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西周的封建晋汾河谷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8460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4西周的封建晋汾河谷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044西周的封建晋汾河谷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044西周的封建晋汾河谷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044西周的封建晋汾河谷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044西周的封建晋汾河谷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4西周的封建晋汾河谷地.docx

《044西周的封建晋汾河谷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4西周的封建晋汾河谷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4西周的封建晋汾河谷地.docx

044西周的封建晋汾河谷地

提到“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山西。

的确,在很多时候“晋”就是山西,山西就是“晋”。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知,主要是因为春秋时的晋国主要国土在山西境内,并且由此而成为春秋时代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

即使在春秋末期,晋国被拆分成“赵”“魏”“韩”三国,大家也仍然习惯性的称之为“三晋”。

  当然那时候的“三晋”已经将势力范围扩充到华北平原以及河洛地区了。

不过一个“晋”国所拆分出来的国家,就在战国七雄中占了3席。

晋国当年的地缘实力之强,就可想而知了。

  西方有句谚语叫作“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晋国也是一样。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后日的霸主在西周乃至春秋初期是从哪里开始的。

  先上一张在炎黄时用过的〈山西地形图〉。

让我们猜猜看,在那一串如珍珠链般串起的冲积平原中,到底哪一个平原才是“晋”国的兴旺之地。

我不知道大家会作出怎样的判断,如果让我在研究那段历史之前作出判断的话,我会认为晋国是从太原盆地兴起的。

毕竟太原是目前山西的政治中心,也是山西的地理中心。

从地缘的角度,的确有资格成为周边地区的领导者。

  不过很可惜,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在西周初年,周成王(武王之子)将他的弟弟分封在山西境内时,太原盆地还在那些被称之为“戎”“狄”的边缘民族的控制之下。

  注:

关于晋国初封的典故,可参看“桐叶封弟”的故事

周成王的这位弟弟名叫“叔虞”,他最初的封地叫作“唐”(今山西翼城西),所处的位置是在“临汾盆地”的东侧。

这个唐国并非周人所创,在周人代商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周人只不过在征服临汾盆地之后,将原有的“唐”国人迁走,代之于姬姓子弟罢了。

对于周人来说,这是用来维系王朝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封建”的实质所在。

  应该说周成王为他弟弟选的这块封地位置不错,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泌水),颇具王者之气,和镐京的地理结构有些类似。

唯一不让人满意的是“唐”这个名字,新国应该有新气象。

因此“晋”取代“唐”成为了这个封国的新名字。

  不过对于后世兴盛于此的帝国来说,唐和晋都是可供选择的名称。

因此在今后的历史当中,我们会看到“晋”朝和“唐”朝的兴起

对于晋国的兴起,从根本上我们可以归结于山西的地理位置。

作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又拥有如此众多的盆地,山西的确有资格成为乱世中的一极。

  不过晋国并不是唯一有这个机会的。

最起码我们知道,从临汾盆地至黄河北岸一共有七个封国(包括晋国),而且这七个封国都是“姬”姓的封国。

对于这片与渭河平原关系最为密切的土地,周人显然不放心交给外人来打理。

  附:

晋.地缘结构图(西周)

从上面这张〈晋.地缘结构图(西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西周时期,周人在山西境内主要控制了两大盆地,即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

除晋国以外,有据可查的有运城盆地的郇国(现临猗县境内);临汾盆地的耿国(现河津市境内);杨国(现洪洞县境内);霍国(现霍州市境内)。

  另外在中条山与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带,还建有魏国(山西芮城境内)和虞国(山西平陆——夏县一带)。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魏国并非后面战国七雄的魏国,但也存在莫大的关系。

简单点说就是晋人将之灭国之后,封给了战国时魏国国君的先祖。

研究历史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古人很懒,一个地名和国名可以用几百上千年,虽然城头早已不知变幻多少大王旗了。

不过也正是古人的这种怀旧心理,使得中国的历史有着清晰的脉络。

  另一个在黄河北岸的国家是虞国,这个国家尽管地域不算广阔,发展间也不大。

但位置却十分重要,是通往黄河以南的河洛之地的重要通道。

这最终也为它带来了杀身之祸,“假虞灭虢”(也称“假道伐虢)的典故就是出于此。

在秦晋争霸时期我们会有详细的分析

上述这些地名,可能让有些朋友看得头晕。

其实也没关系,那是写给关心这些地区的朋友看的。

一般而言,我们只需要关注大的地理结构就行了。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周人在建国之初,在山西境内所能控制的地理单元以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为主。

而与之相邻的两个盆地,即北面的太原盆地,东面的长治盆地暂时为“戎狄”所占据。

周人对于这些化外之族的描述总是粗线条的。

活动在太原盆地的“戎”被称之为“山戎”,言外之意就是从山上下来的;而长治盆地的“狄”被称作“赤狄”,红色应该是他们的幸运色。

  看到这种标注我们可能会觉得奇怪,在周人看来,狄应该是位于北方,而戎是位于西方的才对。

其实对于周人来说,按照方位来划分边缘民族的成分只是一个理想值罢了。

土地是死的,人是活的。

就算人家按照你的设想在每个方位布好了阵,但时间一长,仍然是会迁徙的。

所以到了最后,周人也搞不太清楚应该怎么称呼他们了。

很多时候只能笼统的将之称之为“戎狄”了。

当然,对于黄土高原上的华夏族来说,危险主要是来自于西、北两个方向。

当他们向东、向南扩张之后,夷狄、蛮夷之内的名词也相继出现了

 这些国家,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中期基本上都被晋国所灭。

随后又成为了赵、魏、韩三国的国土。

  不过这些西周早期的封国也并非没有在后世留下些影子。

这些封国被灭之后,他们的后人往往以国名为姓氏,以为纪念。

比如出自霍国的霍姓,出自耿国的耿姓。

当然,由于中国历史太长,很多的姓氏有不同的起源。

但这些先秦时期的封国无疑是最初的来源地。

  前面有朋友提到杨姓,实际上最初的来源应该是来自于“杨国”。

不过杨国被灭之后,土地被封给你所提到的“伯侨”,因其为被封为“羊舌大夫”,因此封地也就被称之为“羊舌邑”了。

就“羊舌邑”的位置而言,并不仅仅包括杨国故地,它南边同样位于“临汾盆地的”的临汾西南一带(当时属晋)。

以及将赤狄逐出长治盆地之后,所占据的沁县一带,都是“羊舌邑”的辖地。

真正始于“羊舌邑”的姓氏应该是“羊舌”,不过这个姓已经很少了,我现在也没有遇到过。

  

  这段关于姓氏来源的解读,也不算题外话,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姓氏本身就属于地缘文化的组成部分。

不过毕竟属于细节了,只是因为有朋友提到了。

正好也想说说先秦时那些封国与姓氏起源之间的关系,以后很难逐个解读了。

  解读完晋之后,会进入春秋争霸时期。

那时的重点,就在于我们之前所解读的几个地缘单元之间是如何博弈的了

刚才做了张图,今晚将晋(西周)的地缘结构分析完。

这后我们将要将目光移至中原,以东周王室所在的河洛地区为中心,分析一下中原核心区的地缘结构,进而开启春秋争霸的篇章

在分析晋国的初封地之前,我们来来观察一下山西境内的主要河流——汾河的流向问题。

汾河在流至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的分水岭时,顺着山势向西而不是向南流入了黄河。

这也使得位于汾河下游整体呈现一个“J”字型。

  不过位于汾河下游的临汾盆地,却并非完全的按照汾河的流向来塑造自己的轮廓。

在这个“J”字型的底部拐角处,又向东延伸出了一个突出部。

这使得整个盆地的外形呈现为一个不太标准的倒“T”字型。

  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晋国最初的封地位于汾河以东,临汾盆地中间那个向东的突出部内。

  应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位置,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可以让晋国处于最佳的防守状态。

当晋国希望向外扩张的话,向北可以进入临汾盆地的北部,并进而渗透入太原盆地;向西可以沿汾河直至黄河,将临汾盆地的西部收囊中,并跨越黄河进入关中盆地;向南则可以渗透入运城盆地。

  即使是向东,在跨越中条山脉之后,长治盆地也可以成为另一个目标。

  

  当然要做到这一切,晋国的自身实力要足够强。

否则这个可以四面出击的位置,也有可能让他成为四战之地。

  

  不过,对于晋国人来说,最强的对手是盘聚在长治盆地野蛮人——“赤狄”,而这个方向恰恰有足够的山地作为保护。

其他那些分封在临汾平原以及运城平原的封国,并不会给晋人带来太大的威胁

由于汾河谷地与渭河平原是以黄河为界的,晋国主要活动的地区也被称之为河东,相应的渭河平原也可称之为河西。

不过在当时,河东、河西还有更特定的指向,在秦晋争霸的时期我们会分析到。

  之前我们曾经分析到,山西高原的这些盆地平原基本是沿桑干河——汾河,呈一个珍珠链状的线性排列(长治平原除外)。

这种地理结构,使得各盆地一方面处在一个半封闭的状态;另一方面却又由于河流的作用,而存在着相对畅通的通道。

  这种地理结构,造就了以汾河谷地为主的山西高原有别于渭河平原的地缘结构。

即如果有一个强有力的地缘中心出现,这些半封闭的盆地可以积聚起强大的地缘力量,并籍此与渭河平原对抗。

即使是处于劣势时,也可以依托这些盆地,逐级抵抗。

  另一方面由于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地理上的接近,更容易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晋国的实力都要强于秦国。

  不过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这种条块分割、若即若离的地理条件,固然使得山西高原具有防守的优势,但也很容易造成内部的分裂。

套用一句三国中的评语,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春秋末期那次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罢了,事实上在这以前,晋国就已经发生过一次类似的政治事件。

只不过由于这次事件并没有造成晋国的分裂,也没有改变晋国的血缘属性(后世的田氏代齐就不同了),因此很多时候不为后人所知罢了。

这就是“曲沃代翼”事件。

根据史书记载,晋国最初的国都叫作“翼城”,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所以所华夏民族是一个念旧的民族)。

位置就在临汾盆地东侧那个三面环山,近似于反“C"形的突出部内。

如果再具体一点,就在这个突出部的东北角。

  由于这个位置背后的山地呈两翼齐飞的状态,因此山下的都城为命名为“翼城”。

这多少与“岐山”的得名有些类似,岐山得名是因为有两个形同犄角的突出部(岐有双头之意)。

  不管怎么样,对于凡事讲究对称与风水的中国人来说,这种地形算得上是个风水宝地

根据周人封建的习惯,一般都会将宗亲分封至附近,以作护卫。

晋国国君也不例外。

既然他已经选择了背山面水的最佳位置,那么很自然的需要将最值得信赖的宗亲,分封至这个环形突出部的缺口处,用以抵挡外部力量的威胁。

  

  这种思路并没有错误,问题是这也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可能性。

因为如果晋国需要承受来自外部的军事压力,那么被分封至这个缺口处国家当然会替国都承受最大的压力。

但反之,则最有机会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

  

  在整个西周时期,整体的地缘结构应该说还是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王室拥有最强的实力。

据有渭河平原和河洛地区的周王室,有能力维护王朝的稳定。

  

  不过这一切都在周平王放弃渭河平原,东迁至洛邑(洛阳)后得到改变。

无论王室有着何种理由作出这种决定,最终的结果都是,王室从此将自己放在一个四战之地,并且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来支撑自己的地位,春秋之乱也就此开始。

一叶落而知秋至,王室的衰败不可避免的影响了那些贵族的心态。

就在平王东迁(公元前771年)后不久,即公元前745年,晋国当时的国君——晋昭侯将他的叔父“成师”封在了汾河以东的那个缺口之处。

这块封地名叫“曲沃”,这位国君的叔父也因此被称之为“曲沃桓叔”。

  如果按照以往的思路来看,这个选择并没有错。

只不过现在已经进入到“祀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连王室都无法自保了,那些封国之内的贵族们也有希望凭借自己的地缘优势来上位了

在春秋时期,恒叔有可能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但决不会是最后一个这样做的。

经过西周时期的经营,晋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山西境内最强的诸侯国。

在平王东迁时,晋国与秦国一样都是主要的护卫力量。

凭借那次勤王行动,晋国也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更为主要的,他也因此而获得了周王室的支持。

  东迁之后的王室也已经感觉到自己无力维护帝国的稳定了,因此他们可以依赖的更多是自己的政治遗产。

而在地缘实力上,“周”已经将自己视为与诸侯国平级了。

而在诸侯之间的争斗中,王室更多的已经是一个直接参与者,而不是调解者了。

既然周王室已经无力控制局面,并且可以以自己在河洛平原的地缘力量给“晋”国以支撑。

那么晋国横扫河东诸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这个时候,“曲沃恒叔”就可以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了。

比之安居在翼城山下的国君来说,他们更有机会向外扩张。

当然,如果国君也想有所作为,向东进入长治平原与狄人争地也是一个选择。

不过那样做的难度显然要大很多。

  因此晋国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占据地缘优势的曲沃与占据政治优势的翼城进行了长达67年,历经三代的争斗。

由于翼城的晋侯是正统的国君,因此也被称作“大宗”,而他身在曲活的同宗挑战者则被称作“小宗”。

这有点类似于《笑傲江湖》中华山派气、剑两宗的争斗。

也许金庸老先生正是从中得到启发的,毕竟临汾平原离华山并不遥远。

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有一个发现来印证金大侠的历史功底。

  今天实在太晚了,还是无法结束。

先把“曲沃代翼”的图发上来,明天接着写

之前我们分析过,山西境内一共有六个主要盆地,由北至南分别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

另外加上东南角的“长治盆地”

  之所以晋国最早的封地在临汾盆地,或者说周初的那些封国北不过临汾盆地,主要还是地缘结构的原因。

  我们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渭河平原向东过黄河与山西境内的所对接的平原地区,就是位于西南角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

因此在周人最初的扩张当中,这两个盆地无疑应该是最先进入的地区。

  而分封在这两个盆地之中的姬姓封国,无疑可以拱卫渭河平原的东北方向。

这并不代表周人就不会再让外扩张了,只是剩下的事就要封国们自己去做了。

最终历史选择了晋国来承担这个战略任务

从地缘的角度来解读问题,总是会让人有一种感觉,即人力难以胜天。

或者说人无法更变大的环境,也就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觉。

  其实大可不必有这种想法。

  就以晋的例子来说,他在临汾盆地的地理位置固然是不错的,但也并非占有进攻性的地缘优势。

理论上而言,每一个封闭的盆地都有机会一统江湖。

更何况最初的临汾盆地也并非只有“晋”一个封国。

  如果说周王朝所主导的“华夏”因为在文化上占有优势,并且已经通过农业活动在物资及人口上取得了对边缘民族的优势。

那么也仅仅能够证明,与渭河平原在地理上相邻上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诞生出最强的政治力量(山西境内)是地缘的选择。

身在其中的众姬姓封国应当都有机会。

  历史做出最终的选择,是需要考虑很多综合性的因素呢。

也就是说,山西南部乃至整个山西诞生出春秋中最强的诸侯国是有地缘上的必然性的。

而是否一定是晋国,亦或哪一个晋国的国君能够成为霸主则是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了。

  下面我们就可以看看,谁能够抓住历史的机会,让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成为山西高原的主人

我们之前曾经分析过了,晋国的国都,或者说初封地在临汾盆地东侧那个反“C”型的突出部内。

而公元前745年,晋昭侯继位时,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

这个“曲沃”在哪,则成了后世一个争论的问题

曲沃是一个古地名,但也是一个现在的地名。

具体的位置就在那个反“C”型的突出部缺口处。

  问题是汉代的记载认定曲沃是在运城盆地的东北角,现在的闻喜县境内,目前也多采取这种看法。

尽管这两地相隔并不算太遥远,但正好被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的分水岭隔开,也就是说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

  

  实际上这个地方很有可能都是古“曲沃”,因为在周代的时候,封国搬家是经常有的事,在下一节分析“东周”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几个从渭河平原搬入河洛地区的封国

从晋的角度来看,如果要想统一山西高原诸盆地,首要的任务就是先整合西周分封在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的各封国。

如果将这两个盆地视为一个整体,我们会发现晋国的位置正好处在中心,可以向三个方面进行扩张。

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曲沃的小宗得以崛起的基地是在运城盆地的北部,也就是晋国向运城盆地扩张的领土。

  在我们根据历史记载所描绘出的临汾——运城盆地的封国地图上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即除了晋国处在中心位置外,其他有史可查的封国都在边缘地区。

而晋国与这些封国之间的大片土地似乎是一片空白。

  如果这些土地都是山地,那么我们可以理解,毕竟对于西周初年的贵族来说,尚有足够的平原以供选择,并不需要向这些难以耕种的高地拓展空间。

  只是这些土地性质都是冲积平原,并没有理由被放弃掉。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些土地都是晋国的一部分。

这种理解放在春秋中后期无疑是对的,但在西周初期诸候国的封地并不会有那些大。

即使是按照史书的记载,晋国的封地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将汾河以东的临汾盆地都认定为晋国的初封地,仍然无法将这两个盆地填满

对于这种现象,唯一的解释就是,中国的史家无疑还是比较忠于历史的,但很难作到完全的记录。

也就是说有部分不太重要的封国被遗漏掉了。

  好在古人好厚葬,即使是要求“薄葬”的曹操也会建一个规模宏大的墓室,并放置一些能够表明身份的器物。

这种视死如生的做法,最大的受益者是后世那些“寻宝者”。

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怀着各种目的的盗墓者,而考古学家则是另一类型的“寻宝者

也许是因为中国的历史典籍太过丰富了,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考古概念是在20世纪由西方传入的。

而西方人在考古学上能够先走一步,恰恰是因为他们除了“传说”并没有严谨的史书来描述西方的历史。

因此从古人遗物中寻找证据,并加以推断成为了西方人认定历史的主要手段。

  尽管考古研究在中国的起步比较晚,并且盗墓者留给他们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但是他们仍然有机会为中国的历史提供些许补充材料。

而在运河盆地的西北部,也就是和晋国隔山相望的地区,“倗国”墓地的发现,则为晋国的地缘扩张提供了证据。

  这表明,晋国最初的封国领地并没有涉足运城盆地。

尽管他们就处在那条分水岭的北面。

  需要说明的是,“倗国”并非姬姓的封国,而是殷商遗民,当然,他们在政治上已经归附了周人。

周人甚至与其联姻,以加强双方的联系。

对于周人来说,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政治手段。

与西方的贵族,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近亲繁殖不同。

周人是严禁同姓通婚的。

  周人当初作出这种规定,可能并非出于优生优育的目的,因为理论上异姓的表兄妹结亲所承担的生育风险,并不会低于同姓的堂兄妹结亲。

更有可能的是,周人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迅速扩大他的影响力,并壮大自己的族群。

  从结果来看,这种开放性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考古学家们还证明了,在倗国的南侧还有一个“董国”。

这两个国家分别位于运城盆地东北部的绛县——闻喜境内。

而汉朝所认定的“曲沃”恰恰就在这一地区。

  由此看来,似乎那个“谋反”的小宗曲沃似乎还应当是在临汾盆地。

而不是在史家所认定的运城盆地北部。

  其实这并不会是最有可能的选项。

因为晋国的大小宗之争持续了60余年,如果双方的基地都在同一片平原,又相隔那么近的话,持久战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也就是说双方之间需要有一条明显的地理特征作为分界线,以达成地缘上的平衡。

  这条平衡线就是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之间的那条分水岭的东段。

由于山上的石头是红色的,所以这段山也被称作“绛山”,旁边的县也就被命名为“绛县”了。

  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是,晋候给这个未来的对手所封之地,最初是在现在的“曲沃”,还是在绛山以南地区。

如果是在前者,则可能性就是这位曲沃恒叔跨越“绛山”,向南征服倗国、董国等小封国,并随后将自己的“封地”搬至运城盆地,以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

  如果是后者,则有可能是以晋候为主导,灭掉了倗国等小封国,将势力范围拓展至运河盆地,并封自己的叔父在此以巩固新的国土。

而在“曲沃代翼”,小宗代大宗成为晋国的新国君之后,小宗将政治中心搬至现在的曲沃,以标示自己取得了正统的地位

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其中的共性就是“小宗”的根据地是在运城盆地,我们很容易在〈晋.地缘结构图>上看到今"曲沃"西南部有一个山口可以直通运城盆地,即使是在现在,这仍然是沟通两大盆地的主要交通路线(大运高速)。

  根据史书的记载,晋候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赐封给曲沃的土地竟然比自己的还大,这无疑让小宗的地缘力量得以压过自己,并最终丢失了君位。

  实际上,晋候是否真的犯了这种原则性的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宗有这个心,而历史又给了他这个机会。

在西周时期,由于有王室的力量约束,各封国只要是经过王室正式策封的,无论大小,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精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战争的对象也更多的是那些“戎狄”“蛮夷”。

  而曲沃恒叔上位时(公元前745年),周王室刚刚东迁不久(公元前770年)。

王室已经无力约束各封国了,各大国开始兼并周边的小国,以壮大自己的力量。

曲沃恒叔所做的无非是抓住机会,扩张了自己的封地,并最终取得对翼城的大宗压倒性的优势。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因为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因此也无法证明自己是否能够做得更好。

不过那位曲沃恒叔的孙子,号称“曲沃武公”的小宗领袖,在将自己的的称号改为“晋武公”后,晋国的确开始崛起,并最终走向称霸的道路。

  既然在晋国的这场内乱当中,晋人已经分别在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建立了据点,那么他们接下来将两大盆地收入囊中也就没有大的障碍了。

  只有当他们向西扩张到黄河,向南扩张在中条山的时候,真正的障碍才会出现

之所以要花较大篇幅解读晋国的这场内乱,主要是因为晋国的地缘位置,决定了他在春秋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

  另一方面,这场内部斗争也开创了春秋无义战的序幕。

在此之前,尽管平王东迁,王室衰弱使得已经有小的封国被兼并,并且不时的的政变发生。

但象曲沃代翼这样大规模,长达数十年的的以下犯上的举动,是开了历史之先河的(期间光大宗的晋国国君就被杀了五个)。

  从此西周王室所建立起来的平衡被打破,血统和出身变成了无关紧要的因素,整个王朝的地缘政治结构面临重新洗牌。

无论是当年武王开国时所建的封国(如齐国),还是平王东迁时所封的诸侯(如秦国),能够在春秋之世取得多大的成就,取决于这场乱世开始时你的地缘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