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政治 专题十五《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284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政治 专题十五《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政治 专题十五《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政治 专题十五《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政治 专题十五《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政治 专题十五《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政治 专题十五《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政治 专题十五《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政治 专题十五《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政治 专题十五《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政治专题十五《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

绝密★启用前

xxxx年度xx学校xx考试

政治试卷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图中漫画启示我们(  )

①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②注重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真理观

③看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次

④坚持质变比量变更重要的原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北宋王安石在《元日》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为人们耳熟能详。

下列选项中,与其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

A.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 赵翼《论诗五首·其一》

B.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金 元好问《论诗》

C.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唐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清 阮元《吴兴杂诗》

3、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

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

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③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选项与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5、在古希腊时期,由

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

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6、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正式贯通,预计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设计建造技术先进,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

这体现了以下哲学道理(    )

①人们能够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联系

②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建立事物新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④应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高速公路作为地方的交通条件之一,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改善道路拥堵状况,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大量修建高速公路又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土地资源和货币资金的占用。

下列古语中与上述材料的哲学依据相同的是(    )

①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潜夫论·明暗》)

④小疵不足以损大器,短疾不足以累长才《抱朴子·博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

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  )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

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

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

①是客观的,与人为无关

②是多样的,随着时间、地点、条件而转移

③是必然的,不可改变

④是具体的,多变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骨灰钻石是一种高科技人工钻石,它是用人火化后骨灰中含有的2%的碳,在持续的高温高压下所培养出的实验室钻石,从而帮助人们实现亲人“永垂不朽”的愿望。

通过材料我们可知(   )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能够创造出新的客观事物

②作为人为事物的联系,骨灰钻石具有客观性

③人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东西

④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主观联系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1、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或者不断重复写某个字,就会出现这个字越看越不对劲,越写越不认识的现象。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语义饱和”,即大脑神经活动在接受持续相同刺激之后,会因神经疲倦而受到抑制,大脑仅能注意字的某个部分,无法从整体上得到对这个字的意识。

“语义饱和”现象告诉我们(   )

①心理活动是影响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②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③一切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④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活动实现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2016年9月20日,可信云大会大数据分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观点,从而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大数据分析的关键说明(   )

①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运用发展的眼光,就能有效把握事物的具体联系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人们做出正确决定有重要意义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自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之后,党和红军内部不少人仍然对革命前途表示出悲观情绪。

为此毛泽东撰文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然会取得胜利。

中国革命之所以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A.中国革命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的认识要经历不断发展的过程

C.中国革命的发展只有在经历曲折之后才有光明的前途

D.中国革命符合社会进步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14、“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是清代诗人张问陶的《论诗绝句》中诗句。

下列选项中与其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5、据《列子》记载: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

“原有所息。

”仲尼曰:

“生无所息。

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仲尼观点相近的是(   )

①“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

③“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④“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下图所示漫画《变迁》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新事物替代旧事物,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据《扬子晚报》2016年9月22日报道,大陆A股从来不缺“奇葩”,若再加上疯狂的楼市,则更是让人目瞪口呆。

9月21日一早,不少股民的朋友圈被“*ST宁通B”刷屏,相关话题是“上市公司靠卖两套北京学区房保壳,12年狂赚16倍”。

位于南京的这家上市公司,已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现在靠卖两套房来扭亏为盈能否“保壳”?

除了关心个股“命运”,股民们还忍不住感叹:

究竟是楼市“疯狂”,还是A股“奇葩”?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差别和对立以同一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8、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善于运用哲学家的洞察力来思考生活、揭示真谛。

他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

“把弱点当作根据地。

”人皆有弱点,人生皆有缺憾,正是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

“把弱点当作根据地”蕴含的哲理是(   )

①承认人生会有坎坷,但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变

③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不可能解决缺憾问题

④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9、生活中,当我们的手伸进冰水时会感到刺骨的冷,但有人却说“冰不冷”,这一违背常识的说法对我们也有一些积极的启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①冰的普遍性独立于冰的特殊性,所以“冰不冷”

②冰的普遍性寓于冰的特殊性,不能说“冰不冷”

③“冷”感觉是对“冰”的反映,但不在“冰”中,所以说“冰不冷”

④“冷”与“不冷”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冰不冷”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要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而是要去粗取精。

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

①以综合思维分析问题,要“面面俱到”,不要“顾此失彼”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去伪存真”,不要“莫衷一是”

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 饿猫逃出迷笼实验是美国著名动物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著名实验之一。

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动作逃出笼外。

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

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

经过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

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人们可以改变动物的客观属性

B.动物经过反复训练也能产生意识

C.前进中有曲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D.辩证否定是联系的、发展的环节

22、 家里的电路断了,不用找电工,只需要笔画一下,就完成接驳。

《哈利波特》里的梦幻在中关村的研究团队里变成了现实。

他们所研发的液态金属可以是像水一样的流体,也可以是固体;既是导体,也可以转化为其他材质材料;甚至可以将其注入人身体固化为骨骼。

该团队的重要贡献在于将室温下可以流动的电子引入了印刷电子。

这表明(   )

①创新更新工具,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使梦幻变为现实

③科技进步绘制远景,事物属性日新月异

④人类把握事物本质创造新的物质形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3、 科幻小说《回到未来2》中幻想的“磁悬滑板”灵感来自于悬浮列车。

某科技公司把“磁悬滑板”变成了现实,该项技术还将应用于建筑物,避免建筑物在地震中损坏或倒塌。

“磁悬滑板”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表明(   )

A.人为事物的联系应以科学幻想为条件

B.幻想和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C.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了实践的发展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24、 过去,某林场年投入资金多达30万元防治松树头号天敌松毛虫,但收效一直不好。

后来,人们发现松毛虫蛹内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营养佳品和美味佳肴。

于是推广食用,收购价高达每斤40元,每天上千人捡拾虫蛹。

由此,村民得以致富,松毛虫病也得到有效遏制。

这启示我们(   )

A.创新源于问题,要制造矛盾以促进创新

B.面对困难与坎坷,要敢于承认矛盾

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寻找新思路

2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讲话中提出“中方把创新增长方式设定为杭州峰会重要议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目的就是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从哲学上讲要改革、创新,就需要(  )

①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现有理论和制度的限制

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行动的基础

③把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相连,既有批判又有发展

④坚持辩证否定观,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

26、2016年9月29日,我国政府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将使中国人民的各项人权在更高水平上得到保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要坚持依法推进、协调推进、务实推进、平等推进和合力推进。

“依法推进”意味着不搞“运动式”、“突击式”,而是注重长期可持续的效果;“协调推进”要求将各项人权作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使各种权利之间相互协调;“务实推进”,就是要“把人权的普遍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平等推进”是要“保障每个人都能平等享有各项人权”;“合力推进”是“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推进人权事业发展的要求所蕴含的道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舆论是强有力的武器。

材料我们党始终注重运用新闻媒体传播真理、组织群众、推动工作,形成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强大力量。

今年2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强调: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应肩负起:

高举旗帜、驯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的合理性。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儒家思想是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的各种思想道德准则。

儒家思想与时迁移、应物变化,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儒家思想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

 儒家思想正视文明的多样性,不是消除文明之间的差异,而是提倡相互交流、互相借鉴。

儒家这种“以和为贵”“兼容并包”的思想,为解决世界文化冲突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在国际上,美国众议院于2009年10月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

在国内,台湾地区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香港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孔圣诞日”。

这些都表明,儒家思想所蕴含的“仁义”等思想,能够成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共识,能够成为凝聚华夏子孙的精神纽带。

 在今天,回归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将自身发展融入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才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才能为现代中国发展找到精神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观点,说说当前应如何正确把握儒家思想。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答案:

A

解析:

漫画直接反映的是人们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成绩高的因为一时失误,挨了批评;成绩低的因为偶有进步,受到表扬,表明我国当前教肓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的问题,启示我们应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看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分凊主次,教育应以鼓励为主,看到孩子的进步之处,不以分数论英雄,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正确看到孩子的进步之处,不能分数高就奖励,分数低就惩罚。

①③正确;②与漫画寓意不符,应排除;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

2.

答案:

A

解析:

上述材料体现的是发展观点。

选项B体现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故与题意不符合,排除。

选项C体现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故与题意不符合,排除。

选项D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发展的观点

【名师点睛】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即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发展的状态是量变、质变的统一。

(5)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6)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7)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8)发展是“扬弃”,是对旧事物辩证的否定。

3.

答案:

B

解析:

①项,风筝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在这基础之上,又形成了不同的风筝流派,这体现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故正确。

②项,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在题干所给的材料中并没有得到体现。

故错误。

③项,题干中提到了风筝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但是没有体现发展过程的曲折,因此该选项与题无关。

故错误。

④项,风筝在其历史上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但是在某一具体的时代,风筝有其具体的意义,因此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故正确。

综上所述,因为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4.

答案:

D

解析:

漫画的主要内容是在用碗接水时水龙头应该开得适当,开得太大了水反而会从碗里溅出来,强调的是做事情要适度,否则会过犹不及。

D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是水太清了,就会没有鱼,对别人要求太严厉了,就会没有朋友。

这同样表达了适度的观点,与漫画的意思相符。

故D项正确。

A项,“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意思是人只要有毅力,“勤”字当头,就能把事情做成功。

这与漫画的意思不符。

故A项错误。

B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意思是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这与漫画的意思不符。

故B项错误。

C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人要有志气,不要自甘堕落。

也与漫画中的意思不符。

故C项错误。

5.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毕达哥拉斯悖论”和“芝诺悖论”都属于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扩大,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这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6.

答案:

D

解析:

建立港珠澳大桥,联通港澳和内地.这是人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的体现,①符合题意;建立该桥.联通港澳和内地,是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的体现,也是促进地区共同发展的需要,④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因此根据人的需要建立联系的说法是错误的,②不选;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③观点错误。

7.

答案:

D

解析:

“高速公路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大量修建高速公路又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土地资源和货币资金的占用”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兼听则明,偏信仰暗”“小疵不足以损大器,短疾不足以累长才”强调了一分为二,选D;①强调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②强调了联系的现点,不选。

【考点定位】矛盾的普遍性

【名师点晴】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

离开对立或者离开统一,都不能称其为矛盾。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而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

(2)“事物内部”是指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3)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能等于哲学上的矛盾。

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则是指事物内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哲学意义上讲的“对立”特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概括与反映。

8.

答案:

B

解析:

我们要系统的全面的把握联系的观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

特别是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我们一定要辩证的把握二者的关系。

9.

答案:

D

解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是变化发展;联系具有客观性,但是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联系具有多样性。

①承认了联系的客观性,但是否认了人与联系的关系,不适合题意;③承认了联系的客观性,但是否认了联系是变化发展的,错误;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案选D。

10.

答案:

A

解析:

①不选,因为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但是只能够创造出具体的事物,而不是创造新的客观事物;④不选,因为即使是人们建立的新的联系也是客观联系,而不是主观联系;材料中的骨灰钻石的制作体现了人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东西,同时作为人为事物的联系,骨灰钻石具有客观性,选A。

【考点定位】联系的客观性。

【重要提示】在联系的观点上,同学们最容易出差错的有两点:

一是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着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从而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如果人们试图建立新的联系,就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定。

为此我们必须明确: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11.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大脑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