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五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31937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五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五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docx

《山西省太原五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五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太原五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docx

山西省太原五中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

山西省太原五中2020届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巫书的《山海经》,其内容是由古代巫师若干世纪的承传附益积累,再由不同时期巫师群中的不同作者(可能还有才士文人参与其事)将它们笔之于书而成就起来的。

古代的巫师,实际上就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一切文化知识都要通过巫师的手进行传播。

因而在这部书里,除神话传说外,还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历象、动物、植物、矿物、医药、人类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等等,这真可以说是一部奇书,一部古代人们生活日用的百科全书,虽然只有三万一千多字。

为什么以神话为主的一部巫书竟会包括那么多学科?

因为这正是原始时代原始先民通过神话思维刻印下来的痕迹。

所有探讨认识的一切,都蒙上神话或宗教的色彩。

有些探讨认识,仍是比较正确的,那就成了科学的萌芽,给我们提供了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

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的神话,有《大荒西经》所记的女娲之肠化为十神的神话。

这个神话把作为女性开辟神的女娲的形姿大略勾画出了一些,但要观其全貌,还得参考其他文献资料。

女娲的最大功业,乃造人和补天两件事,这都属于开天辟地性质的工作。

盘古是众所周知的开天辟地大神,而这位男性的开辟神,却是直到三国时代才见诸记载的,可知其起源之晚。

又女娲和伏羲本是配偶神,而据有的学者说,盘古乃伏羲的音转。

如所说无误,则其因神话的流传演变,使女性开辟神让位于男性开辟神的迹象,更是显明可见。

男性的神和神性英雄开始受到注意而被颂歌,是从原始氏族社会母权制到父权制,乃至父权制确定以后才有的事。

从这以后,出现了一大批这样的神和英雄,构成《山海经》神话的主要部分。

神话中的最著名者,有夸父追日,刑天断首,鲧、禹治水,黄帝与蚩尤战争等等。

或表现为与大自然进行的斗争,或表现为部族与部族之间的争战,或属神国内讧,或带有反抗神的意愿:

种种色色,充分展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构成一幅幅宏丽壮伟的画图。

《海内经》所记“鲧复(腹)生禹”的情节,则是原始社会某些由母权制刚刚进入父权制的部落里男人乔装生子叫作“库瓦达”的习俗在神话上的曲折反映,给我们提供了人类学和民俗学上很好的认识价值。

天帝的出现是奴隶制社会初期反映在神话上的显明标志。

《山海经》里有众多的天帝:

黄帝、颛顼、炎帝、少昊、帝尧、帝喾、帝舜……大都具有神帝而兼人帝的神格,表明这些神话英雄人物初由原始社会跨进了阶级社会的门槛,所以即使作为天帝,还有时难免遗留下一些部落酋长的形姿。

进入奴隶制社会时期的神话,《山海经》所记不多,只有《大荒西经》所记成汤斩夏耕一段可以作为代表。

夏耕断首,到巫山去逃避罪咎,和刑天断首犹操干戚以舞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但状写了作为失败的奴隶主——夏桀一方(夏耕是夏桀的部将)的畏葸可耻,而且也正面歌颂了作为新兴奴隶主——成汤的神勇无敌。

这段神话虽然简单,它却打破了神话只能和原始社会同终始、不能进入阶级社会的旧说。

《山海经》的神话是多方面的,是神话处于综合体状态和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神话:

有些只是有神而无话;有些是半神话,是残缺不完的神话;有些则近于奇闻异说,贴附在各种学科上面。

正因为如此,它才显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教人应接不暇。

(摘编自袁珂《〈山海经〉:

中国神话的根基与起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海经》神话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表现在它是原始时代原始先民通过神话思维刻印下来的痕迹,带有神话或宗教色彩,有些还成了科学的萌芽。

B.《山海经》之所以被认为是一部古代人们生活日用的百科全书,是因为它是由古代的知识分子——巫师承传附益积累起来的。

C.因为盘古乃伏羲的音转,而伏羲和女娲又是配偶神,所以女性开辟神让位于男性开辟神的迹象,在这里就体现得更加显明。

D.“鲧复(腹)生禹”的情节,曲折反映出原始社会由母权制刚刚进入父权制的部落里,男人乔装生子的习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山海经》“是一部奇书”的中心,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其中记录的神话。

B.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以及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逻辑性很强。

C.文章以《山海经》是一部巫书为立论前提,论证了它的内容涉及门类之多、研究价值之大。

D.《山海经》的神话,可以分成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原始社会父权制时期和奴隶制社会初期三个阶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海经》的“经”并不同于“四书五经”的“经”,它不是儒家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经典。

B.由于“刑天断首”与“夏耕断首”的神话产生于不同时期,因而前者带有原始社会先民对反抗精神的赞美,而后者表现了阶级社会中对失败方的羞辱。

C.“精卫填海”神话带有对炎帝小女儿溺死东海后魂化为精卫鸟不屈不挠填海精神的赞美,这个神话有可能产生于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

D.《山海经》的神话是多方面的,是原始社会地理、历史、宗教、民俗等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神话,给我们提供了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12月22日发布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

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连续三年下降,2017年流动人口总量为2.44亿,其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已超过六成。

在新生代流动人口中,“80后”所占比重为35.5%;其次是“90后”,占24.3%,二者合计约占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六成。

“00后”和“10后”的占比分别为19.3%和20.9%。

在居留意愿方面,2017年,40.4%的新生代流动人口愿意将户口迁入流入地。

83.6%的新生代流动人口计划今后一段时间继续留在本地,其中36.6%计划在本地定居,15.3%计划在本地居留3到5年,9.2%计划居留10年以上。

此外,《报告》称,新生代流动人口作为流动人口的主要群体,表现出对城市社会较好的适应性与较高的融入意愿。

调查数据显示,97.3%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喜欢现在居住的城市,93.3%的新生代流动人口愿意融入本地人之中,73.2%的新生代流动人口认为自己已经是当地的一员。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1982~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

(摘编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

材料三:

最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有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现象,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力伴随产业流动的过程也将会优化人力资本在区域间的配置,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

过去在劳动力的使用上,多数都是靠力气,靠胆量,靠不怕苦。

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的逐步多元化以及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生产经营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只会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优势。

产业决定就业,产业发展得越好,接纳的就业人员就越多。

从近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加大,传统、低端制造已经很难再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其接纳就业的能力也将逐步失去。

取而代之的是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互联网等,这些产业对劳动者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很高,无论是农民工还是综合能力不强的城市居民,都将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相反,那些具有较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空间则会越来越大、渠道越来越宽。

流动人口的结构也开始从相对低端转向了相对高端,数量开始减少,流动的效率却在提高。

这种由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流动人口减少,无疑是经济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结果,也是改革开放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所以,流动人口减少,从总体上来讲是一件好事,也代表一种方向,那就是对劳动者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转移、如何转移,还是要看劳动者个人的素质。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自2013年以来,中央一方面大力推进市民化进程,对于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如:

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宽住房保障渠道。

在确保所有流入城镇的人口都能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的同时,还将逐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另一方面,2015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发布,到2020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成为政策目标。

在具体的扶贫路径中,有中央拨款、地区帮扶、企业帮扶、市场帮扶多种模式。

舆论最关注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也被纳入扶贫攻坚战的核心目标。

得益于这一系列措施,流动人口的增速开始下降。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2015年起由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由此可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进入了调整期。

B.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从1990年至2010年增长迅速,2010年至2015年流动人口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而2015年之后出现负增长。

C.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看出,从1982年至2017年,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也与国家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有关。

D.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已超过六成,这和农村里的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喜欢城市、向往城市生活有关。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所给的数据,重点说明了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特点,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有较好的适应性与较高的融入意愿。

B.材料二运用图表直观地呈现了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以及城镇人口的比重,隐约地表达了对流动人口减少而导致城市劳动力不足的担忧。

C.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对劳动者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较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会越来越大。

D.材料四从国家政策方面来分析,指出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纳入扶贫攻坚战的核心目标。

6.请结合几则材料的内容,概括并分析中国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杀手谢大立

老石来电话说,有人要买我们的杂志。

我说,谁?

要多少?

他说,一些文学青年。

虽是一本一本,但我们也不能忽视。

他们买的可是梦,这梦,你我都是做过的,都是先有这个梦,然后才走上写作之路的……况且,眼下习总书记又提出了中国梦……

我皱眉——这老头给我添堵。

每天我都被杂事缠身,写点东西都是在见缝插针,哪管得了这些事。

但我又不好直说,老石是文学前辈,且七十高龄了,且有个“厕所里的石头”的诨名。

好在他说,我知道你忙,如果没有越权嫌疑的话,这事我来给你们办……

我说,没嫌疑,你办!

周五下午,忙完活关上门为一个短文写了不到十个字,敲门声响。

我啧一声,习惯性地眉头一皱说,谁?

老石的声音:

我!

我不耐烦地一叹说,什么事?

要是常人,会说没事,走人。

他却推门而进,看都不看我说,这些天,我跑遍了全市的书店和报刊点,给他们讲解了这项工作的伟大意义,总算都同意卖我们的杂志,卖的钱三七分成,他们三,你们这边七,要行,我现在就把杂志拿走……

我说,行,行!

拿走,拿走!

把几期剩下的几十本杂志拢一块。

他刚捆好,我往电脑前一坐说,不送。

他就提起来朝电梯口走去。

一忙,就过去了很多天。

坐在火车上,电话响了。

看是老石打来的,我就掐了。

一是异地漫游,电话费贵,二是不想与他啰嗦。

刚掐,他又打过来了,我再掐。

他再打,我还掐。

他不屈不挠,我想,总掐也不是个办法,摇头、叹息地接了,说了一句话:

我在外地,有事回来再说。

又掐了。

一会儿,他又打过来,很不满意:

就几句话。

卖杂志的账我跟他们结了,共是四十元零五角,钱我什么时候交你。

我说,四十元零五角,你买包烟抽了不就得了。

他说,我早戒烟了。

我说,算给你的交通费吧!

他说,我凭老年证坐车,不花钱。

我说,算电话费吧,打电话总得花费吧!

他说,我家电话包月,每月都用不完。

我实在耐不住性子了,算杂志社送你的辛劳费好了。

他说,你怎么能这么处理,卖杂志的所得,公家所有,我这辈子还没拿过这种不清不白的钱……不等他说完,我关掉手机。

回单位,我却不得不主动给他打电话了。

走廊里,领导笑着问我,卖杂志怎么回事?

那笑仿佛在说,你怎么干这事?

我一怔后,想作些解释,领导边离去边说,去一趟财会科吧。

到财会科,出纳对我说,前天有个老头来交了四十元零五角钱,说是卖杂志的收入,不知道入什么账,我们就请示了领导……我拿起电话就打老石家,老石的老伴说,老石走了,你是大立吧,你现在去火葬场也许还能与他见上最后一面……

我的脑子里轰地一响,立马往火葬场赶。

对老石这人烦是一回事,多年的感情我不能不去送他。

火葬炉前,我见到了老石,他躺在那张灵床上,虽然死了,还是那副活着时的硬汉样。

和他一起躺着的还有一块圆石头,他的儿子小武正在为那块石头的事与人交涉,石头要了他父亲的命,他要让这个杀手为他的父亲陪葬。

他的儿子五大三粗,黑铁塔一般,两个工人看看他后互相看看,依了他。

似曾相识的石头,临进炉子前,一脸的冤。

在等着炉火对老石进行火化的时候,小武感谢我有情有意,来送他的父亲。

我说些人生有常无常的话安慰他,说他的父亲好人命不长。

小武说这也是他要让那块石头死无葬身之地的原因,前天,他的父亲是拿着病历去医院看病的,病还没看就被这块石头绊了一跤死了。

奇怪的是医院在咱家的东面,父亲却被西面的这块石头要了命……小武补充说。

送走老石回到单位,门卫的小伙子对我说,总来找你们的那个老头那天被石头绊了一跤不知到了医院怎么样。

老头那天在这里碰到个偷景观石的石痴,他制止,那石痴抱着石头跑,他追,石痴丢地上的石头绊了他一跤……我一惊,想起小武的话,我们这里正是他家的西面,不由得看了眼有景观石的地方,那地方的一排石头缺了一块多出个窝。

怪不得那石头那么眼熟。

上班下班看到窝,我总要想到那块一脸冤相的石头,随后听到一个声音说,我是为你而殁的,要不是你那么处理事情,老头那天不会来这里,老头是怕自己进了医院出不来才在看病前来这里的,你才是杀死他的真正凶手……我虽然是个唯物主义者,不信这个声音的真正存在,但久了,还是被它折磨得无法忍受。

直到我找来一块相似的石头把窝填上,折磨感才慢慢地减轻下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两段通过语言、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对老石的不耐烦,说明“我”庸俗势利,只看重经济利益。

B.“杀手”表面看是一块景观石,实际上是偷石的石痴。

小说以“杀手”为题,批判社会上那些为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窃取别人利益的不道德行为。

C.“似曾相识的石头……一脸的冤”以幽默的笔法为后文“我”回到单位得知老石为追回景观石而送命的情节埋下了伏笔,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D.“硬汉”老石被石痴丢在地上的圆石头绊倒,最终丢了性命。

这看似戏剧性的情节耐人寻味,看似幽默的笔法背后显示出深刻的批判精神。

8.小说在刻画老石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

9.“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

进士甲科。

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

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

“必俟报,饿者尽死矣。

”竟发之。

徙河东路。

晋地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

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集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

知洪州,积石为江堤,浚章沟,揭北闸以节水升降,后无水患。

判三司都磨勘司。

接伴契丹使,萧惟辅曰:

“白沟之地当两属,今南朝植柳数里,而以北人渔界河为罪,岂理也哉?

”师孟曰:

“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滕口说,遽欲生事耶?

”惟辅愧谢。

出为江西转运使。

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

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

加直昭文馆、知福州。

筑子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

徙广州。

州城为寇所毁,他日有警,民骇窜,方伯相踵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

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

及交阯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

时师孟已召还,朝廷念前功,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

贺契丹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介东向。

师孟曰:

“是卑我也。

”不就列。

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

明日,涿人饯于郊,疾驰过不顾;涿人移雄州,以为言,坐罢归班。

复起知越州、青州,遂致仕,以光禄大夫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宋史·程师孟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

B.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

C.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

D.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朝廷考试者的称谓。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一直沿用到清朝。

B.河东,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西南境,山西在黄河以东。

秦汉时期,“河东”指河东郡地,唐朝以后泛指山西。

C.契丹,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源于东胡,北魏时自号“契丹”。

唐朝末年,迭剌部首领阿保机统一各部族,建立辽国。

D.日昃,亦称“日仄”“日侧”等,为天色纪时法。

“昃”意为太阳偏向西方,“日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下午六时前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师孟有担当重实干,讲求功效。

任职夔州时为了便于治理,提出搬迁治所,设置常平仓的建议,并坚持立即开仓发粮赈灾。

B.程师孟重视水利建设,造福百姓。

在任所根据地貌特点兴修水利,改造良田,加固河堤,疏通河道,使百姓不再受洪水祸害。

C.程师孟捍卫国家利益,据理力争。

他坚决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面对契丹的指责和傲慢无礼,他义正辞严地进行有力回击。

D.程师孟为官能力突出,政绩卓著。

历任各种职务,他都能注重实际,结合实情,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政绩在同列中堪称第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白沟之地当两属,今南朝植柳数里,而以北人渔界河为罪,岂理也哉?

(2)州城为寇所毁,他日有警,民骇窜,方伯相踵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重阳后菊花二首范成大

其一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其二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①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注】①垂车:

又称悬车,指悬挂车子,不再当官上朝。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诗首句写重阳节后菊花无人观赏,借用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指出吟咏对象。

B.第一首诗中,“湿露华”是说菊花带着湿露,鲜嫩可爱;“金靥”用来形容金黄色的菊蕊。

C.第二首诗中,首联写“登高”过后菊花尚新,但“酒徒”与“诗客”都已不再来赏菊花了。

D.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后菊花无人欣赏的无限悲叹。

15.这两首诗均创作于作者致仕家居石湖时,请分别从表达方式、语言风格、思想感情三方面赏析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师说》中作者总结士大夫之族中师道不复的原因,是他们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动作小心、神情惶恐侧面表现蜀道高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无题》中运用双关、比喻、对偶的修辞方法,表现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骊山墓背后,夜狐不复悲鸣,篝火陡然升起而又旋即熄灭;没有引火物,金田起义的旗帜虽然蔓延为流火,也不过是大泽乡的__________,天京之变拖曳了一条长长的阴影。

盛极而衰,乱极而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周期性震荡,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依然雄踞于民族的肩背之上。

汨罗江畔的骚吟消歇了,以宫刑为代价的著作成了史家的绝唱。

自从嬴政的大手笔成就了焚书坑儒的杰作,()。

孔子的伦理哲学,被权力者当作__________封建大一统的有力杠杆。

在文字狱的空隙地上,科举制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万劫不复的奴才。

人才被埋没,自由被扼杀,多少智慧的花果纷纷萎落。

长城,在荒远的年代,只是作为大汉族的一面盾牌出现,不意却成了闭关自守的象征。

丝绸之路切断了,贸易风徒然在远方呼息。

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数百年之后,天朝帝国仍在加强海禁。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辽阔的国土,成了一座__________的孤岛。

可是,无论是治者强力的控制,还是顺民艰苦的忍耐都__________。

历史不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哑默。

1840年,铁锁沉江,英国的大炮,终于以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回光返照维护一息奄奄于事无补

B.苟延残喘维持暮气沉沉杯水车薪

C.回光返照维持死气沉沉无济于事

D.苟延残喘维护暮气沉沉无济于事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也便成了思想史上永远无法赓续的篇章

B.思想史上永远无法赓续的篇章,也便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C.就结束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成了思想史上永远无法赓续的篇章

D.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就被思想史上永远无法赓续的篇章取代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切断了,贸易风在远方徒然呼息。

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之后数百年,天朝帝国仍在加强海禁。

B.丝绸之路被切断了,贸易风在远方徒然呼息。

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之后数百年,天朝帝国仍在加强海禁。

C.丝绸之路被切断了,贸易风徒然在远方呼息。

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数百年之后,天朝帝国仍在加强海禁。

D.丝绸之路切断了,贸易风徒然在远方呼息。

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数百年之后,天朝帝国仍在加强海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黑洞不是“洞”,①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年龄大得惊人,动不动就几亿岁。

当年,正是由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推导出了黑洞的存在。

②_______________,一些天文学家对“这种神秘的天体”半信半疑,③_______________。

直到后来才通过科技手段观测、证实了黑洞的存在。

21.提取下面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