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0086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docx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docx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李晶

 

学校

北京小学走读部

康乐园小学

楼梓庄小学

新升小学

 

姓名

李晶——《神奇的中医药》

郑溪——《古老的汉字》

杨立涛——《

高丽娇——《诸子百家》

授课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合编: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第2版

单元题目

第三单元单元

古老的民族

具体内容

1.源远流长的历史

课时分配

2课时

2.青铜时代的辉煌

2课时

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2课时

4.古老的汉字和中医

2课时

 

 

 

 

 

 

 

 

 

本单元的课标表述

 

本单元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标准是: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文化的民族。

作为小学生,应该也必须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了解我们的民族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以培养对祖国统一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古老的民族这一单元,是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初步了解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和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了解中国文化局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作出的巨大贡献,从中感受我国人民的联盟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历史常识,但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教材的编写没有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一人一事的叙述方式,面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在呈现方式上,尽量多采用图片、文字较简约,使教材内容更为直观,便于学生接受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本单元基本概念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文明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许多发明创造曾领先于世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为小学生,应该也必须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了解我们的民族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以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但古人的生活与今天的学生相距很遥远,学生只是通过电影、电视、课外读物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对我们的祖先,对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对取得的科技成果略知一二。

因此,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有关内容,教材设置了“古老的民族”这一教学单元。

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初步了解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和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了解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作出的巨大贡献,从中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无穷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的教学属于历史常识。

学生通过此单元的学习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但又不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一人一事的叙述方式,面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使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了解我们的民族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

本单元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中的定位

在小学阶段,学生了解历史常识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感受祖先的聪明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对历史常识的了解不是重点,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利用资源,以知识为载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培训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单元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单元内容的内在联系:

一线两面两点

炎黄的传说五千年的文明史

我国古代历史朝代

青铜铸造

手工艺发展

孔子

诸子百家

 

 

本单元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了解祖先创造的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成果,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2、了解祖国文化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能力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观察、欣赏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历史的一些方法。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我国历史文物的价值。

2、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

本单元的重、难点

重点:

初步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

难点:

了解我国文化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初步认识历史文物的价值。

 

 

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现有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1.兴奋点:

祖先的发明创造

2.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历史文物的价值和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理解有一定难度。

现有知识大致获得途径:

1.其他学科教学内容(语文、美术等)

2.课外阅读

3.网络

预计主要在哪些方面让学生有所发展

1.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增强文化认同感。

2.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梳理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处理资料、分析信息的能力。

4.合作探究。

教法分析

内容

采取的主要教法

教法选择的依据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探究式教学

1.课标所体现的三维要求。

2.教学内容的难度较大。

3.我校学生基本素养及已具有的学科能力。

教师特点分析

活动设计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你在哪些方面体现你的研究

1.教学设计层次的清晰度

2.课堂师生问答

3.提供必要的教学素材

4.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以知识为载体,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中的关注点

课堂师生思维的连接与延续、课堂生成。

优势

深入浅出地渗透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

转述和概括。

 

具体教学内容设计

课题:

神奇的中医药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资源的开发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将有全面的发展,因此,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提高品生、品社课教学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活用教学资源,制作了神奇的中医药的网页,紧扣学生资源,让学生认识到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诊病和治疗方法以及显著的疗效。

这样由近(即学生的生活)及远(古代名医的贡献)、既从历史的脉络中探寻中医药的神奇,又从发展的角度加深对中医药神奇之处的认识,感受中医药的神奇,古老的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从而深刻的体会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的分析:

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文化的民族,初步了解我们的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和在思想文化、青铜制造和中医药学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对世界发展和人类生活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神奇的中医药》一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诊病和治疗方法以及显著的疗效,从而感受中医药的神奇,古老的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本课教材呈现了中医药的医疗器具和中药材等图片,李时珍的文字资料,调查记录表格等内容,为我们能较好的落实课程标准提出“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要求,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学习的资源以及研究的空间。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中华老字号》这一内容时对同仁堂等药店有过一些了解,同时,在我们学校对面是广安门中医科学研究院,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到这家医院看过病,对中医药的诊病和治疗方法有一些感受,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些基础,也有利于课堂上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入学习。

但是,学生对中医药的神奇之处还缺乏认识。

此外,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处理信息能力,但是利用资料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教学方式:

《神奇的中医药》一课,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为问题驱动、自主发现、阅读资料、利用多媒体演示、利用记录纸记录小组学习成果、运用表格进行展示交流、师生讨论、综合对比等。

教学手段:

(1)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为支架,结合自己的生活,探究中医药的神奇之处。

(3)教师使用课件:

教师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并适时配合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的学习成果,便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引发综合对比,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加深学生的感受。

四、技术准备:

(1)教师设计制作的有关中医药的演示文稿。

(2)学生探究学习使用的教师制作的有关中医药的网页和填写的记录纸。

(3)收集到的实物:

如中医治疗工具拔火罐、刮痧板、穴位铜人、针灸用的针等。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培养学生对祖国中医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能力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学生生成资源和多媒体,引导学生获得初步的分析、整理资料、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3、知识目标:

(1)了解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诊病和治疗方法以及显著的疗效,感受中医药的神奇,古老的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2)知道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了解他们的主要贡献。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学生

媒体使用

教师

联系生活、漫谈中医药,初感神奇。

猜活动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巧妙引导

探究问题

分析资料、探究中医,体会神奇。

全班质疑解疑

交流表达、称赞中医药,内化神奇

总结提升

验证问题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效果分析

设置情境

引入话题

1、出示图片:

广安门中医研究院,问:

你和你的家人到哪里看过病吗?

医生是怎么给你看的?

2、师:

刚刚大家提到的吃中药、把脉、看舌苔等,这是我们中国才有的诊病和治疗方法,我们称它为中医药。

3、师:

结合你的经历和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你们觉得中医药怎么样呢?

如果学生不能说出神奇,教师提出神奇。

师:

中医药是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神奇呢?

它又神奇在哪里呢?

在“神奇”两个字上加问号,让我们围绕这个问题来开展今天的学习。

1、学生一下子就认出这是学校对面的广安门中医研究院,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看病经历,预设:

把脉、看舌苔、问病情、吃中药。

2、学生结合生活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预设:

有效、副作用小或者直接说出神奇。

 

多个角度谈中医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通过亲身的或者家人的生活体验,初步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

学生结合生活谈中医药初步感受到了中医药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分析

资料

探究

中医

体会

神奇

(一)阅读资料,提取相关信息。

要求:

1、分小组认真阅读资料。

(教师提供的相关内容的网页)

2、填写名医调查表,再写一写探究后的感受。

(教师边解释边出示探究的任务)

v探究时间:

7分钟

(二)共同交流,综合分析信息。

1、表格的填写。

目的:

了解我国古代名医

(1)指名到前面汇报表格的填写结果。

(2)问:

从表格中我们能否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呢?

2、综合分析信息,感受神奇。

(提示学生观察表格的顺序最好从左到右)

(1)历史悠久。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提示可以横向也可以纵向,用年代

尺进一步感受到这些名医距离现在是那样的久远,师及时小结:

当这些名医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我们中医药的历史也就一脉相承了下来。

师: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些几千年前的名医为我国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又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神奇了。

(2)诊病和治疗方法独特:

师:

通过扁鹊的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我们能否感受到扁鹊医术的神奇呢?

先让学生先说一说,教师小结:

两千多年前的扁鹊只要看一看你的舌头、脸色、眼睛再摸一摸你的脉就知道你得了什么病,这种诊病方法怎么样啊?

师:

从刚才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扁鹊总结的诊病方法独特,那么,他是用什么方法给太子治病的?

从这些治疗工具我们是不是也能感受到神奇呢?

让学生说一说知道的治疗工具,谈一谈其疗效。

师:

华佗的贡献能否让我们感受到神奇呢?

麻沸散:

比欧洲早了1700多年,可以看出什么?

(发明之早,贡献之大)

从《五禽戏》和孙思邈的保健养生,感受中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

我们的古人从那么早就知道有病早治,无病预防了,我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利用中医保健的?

如:

眼保健操、推拿、针灸减肥、埋耳针。

(3)了解医学著作,以及人们对他们的评价,进一步感受神奇。

在学生说后,教师同时补充:

有人这样说:

不读《伤寒论》,下手没分寸。

让学生谈一谈听后的感受。

接着补充后半句:

不读《本草经》,下药总不应。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小结:

李时珍完成这部《本草纲目》遇到的困难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很多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可见每一部医学著作都凝聚着这些名医的心血呀!

(4)中药的疗效显著

李时珍用了那么多年研究我国的中草药,一定有它的神奇之处,谁能说一说中药的神奇之处?

中药种类多,取材广,疗效如何呢?

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中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的神奇作用,可以是你刚才看到的,也可以是你经历过的。

师:

现在让我们谈及色变的应该是甲流了,中药在防治甲流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教师补充专为儿童设计的中药清感2号和刚刚研制成功金花清感方

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共同的探究了神奇的中医药,谁再来谈一谈你的收获吧!

教师及时总结:

是的,我们的中医药历史悠久,而且一脉相承了下来,她就像文字、青铜器一样,为我们古老的民族抹上了最灿烂的一笔!

同时我们的中医药诊病和治疗方法也很独特,疗效又是那样的显著,这其中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呀!

1学生分组探究并完成调查表。

2汇报表格的填写和学习感受。

观察表格,综合分析信息。

学生说一说对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的了解和感受,试着讲一讲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

借助刚才的网页学习,说一说对治疗工具的了解。

如:

针灸的历史悠久,治疗的疾病多,以及对拔火罐和刮痧板的了解。

感受扎针灸、拔火罐、刮痧等治疗方法的独特。

学生继续说一说从华佗的哪些贡献感受到神奇了?

(麻沸散发明之早,以及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中医的保健作用)

学生说一说这些名医给我们留下了那些医学著作。

谈一谈教师补充后的感受。

学生谈一谈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

历时二十七年

走了上万里路,无书不读

采访四方等。

学生说一说刚才对重要的了解。

种类多(12000多种)取材广(动物、植物、矿物)

学生很容易谈到防甲流的漱饮方。

 

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从不同方面来印证、体会、领略中医药文化的神奇之处

 

感受中医药的历史悠久。

 

通过扁鹊的贡献感受到中医诊病和治疗方法的独特,以及扁鹊高超的医术。

 

感受华佗领先于世界麻醉方法和中医药神奇的保健作用,进而引申到在生活中中医药所起的保健作用,进一步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

 

从这些医学经典著作感受到每一味药的药效、每一个药方、都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从中药的种类、取材和显著药效感受中医药的神奇。

 

总结中医药的神奇之处

 

学生借助网页探究性学习,直观、全面的感受到中医药历史悠久、诊病和治疗方法独特的

特点。

 

通过了解中药种类多、取材广等特点感受中医药神奇的疗效。

 

三、

交流

表达

称赞

中医药,

内化

神奇

1、教师出示图片:

同仁堂海外开分店和外国人学习我们的中医,并且医术非常高,可见中医药的神奇折服了许多外国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神奇,并且为我们的中医药走向世界而感到自豪。

2、同学们,当我们看到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时候,心里由衷的自豪,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多关注我们的中医药,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先看一看中医,多了解一些中医保健的小知识,,让中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看图片,谈感受。

回家吧自己的感受说给家长听,尽量做到有病先看中医。

联系已有认知,对我国的中医药文化由衷赞叹!

培养生活中感受中医药神奇作用的意识。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学生利用名医调查表和网页的学习,综合提取信息的能力水平是教师进行评价的一个方面。

从教学过程看,学生对于表格的填写困难不大,全班12个组,有11个组都能按要求完成。

当学生从资料中感受中医药的神奇时,学生确实从不同方面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神奇。

附:

学生探究情况表

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了,理由是什么?

 

神奇的方面

理由

名医多

从资料中就可以知道有十几位,而且医术都很高超。

针灸

已经几千年了,没有副作用,治疗30多种疾病。

麻沸散

发明早,贡献大。

治病工具

一个人病了,用这些工具很快就可以治好,节省时间,效果好。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很特殊,而且很有用处(好处),特别是药物都是大自然中提取的。

拔火罐

操做简单,方便易行。

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

很独特,也很管用。

从表格但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从很多方面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神奇,可是从学生的发现中,我也感受到学生在具体问题中表现的思维结构的复杂性是不同的,有的学生仅仅从某一个信息回答问题,没有和其它信息建立联系,如从拔火罐感受到神奇的组,仅仅体会到了其操作简单,方便易行。

也有的组对多个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理解,体现了更高的认知水平。

如从名医多、治疗方法感受神奇的组,是将几个信息相联系,全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概括出的观点。

在课堂中,我们要更多的引导学生向多元、关联的认知水平发展。

 

评价量规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

 

项目

A级(90~100)

B级(70~90)

C级(70以下)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听讲情况

认真听课,没有走神、讲闲话等现象,能积极思考问题。

听课比较认真,偶尔有走神、讲闲话等现象,能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听课不认真,走神、讲闲话现象比较严重,不思考问题。

 

 

 

发言情况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并有自己的见解。

能举手发言,参与讨论与交流,答案中自己的思维较少

很少发言,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不表达自己的观点

 

 

 

合作学习情况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取别人的意见

 

 

 

汇报情况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汇报内容,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能将介绍的内容读出来,能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不能将内容介绍出来,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把探究性学习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搭建探究、体验、合作的平台。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整合教科书和网络上查找的资源,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网页,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从不同方面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网页上的资料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和加工。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和谈对中医药的感受,提取主要信息,为下一步的综合分析信息,从不同方面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奠定了基础。

因此学生在汇报对中医药神奇的感受时,从不同方面谈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

“我从祖国历史上名医的数量多,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神奇。

”也有的说:

“我从扁鹊高超的医术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神奇。

”还有的说:

“我从针灸这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神奇。

”等等。

这些汇报,显然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及时抓住这些生成资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体会。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必要引导也是不可缺少的。

这样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本节课从问题的提出,以及对中医药神奇感受的一步一步加深,都是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促使学生有目的的阅读、分析和交流,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结束了,课下学生还在围着我感叹:

“老师,真没想到,我们的中医药这样神奇呀!

全世界都已经接受了我们的中医药,我觉得太骄傲了。

”“老师我还知道孙思邈一针救两命的故事呢!

”我想学生通过这节课是很有感受也很有收获的,特别是已经开始关注祖国的中医药,并为祖国的中医药由衷地感到自豪了。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下,学生从不同方面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神奇,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紧扣学生生活资源,加强学生已有认知和所学内容的联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

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

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如果能把学生这一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起来,这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程,而且可以让课程包含许多学生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同时,学生生活于群体之中,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为课程资源。

在我们学校对面就是广安门中医研究院,通过课前调查班中大部分孩子都到这里看过病,还有个别孩子的家长就在对面工作,学生对于中医药的诊病和治疗方法还是有一些感受的,这些都给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中医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于是,课堂伊始,我给学生出示学校对面的“广安门中医研究院”的照片,学生很容易就进入课堂中来,接着,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交流中医药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展开新课,有利于学生把原有的事物与将要学习的内容建立起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

服用过的中药、采用过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药的用具……多个角度谈到中医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通过亲身的或者家人的生活体验,初步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

在后面从不同方面体会中医药的神奇的过程中,我也注意了这一点,当学生谈到孙思邈、华佗的古代名医保健养生时,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谈一谈中医保健养生,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

做眼保健操、打太极拳、按摩等,一下子就拉进了中医药和学生生活的距离。

总之,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感受到了中医药的古老,也更加感受到了其在现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神奇作用。

二、活用教材资源,关注探究,引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

本节课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组织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提供多角度资料,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启发思维,促进思考。

使学生由远及近、既从历史的脉络中探寻中医药神奇,又从发展的角度加深对中医药神奇之处的认识,了解神奇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有一些令我感到遗憾的地方,回想起来,学生虽然采取了探究性学习方式,但是作为老师对学生关照全体、关注生成还不够,还应给学生更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特别是当学生提出了很有见解的看法时,教师要给于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在教师更加有效的评价语言中,思维水平和分析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也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