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31916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docx

《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docx

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

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

 

一、常规检测

 

【1】常规指标分类

共包括四大分类

(1)、微生物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

(2)、毒理指标——包括砷、铬、汞、硝酸盐、三氯甲烷、甲醛。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和味、PH、铁、锰、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固体、耗氧量。

(4)、放射性指标

【2】实验室常规检测

一、色度

(1)定义

水的色度是对天然水或处理后的各种水进行颜色定量测定时的指标。

色度包括真色和表色真色即溶解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而由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即为表色。

(2)检测

(实验室)铂-钴标准比色法(因为此方法操作简便,色度稳定,标准色列如保存适宜,可长期使用。

)铂-钴比色法参照采用国家标准ISO7887-1985《水质颜色的检测与测定》。

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澈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

用氯铂酸钾(K2PtCl6)和氯化钴(CoCl2•6H2O)配制成测色度的标准溶液。

氯铂酸钾1.246g,氯化钴1g,放入100ml纯水,加入100ml盐酸,然后用纯水定容至1000ml,这就是500NTU,取11支比色管,分别放入0ml、0.5ml、1ml、1.5ml……,分别对应的是0ntu、5ntu、10ntu、15ntu……,进行比较。

测定范围:

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为5-50度。

(3)色度的国家标准是:

GB5749-2006,<15ntu。

(4)色度形成的原因

天然水经常显示出浅黄,浅褐或黄绿等不同的颜色,产生颜色的原因是溶于水中的腐殖质,有机物或无机物质所造成的。

另外,当水体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例如,粘土能使水带黄色,铁的氧化物会使水变褐色,硫化物使水呈浅蓝色,藻类使水变绿色,腐败的有机物会使水变成黑褐色等。

(5)分析色度的成因,如何解决

色度是由于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质或胶体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

解决方案:

混凝(化学混凝处理对象,主要是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大量的悬浮物由于受重力的作用而下沉,可以用沉淀等方法除去,但是,由于微小粒径的悬浮物和胶体,能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即使静置数十小时以上,也不会自然沉降。

这是由于胶体微粒及细微悬浮颗粒具有稳定性,所以要用化学混凝处理。

 

二、浊度

(1)定义:

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2)分析: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以使水质变的浑浊而呈现一定浊度,水质分析中规定:

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

水的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有关,而且与它们的大小、形状及折射系数等有关。

浊度可用比浊法或散射光法进行测定。

我国一般采用比浊法测定,将水样和用高岭土配制的浊度标准溶液进行比较侧度不高,并规定一升蒸馏水中含有1毫克二氧化硅为一个浊度单位。

对不同的测定方法或采用的标准物不同,所得到的浊度测定值不一定一致。

浊度的高低一般不能直接说明水质的污染程度,但由人类生活和工业生活污水造成的浊度增高,表明水质变坏。

(3)检测

 用浊度仪进行检测。

浊度计使用方法:

开启仪器右后侧下方的电源开关,预热30分钟;然后用比浊管取纯水一瓶放入浊度计中确定为0度;在配置检测液(取2.5ml400度的浊度液溶于100ml纯水中)来校正10度的标准,然后用比浊管取水样放入仪器中进行检测。

  比浊管外壁的干净程度会影响测量的精确度,所以要用纸巾仔细搽拭比浊管的外壁。

(4)原水的浊度从1ntu~1000ntu。

国家用水标准为<1ntu。

(5)针对浊度的解决方法

1.沉淀(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性能和浓度,沉淀分为四类:

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压缩沉淀)2.混凝3.澄清4.过滤5.气浮

 

三、臭和味

(1)定义

嗅气和尝味。

臭是检验原水与处理水的水质必测项目之一。

水中臭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天然物质的分解与之有关的微生物活动。

检验臭也是评估水处理效果和追踪污染源的一种手段。

(2)臭和味的强度等级国家检测标准:

等级强度说明

0无无任何气味

1微弱一般饮用者难于察觉,但嗅、味觉敏感者可以发觉

2弱一般饮用者刚能察觉

3明显已能明显察觉

4强有很明显的臭味

5很强有强烈的恶臭或异味

注:

必要时可用活性炭处理过的纯水作为无臭水对照水。

(3)检测方法:

取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加热后,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

取少量水样放入口中(此水样对人体无害),不要咽下品尝水的味道。

(4)解决方案是用活性炭进行吸附。

 

四、肉眼可见物

(1)主要有藻类、浮游生物、微生物、水面漂浮物、悬浮固体、沉积物等。

国家对饮用水标准要求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物。

(2)检测方法:

取有代表性的水样.置于无色透明的玻璃瓶中·对照充足光线仔细观察。

检测天然水的肉眼可见物及受污染水的漂浮物,宜在现场进行。

肉眼可见物的检测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五、PH值

(1)定义

即水中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是表示氢离子浓度指数,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程度的数值。

pH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提出。

pH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

pH值越趋向于0表示溶液酸性越强,反之,越趋向于14表示溶液碱性越强,在常温下,pH=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

水的离子积常数 [H+]·[OH-]=K(W),其中K(W)称作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H+]和[OH-]是分别是指整个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浓度.K(W)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是温度常数.如25℃,[H+]=[OH-]=1×10^(-7)mol/L,K(W)=1×10^(-14);100℃时,[H+]=[OH-]=1×10^(-6)mol/L,K(W)=1×10^(-12).

(2)国家饮用水标准:

6.5--8.5之间

(3)检验方法:

用PH计来检测

使用pH计方法:

pH计是一种测量溶液pH值的仪器,它通过pH选择电极(如玻璃电极)来测量出溶液的pH。

pH计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水中PH值过高的危害:

水质发苦。

水中PH值过底的危害:

腐蚀管道

(4)PH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由pH的定义可知,pH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尺度,在很多方面需要控制溶液的酸碱,这些地方都需要知道溶液的pH。

  医学上:

人体血液的pH值通常在7.35-7.45之间,如果发生波动,就是病理现象。

唾液的pH值也被用于判断病情。

如夏季蚊虫叮咬会分泌出甲酸(蚁酸),人感到痒,是因为此时pH低于7显酸性可采用肥皂水、牙膏来增加pH值可以使人减轻痛痒感。

  化学和化工上:

很多化学反应需要在特定的pH下进行,否则得不到所期望的产物。

  农业上:

很多植物有喜酸性土壤或碱性土壤的习性,如茶的种植。

控制土壤的pH可以使种植的植物生长的更好。

  工业应用上怎么得到液体的PH值呢,现在测量PH的仪表有很多,比如笔式PH计(penpHmeter),在线PH计,都可以随时精确的测量出PH值。

 

六、余氯

(1)定义

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和游离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2)国家饮用水标准:

管网末梢不小于0.05mg/L

(3)检测方法

邻联甲苯胺溶液(甲土立丁)

(1).原理:

水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O-tolidine)作用产生黄色的联苯醌化合物,根据其颜色的深浅进行比色定量,亦称为甲土立丁法.

(2).主要器材:

余氯比色测定器1个;10ml小试管3支;1ml吸管2支;滴管1支.

(3).主要试剂:

0.1%邻联甲苯胺(甲土立丁)溶液:

称取甲土立丁1g于研钵中,加入5ml3:

7盐酸调成糊状,稀释成1000ml(或按以上比例少量配制),存于棕色瓶中,在室温下可保存6个月,如溶液变黄则不能使用.

(4).测定方法:

取10ml刻度试管,加入0.5ml甲土立丁溶液,加水样至10ml刻度处混匀,放置3~5分钟后在余氯比色器中与标准色列进行比色,测出水样中余氯含量(mg/L).

如基层无余氯比色计可根据呈色和氯臭味,按表3-1估计水样中余氯的大致含量.

表3-1余氯含量的目测估计表

估计余氯含量mg/L

呈现颜色

氯臭程度

0.3

淡黄色

刚能嗅出氯臭

0.5

黄色

容易嗅出氯臭

0.7~1.0

深黄色

明显嗅出氯臭

2.0以上

棕黄色

有较强刺激味

如加入甲土立丁溶液后水呈绿色或蓝色,说明水中有石灰或锰含量过高,或水样碱度过高,可加入1:

2的稀盐酸1ml,再比色.

若无甲土立丁试剂,可用淀粉碘化钾法测定余氯.即:

取消毒过的水样10ml注入试管中,加碘化钾2~5粒,1%淀粉溶液5滴和1:

3盐酸2滴,摇匀后由上口向下观察,如有微蓝色出现时,其余氯相当于0.2~0.4mg/L之间;若呈蓝色,相当于0.5mg/L;无蓝色出现,说明加入漂白粉量不足.

(5)生活饮用水的余氯标准:

含氯消毒剂与水接触30分钟后,水中余氯含量不应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的出厂水应符合此标准.管网末稍水不应低于0.05mg/L.

(6)引用水中余氯过多的危害

氯和水中的有机物反应后可生成三氯甲烷,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质。

美国和日本的调查说明,癌症的增多和饮用含氯的自来水相关。

沐浴过程中大量被皮肤所吸收的氯气,会伤害皮肤,使肤质粗糙甚至产生瘙痒。

如果日积月累在人体中,致癌率会增加。

同时,氯还会造成人的生理机能衰退。

 

七、硬度

(1)定义:

水的硬度最初是指钙,镁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

水的总硬度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浓度,其中包括碳酸盐的硬度(即通过加热能以碳酸盐的形成沉淀下来的钙,镁离子,故又叫暂时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即加热后不能沉淀下来的那部分钙,镁离子,又称永久硬度)。

是肥皂沉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中的钙,镁离子,此外,铁,铝,锰,锶以及锌也有同样的作用。

(2)测量方法:

配位络合滴定法,用移液管移取水样100.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5ml三乙醇胺溶液,5mlNH3-NH4Cl缓冲溶液,少量铬黑T,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记录EDTA消耗的体积VEDTA。

计算公式为(mg/l):

硬度的表示方法尚未统一,我国使用较多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将所测的钙,镁折算成CaO的质量,即每升水中含有的CaO的毫克数表示,单位为mg/L;另一种是以度计,1硬度单位表示10万份水中含有1份的CaO(即每升水中含有10mgCaO)

硬度单位是ppm,1ppm代表水中碳酸钙的含量毫克/升(mg/L)

(3)国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总硬度的标准是小于450mg/l。

一般水按硬度大小可分为五类:

极软水:

<100mg/l;软水100-300mg/l;中等硬水300-600mg/l;硬水:

600-900mg/l;极硬水>900mg/l。

(4)水的硬度的影响

水硬度高了会使锅炉产生结垢,影响生产;水的硬度的高低与人体的关系极大。

高硬度的水中的钙、镁离子能与硫酸根结合,使水产生苦涩味,还会使人的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暂时的腹胀、排气多、腹泻等现象。

我国北方不少地方饮用硬度较高的地下水,所以久居南方的人初到北方,开始一段时间会出现所谓“水土不服”的现象,时间长了,胃肠渐渐适应后,这种现象就会随之消失。

硬水也不是一无是处,美、英等国家的一些科学家根据调查发现,人类的某些血管病,像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死亡率,与饮水的硬度成反比关系,水的硬度低,死亡率反而高。

因为实验证明,缺镁可引起大白鼠的心肌坏死和心血管内膜钙盐沉积,摄入较多量的镁可预防胆固醇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生活在山区的人通常比较健康长寿,除其它各种因素外,和他们长期饮用矿物质含量比较高的山泉水有重要关系。

当然,生活用水的硬度也并非越高越好,硬度太硬的水除了水味不好、对人体健康不利之外,还会使肥皂大大降低去污能力,会使水壶内生成水垢等。

 

八、TDS(总溶解固体)

(1)定义

溶解性总固体TDS是水质检测项目之一。

指在规定的测定条件下,将经过过滤的水样蒸发至干,并烘干至恒重后留下的固体物。

水中溶解性固体主要成分为钙,镁,钠的重碳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等,当其含量过高时,可使水产生不良的味道,并能损坏配水管道和设备,降低使用寿命。

(2)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对饮用自来水的溶解性总固体(TDS)有限量要求:

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

(3)测量方法

TDS的测量工具一般是用TDS笔,其测量原理实际上是通过测量水的电导率从而间接反映出TDS值。

在物理意义上来说,水中溶解物越多,水的TDS值就越大,水的导电性也越好,其电导率值也越大。

通俗的讲:

TDS值代表了水中溶解物杂质含量,TDS值越大,说明水中的杂质含量大,反之,杂质含量小。

TDS笔使用方法:

打开TDS笔探针盖,按下标有ON/OFF按钮,待液晶屏显示后,将TDS笔插入被测水中,待数值稳定后,按下标有HOLD的按钮,拿出TDS笔读取数值方可,测试完毕后,用干纸将TDS笔探针擦拭干净。

影响TDS值测试的因素有水温:

TDS笔不可用于测量高温水体(例如:

热开水),水的流速:

TDS笔不能用于测量晃动较大的水体,水质污染:

TDS笔不能用于测量污染浓度较高的水体。

 

九、碱度

(1)定义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例如氢氧根,碳酸盐,重碳酸盐,磷酸盐,磷酸氢盐,硅酸氢盐,亚硫酸盐,腐殖酸盐和氨等,都是水中常见的碱性物质,它们都能与酸进行反应。

因此,选用适宜的指示剂,以酸的标准溶液对它们进行测定,便可测出水中碱度的含量。

(2)测定方法

用标准浓度的酸溶液滴定水样,用酚酞和甲基橙作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终点。

根据滴定水样所消耗的标准浓度的酸的用量,即可计算出水样的碱度。

当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时,当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PH约为4.3),停止滴定,此时所得的结果为总碱度,也叫做甲基橙碱度。

当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时,当容易pH为8.3时,指示剂由红色变为无色,此时的滴定结果为酚酞碱度。

该碱度是由水中全部的氢氧根离子和一半碳酸盐含量引起的。

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终点(pH8.3)测定碱度。

通常与甲基红终点碱度结合使用。

当碱度很小时,全碱度应该以甲基橙做指示剂。

(3)国家标准PH值定为不高于8.5

(4)危害

主要是腐蚀刺激口腔黏膜,声带,咽喉和食道。

有致哑的可能性。

 

十、化学需氧量

(1)概念

化学耗氧量又称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样的消耗量。

它和生化需氧量(BOD)一样,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COD的单位为ppm或mg/L,其值越小,说明水质污染程度越轻。

(2)测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用重铬酸钾法(GB11914—89),其他方法还有行业标准氯气校正法(HJ/T70—2001)、碘化钾高锰酸钾法(HJ/T132—2003)和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

1.重铬酸钾法(GB11914—89)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时,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

所消耗的重铬酸盐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

1.1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做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位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芳烃及吡啶难以被氧化,其氧化率较低。

在硫酸银催化作用下,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有效地被氧化。

1.2应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含COD值大于30mg/L的水样,对未经稀释的水样的测定上限为700mg/L.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大于1000mg/L(稀释后)的含盐水。

1.3仪器

常用实验室仪器、回流装置、加热装置、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

1.4缺点

在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高浓度含盐废水时,需要对水样进行稀释,对于Cl-过高,COD值相对较小的水样测定时,测定误差较大。

该标准不适用于含氯离子浓度大于1000mg/L(稀释后)的含盐水。

当氯离子含量超过1000mg/L时,COD的最低允许限值为250mg/L,低于此值的准确度就不可靠。

因此,GB11914-89不适用于高氯离子废水,如油田勘探开发采油废水中COD的测定。

此外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还会造成含汞、含银废水的增加,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2.氯气校正法(HJ/T70—2001)

2.1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及硫酸汞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硫酸银作催化剂,经2h沸腾回流后,以1,10—邻菲罗啉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即为表观COD。

将水样中未被络合而被氧化的那部分氯离子所形成的氯气导出,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加入碘化钾,用硫酸调节pH约为3~2,

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即为氯离子校正值。

表观COD与氯离子校正值之差,即为所测水样真实的COD。

2.2应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氯离子含量小于20000mg/L的高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方法检出限为30mg/L。

适用于油田、沿海炼油厂、油库、氯碱厂、废水深海排放等废水中COD的测定。

2.3仪器

常用实验室仪器、回流吸收装置、加热装置、氮气流量计(流量范围5~40ml/min的浮子流量计)、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

2.4缺点

检测时间过长,费用较高

3.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HJ/T132—2003)

在碱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亚硝酸盐除外),氧化后剩余的高锰酸钾用碘化钾还原,根据水样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换算成相对应氧的质量浓度。

3.1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加一定量高锰酸钾溶液于水样中,并在沸水浴上加热反应一定时间,以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

加入过量的碘化钾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以淀粉做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的碘,换算成氧的浓度,用CODOH,KI表示。

3.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油气田和炼化企业氯离子含量高达几万至十几万mg/L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方法最低检出限0.20mg/L,测定上限62.5mg/L。

3.3仪器

常用实验室装置、沸水浴装置、棕色酸式滴定管、G—3玻璃砂芯漏斗。

3.4缺点

由于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与重铬酸钾法氧化条件不同,对同一样品的测定值也不相同,而我国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COD指标是指重铬酸钾法的测定结果。

因此需要将CODOH,KI转换成CODcr,通过求出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与重铬酸钾法之间的比值K可完成这一转换。

因为是高氯废水,在求K值过程中,求出的CODcr必然出现误差,从而造成K值的不准确性,在CODOH,KI转换成CODcr过程中出现误差。

4.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环境水样中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前,往往需要进行处理。

消解处理的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4.1原理

试样中加入重铬酸钾溶液,在强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银作为催化剂,经高温消解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值。

当试样中COD值为100mg/L至1000mg/L,在600nm±20nm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被还原的三价铬的吸光度,试样中COD值与三家铬的吸光度的增加值成正比关系,将三价铬的吸光度换算成试样的COD值。

当试样中COD值为15mg/L至250mg/L,在440nm±20nm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未被还原的六价铬和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的两种铬离子的总吸光度:

试样中COD值与六价铬的吸光度减少值成正比例,与三价铬的吸光度增加值成正比例,与总吸光度减少值成正比例,将总吸光度值换算成试样的COD值。

4.2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对未经稀释的水样,其COD测定下限为15mg/L,测定上限为1000mg/L,其氯离子浓度不应大于1000mg/L。

对于化学需氧量(COD)大于1000mg/L或氯离子含量大于1000mg/L的水样,可经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4.3仪器

消解管、加热器、光度计(光度测量范围不小于0~2吸光度范围,数字显示灵敏度为0.001吸光度值)、消解管支架、离心机、手动移液器(枪)、A级吸量管、容量瓶和量筒、搅拌器。

4.4化学需氧量测定仪

本方法采用化学需氧量测定仪技术原理为分光光度原理:

用规定量重铬酸钾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水体,使六价铬定量转变成三价铬,利用三价格在610nm处吸收峰或六价铬在420nm处吸收峰光度法测定COD含量。

该类仪器分为消解炉部分和测量部分组成.

(3)国家标准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低于5

(4)危害

化学需氧量高意味着水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物质,其中主要是有机污染物。

化学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江水的有机物污染越严重,这些有机物污染的来源可能是农药、化工厂、有机肥料等。

如果不进行处理,许多有机污染物可在江底被底泥吸附而沉积下来,在今后若干年内对水生生物造成持久的毒害作用。

在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后,河中的生态系统即被摧毁。

人若以水中的生物为食,则会大量吸收这些生物体内的毒素,积累在体内,这些毒物常有致癌、致畸形、致突变的作用,对人极其危险。

另外,若以受污染的江水进行灌溉,则植物、农作物也会受到影响,容易生长不良,而且人也不能取食这些作物。

(5)控制措施

一.控制源头:

禁止将废弃的化学试剂,废油,有机废液,高浓度有机废水等污染物排入城镇的排水系统。

二.提高城镇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等:

将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到污水管道,汇入城镇污水的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式回用,杜绝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道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等环境水体的现象

三.是控制工业排放:

尤其是化工,制药,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要在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处理和回用,消减COD的排放量。

四.控制农村和农业污染,防止养殖废水,肥料,农药等有机物流入水体。

 

十一、氨氮

(1)概念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的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高。

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

因此,水中的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的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2)来源

氨氮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每人每年可达2.5-4.5公斤。

雨水径流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来源。

另外,氨氮还来自于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颜料,煤气,炼焦,化肥等工业废水中。

(3)检测方法

氨氮(NH3-N)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和水温。

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