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有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713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有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矿有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矿有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矿有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矿有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有关.docx

《矿有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有关.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有关.docx

矿有关

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导则(试行)

发文单位:

山西省环境保护局

文    号:

晋环发[2007]603号

发布日期:

2007-10-22

执行日期:

2007-10-22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是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促进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保障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有序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为指导和规范各煤炭企业方案编制工作,省环保局制定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导则》适用于山西省境内从事煤炭及其它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的企业,《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内容应包括“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一、总则

  1、编制依据

  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山西省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

  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及相关行业规划

  其它有关文件(包括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三同时”验收报告等)

  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试点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炭工业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编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不欠新帐,渐还旧帐”的原则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要以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长效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控制煤炭生产中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已有生态环境问题,把煤炭企业建设成煤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企业;

  

(2)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原则

  分清轻、重、缓、急和优先顺序,逐步对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3)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

  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考虑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因素,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方案编制时限

  为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相衔接,方案以2006年为基准年,近期2007~2009年,中期2010~2011年,五年为一个方案实施期。

五年实施期完后,另行制定下一个五年实施的方案。

  二、方案编制工作程序

  1、确定任务

  由企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企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2、现状调查、收集资料

  结合企业发展规划或计划,了解企业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趋势,与周边小煤矿的关系及煤炭资源整合情况;收集矿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资料,详细分析煤炭开采生态环境破坏状况,主要包括“三废”排放及其对环境的污染情况,矿区土壤污染及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生产功能下降情况;矸石占地、自燃及其环境污染情况;煤炭开采地下水污染、破坏及水土流失现状,采煤引起的人畜饮水困难及采煤对森林资源、湿地及物种资源的破坏情况等;采煤引起的其它环境等问题。

  3、确定技术路线,编制方案大纲

  大纲主要内容及参考格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有关内容)如下:

  1总论

  1.1任务由来;1.2编制依据;1.3指导思想与原则;1.4方案范围与实施时限

  1.5方案技术路线

  2矿区概况

  2.1矿区位置及交通;2.2矿山开采基本情况;2.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4矿区工程地质条件;2.5矿区地质构造

  3煤炭开采生态环境破坏情况

  2.1调查范围;2.2调查内容;2.3调查方法;2.4调查结果与评价

  4目标与指标体系确定

  4.1总体目标;4.2分阶段具体目标和指标

  5主要任务

  6重点工程

  6.1工程方案比选;6.2重点工程表;6.3可达性分析;6.4投资估算

  7效益分析

  8保障措施

  4、大纲论证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大纲进行论证、征询专家意见(或不论证)。

方案编制单位根据论证意见对大纲进行修改后作为编制方案的依据。

  5、编制方案

  按照大纲的要求编制方案。

  6、方案审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论证后的大纲组织对方案进行审查,方案编制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对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稿。

  7、方案实施

  方案经省环保局审查批准后,由企业按方案进度要求组织实施。

  三、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案成果包括文本和附图。

  1、方案文本

  方案文本内容详实、文字简练、层次清楚,具有可操作性。

基本内容包括:

  

(1)总论

  说明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方案涵盖范围、执行时限、技术路线等。

  

(2)矿区概况

  主要内容包括矿区位置及交通情况;矿山开采基本情况,包括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可采煤层及其基本特征、开采工艺等;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等。

  (3)生态环境破坏状况调查与评价

  定量分析煤炭开采生态破坏类型、程度、范围等,分析煤炭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矿井排水)及其环境污染状况;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明确本企业导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掌握目前采煤生态环境破坏的控制、恢复治理重建情况,了解其综合利用及恢复重建水平;分析实现综合整治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综合整治目标、指标

  对煤炭生产生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修正),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政策,结合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要求,确定企业综合整治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及其指标体系,可参照山西省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增、减有关指标。

  (4)主要任务

  根据现状调查及预测的结果,结合拟定的综合整治目标、指标,明确各时期主要任务。

  (5)重点工程及投资估算

  明确建设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实施期限,主要建设内容、工程规模及投资(包括分年度建设内容),建设目的及预期应达到的效果,责任单位。

附重点建设项目表。

  (6)方案实施效益分析与评价

  明确投资经费估算,对经费来源进行分析.

  对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7)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提出实现方案目标的组织、政策、技术、管理、资金等措施。

  2、方案附图

(1)方案附图的组成①井田范围及生态环境影响现状图

  图中应注明项目地理位置、井田境界、主要道路、主要水系、河流与湖泊、土地利用、绿化、水土流失情况等信息。

  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总体布局图

  图中应包括方案中综合整治工程的主要信息。

  ③综合整治方案中各项工程的配套专业图件

  ④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整治效果图

  绘制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整治效果图,并标示各项工程治理效果的有关数据。

  图件比例尺一般应为1/10000~1/50000.

附件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编写提纲

一、前言

(一)任务来源、方案编制的依据、目的和任务。

(二)工作概况(完成工作量及工作质量评述)

二、矿区自然环境

(一)矿区地理位置、座标、占地面积、开采标高、矿区拐点坐标。

距最近国道、省道的距离。

(附交通位置图)

(二)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包括矿区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

(三)社会经济概况

1、矿区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人口数量及居民点分布;

2、矿区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产业经济状况。

(四)生态环境现状

1、土地状况:

矿区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分布和矿区建设用地简介;

2、矿区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野生植物分布和野生动物活动概况;

3、矿区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等基本概况。

(五)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概况(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地质构造、地震、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1、矿山建设规模、开采矿种、矿山服务年限、已开采量及年度开采量、上年开采现状。

2、采矿方式和主要工艺方法简介;

3、矿山布局。

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工业广场、矿渣堆放和尾矿、废水排放等。

4、煤矿要有煤层特征(附煤层剖面图)

以上内容应与厅已批准的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一致。

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一)废物排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废弃物(废渣、废石、生活)排放的影响。

包括排放量(已有排放量、15年规划期内预计排放总量、年度排放量),排放方式,主要有害物质,对地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2、废液(废水、废液、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

包括排放量(已有排放量、15年规划期内预计排放总量、年度排放量),排放方式,主要有害物质,对地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二)采矿工程活动对地表的破坏

1、影响的土地类型(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及面积。

2、影响方式及程度,是否可恢复。

(三)其它影响

对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风景旅游区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五、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根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进行。

主要评估灾种: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不稳定斜坡。

(一)现状评价:

对矿区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特征、成因、发育程度、危害程度、危险性进行评价。

(二)预测评价:

对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特征、成因、发育程度、危害程度、危险性进行评价。

(三)综合评价:

在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稳定性、危害性)进行全面评价,并对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

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原则、目标。

原则:

按照边开采边治理恢复、终止采矿活动时必须完成治理恢复的总原则,根据矿区实际和服务年限提出近期目标和15年规划期目标。

总目标:

矿区闭坑时要达到的目标。

年度目标:

根据采矿进度和存在问题提出的各阶段要达到的目标。

(二)矿山废弃物治理方案

1、废渣石治理:

必须明确提出治理标准、治理措施、治理进度安排。

2、废水、污水的治理:

必须明确提出治理标准、治理措施、治理进度。

(三)地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

必须明确提出治理恢复标准、措施、进度安排。

(四)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必须明确提出防治标准、防治方式、防治进度安排。

(五)其它保护措施

对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风景旅游区等的保护标准、措施、进度安排。

(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提出对矿区存在或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的监测内容、监测措施。

七、保护与治理恢复经费估算

对矿山废弃物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地表环境治理恢复经费、监测经费进行估算,分现状治理和15年规划期治理费用。

八、保证措施

机构人员保证措施,经费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进度保证措施。

九、结论与建议

附图: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规划图

2、煤矿开拓剖面图(非煤矿山不附)

要求:

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如图面负担过重,可分开编制。

规划图反映的主要内容:

1、矿山地表、地下工程布局(井巷、采空区、工业广场、废渣场、尾矿坝、生活区、生产区、道路、围栏、警示牌、污水处理池等)。

2、地表环境状况:

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地、水面),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3、地质灾害点(现状点、可能诱发点)分布及其影响范围。

4、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风景旅游区等的分布。

5、治理恢复分区(如复垦区、回填区、植被恢复区、危险斜坡治理区、保护与治理工程点等)。

6、地理底图应反映:

地形等高线、地层岩性注记及界线、地质构造、煤层露头线(带)、调查路线及调查点

7、附表:

根据治理恢复区分别列表说明治理恢复达到的面积、标准和主要措施。

8、附件:

委托书(双方签字盖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证书(复印件)、矿区划界批复、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批复、野外调查卡片、照片集、附图。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节 规划目的

贵州省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其矿产资源在品种、数量、储量、规模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随着经济发展,矿业逐渐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矿业开发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矿业开发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2、矿业开发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沉)陷、地裂缝等矿山地质灾害;3、矿山“三废”对环境的污染;4、矿坑排水对地下水均衡破坏。

为全面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促进贵州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对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破坏现状开展整治,实施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管理,达到既推动矿业经济的发展,又改善矿山环境,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推进贵州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特制定《贵州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第二节 编制依据

本《规划》是贵州省“十一五”期间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将涉及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内容。

其主要依据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6、《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7、《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讨论稿)》;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9、《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政府33号令);

10、《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

11、《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5);

1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

13、《关于开展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19号);

14、《关于尽快报送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函》(国土资规函[2006]9号)等;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2006年2月21日国务院令460号);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8、《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19、《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

20、《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贵州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黔府办发〔2007〕38号)。

第三节 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范围为贵州省所辖行政区域。

经贵州省政府批准发布后,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本《规划》是《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是我省今后十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市(州、地)及县(市、区)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四节 规划期和规划基准年

规划基准年为2004年,规划期为2006~2015年。

所采用资料截止年份为2004年底。

第二章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

贵州省位于祖国西南腹地,地理座标:

东经103°36′—109°36′,北纬24°35′—29°09′。

东与湖南相邻,南与广西相望,西与云南相连,北与四川、重庆接壤。

全省共辖9个地(州、市),88个县(市、特区、城区),国土面积176167km2。

贵州省的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主要交通干线已构成基本网络。

省内公路总长36000km,其中国道公路3144km,省道公路5595km,县级公路10388km,乡镇级公路8193km,专用公路166km,简易公路12114km,高等级公路有贵(阳)—遵(义)、贵(阳)—毕(节)、遵(义)—崇(溪河)、贵(阳)—新(寨)、玉(屏)—铜(仁),清(镇)—黄(果树)等,建成里程超过600km。

铁路有贵昆、黔渝、川黔、黔桂、湘黔复线、南昆、内昆、水柏等干线和支线,总长近2000km。

贵州省可通航河流有50余条,目前的水运通航里程1247km。

贵州航空里程1800km。

可直达国内重要城市和香港、澳门等。

省内有铜仁、兴义、荔波、黎平等支线。

二、气象及水文

1、气象

贵州属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省内各地的平均气温为12~18℃,最低气温为1月,最高气温为7月,极端最低气温一般高于-10℃,极端最高气温在34℃以上。

年均降水量为1191mm,5~10月降水集中,汛期暴雨多,强度大,是形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2、水文

贵州的河流分属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全省流域面积在20km2以上的河流有984条,河网密度17.1km/100km2。

河流大多数发源于贵州西部和中部山地,多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控制,与地势相顺应,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全省的主要河流有乌江、清水江、南盘江、北盘江、都柳江、赤水河等。

贵州主要河流多发源于西部高原,水流方向受地势与地质构造条件制约,多数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比降平缓,中游束放相间,水流急,下游河谷狭窄,急流深切。

三、国土资源

1、土地资源 

贵州省的国土面积为176167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84%。

现有耕地36920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96%,其中水田11520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54%,旱地25400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42%;园地598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0.34%,林地52460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9.78%,建设用地3549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1%;交通用地417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5%;尚有39701km2未被利用,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54%。

2、矿产资源

贵州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主要矿产有煤、铝、磷、锰、金和汞等。

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煤种较齐全,累计保有煤矿储量529×108吨。

铝土矿保有储量3.95×108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17%。

磷矿资源,累计保有储量25×108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20%,是国家的三大磷矿基地之一。

锰矿分布集中,保有储量0.7181×108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13%。

贵州的汞矿早已闻名于国内外,共有10个矿带,12个矿田,32处中、大型矿床,累计保有储量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2%。

这些矿产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它矿产储量也较丰富。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

经济外向度、开发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贵州居住的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回族、仡佬族、壮族、瑶族、白族和土家族等49个民族,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之一。

 “十五”期间,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贵州经济建设迅速发展,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10×108元。

贵州省“十一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经济调控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3400×108元以上。

初步建成“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初步遏制水土流失扩大的趋势,重点区域和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内。

进一步做强做大能源新兴支柱产业,抢抓“西电东送”机遇,优化发展火电。

加快第二批火电项目建设,按照“大煤保大电”的要求,加快煤炭资源勘查。

力争到2010年,煤炭产量突破1.5亿吨,建成一批年产原煤2000×104吨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大中型煤矿产量占三分之二以上,规划建设贵州西部煤化工产业带。

进一步加快磷化工业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利用织金磷矿及稀土等伴生矿产资源。

进一步加强铝土矿地质勘探,力争到2010年,全省氧化铝、电解铝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0×104吨和100×104吨。

第三节 地质背景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地带,是四川盆地与桂中丘陵间的一个强岩溶化高原山地。

地貌总趋势是北西高,东南低,自中部向北、南面形成两大斜坡。

省内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地形起伏大,最高为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0.6m,最低为黎平县东部地坪乡水口河,海拔137m,最大高差达2763.6m。

贵州地貌形态是晚新生代以来地壳内外营力作用的产物,发育了溶蚀地貌、侵蚀地貌及其过渡类型地貌。

根据地貌成因的区域相似性原则,省内地貌类型划分为3个地貌大区:

东部山地丘陵区、中部丘原、山原、山地区和西部高原山地区。

贵州省的地层发育较全,自元古宇至第四系均有出露,累计厚度达3万余m。

总体以碳酸盐岩地层发育最广,陆源碎屑地层次之。

从分布上看,贵州北部以震旦、寒武、奥陶、石炭、二叠、侏罗系为主;中部以寒武、奥陶、石炭、二叠、三叠系为主;西部以上古生界和三叠系为主,且有峨眉山玄武岩分布;西南部以上古生界和三叠系为主,尤以三叠系分布最广;南部的古生界、中生界地层齐全,尤以泥盆、石炭系最为发育;东部和东南部以中晚元古宇浅变质岩为主。

第四系的分布极为零星,厚度不大,但成因类型复杂,为不同粒径的坡残积松散堆积层和冲洪积层。

变质岩类型主要分布于贵州东南部。

贵州地质构造,主要为侏罗山式褶皱带,包括了贵州省的大部分县市,是典型的前陆褶皱~冲断带。

由一系列紧密向斜和平缓背斜相间平行排列而成,在平面和剖面上多呈雁形排列。

在省内北部~东北部~中部广阔的范围内,普遍发育有与褶皱轴平行的逆冲断层,与褶皱一起构成典型的褶皱~推覆构造,与上述褶皱、逆冲断层斜交的走滑断层,平移断层也极为发育。

江南造山型褶皱带,分布于贵州东南部,主要由一系列北东向背、向斜和若干小型构造褶叠层组成,其中北东东与北北东向两套剪切断裂带构成菱形构造。

贵州产生的众多地质灾害与上述构造展布及地层岩性有密切关系,是地质灾害形成的重要地质背景。

贵州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大面积的掀斜隆升,伴有局部的差异性升降和广泛的断裂活动。

第三章 矿山环境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一节 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一、矿产资源概况

贵州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地,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优势矿种储量丰富,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是国内矿产资源大省之一。

根据《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0—2010年)》,到2004年为止,全省已发现矿产123种,发现矿床、矿点3000余处。

不同程度探明了76种矿产的储量,主要储量产地1359处,其中非金属矿产47种,金属矿产26种,其它3种。

贵州省矿产资源中,煤、磷、铝土矿、锰、金、重晶石、汞、锑、各种用途的石灰岩、白云岩等矿种分布广、研究程度高,主要产区地质勘查程度均达勘探或详查,全省探明储量的矿产其控制深度多在500m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