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9166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调研报告.docx

《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调研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调研报告.docx

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调研报告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贺西煤矿

“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

调研报告

 

2012年4月24日

 

贺西煤矿“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

集中整治活动调研报告

一、矿井基本情况

1、矿井分布情况

贺西煤矿隶属于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建设项目由矿井和选煤厂两部分组成。

矿区位于柳林县城东南15公里,陈家湾乡贺家社村西,矿区距柳(柳林)-石(石楼)二级公路5km,距孝柳铁路穆村站20km,青龙站15.5km,公路和铁路联合运输,交通便利。

井田面积:

经山西省地质矿产厅以晋煤地矿管函[1998]57号文批准,井田为一不规则多边形,略呈方形,东西长约6km,南北长3.2km,面积18.908km2。

井田西北与金家庄煤矿相邻,东北与南沟煤矿、贺家社煤矿、李家社煤矿接壤。

2006年山西煤炭安全监察局和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分别换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

2、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贺西煤矿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平均地层总厚150.66m。

共含煤8层,平均煤层总厚13.66m。

其中山西组含煤3层(3#、4上、4#),平均煤层总厚5.96m。

其中3#、4#煤层是本区先期开采的主采煤层。

太原组含煤5层(6#、8上、8#、10#煤),平均煤层总厚7.45m。

下组煤8上、8#、10#煤层是下组煤的主采煤层。

贺西矿井田开拓方式为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

现主要开采山西组3#、4#煤层,地质储量9508.1万吨,属低硫中灰特低磷主焦煤。

各煤层、采区均布置有三条大巷(轨道巷、皮带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并贯穿整个采区。

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走、倾向长壁,采空区自然垮落、综合机械化采煤法;掘进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开拓工作面采用钻爆法开拓。

3、矿井瓦斯灾害情况

自矿井成立以来没有发生瓦斯灾害事故。

4、矿井安全生产形势

在焦煤及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和矿领导的严格要求下,矿井安全生产稳定、持续发展,安全生产形势运行良好。

矿井于2010年8月对贺西煤矿3#、4#煤层进行了煤尘爆炸性鉴定,结果均为有爆炸性。

据晋煤瓦发【2012】90号文件《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贺西煤矿2011年全矿井绝对涌出量为83.37m3/min,批复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二、“一通三防”百日专项集中整治活动安排

为切实搞好本次“一通三防”百日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贺西煤矿成立了专项整治活动领导组。

组长:

姚宝珠张建忠

常务副组长:

闫幸国

副组长:

马安国武建国成洪江赵耀杰

李昌亮钱志成史玉全赫崇国

成员:

刘宝马步成南政民左增平杨巨国刘大治

王国梁王林芝李海泉席永红赵立志乔沛俊

魏佶岩李方亮安柏忠燕东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贺西煤矿通风区,具体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指导、监督各单位开展“一通三防”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负责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各阶段进展情况的收集整理、总结工作,并负责向集团公司专项整治领导组办公室汇报专项整治进展情况。

三、“一通三防”百日专项集中整治各系统运行及隐患排查情况

(一)责任落实

1、基本情况

矿井按规定建立了“一通三防”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各级管理部门、人员的责任。

矿长每月组织召开“一通三防”工作例会,每月召开防突工作例会,安排和解决“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困难。

矿每月5、10、15、25、30日定为矿井隐患排查日,分专业、分地点系统式排查安全隐患,现场下达四定问题。

整改单位指定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安监处并根据四定问题进行复查。

2、2011年“一通三防”安全费用投入情况

2011年度安全费用全年计划16640万元,其中“一通三防”投入8680.8万元。

实际使用14960万元,其中矿井主要通风设备更新和通风系统的完善改造支出341.6万元;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支出7576.9万元;高山水池及管路改造支出318万元;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344.3万元。

四、一通三防”基本情况及瓦斯治理现状

1、矿井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三个进风井,两个回风井。

二采区布置两条进风大巷和一条专用回风巷,三采区四条进风大巷、和二条专用回风巷,各采区进回风大巷贯穿整个采区。

矿井总进风量为18349m3/min,矿井总回18743m3/min,矿井总排风量为18975m3/min,矿井有效风量率为92.4%。

各风井具体参数见下表:

表1矿井各井筒断面及风量情况表

项目

进风井

回风井

主斜井

副立井

副斜井

回风立井

独胡峁风井

风量(m3/min)

3602

5743

8970

4616

123975

净断面(m2)

15.2

15.9

18.9

9.62

19.63

表2井下主要巷道断面及风速情况一览表

巷道名称

巷道通风

断面(m2)

风速

(m/s)

瓦斯浓度

(%)

二采主要巷道

二采4#皮带巷

9.6

1.39

0.04

二采4#轨道巷

10.4

4.03

0.04

二采回风巷

12.8

5.64

0.22

三采主要巷道

三采3#皮带巷

15

1.60

0.04

三采3#轨道巷

12.6

5.28

0.04

三采3#回风巷

10.6

4.89

0.22

三采3#辅助回风巷

12.6

5.17

0.34

三采4#皮带巷

12.5

1.10

0.04

三采4#轨道巷

17.5

0.81

0.04

三采4#回风巷

14.8

4.17

0.16

(2)主要通风机能力

 

表3矿井主要通风机能力

安装地点

风机型号

功率(kw)

最大排风量(m3/min)

实际排风量(m3/min)

回风立井

BDK54-8-NO23

160×2

7260

4810

独胡峁风井

BDK60-10-NO38

630×2

17500

14055

(3)采、掘工作面通风

采、掘、开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综采工作面4#煤采用“U”型通风,3#煤采用“Y”型通风,配风量约为1000~2100m3/min,掘进工作面采用高效对旋(2×30KW或2×55KW)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工作面配风量约为380~900m3/min。

井下所有的局部通风机均已实现“双风机双专供自动切换及地面调度室集控”。

全矿各采、掘工作面通风抽采情况如下表:

表4采煤工作面通风、抽采情况:

地点

通风系统

抽采方式

风排量(m3/min)

抽采量(m3/min)

抽采率

(%)

2405工作面

U型

本煤层、上隅角埋管、采空区埋管

2.78

0.79

22.13

3311工作面

Y型

本煤层、邻近层、裂隙带、采空区埋管

8.92

9.37

51.23

2406备用面

U型

本煤层

1.2

1.91

61.41

3409备用面

U型

本煤层

1.68

4.66

73.5

33K1备用面

Y型

本煤层

6.48

7.84

54.7

 

表5掘进工作面通风、抽采情况:

地点

风机功率

抽采方式

风排量(m3/min)

抽采量(m3/min)

抽采率

(%)

2410材巷

2*30KW

本煤层

1.13

0.64

36.16

2410运巷

2*30KW

本煤层

1.13

0.57

33.53

2409运巷构系统

2*30KW

——

0.40

——

——

3313运巷

2*55KW/2*30KW

本煤层/穿层孔

3.34

7.25

68.46

34K4运巷

2*30KW

本煤层

0.88

1.34

60.36

3313底抽巷构系统

2*30KW

——

0.43

——

——

三采皮带正前

2*30KW

——

2.7

2.7

50

三采4#辅助皮带巷

2*30KW

——

1.92

——

——

2、矿井瓦斯情况:

矿井属高瓦斯矿井,逐年瓦斯鉴定结果见下表。

表62005年—2011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

鉴定年份

鉴定单位

绝对瓦斯涌出量

相对瓦斯涌出量

2005年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

70.26m3/min

23.2m3/t

2006年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

101.97m3/min

25.95m3/t

2007年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

128.91m3/min

34.86m3/t

2008年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

137.85m3/min

38.41m3/t

2009年

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

100.87m3/min

22.81m3/t

2010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

102.83m3/min

22.78m3/t

2011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

83.37m3/min

25.33m3/t

(三)瓦斯抽采

1、基本情况

矿井地面瓦斯抽采系统严格按照瓦斯抽采设计进行建设,地面抽采泵站与抽采管路已安装完毕,薛家岭瓦斯抽采泵站共安设2BEC52型抽采泵2台(电机功率为250KW,额定流量200m3/min,独胡峁瓦斯抽采泵站共安设2BEC80型抽采泵2台(电机功率为800KW,额定流量600m3/min),现两处地面瓦斯抽采泵站均已通过验收,已全部投入运行。

井下瓦斯抽采干管主要使用φ450mm、φ800mm的钢骨架纤维复合管,分别在回风巷内铺设两趟瓦斯抽采干管与两个地面瓦斯抽采泵站对通实现对井下各工作面瓦斯的高低浓度分源抽采。

现我矿井下已铺设φ450mm瓦斯抽采管路12900米,φ800mm瓦斯抽采管路1100米.工作面瓦斯抽采主要采用φ200mm瓦斯抽采管路对接至回风巷内瓦斯抽采干管进行瓦斯抽采,现井下共铺设φ200mm瓦斯抽采支管28880米。

3#煤层瓦斯抽采主要采用本煤层、临近层钻孔,钻孔间距为6米,在开采3#煤层的同时通过施工临近层钻孔对4#煤层的瓦斯进行卸压预抽,有效的降低了4#煤层的瓦斯含量,4#煤层瓦斯抽采主要采用本煤层钻孔,钻孔间距为6米。

另外,为彻底治理瓦斯,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我矿针对各工作面具体情况使用千米钻机、澳钻进行区域预抽、开口预抽、底抽巷等多中瓦斯抽采方法对矿井瓦斯进行治理,都取得了明显效果。

矿井现配备有SCZL-3B型钻机8台,ZDY-1000型钻机3台,ZDY6000-LD钻机2台,VLD-1000型钻机一台,CMSI1200/30型深孔钻车2台,CMSI6200/80型深孔钻车1台,能够满足钻孔施工需求。

2、系统评价

矿井地面两处瓦斯抽采系统已全部正常投入使用,系统抽采能力800m3/min,并实现分源分压抽采系统,能够满足矿井的生产的需求,现地面两处瓦斯抽采泵站均运行正常,矿井瓦斯抽采系统运行稳定。

3、存在问题

(1)井下部分瓦斯抽采支管瓦斯抽采浓度低,且抽采系统未安设低浓度瓦斯管道传输安全保障设施;

(2)未开展抽采达标评判工作;

(3)区域预抽工作刚刚起步,未能完全实现先抽后掘;

(4)目前矿井已编制完成了瓦斯地质图。

已建立瓦斯地质动态预警系统,但是未开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四)防突管理

1、基本情况

贺西煤矿于2009年4月成立专业的防突队及防突实验室。

现在册人员防突队15人,防突实验室4人。

我矿为高瓦斯矿井,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对瓦斯要求提高管理,特按照突出矿井管理。

主要任务为测定井下各工作地点的K1值、钻屑量、煤层瓦斯含量、煤层瓦斯压力、煤的坚固性系数及煤的破坏类型等。

2、系统评价

建立了防突专业队伍,配备了防突仪器设备,井下作业严格执行两个“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严格做到了“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

3、矿井现采掘工作面为3313掘进工作面、34K4掘进工作面、2409掘进工作面、皮带巷正前。

目前所有工作面均开展预抽消突、区域预测及效检工作,根据现场取样测定,防突实验室化验分析结论,各工作面已消除突出危险。

主要检测指标为K1值和钻屑量,严格落实了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4、预抽工作面为3312掘进工作面、3314掘进工作面、3316掘进工作面、33K3回采工作面。

使用千米钻机进行区域预抽。

(五)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管理

1、基本情况

矿井设置有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检查专业队伍,共配备专职瓦检员89人,制定了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检查制度、瓦斯排放制度、《停电停风应急预案》、《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以及各种气体超限分析追查制度。

目前回采工作面回风瓦斯浓度为0.32%,上隅角瓦斯浓度为0.3%,掘进工作面最大回风瓦斯浓度为0.34%,瓦检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有害气体的检测,实现了机检、人检互补。

2、现状评价

矿井瓦斯检测制度健全,管理到位,能够按规定开展各项工作,满足目前生产建设需求。

3、存在问题

CO检测仪器配备达不到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新的要求。

目前实际23台,应配200台,需购77台。

(六)监测监控

1、基本情况

矿井使用KJ-70N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该系统目前性能稳定、运行良好。

现共安装使用瓦斯传感器34台、温度传感器7台、一氧化碳传感器8台、风速传感器5台、设备开停传感器18台、风门开停传感器5台、馈电传感器3台、负压传感器2台,烟雾传感器5台。

瓦斯传感器报警值、断电范围、断电时间全部按照规定要求设置。

各类传感器备用量符合要求。

井下使用的传感器每7天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进行调校一次;每10天对瓦斯传感器的断电功能进行试验一次,调校和试验留有完善的记录。

2、系统评价

目前使用的监测监控系统各类传感器安装齐全有效,系统功能完善、运行稳定,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3、存在问题

监测监控系统受电流冲击,偶尔出现误报警现象。

(七)机电管理

(七)机电管理

1、贺西煤矿供电简介

贺西煤矿地面共设有两座35KV变电站,独胡茂=峁35KV变电站和矿区35KV变电站;矿井35KV双回路供电分别为一回路柳独线、独贺线和二回路柳贺线。

柳独线:

由柳西110KV变电站到独胡峁35KV变电站;独贺线:

由独胡峁35KV变电站到矿区35KV变电站;柳贺线:

由柳西110KV变电站到矿区35KV变电站。

矿井批准使用负荷56250KVA。

矿井现设备安装总容量35000kw,设备工作总容量为34295kw,最大运行负荷约为10418kw。

矿井负荷统计表

序号

负荷名称

设备数量(台)

设备容量(kw)

实际负荷(kw)

全部

工作

全部

工作

地面负荷

1

旧风井主通风机

2

1

640

320

226

2

独胡峁主通风机

2

1

2520

1260

999

3

压风机

1

2

750

500

332

6

主皮带机

2

2

1260

1260

1060

7

独胡峁瓦抽站

2

1

1600

800

430

8

薛家岭瓦抽站

2

1

500

250

360

9

深井泵

2

1

264

132

100

10

生活区

2300

1900

560

11

排矸硐

1

1

305

305

218

12

地面生产

700

550

480

13

副立井绞车

1

1

250

250

170

14

副斜井绞车

1

1

355

355

248

15

选煤厂

2500

1250

1100

16

锅炉房

400

400

17

动筛车间

1209

1209

910

井下负荷

1

632回路

7245

5300

1800

2

627回路

8402

5100

1700

3

局扇

20

10

1400

700

331

2、矿井大型设备供电简介

井上供电电压等级为6KV、660v、380v、220v,井下供电电压等级为6KV、1140v、660v、127v。

(1)旧主扇主通风机房双回6kV电源引自矿区35kV变电站I、II段母线,工作风机电动机为2×320kW,6kV。

并配有专职的主扇风机司机进行使用及维护。

(2)独胡峁主通风机房双回6kV电源引自独胡峁35kV变电站II段母线和矿区35kV变电站II段母线,工风机电动机为2×630KW,6KV。

并配有专职的主扇风机司机进行使用及维护。

(2)主斜井皮带机双回6KV电源引自地面6KV变电所I、II段母线电源线路为95mm2的电缆,其工作皮带及配电动机为2*630KW,其电压等级为6KV。

(3)副斜井绞车房双回6kV电源分别引自地面6kV变电所II段母线和35KV变电站II段母线,电源线路为50mm2的电缆,工作绞车配电动机为355KW,其电压等级为660V。

(3)副立井绞车房双回6kV电源分别引自地面6kV变电所Ⅰ段母线和35KV变电站II段母线,电源线路为35mm2的电缆,工作绞车配电动机为200KW,其电压等级为660V。

(4)压风机房双回6KV电源引自矿区35KV变电站I、II段母线,电源线路为50mm2电缆,工作压风机电机为250KW,其电压等级为6KV。

(6)6kv下井电缆选用四趟煤矿用聚氯乙烯交联电力电缆。

其中两回240mm2聚氯乙烯电力电缆为动力负荷电源线,经主斜井引到井下中央变电所。

当任一回电缆故障时,另一回电缆能够保证井下全部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7)井下局扇风机电源是引自地面35KV变电站主局扇箱式变压器、Ⅱ段母线,采用150mm2聚氯乙烯电力电缆下井,到中央变电所风机专用高压开关,再由中央变电所高压开关出线,采用95mm2聚氯乙烯电力电缆到各采区变电所风机专用高压开关及专用干式变压器;其次由馈电开关出线到各地点风机专用开关井下局扇风机开关由各个使用单位配专职的局扇风机司机进行使用及维护,并且在每天的检修班由专职司机进行风机切换试验,并做好记录。

3、系统评价:

我矿供电系统以实现双回路合环操作,供电系统运行可靠。

4、存在问题

(1)6KV及以上线路全线未架设避雷线,目前费用计划已批准,方案已制定,正在审核。

(2)主通风机未实现延时失压保护、局部通风机开关部分未实现延时失压保护。

(八)防尘管理

矿井综合防尘情况

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性指数为23%。

矿井防尘能力:

矿井建立有防尘系统,现有三个水源井供井上下使用,地面设置两个静压水池,总容量为2000m3,每个为1000m3,水质符合要求,与生活用水共用。

井下安装防尘管路36922米,井下主管路采用6寸管路供静压水,各干管采用4寸管路,各支管采用3寸管路供作业点。

矿井按规定进行了作业场所粉尘检测工作,每半个月对全矿井上、下所有产尘点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报集团公司通风处和矿职工医院,通风区存档备查。

综合防尘措施:

在轨道大巷安装集控式喷雾,回风巷及采掘面回风口安设自动定时喷雾,每年对大巷进行两次刷白工作,各转载点安装喷雾(皮带转载点为自动喷雾),冲洗巷道和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回采面实行双巷煤层静压注水,采煤机有内外喷雾,工作面安装液压支架自动喷雾装置,顺槽内安装有隔爆水棚,净化风流水幕等;掘进工作面有除尘风机、隔爆水棚,净化风流水幕,掘进机内外喷雾;炮掘工作面有放炮喷雾、洒水设施、水电钻、水炮泥等;解决了煤尘堆积、飞扬现象。

(九)其它

1、基本情况

(1)矿井所有采掘工作面全部进行了“一通三防”安全许可评价。

建立了安全许可评价台账。

(2)2012年4月,矿严格落实了“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制度,并以文件下发,建立了素质工程建设相关培训制度。

(3)“一通三防”制度增加工种后已补充编制完成,各工种岗位责任制与操作程序健全。

目前图纸有通风系统图、抽采系统图、防尘系统图、避灾路线图、瓦斯地质图、防灭火系统图和通风网路图,资料较健全、完善。

目前未绘制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

(4)矿井瓦斯抽采进尺23.5万米(其中区域抽采进尺11.5万米),矿井瓦斯抽采量1800万m3,区域预抽巷道工程2000米,地面瓦斯抽采井50口,薛家岭泵站瓦斯抽采浓度和矿井抽采率分别稳定在25%和53%以上。

(5)奋斗目标:

力争实现全年抽采量较计划指标增加36%,达到2450万m3,达到日平均抽采量6.7万m3。

向瓦斯“零超限”的目标迈进。

四、下一步应抓好的重点工作:

1、2012年底前完成低浓度瓦斯输送安全保障系统的安装;

2、2012年9月底前完成薛家岭泵站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

3、规划两个瓦斯预抽区域,在预抽区域范围内开掘两条区域预抽巷(3312预抽巷、3313底抽巷);并加强防突管理,严格按防突规定要求开展好各项防突参数指标的测定、校检和验证工作。

4、在三采3#回风巷、轨道巷正前使用澳钻进行区域预抽。

5、加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有效防止煤与瓦斯突出。

6、加快地面抽采井的施工和抽采工作,力争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附:

贺西煤矿“一通三防”百日专项集中整治项目

贺西煤矿“一通三防”百日专项集中整治项目

项目

序号

存在问题

解决方案

负责人

完成时间

备注

一、责任落实

1

“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一通三防”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已文件下发

矿文件下发。

马步成

4月30日

二、通风系统

1

主扇能力富余系数达不到1.5—2倍要求,目前富余系数为1.2倍。

更换主扇风机后,通风能力富余系数满足要求。

赫崇国

随技改完成

2

三采4#辅助回风巷有40米失修,顶板破碎。

扩整、整修。

王林芝

6月30日

3

轨道大巷与皮带大巷存在进风角联巷道

每10天检查一次进风角联巷道检查,设置检查牌版并建立台账。

马步成

4月30日

三、瓦斯治理

1

矿井抽采能力不足

薛家岭新建泵站,增加2台2BEC-72型水环真空泵。

南政民

2012年9月底投入运行

2

2012年《瓦斯综合治理“十二五”规划及抽掘采衔接计划》,已由焦煤集

团公司会审,提出了问题。

对会审提出的问题要及时修改,并

上报集团公司。

孙军军

5月10日

3

瓦斯抽采低浓度传输阻爆、抑爆安全设施

低浓度传输保护装置集团公司统一安排,9月底完成。

南政民

2012年9月

4

独胡峁地面抽采泵站未经省局组织收验

要尽快提出申请。

南政民

300万吨生产能力批复后

四、防突管理

1

无《矿井防突设计》。

现已与中国矿大建立长期合作(三

年)进行矿井防突设计。

赫崇国

正在开展

五、瓦斯管理

1

便携式CO检测仪数量不足。

计划已报联系集团公司尽快补齐

王丽军

6月10

六、监测监控

1

监测监控受电流冲击,偶尔出现误报警现象。

与厂家联系后改进,同进加强管理。

杨巨国

5月底

七、机电管理

1

6KV及以上线路全线未架设避雷线

费用计划已批准,方案已制定,正在审核。

左增平

7月底

2

主通风机未实现延时失压保护、局部通风机开关部分未实现延时失压保护。

主通风机、局扇专供开关尽快全部实现延时失压保护。

左增平

6.30

八、防灭火管理

1

矿井未完成专项防灭火设计

矿井煤层属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