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2解读.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33163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2.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2解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2解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2解读.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2解读.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2解读.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2解读.pptx

《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2解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2解读.ppt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2解读.pptx

,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部门:

安保部,融,天,交下,建,Contents,目录,二、冬季施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一、冬季点施击工添加的标划题分及危害,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一、冬季施工的划分及危害,冬季施工期限划分原则是:

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

(建筑施工冬期施工规程)根据台州的天气状况,玉环地区冬季施工的日期一般为11月底日至次年的3月中旬。

冬季施工,天气寒冷、恶劣天气较多,人的行动就会变的不灵便、反应变的迟缓,容易发生跌滑、高空坠落和交通事故等人身伤害事故;设备(张拉油管、吊笼等)易产生变形、破裂,也会导致生产事故;天气寒冷干燥,用火、用电量多,电路负荷大,容易产生火灾、触电等事故。

Contents,目录,一、冬季施工的划分及危害,二、冬季施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二、冬季施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冬季工人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佩带不全。

高空坠落冻伤伤害,登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滑鞋、防护手套等防滑、防冻措施,并按要求正确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2,霜冻、雪天进行支架搭设或拆除作业,高处坠落,雪天不得从事支架搭设或拆除作业,霜冻天气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手套、穿好防滑鞋,正确挂设安全带。

施工便道、工作平台、人员上下通3道有积雪、残冰、泥水,未采取防滑措施。

高处坠落人身伤害,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时,要及时清除施工现场的积水、积雪、残冰;施工便道、作业平台、上下通道要采取防滑措施,如铺设麻袋、安装防滑条等。

4,大风、大雪、大雨、大雾等天气恶劣时进行吊装作业,起重伤害,大雪、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当停止垂直运输作业,切断电源;风雪过后作业,应当检查安全保险装置,确认无异常后方可作业,5,生产、生活区消防器材(灭火器)未定期检查,配备数量不足,火灾,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现场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设备,并做到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更换;加强作业人员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全员防火意识。

冬季施工危险、有害因素16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类型有:

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人身伤害、其他伤害。

序号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型危险源防控措施,二、冬季施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二、冬季施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冬季施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Contents,目录,一、冬季施工的划分及危害,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二、冬季施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事故的预防:

(一)、防止触电

(二)、防止火灾(三)、防止交通事故(四)、防止高空坠落(五)、防止煤气泄露和中毒,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一)、防止触电非电工严禁私接线路,严禁拆装和修理电器设备。

现场配电箱、开关箱、照明电路、灯具等发现漏电、破损、老化等及时检修更换。

维修线路时应切断电源挂设相应安全警示标志并派人看护。

应经常检查漏电保护器的灵活性,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现场电缆线按要求进行埋设或架空,临时拉设的电缆线接头包扎好、严禁浸泡在泥水中、跨道线路做好护套保护措施,防止过往车辆辗压。

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雨雪前必须及时将露天放置的电焊机、切割机、钢筋加工机械等设置防雨雪设施,防止雨雪进入设备内,造成危险。

使用电动工具时,不得拆除或更换原有插头,严禁将电缆金属丝直接插入电源插座;长期不用和受潮的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应先让专业电工测量绝缘阻值是否符合要求。

生活区严禁乱拉电线、严禁使用大功率设备,禁止私拉乱接及线路超负荷运行,严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电线和插座,以防漏电。

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当电气设备发生火情时,要先切断电源,再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水灭火,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当发现有人触电,可根据现场情况,拉下开关,拔下插头;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斧头切断电线;用木板、木棒等绝缘物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同时采取急救措施。

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二)、防止火灾生活区配电线路规范,检查线路是否老化等,安全用电,上班时必须切断电源。

严防电器火灾发生,宿舍严禁使用电炉子,热得快及其他大功率电器。

电褥子使用后应及时断电,禁止使用自制的电褥子。

各类易燃、易爆物品要严格管理,如氧气瓶、乙炔瓶、油漆、油桶等,要配置足够有效的消防器材,严防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准焊、割作业。

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施工现场明火作业必须派专人看火,作业完毕离开现场前,用火人员要确认用火已熄灭,周围已无隐患。

高空焊接时,下方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气焊作业时,气瓶间保持好安全距离,应经常检查保险壶、胶管、减压阀,以防冻结。

如冻结,严禁用火烤,应用温水融化。

办公区、生活区、库房和宿舍等处严禁使用碘钨灯、太阳灯、电炉或采用明火取暖。

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火灾逃生常识:

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不要惊慌。

若在较低楼层居住可利用绳索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拴在窗框,顺绳滑下。

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遇浓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住火苗。

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当发生火灾时边跑边将筒身上下摇动数次。

拔出安全梢,筒体与地面垂直手握胶管。

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皮管朝向火苗根部,用力压下握把,摇摆喷射,将干粉射入火焰根部。

再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水及泡沫灭火器灭火,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熄灭后并以水冷却除烟。

注意:

灭火时应顺风不宜逆风。

当电气设备发生发生火情时,要先切断电源,喷,嘴,软管,压把,筒身,保险栓压力表,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三)防止交通事故机动车辆在场内及便道行驶时分别将车速应控制在15km/h、30Km/h以下,严禁超速;同时各队伍要经常对货载、人载车进行检修、保养,尤其是刹车制动系统,确保车辆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非司机严禁操作车辆和机械设备,严禁酒后、超载、疲劳行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宁等三分、不抢一秒。

在施工现场和上下班经过路口时应注意力集中(不要玩手机),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往来行人、车辆。

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砼浇注过程中,砼搅拌运输车倒车时,指挥员必须站在司机能够看到的固定位置,轮胎下必须垫有枕木;泵送砼时,应设置2人以上人员牵引布料杆。

管道接头、安全阀、管架等必须安装牢固,输送前应试送。

乘车人不要同司机攀谈,不催促司机开快车,或用其他方式妨碍司机正常驾驶。

发生交通事故,有人受伤,应立即上报项目部,及时抢救伤者,同时做好警示工作,防止二次伤害。

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四)、防止高空坠落高空作业人员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带、穿防滑鞋、戴防护手套。

落实防滑安全措施,及时清理作业面及施工道路的积水、雪,以防作业或行走时不小心跌倒造成事故。

严禁雨雪和大风天气强行组织高空作业,高处作业时防护措施必须到位,固定式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相关规定,未经允许任不得改动或拆除防护设施。

必须从通道上下,不得攀爬架体,不要站在钢管架上、模板及支撑上作业,在脚手架上作业或行走要注意脚下探头板。

作业人员作业时不得嬉戏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事故;上下梯时,要面对梯子,双手扶牢,不要持物件攀登。

高处作业严禁投接物料,以免身体重心不稳,从高处坠落,上下传递物件时要用绳传递,传递小规模工件、工具时使用工具袋。

7、高空作业平台所放材料、物料的重量须在承重限度以内,定期对平台焊缝及连接处进行检查。

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7、高处作业时,要先挂牢安全带后再作业,安全带要高挂低用,不能将钩直接挂在不牢固物或直接挂在非金属绳上使用。

8、尽量避免交叉作业,拆架或起重作业时,作业区域设警戒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9、吊装作业时设专人进行指挥,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明确;起吊前对吊物上杂物及小件物品清理或绑扎;起吊零散物品时要用专用吊具进行起吊。

(五)、防止煤气泄露和中毒1、不得私自安装、移动和改装煤气设备。

2、不得在煤气管道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3、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并通风,不要吸烟、开关灯、打手机、启动电气设备。

4、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接口的橡胶软管,发现松动、压扁、老化等要及时更换。

三、冬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让世界更畅通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宜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