛风的原因,都是因尿酸盐排泄不足所致,约占90%。

3、24小时尿液的收集法

建议24小时收集时间是,从早上8点﹝或7点﹞起,到隔天早上8点﹝或7点止﹞,总共24小时整。

要完全收集,否则会影响尿液总量计算的准确性。

收集期间不要喝咖啡、茶及可可豆,也不要服维生素C及小苏打。

夏天收集瓶可加盖置于冰箱下层冷藏,但不可有结冰现象。

收集第一天早上8点﹝或7点﹞无论您有无尿意,都要解光小便丢弃。

从此以后24小时中任何时候解出的小便都要放入收集瓶中,不可遗漏否则要重留。

第二天早上的8点﹝或7点﹞无论您有无尿意,也要准时解尿,这次解出来的小便要放入收集瓶中。

收集好24小时小便后,须观察测量尿液的总量并将它纪录于检验单上,然后要先把尿液摇晃均匀,再立刻倒出一小部分装于检验试管内,送至医院检验科检查。

人类白细胞B27抗原Shla-B27ELISA试剂盒

 上海研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特异性好,灵敏度高。

   它的方法类型和操作步骤如下:

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

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

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③酶作用的底物。

根据试剂的来源和标本的性状以及检测的具备条件,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

   

(一)双抗体夹心法

    双抗体夹心法:

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

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

   

(2)加受检标本:

使之与固相抗体接触反应一段时间,让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复合物。

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的物质。

   (3)加酶标抗体:

使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

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

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正相关。

   (4)加底物:

夹心式复合物中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

根据颜色反应的程度进行该抗原的定性或定量。

   根据同样原理,将大分子抗原分别制备固相抗原和酶标抗原结合物,即可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标本中的抗体。

   

(二)双位点一步法

   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抗原时,如应用针对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则在测定时可使标本的加入和酶标抗体的加入两步并作一步。

这种双位点一步不但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如应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测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显著提高。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使测定抗原的ELISA提高到新水平。

   在一步法测定中,应注意钩状效应(hookeffect),类同于沉淀反应中抗原过剩的后带现象。

当标本中待测抗原浓度相当高时,过量抗原分别和固相抗体及酶标抗体结合,而不再形成夹心复合物,所得结果将低于实际含量。

钩状效应严重时甚至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三)间接法测抗体

   间接法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为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以检测已与固相结合的受检抗体,故称为间接法。

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性抗原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原:

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及杂质。

   

(2)加稀释的受检血清:

其中的特异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

经洗涤后,固相载体上只留下特异性抗体。

其他免疫球蛋白及血清中的杂质由于不能与固相抗原结合,在洗涤过程中被洗去。

   (3)加酶标抗抗体:

与固相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从而使该抗体间接地标记上酶。

洗涤后,固相载体上的酶量就代表特异性抗体的量。

例如欲测人对某种疾病的抗体,可用酶标羊抗人IgG抗体。

    每个试剂盒操作是不同的,请按说明书操作。

具体事项请来电咨询!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一、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1956年在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转移的甲种球蛋白。

AFP主要由胎盘层、其次是卵黄囊合成,胃肠道粘膜和肾脏合成较少。

妊娠妇女血和尿中的AFP含量会持续升高,从妊娠13周开始上升,至28-32周达高峰。

胎儿血浆中的AFP值可达到3mg/ml,随后即逐渐降低。

而正常孕期羊水中AFP呈恒定状态。

出生后,婴儿AFP合成会很快受到抑制,其血清含量降至50ug/L以下。

3个月至周岁婴儿的血清AFP浓度已接近成人水平。

一般健康成年人血清浓度低于25ug/L。

    临床意义:

1、原发性肝癌

AFP升高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存在大量AFP,且其在临床症状出现前8个月就可以检测出,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肿瘤也较小,这部分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可得到明显改善,故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由肝癌患者的人应半年检测一次。

因此AFP临床检测对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由良好的价值。

血清含量大于400ug/L做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阈值。

大部分患者呈持续性高水平升高,部分患者呈低水平升高,即20ug/L-400ug/L。

但AFP阴性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因为18%-2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正常。

AFP的测定对原发性肝癌治疗随访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肝癌手术后,甲胎蛋白(AFP)的值逐渐下降,若下降不明显,说明手术不彻底或复发。

2、肝良性病变

某些肝良性病变时,血清AFP也会升高。

如病毒性肝炎患者轻度升高,慢性肝炎患者有20%AFP升高,爆发性肝炎患者AFP也明显升高。

病理检验发现AFP升高与肝细胞再生与受损有关。

正常参考值:

≤20(ug/L)

二、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是1965年首先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

一般情况下,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的细胞所合成。

通常在妊娠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

健康成年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5μg/L。

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

正常情况下,CEA经胃肠道代谢,而肿瘤状态时的CEA则进入血和淋巴循环,引起血清CEA异常增高,使上述各种肿瘤患者的血清CEA阳性。

     临床意义:

1、在临床上,CEA大于60μg/L时,常提示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胰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等,其中结肠癌由70-90%CEA高度阳性。

确诊肿瘤者CEA值升高,则表明有瘤细胞残存或增殖;如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清CEA量明显升高大多显示为肿瘤浸润,其中约70%为癌转移。

目前已知,在某些内胚层来源的恶性肿瘤时CEA也会升高。

但10%的良性肿瘤以及内胚层组织重症疾病也可使CEA浓度升高。

因此,CEA不是一种癌的特异性抗原,而应该认为是一种癌相关抗原;并可能在肿瘤细胞的转移上发挥一定作用。

例如,肺癌患者在肝转移时,血清CEA阳性可达85%。

一般无转移灶的早期肿瘤患者,其血清CEA含量升高幅度较低;而有远处转移者其含量急剧升高。

2、测定血清重CEA水平除用作癌症高危人群的早期初筛预警外,还可用于的检测治疗效果的评价和预后分析。

一般病情好转时,血清CEA含量下降,病情发展时血清CEA含量升高。

如肿瘤手术后或放、化疗后,血清CEA水平将明显下降;如果治疗成功,血液中CEA水平将持续下降至正常水平;如效果不佳或癌症复发,则CEA水平将再次回升到不正常水平。

持续对血清CEA含量进行动态观察可检测癌肿的复发,一般可早于临床表现2-18个月。

一般来说,手术切除后6周,CEA水平恢复正常,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若CEA浓度持续不断升高,或其数值超过正常5-6倍者均提示预后不良。

故连续随访定量检测血清CEA含量,对肿瘤病情判断更具有意义。

3、临床血清CEA浓度的变化主要有下列原因:

(1) 原发性结肠癌,患者CEA升高者占45-90%。

(2) 胰腺癌、胆管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肿瘤,阳性率50-70%.

(3) 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后1-3周内血中CEA可下降到正常水平。

(4) 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变病人CEA也有部分升高,但远远铺底于恶性肿瘤,一般小于20μg/L。

所以测定CEA可以做为良性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依据。

4、而其中还有一点吸烟会影响血清中CEA浓度值。

吸烟时间越长,血清CEA含量升高可能性越大,就增加肺癌发病率,吸烟人群定期检测血清CEA值,如果CEA值升高,建议应该停止吸烟,减少肺癌发生。

由于吸烟会影响血清CEA值,所以,应用CEA作为辅助诊断时,要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吸烟因素的影响,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其它检查结果,经过综合分析,走后作出正确的诊断。

正常参考值:

≤6μg/L

      三、铁蛋白 Ferr

     铁蛋白(Ferritin)是一种高分子的铁结合蛋白,它主要分布于肝、胰、骨髓组织中,也广泛存在于其它组织细胞中。

铁蛋白是体内含铁量最丰富的一种蛋白,在铁的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主要生理功能是储存细胞或组织内过剩的铁,避免铁中毒及适当地释放一定的铁量以补充细胞内缺铁现象。

血清铁蛋白能反映体内铁存储量及机体的营养状态,是判定体内铁缺乏及铁负荷过大的有效指标。

    临床意义:

    血清铁蛋白降低:

①缺铁性贫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②营养不良,严重慢性疾病体内贮存          铁减少导致的继发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增高:

①体内铁贮存过多(如长期接受输血和不恰当的铁剂治疗)

                           ②恶性肿瘤

                           ③急性感染和炎症

                           ④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坏死和心肌梗死等。

     血清铁蛋白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常见有以下几方面疾病:

     1、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贫血,而铁的缺乏是贫血的主要原因。

铁缺乏的早期并不引起血红蛋白的显著减少,而是体内贮存铁的减少,这个时期称为隐性缺铁性贫血。

因此,在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诊断中,血清铁蛋白的测定是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最有效的指标。

      2、 肝硬化、肝癌

      AIF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标志物。

恶性肿瘤时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及血清中AIF明显增多,尤其时原发性肝癌,这种增多与体内铁贮存存量无关。

肝硬化、肝癌(尤其时原发性肝癌)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其机理虽未肯定,但较为一致的观点时:

①肝细胞损害降低了铁蛋白的储存量并减慢了铁蛋白的转移速度;②肿瘤细胞合成铁蛋白异构体增多,释放速度加快。

一般认为,血清AFP做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第一指标,铁蛋白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第二指标,尤其在血清AFP呈阴性的疑诊者,铁蛋白测定时异不可缺少的补充检查项目。

     四、 糖类抗原CA50

     细胞表面的糖脂或糖蛋白在细胞的信息传递、生长和分化中其重要作用。

细胞恶变时,优育糖基转化酶的失活或某些胚胎时期活跃而成熟其趋于静止的一些转化酶被激活,从而引起细胞表面糖类的变化。

CA(CarbohydrateAntigen)类抗原可认为是这种变化的结果,他们以神经节糖苷或是到糖蛋白中的形式出现在细胞上。

测定这种肿瘤结合抗原是诊断恶性病变的有用指标。

在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和肝癌等胃肠道肿瘤以及子宫癌中发现了糖类抗原CA-50。

CA-50抗原有肿瘤进入血液,基于亢CA-50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分析技术可以特异地测定血清CA-50的含量,对多数肿瘤的诊断、监测以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临床意义:

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是一种普遍的肿瘤标志相关抗原,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检出不同的阳性率。

另外,CA50和CA19-9有一定的交叉抗原性,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