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9757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docx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docx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01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涡流传感器标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涡流传感器静态标定。

2、了解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原理

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三、主要仪器设备(名称与型号)

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直流电源、数显单元、测微头、铁圆片。

四、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图)

1、观察传感器结构,这是一个平绕线圈。

将电涡流传感器输出线接入实验模板上标有L的两端插孔中,作为振荡器的一个元件。

2、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片,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

3、将实验模板输出端Vo与数显单元输入端Vi相接。

数显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档。

用连结导线从主控台接入15V直流电源接到模板上标有+15V的插孔中。

使测微头与传感器线圈端部接触,开启主控箱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0.2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

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五、实验数据记录

涡流传感器线形区域:

X(mm)

电压(mv)

最大值

最小值

b

a

量程

灵敏度

最大非线性误差

六、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实验模式:

单布采样

拟合截距a值:

实验纲量:

位移mm

拟合斜率b值:

A通道

灵敏度:

X最小值:

mm

非线性误差:

X最大值:

mm

Y最小值Ymin:

mVY最大值Ymax:

mV

实验间隔:

mm

Ymax

拟合直线方程:

Y=a+b*X

误差结果:

02振动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量动态应变原理,熟悉信号测量及变换过程中的典型电路。

2、了解中间变换器的原理,掌握使用和分析方法,熟悉信号处理过程。

3、能熟练操作仪器调试出实验中的重要波形,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形。

4、分析调试出的振动图像,了解测试振动频率与传感器输出的关系。

 

二、基本原理:

用金属梁上四片(2片拉伸,2片压缩)金属箔式应变片组成全桥,采用交、直流预调平衡装置对电桥预调平衡。

在电桥的电源端加上频率为f0的等幅正弦波,此等幅波的振幅经电桥随梁的应变引起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而变化,电阻变化频率远小于f0,在电桥的输出端获得一个载波为f0的调幅波。

此过程叫调幅过程。

将此调幅波经差动放大器放大,由相敏检波器检波,用低通滤波器滤去载波和高次谐波,取出被放大的包络信号,此信号与被测应变信号形状相同,再用毫伏表将信号显示出来。

毫伏表就反映了梁的应变大小。

当振动梁被不同频率的信号激励时,起振幅度不同,贴于应变梁表面的应变片所受应力不同,电桥输出信号大小也不同,若激励频率与梁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则产生谐振,此时电桥输出信号最大,根据这一原理可以找出梁的固有频率。

 

三、实验器件与单元:

传感器主控台、音频振荡器、低频振荡器、振动源、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移相器_相敏检波器_低通滤波器模板、双踪示波器、万用表(自备)、导线若干、打印机。

 

振动源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

移相_相敏检波_低通滤波器模板

主控台面板

 

四、实验步骤:

1、应变模板接线。

接入模板电源±15V(从主控台引入,使应变模板工作),将实验模板调节增益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约3转)。

接好电桥电路,并分别将交流偏置电压,交直流补偿单元接入点桥电路,然后将电桥输出接入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

(接线图应变模板单元中,有粗线连接提示。

2、给电桥电路加交流偏置电压。

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

将音频振荡器的频率调节到1.5KHz左右,幅度调节到10Vp-p(频率可用数显表Fin监测,幅度用示波器监测)。

3、使用专用连接线,将振动台面三源板与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相连。

(注意:

模块上的传感器不用,改为振动梁的应变片,即振动台面上的应变输出。

4、应变模板接线与中间变换器模板连接。

5、调交流电桥输出平衡。

接好交流电桥调平衡电路及系统,R8、Rw1、C、Rw2为交流电桥调平衡网络。

首先旋动移项器和相敏检波器旋纽,将示波器显示波形调为“m”形波。

然后旋动Rw1、Rw2旋钮,将“m”形波波峰调低,贴近水平轴。

6、起振。

低频振荡器输出接入振动台激励源插孔,调低频输出幅度旋钮约放在3/4位置(8转)为宜,使振动台(圆盘)明显感到振动。

交流全桥振动测量实验接线图

7、测得实验结果。

固定低频振荡器幅度钮旋位置不变,低频输出端接入数显单元的Fin,把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频率档监测低频频率。

调低频频率,用示波器读出频率改变时低通滤波器输出Vo的电压峰-峰值,填入下表:

 

f(Hz)

Vo(p-p)

从实验数据得振动梁的自振频率为HZ。

 

思考题:

1、简述金属箔式应变片在振动时测量的工作过程。

2、实际应用中,为何使用移相器。

3、相敏检波器的优点。

 

观察得图像:

 

01实验报告

实验室:

机械基础实验室实验时间:

×年×月×日

系部

机电工程系

年级、专业、班

×××

学号

×

姓名

×××

课程名称

×××

×××

实验项目

名称

振动测量

指导教师

徐斌

同组学生姓名

×××

 

成绩教师签名:

徐斌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交流电桥测量动态应变原理,掌握调整平衡网络的方法。

2、了解中间变换器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熟悉信号处理过程。

3、熟练调试出实验中的重要波形,并能运用专业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4、调试振动图像,测试振动频率与传感器输出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及原理图

在电桥的电源端加上频率为f0的等幅正弦波,此等幅波的振幅经电桥随梁的应变引起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而变化,电阻变化频率远小于f0,在电桥的输出端获得一个载波为f0的调幅波。

此过程叫调幅过程。

将此调幅波经差动放大器放大,由相敏检波器检波,用低通滤波器滤去载波和高次谐波,取出被放大的包络信号,此信号与被测应变信号形状相同,再用毫伏表将信号显示出来。

毫伏表就反映了梁的应变大小。

当振动梁被不同频率的信号激励时,起振幅度不同,贴于应变梁表面的应变片所受应力不同,电桥输出信号大小也不同,若激励频率与梁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则产生谐振,此时电桥输出信号最大,根据这一原理可以找出梁的固有频率。

 

三、使用仪器、设备、材料

 

音频振荡器、低频振荡器、万用表(自备)、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移相器_相敏检波器_低通滤波器模板、双踪示波器、振动源。

 

四、实验步骤

 

3、应变模板接线,接好电桥线路。

4、给电桥电路加交流偏置电压,将音频振荡器的频率调节到1.5KHz左右,幅度调节到10Vp-p接入桥式电路。

5、连接振动台面三源板与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

6、应变模板接线与中间变换器模板连接。

5、调交流电桥输出平衡。

首先旋动移项器和相敏检波器旋纽,调出“m”形波。

然后旋动Rw1、Rw2旋钮,将“m”形波贴近水平轴。

6、起振。

接入低频激励,调低频输出幅度适度,使圆盘明显感到振动。

7、测实验结果。

固定低频振荡器幅度,调低频频率,记录Vo的电压峰-峰值。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振动输出波形

 

f(Hz)

1

2

3

4

5

6

7

8

9

Vo(p-p)

 

f(Hz)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Vo(p-p)

 

振动梁的自振频率为11Hz。

(实际操作中,测出10个值含固有频率,即可。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由实验数据不难看出,调节低频信号1-26Hz,电压输出峰峰值先由小到大,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变小。

如下图所示,输出最大电压值时,对应的频率为固有频率。

七、对本次实验的建议与设想

提前预习,对实验操作和理解很重要。

对调制解调的内容要十分熟悉,尤其注意信号处理过程中,波形的变化。

实验操作时,从简到繁,先调出实验结果,在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