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育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151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教育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字经》教育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字经》教育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字经》教育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字经》教育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字经》教育教学设计.docx

《《三字经》教育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教育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字经》教育教学设计.docx

《三字经》教育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 作者:

————————————————————————————————日期:

 

1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课文内容的层次。

过程与方法:

正确地朗读课文。

背诵并默写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字、词和课文内容。

2、给课文正确地划分层次。

         

教法学法:

讲授法展示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谁会背诵三字经?

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

2.你对三字经还有哪些了解?

给大家说说。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后经明、清学者补充。

它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二、互动合作             

1.谁来把课文读一遍。

注意订正字音。

“燕”读一声“教”读一声“处”读三声

2.俩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3.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4.生字我们已经都认识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乃”的笔顺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

杼不要多写一撇。

琢不要忘记写点。

窦是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匀称。

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

   

三、展示交流           

1.看注释,查字典理解短文内容。

①自己看注释,查字典,说说短文的内容。

②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③集体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良好的环境,曾经几次搬家,选择好的邻居居住、安家。

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逃学回家,孟母十分生气地折断了织布机上的梭子,以此来教育孟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个儿 子,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材。

2.理清课文层次,练习把课文背下来。

①指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几方面来谈做人做事的道理的?

②集体交流,给课文划分层次。

 ③指导学生按照层次背诵。

以提问形式进行背诵练习,如“人生下来为什么要进行教育?

孟母是怎样教育孟子的?

”“窦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样?

……”

在此基础上男女生对背,最后进行背诵比赛。

四、巩固拓展         

1.谈谈你学习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2.创编“三字经”。

孩子们,“三字经”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读起来也琅琅上口,真有趣!

你们想不想编“三字经”?

教师引导孩子打开思维,鼓励孩子创编他们感兴趣的“三字经”。

      

五、布置作业             

继续练习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

        chǔ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yān    

     窦燕山,有义方,

jiào

   教五子,名俱扬。

   

2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两句,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难点:

读出语言的节奏感。

难点:

体会原文含义,感受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学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故事激趣             

 1、同学们,我们来听一个故事,(配乐讲故事《孟母三迁》,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                    

  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发表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         

   3、过渡新授: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与故事有关让我们一起翻开第二课。

                      

二、互动合作        

课件出示课文。

            

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

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

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三、展示交流              

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

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小结:

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和环境,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四、拓展延伸       

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

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

说说理由。

               

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亲自查阅有关今天学的《三字经》第二章中的典故事,小组合作试着表演。

       

五、布置作业          

背诵第二课               

能讲《孟母三迁》这个故事。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zhù)。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3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四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诵读《三字经》,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具展示,让学生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精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三字经》,演绎《三字经》,领悟《三字经》的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对待中国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意识。

                  

教法学法:

              

师:

情景教学法,示范法。

       

生:

讨论,交流法。

           

问题导入: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1、课前谈话:

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

 

2、教师小结: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

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我们学校近年来开展了“好读书 ,读好书“我读书,我快乐”、“书香校园”等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你们都读了些什么书呀?

           

3、指名学生回答:

《西游记》《水浒传》《格林童话》……

4、教师小结:

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古时候的孩子和你们一样喜欢读书,他们进了学堂就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5、简介《百家姓》《千字文》,引出《三字经》。

    

互动合作:

              1.教师提问: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三字经》这部经典。

《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背上几句。

你们会背吗?

这样吧,我一句,你们一句。

             

2.师生接背。

               

3.师随机评价,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

虽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都没有改变。

全书虽只有一千多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

《三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专家们对《三字经》也非常推崇,他们说〈〈三字经〉〉是“千古一奇书”,如今,《三字经》被翻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展示交流:

            

二、教学《三字经》片段,讲人文故事,懂做人道理。

 

1、出示新课。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三字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出示学习要求:

        

(1)、读一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

  

(2)、议一议:

你读懂哪个字?

哪句话?

知道哪个典故?

(3)、想一想:

学了这几句三字经,你们懂得了什么?

 

(4)、说一说:

你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

 

3、按学习要求进行学习。

     

拓展延伸:

              

老师:

除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你还知道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