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2923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docx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docx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十七综合题解题技法练习

专题十七 综合题解题技法

技法一 特征描述类

(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解题流程]

地理事象特征描述类试题类型多样,描述方法、术语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性。

常见地理事象特征类题目答题要点如下:

考查内容

答题要点

地形特征

主要抓住三点:

①明确主要地形类型;②说明地势状况(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势倾斜状况);③说明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海岸线特征从曲折或平直角度考虑)

地表环

境特征

气候(湿热冷干)、植被情况(主要类型、覆盖率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等)、河流发育程度(密布或稀疏)等

气候

特征

①分析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②分析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空间分布状况);③分析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河流的水

文特征

流量、水位(高低、变化特征)、汛期出现时间及长短、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长短)、流速等

河流的水

系特征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大小、落差大小(水能)、河道宽窄、曲直情况、支流多少、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农业生

产特征

主要说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等

工业生

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续表

考查内容

答题要点

区域

特征

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自然带)、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人口、城市、旅游业等)

地理事物

分布特征

①点状(如城市、矿产地等),点的性质、类型、级别、密集或稀疏等。

②线状(或多条线组合,如交通线、交通网、诸多类型等值线等)地理事物走向、具体事物的影响因素等。

③面状(面积大小与形状、空间位置)地理事物的集中度等

变式 1 海冰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

(2019·四川内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环渤海地区水资源极为短缺,为了增加水资源的供应,人们正在探索一种新途径——海冰淡化。

海水含有钠、钾等多种盐类物质,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分,但是一部分高盐度盐水仍然会被包裹在冰块内。

开采的海冰在适当的温度下放置两个月左右,其内部的高盐度盐水会沿着冰裂缝自然排除,之后融化的海冰就符合淡水的标准。

海冰资源的丰富度受太阳辐射、水体深度(储热量)、盐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渤海形成了丰富的海冰资源,但空间分布不均(见下图)。

(1)据图描述渤海海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辽东湾海冰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3)推测目前渤海海冰还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原因。

答案 

(1)主要分布于近岸海域;集中分布于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海区(或海湾地区分布面积大);辽东湾海冰面积最大、最厚(或辽东湾海冰资源最丰富)。

(2)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温度较低,结冰时间长;有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海区封闭,与临近水域的热交换少;水域深度小,储热少,冬季放热快。

(3)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利润较低;废水处理难度大,对环境的危害严重。

解析 第

(1)题,海冰的空间分布特点从整体分布、集中分布地区、最丰富地区等方面描述。

(2)题,据材料可知,海冰资源的丰富度受太阳辐射、水体深度(储热量)、盐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即可分析。

第(3)题,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原因主要从开发利用难度、开发成本、开发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分析。

变式 2 交通线分布特征及产业活动

(2019·四川巴中摸底)读毛里求斯岛及附近区域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普莱桑斯的气候资料表。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25.9

26.1

25.8

24.8

23.2

21.8

降水量(mm)

251

246

217

221

148

101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1.1

20.8

21.3

22.4

23.8

25.3

降水量(mm)

113

89

61

67

89

190

材料二 毛里求斯是地处印度洋西南部的一座火山岛。

自18世纪以来,甘蔗一直是其主要农作物。

(1)说出毛里求斯岛内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分布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发展甘蔗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如果2019年寒假期间你要去毛里求斯旅游,指出应防范的除暴雨外的气象灾害。

(3)近年来,该国不断压缩甘蔗制糖工业、纺织工业等传统工业,努力转向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答案 

(1)公路运输。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中部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过(连接港口和机场)。

(2)气候高温多雨;土壤(火山灰土)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种植历史悠久等。

飓风(强热带风暴)。

(3)传统工业产值低,发展慢,成本逐渐升高;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环境污染少、生态破坏小;处在印度洋石油航线上,对外交通联系方便;热带山地景观,有火山活动(或火山遗迹),旅游资源丰富,适合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可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解析 第

(1)题,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岛上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

岛的中部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过,连接港口和机场。

(2)题,甘蔗喜温、喜光、喜肥,需水量大,该地气候高温多雨,火山灰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甘蔗种植历史悠久等,有利于发展甘蔗种植;北半球寒假期间,毛里求斯是夏季,印度洋热带洋面上多飓风灾害,应注意防范。

第(3)题,传统产业产值低,发展慢,成本上升。

而该地具有热带山地景观,可能有火山活动(或火山遗迹),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建成国际旅游岛,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变式 3 水文特征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检测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新疆天山南坡的焉耆盆地,既是开都河的尾闾湖,又是孔雀河的源头。

开都河是博斯腾湖主要补给源,对博斯腾湖的总补给量达84%。

博斯腾湖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10mm,年蒸发量达2000mm。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博斯腾湖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与1958年相比,2002年流域灌溉面积增加了2倍。

2000年以后,博斯腾湖流域开始向孔雀河调水以满足孔雀河流域农业灌溉需求,并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输水(2000~2011年共计输水12次)。

经观察发现,1985年以来博斯腾湖流域气温呈缓慢升高趋势。

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流域水系图、1961~2011年博斯腾湖年平均水位变化图。

(1)说明开都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1961~2011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

(3)推测2011年以后博斯腾湖湖水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答案 

(1)径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含沙量大;结冰期较长。

(2)1961~1987年,农业开垦面积扩大,灌溉用水量急剧增加,导致湖泊水位波动下降;1987~2002年,因气温上升,天山冰雪融水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2002~2011年,因大量引水入孔雀河、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输水,且冰川退化,入湖水量减少,博斯腾湖流域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导致湖泊水位急剧下降。

(3)变化:

湖水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

开都河不断为博斯腾湖带来盐分;淡水注入减少,湖泊水位下降,随着气温缓慢升高,水分蒸发量逐年增多,盐分逐渐富集。

解析 第

(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描述。

(2)题,读图可知,博斯腾湖水位呈波动式变化,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

影响水位变化的原因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考虑河流补给来源的变化;人为原因主要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调配等方面。

第(3)题,读图推测,2011年以后,湖泊水位可能持续下降,故盐度升高。

其原因从降水、蒸发等方面分析。

技法二 原因过程类

(2018·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的云团。

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

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上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解题流程]

地理事象的形成原理、过程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平时复习备考的重点。

成因、过程类试题一般分为两大类:

自然原因(原理类)、人文原因(原理类)。

另外,诸多地理事象的形成和演变又多受自然、人文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常见原因过程类试题答题要点举例如下:

变式 1 湖泊形成过程及其所在环境的成因

(2019·河北邢台上学期四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南边和东边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边是和缓连绵的藏北高原、丘陵,西边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湖泊周围有广阔的湖滨地区,整个区域形成了一个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

3.7万年以前纳木错还是一个淡水湖,现在却是一个8~9月和4~5月盐度略低但平均盐度很高的咸水湖。

纳木错站积雪观测资料显示,纳木错站冬半年的积雪期为当年10月至次年3月。

纳木错为西藏最大湖泊,面积超过2000km2,受湖泊效应影响,纳木错流域形成了明显的湖岸风,导致纳木错流域积雪雪情的独特性。

下图为纳木错流域示意图。

(1)分析纳木错变为咸水湖的过程。

(2)指出纳木错湖岸风最弱的季节,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判断纳木错观测站与那曲观测站积雪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 

(1)地壳运动,南部的山脉上升,湖区凹陷,纳木错成为封闭型内流湖泊,受山地降水与冰雪融水补给,地表径流从山地携带盐分入湖,且湖区降水较少,光照强烈,水分蒸发量较大,盐度不断积累、升高,纳木错逐渐形成咸水湖。

(2)季节:

冬季。

原因:

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气候寒冷,湖泊面积较小,且全部结成厚冰;积雪覆盖湖岸周围广阔的湖滨和高山高原地区;湖泊与湖岸地区热力性质相差不大,使得湖、岸之间温差和气压梯度差小,因此湖岸风弱。

(3)差异:

纳木错观测站积雪日数多于那曲观测站。

原因:

10月下旬,纳木错流域气温开始低于0℃;湖泊水体由于比热容较大,水温高于周边陆面温度,湖水蒸发仍为强烈,在西风的作用下,不断向东岸输送水汽,给东岸带来大量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受湖泊效应影响,纳木错观测站气温回升较慢,积雪消融时间推迟。

解析 第

(1)题,据材料可知,纳木错位于山地环绕之中,其形成主要与地壳运动有关;湖盆形成后,受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的影响,形成淡水湖;纳木错为内流湖,降水少而蒸发旺盛,盐分不断富集,逐渐形成咸水湖。

(2)题,湖岸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强弱与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夏季时,湖面开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