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docx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
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从无法可说,到无法可得,再到净心行善,佛祖如来已经将所能抛弃的都抛弃了,能讲的都讲了。
但,他还是承认了现实,着眼于当下,继续坚持“紧密联系群众”的传教路线。
因为绝大多数的修行者还都是凡夫俗子,还不能理解净心行善中的心不住法,法无善恶的智慧。
在世人心中总是认为法是善法,经是善经,如果按佛祖如来说的经不分善恶,那还修什么行,得什么法,行什么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意在教育刘禅不可轻视小事情,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
一心向善(以孝为根本)的人,举手投足之间,俯仰坐卧之间,一笑一念之间,无不善美。
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就务必使心常存善念。
时常修正,时常省悟,才能发心从事,将善念行之于起止之间。
可以细微到一个招呼,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眼神。
小,其实是善的根本,善行的根本。
至小为无,无则即空,空则包容,即为善德。
世人自小接受的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教育与思想,所以,善恶对于世人来说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如果没有善恶之分,世人将失去做人的标准与做事的动力。
净心行善分中佛祖如来说法无善恶,说是善法,只为开悟世人,权名善法。
《梵网经菩萨戒》云:
“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善小与因小见大、见微知著、水滴石穿的道理相近也。
世人多好大,而少能领悟佛教语“一滴水中看世界”。
晶莹的一滴水,有如明镜,足以鉴人,或任人自照。
善与恶,总归是世人凡夫区别事物的标准。
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云:
“君子曰:
从善如流,宜哉。
”从善如流,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这里的“善”,不单是好的正确的意思,还有“最恰当”的意思,而人类社会中“最恰当”的事与行为莫过于上善若水,效法自然,顺势而为。
但,世人的认识与意识中对“善”的理解还停留在“好的、正确的”的阶段,还没有上升效法自然的境界。
世人认识事物的局限性和与之引发的自发为是,造成了世人的痛苦,这是实事,正是这样的现实,才会有了佛教存在的意义。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类问题与社会现状,佛教也就不会存在,因为没有存在价值。
在自然界中(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不会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不会长久。
佛祖如来是明白这一点的,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社会调查发现了问题的核心,找到了佛教生存的土壤与基础,创造了佛教存在的价值。
总之,社会现状与人类问题,是佛祖如来创建与发展佛教的土壤。
正视、发现、解决社会现状与人类问题,是佛教要做的工作。
无法可说,无法可得,净心行善,这是至极的思相与做法,不是普通修行者所能为之。
万丈高楼平地起,思想与修行也是一样。
经,就是万丈高楼的平地,不可舍,但不可住。
黑夜里,在茫茫大海中,般长最想看到的是灯塔,因为灯塔能为航行指明方向。
其实,船长需要的是方向,而不是灯塔,当他获得了正确的方向后,我想灯塔已经不在他心中了,因为他要继续航行。
这就是经书与法(真理、无为)的关系,法是我们修行的方向与目的,经书只是法的表现者,就像灯塔一样。
我们想要获得正确的方向,就要有灯塔,没有灯塔就不会有方向。
所以修行者经书不可舍,但也不可心住经书。
越高的建筑,地基越深,地盘越大,重心越沉,这一切只为了安全与稳定。
思想与主义也是一样,在世人看来高深莫测的佛学,其根实扎于民众之中,组织体系庞大,主张更接地气。
我在各大网络社区贴出《红林悟道-金刚经》后,有人说我讲的太啰嗦,也有说我讲的不对,根本不懂佛法,最好不要乱讲,以免祸害他人。
对于啰嗦一说,其实凡是读诵过《经刚经》的人都会发现,佛祖如来讲的更“啰嗦”,比如为了让修行者与世人明白施法得福比施物得福多得多的道理,就“福德”较量之说,佛祖如来就讲了七次,本品为福智无比分,同样说这个问题。
对于懂于不懂之说,我只想说,一佛开百花,各有各的艳丽,江河入海流,殊途而同归。
形式与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彼此成就对方的关系,没有内容的形式是空洞无味的,没有形式的内容是没有吸引力的。
没有人愿意住在“毛坯”房,大家都喜欢装修过的房子,这就是形式的重要性,也是人心向“善”(美好)的本性所在。
佛祖如来讲法到此,已经将世人心中的法挖“空”了,也就是说“法”的内容已经没有了,更不要说形式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果佛祖如来就此打住不说,也许就不会有佛教了,因为大家听到此处,就没必要再听下去了,因为一切皆空,还听什么?
世人修行是为了悟道得福,听到:
法为空,心为空,得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即使是得到了也是没有得到,这还修什么行?
佛祖如来明白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这一品里他重点讲了“法”的形式的重要性。
就是“经书”的重要性,以此来“拉住”就要散场的世人。
境有心转,相由心生。
人总归是“心”的载体,万事万物还是由人创造,道理真理还是为了人而存在,千言万语还是为了人而演说,离开了人本身,事、物、理、言都是没有任值的。
所以,佛祖如来还是回到了“以人为本”的基点上,实事求是的按世人的现状与实情传法授经。
佛祖如来不舍众生,但心不住众生,就像我们前面的讲的船长不舍灯塔,但心不住灯塔,因为他需要的是方向而不是灯塔。
人类大多数的认知结果与文明表现都是为了人类自身,虽不舍人类,但心住人相,所以我们总也跳不出“自我”的意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为自见就是自明。
佛祖如来修行得道,修到五眼六通的境界,早已看破世间尘事,明察世间情理,洞悉世人心态,故而在讲完极至道理后,还是回到现状,用“福德”之相再引之。
佛祖如来如此反复演说,可谓殷勤付嘱,不惮再三。
看看这一分中佛祖如来是怎么演说“福德”的。
佛祖如来继续对须菩提说道:
“须菩提!
须弥山是众山之王,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有人聚宝成山,如是等须弥山之多,来行布施,其福德虽然多。
但是,设若有人受持这个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并为人演说,则前福德不及此福德的百分之一,甚至是百千万亿分,以至算数之多,譬喻之广,尚不及其一分。
”
意思很明确,还是阐明法施比物施得福更多,多到无穷无边。
佛祖如来讲到这里,似乎,又回到了从前,时光在佛祖如来这里可以退流,可对世人来说是无法退流的,所以佛祖如来第七次阐述了福德之较量,开悟众生。
须弥山(梵语:
Sumeru),意思是宝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
古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位于一小世界的中央,后为佛教所采用,常与恒河与恒河沙来形容数量。
世界:
一个日月围绕照耀之下的时空。
小千世界:
1000个世界。
中千世界:
1000个小千世界。
大千世界:
1000个中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
即大千世界,因为三个千连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个大千世界指的是所有的世界。
佛教对“世界”的解释很是科学性,一个日月围绕照耀下的时空,其实就是光所能到达并消亡的地方,光是时间的载体,光所消亡的地方,也就是时间的尽头。
光,让人类认识了世界,没有了光,也就没有时间,没的时间,时空就不会存在,世界将回到“混沌初开”之时的样子,就是“零”,一切皆无的状态,那时还没有概念之说,道还不存在,所以不能命定物理。
这种“混沌”状态,应该是引力场维度的状态,没有时间,没有空间。
所有世界里的所有须弥山一样多的财宝来布施,所得的福德自然是和所施的财宝一样的多,而这样的财宝在世人眼里已经是无边无尽了,是无法想象的多,按数字大小来说,就连现在的超级计算机都无法计算。
但在佛祖如来眼中,布施这样多的财宝所得的福德还不及持经读诵所得福德的千百万亿分一,及至宇宙间最大数字的一分子,其实,我们知道分子最小,而分母最大,最后的结果就是零。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财施所得福德其实就是零,因为再多的财宝,也是可以数的,所得的福德自然也是有限,既然有限就有穷尽的时候,到头来就是归零。
为什么终将化归为零的福德,世人却紧抓不放呢?
还是和世人的认知与意识有关系。
我们超越不了时间,也就看到不前世与来世,只为今生而活,再说今生还是住相而为的今生,在短短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及时享乐”成了世人的追求,不管是物欲横流的见识之乐,还是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或是功成名就的名利之乐,这都是世俗之乐。
再有“知足常乐”的世俗之解与教育。
我常想,在这个快餐文化、文化快餐与娱乐大众、大众娱乐的时代,还有谁会认真思考这些,听听以前的摇滚乐,是我们沉默了,还是麻木了,总要有人醒着,才好呀。
其实,不必担心,该来的会来,不该来的不会来,一切皆为自然,只是迟与早的问题。
这在一品中佛祖如来又强调了“受持,读诵,为他人说”经文这一传扬佛法的基本功。
受持,领受忆持。
从师所学曰受,解义修行曰持。
佛教认为,思想上接受相关的戒律,并坚持身体力行,就是信受之后能以行持。
这是佛祖如来对弟子们的要求,对于经文要领受在心,持久不忘。
如果将悟道觉醒比做万丈高楼的顶点,则受持经文就是地基,受持越深,则地基越稳。
但有一点,要明白,打好地基是为了盖高楼。
读诵,读为依照文字念,就是要严格按经文来读,不可有二。
如要修得纯正本性,就要从读正宗经文开始,《金刚经》是佛教诸经之根,是佛教正宗经典,必须以法阅读。
其实,《金刚经》已经是原经梵文的中华译本,或多或少有些失真,但其真谛不失,尚可奉为经典,就象1+1=2,全世界都认同。
诵,用高低抑扬的腔调称述,述说,就是要用发自内心的情感来向听众述说经文,这个要求就高了,在熟读理解了经文后,就要向他人演说,这需要很高的情商与技巧,每一个传扬佛法的高僧大德都是演说家,经文在他们的口中既朴实无华,又动听感人。
为他人说,这是责任也是工作。
思想与主义,只有传播与实践才有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我相信,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得道觉悟的人很多,但能称上“圣贤”的不多。
就像共产党很多,但成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不多,到现在为至也才有七个共产党员有此荣誉。
能称之为圣贤者,必是为此信仰奋斗终身,同时身体力行传扬与实践信仰的人。
个人传扬与实践还不行,还要建立组织,系统教义,科学统筹,为实现教义中的美好世界而艰苦奋斗。
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组织。
儒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宗教,凡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北方的辽、金、元,西夏及清,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孔子为教主。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万世师表。
儒教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功归于孔子的传道授业。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佛教也是一样,祇园法会只是佛祖如业讲经传道的个案,正是通过这样的法会,佛祖如来将佛法真理传递四方,《金刚经》就是其弟子阿难尊者收集整理所著。
在这里重点说一下本品中的“四句偈”,我们一直认为佛祖所说的四句偈是: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其实不是这四句,《佛学大词典》:
“【四句偈】指由四句所成之偈颂。
佛书所载偈颂,由四句组成者,字数多寡不拘。
四句偈往往能涵盖经论佛法之要义,故经中云,以四句偈教人,或持受某四句偈,皆有甚大功德。
”真正的佛祖如的四句偈是:
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四大假合。
云何空心,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令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
云何空性,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
云何空法,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令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
此四句偈乃是超凡入圣进道门路。
第七次的福德较量,是不是佛祖如来想告诉世人,世间诸相皆有穷尽的时候,最后都会归为零。
水、石油、矿物、森林、食物、地球本身等等一切具相的物质,最后都会穷尽,化为乌有归为零。
人类能够拥有现在地球上的所有,也许是人类史前文明时期布施的结果,这也是一种因果,前人栽树,后来乘凉。
但,可以肯定的是,史前人类的布施是财施,而不是法施,因为我们现在享有的福德是物质,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地球物质资源,而这样资源是有穷尽的时候。
如果史前人类布施的是佛法,是真理,那现在的人类所享用的福德将是无穷无尽的,那就是极乐世界,没有痛苦,没有时间,世人将生活在第五维度引力场。
也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人类行为,一样是物施而不是法施,因为世人六根受蒙,心住所得能得之念,不肯离相,所以下一个人类文明时期的人类一样会痛苦不断,终究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
人类永远在“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生死相续,轮回转世,无有止息。
佛教中的六道轮回之说,不单是指个体,主要是指人类这个群体,将人类群体的发展过程延展开,站在引力场维度审视,我们发现史前文明--现在人类文明--下一个人类文明,是一个连续不断重复的过程,消亡的只是人类本身,永存是无为大法,世间真理。
也许地球与地球上的一切物质都会消亡归零,就连时光也会消亡,但有一样不会消亡,就是能量。
随前时间的流逝,一切具相的物质福德会越来越少,最终在时间的尽头,一切归为零。
如果人类的行动能够超越光速,在时间的尽头一切归为零时,也许会到达第五维度引力场,寻找到新的家园。
但是,如果人类的行动不能超越光速,在时间的尽头一切归为零时,现在的人类将会是最后一批与地球一起消亡的物质体。
我们常说,人生苦短,当珍惜人生,善待自己,好好活着。
人生苦短的意思是说苦于人生太短,这是一个倒装句,苦在此并非形容词。
和去日苦多一样,并不是说过去的时间苦日子多,而是苦于人生过于短暂,没有好好珍惜时间。
留给人类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如果有一天水没有了,怎么办?
石油、天然气没有了,怎么办?
耕地没有了,怎么办?
阳光没有了,怎么办?
人类是如此的脆弱,缺少了任何一样生存的必须品都会消亡。
但,人类脆弱的身体里却有一颗藏着无穷能量的心,只要我们找到心中的本性与本我,就能在地球物质资源消亡时,找到另一个安息之地。
对于世间诸相,世人应该报有“不舍,但不住”的心态。
比如我们前面所说灯塔,对于船长来说不舍灯塔,但心不住灯塔,因为我们需要的只是前进的方向。
再比如经文,对于众生与修行者来说不舍经文,但心不住经文,因为我们需要的只是开悟的钥匙。
还有福德,对于修行者来说不舍福德,但心不住福德,因为我们需要的只是精进的动力。
世间诸相,只是宇宙间真理、无为、规律的表现,并不是事物的真性,但世间诸相又是世人认知诸相所包含的真性的必要条件。
人类认知世界,探求真相的过程,注定了诸相“不能舍”,但佛祖如来的“离相修行”又要求我们“不能住”。
不能舍,是儒家的格物精神,不能住是佛家的离相哲理。
只是儒家的格物是认为事物是真实存的,不管人类在与不在,事物都是存的,也不管人类的认知方式与过程,事物都是存在,人类只不过是通过不断研究探索来找到事物的真实性,也就是尽可能用语言文字全面准确的表达事物的真实性,但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事物本身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时间的表现物是光,而光的速度与传播长度是人类无法超越的,所以人类也就不能全面准确的实现对事物的表述。
佛家认为世间一切皆是幻想,因为人是通过光的折射来看清事物,通过空气的波动来听清事物,总之,世间事物是通过人的六根获得的信息在心(大脑)中的“成相”,一旦六根蒙尘,自然所认知的事物就是虚幻的,人类认知的事物并不是事物的真性。
再加之光速的不可追,不可超,我们当前一秒看到事物已经是前一秒的事物的光影,并不是当前一秒真实的事物。
儒家的“不能舍”的格物精神和佛家“不能住”的离相哲理,既是宏观的认识论,也是微观的认识论。
但两者都承认事物是随时间不断变化发展的,也承认光速是人类无法超越的事实。
对于现代人类社会的文化,世人应该也是不舍文化,但心不住文化,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指引人类生存发展的文明,文化只是文明在当下社会的表现,人类文明应该就是《金刚经》中的无为大法、真理与规律的人类化表现。
文化,文就是“记录,表达和评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文化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
一种社会行为与现象普遍化就成了文化,如现在遵守“党的八项规定”就成了仕途文化,有请客吃饭唱歌洗桑拿一条龙的商业文化,还有过去给项目拿回扣的官商文化,再有现在还在继续着的医生开方拿费用的行医文化,更有卖房带学位、学位商品化的教场文化,更加有明码标价卖官买官的官场文化,诸如此类的文化,并不是文明的表现,反而是反文明的表现。
因为文明是为了人类的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但以上的文化行为与现象如果继续发展与扩大下去是要毁灭人类及文明的。
不舍与不住的思想,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尤其重要。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物种,首要解决的任务就是生存问题。
生存,是人类先天存在的本能,但,人类要生存就要靠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抵御饥饿与促进生长的食物,如抵抗寒冷的衣物,这是人类发展史中处于食物采集阶段的物质条件,当国家产生后,手工业兴起时,社会分工细化为农者、工者、商者、学者、仕者,农者工者通过体力劳动获得保证生存的物质条件,后三者通过脑力劳动获得钱为代表的财富,再用钱换得生存的物质条件,这样的社会方式延续到现在,人类也得以发展到现在。
所以,对于人类来说,维持生存的物质,是不能舍的。
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扩大,国家形式的成熟与固化,以社会资源与财富的占有方式为形式的等级开始形成,贪婪与欲望、傲慢与偏见的思想开始占据人类的大脑。
从此,人类社会开始了资源与财富的争夺之中,这种争夺在人与人之间展开,也在人与自然之间展开。
这样的社会发展方式也延续到了现在,而这种争夺方式为人类带来了近乎毁灭的境地。
就此角度来说,人类对于物质与财富,是不能住的,如果心住财富,人类终不能获得彻底的思想解放,永困痛苦之中。
现代职场,是大多数人的生存环境,对于从业者来说不舍与不住的思想更有利于其发展。
在职场,不舍的是职场的制度与规矩,不住也是制度与规矩。
制度与规矩,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职场的表现,是职场与从业者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与外在表现,所以不能舍,舍了,就会使职场系统与从业者环境崩溃掉,这是不利于任何一方的。
在职场,既不能急功尽力,立功心切,也不能消极怠工无所事事,还是要按职场规律办事。
工作能力与技能可以通过几件具体的事务体现出来,但是,信任与情感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不能激进。
但,对于职场从业者来说,对于制度与规矩,又不能住,住了,就不能突破,就不能创新,也就不能前进。
在职场的发展要像佛祖如来对世人的传法方式一样要循序渐进,循,就是不舍,要遵循。
序,就是现在的秩序与制度。
渐,就是按规律行动。
进,就是前进,不停留。
意思就是要在现有的环境基础上,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积极创新不断突破,才是正确的无为之道。
不积愦步,无以至千里,就是不舍眼前的一步,但也不住眼前的这一步,因为我们要到达的是远方。
不舍,是对当下的尊重,是活在当下的态度,是对时间的无奈与理解,是对人生苦短的认知与珍惜;不住,是对未来的希望,是不断前进的心志,是对规律与真理的遵循,是对生命圆满的修行。
不舍,是为了生存与更好的发展,不住,是为了更好的存在与超越;
不舍,是对命定物理的“道”的敬仰,是对普度众生的“佛”的信仰;不住,是对道的无尽探索与追求,是对佛的虔诚修行与实践。
舍掉的是贪婪与欲望、傲慢与偏见;住的是无为与真理、菩提心与爱心。
不舍与不住,是佛祖如来用于防范世人心生断灭与痴迷的修行之法。
不舍,可离断灭心,不住,可离痴迷心。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占大多数,因为人心不古,心住诸相,贪得无厌。
佛祖慈悲为怀,怕的是世人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后产生断灭与轻生的念头,也怕世人在欲望满足后还有想得之念,最终心志被蒙痴迷于能得所得,不能清醒。
人生本是一场修行,佛法又讲一切皆空,如心志不强,不悟正道,对于修行者来说很容易落入断灭之相。
何为断灭相,断灭相认为佛法的空间是空的,见到个空果,这还是住相之念,总想要得到个结果,看到个果实。
佛法的空,不是虚无,“空”是方便的说法,是个形容词,如果把空当作真正空得一无所有,那不是空见,那就叫做断灭见。
轻生与自暴自弃,是厌世的表现,也是断灭之相与结果。
轻生,是指失去生活的勇气,不重视、轻视生命,多指自杀。
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轻生(杀生),是最大的恶果,为佛法不容,天理不容。
生命,是上天赐于的,只有上天才有权力收回,个人没有这个权力。
这里的上天,不是神话与玄学中所说的神秘之神,而是自然规律,宇宙间的无为大法。
自暴自弃,谓自甘堕落,不求进取。
语出《孟子·离娄上》: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自暴自弃是有违人类的自然属性,也就是本我中先天存在与生具有的本性之能,即本能,本性中先天存在的有生存、生长、自由、平等、博爱等,如果一个自暴自弃,就会失去生存的物质基础,一个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人怎么生存;生长的物质与精神条件,一个连生长需要的营养都没有的人怎么生长;自由与平等的权力,一个连为什么活着都不知道的人怎么活着;博爱的思想与能力,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去爱别人。
可是,相对轻生的人,就是太“自爱”的人,此类人只活在自己的自私思想与世界里,痴迷于现有的思想与世界中,完全被这种思想所控制。
这就是玩物丧志,这个“志”不单是指志向志气,还指心志,就是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痴迷,不仅仅是心住物相与念相,而是心性成魔,不知善恶,不明事理,身体已经被心魔控制,就像是毒瘾发作后的人,只想毒品,没有其它思想,当然吸毒既是犯法的事,也是一种身体疾病。
对于这样的痴迷者,“不住”的思想是最好的药方,所以修行佛法对于那些心灵空虚,精神无所寄托与信仰缺失者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也是最好的灵感来源。
修行佛法,既修心境,又养身体,身心合一,与物共生,与境共和。
不舍与不住,是佛祖如来让世人不执两端,顺势而为,这个势,是自然之势,即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随性而动,这个性,是本性,是自然之性,融于无为之中的本能,不是无恃无恐无敬无畏的个性,也不是自以为是的自性。
不舍与不住,适用社会中任何职业者。
公务员不舍行政制度,但心不住行政制度,因为为人民服务是无尽头无止境的事业;老师不舍教学制度,但心不住教学制度,因为教书育人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医生不舍医疗制度,但不住医疗制度,因为救死扶伤是医者仁心。
学生不舍成绩,但心不住成绩,因为认知与技能是实践与生长之本。
如果将人生与世间事物比为一根长长的杆子,怎样才能保持平衡,我想是把握住中间是唯一办法。
不舍的舍不了,不住的住不了,强舍无舍,强住无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舍不得也住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