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考试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409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从业考试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会计从业考试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会计从业考试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会计从业考试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会计从业考试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从业考试要点.docx

《会计从业考试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从业考试要点.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从业考试要点.docx

会计从业考试要点

第一章总论

五大要点

一.会计的概念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三.会计对象

四.会计的基本假设

五.会计基础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与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其特点: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如其他数量、型号等等单位是辅助的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形成一套会计处理程序。

3.会计的具体工作是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这两项称为会计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是经济管理工作。

关键词: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插入:

对于这四点大家要看清,不要被试面词句所混乱,记得有年考试出了一道判断题"货币是会计的唯一计量单位"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对!

(悲哀表情)

(二).监督职能:

也称为控制职能,在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督促。

其特点:

1.对核算职能所提供的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可全面控制各单位经济活动,还能及时对经济活动指导和调节。

2.不仅体现过去经济业务,还体现业务发生过程之中的和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关键词:

1.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2.真实性、和法性和合理性

(三).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关系

既先有核算才有监督,这两项基本只能是相辅相成的、辨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只有核算、没有监督,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关键词:

1.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2.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

3.没有核算,监督失去依据;只有核算,没有监督难以保证真实性、可靠性。

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对象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会计对象,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因此,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既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

关键词:

1.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会计对象。

2.凡特定主体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3.会计对象就是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的环节包括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退出三个环节。

资金的投入包括所有者和债权人投入货币等资金;资金的运用包括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周转;资金的退出包括上交税金、偿还债务、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关键词:

1.资金投入→所有者和债权人投入货币等资金。

2.资金运用→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周转

3.资金退出→上交税金、偿还债务、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关键词:

1.会计主体的明确性

2.会计主体与法律(法人)主体的区别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关键词:

1.持续经营的明确性

2.企业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持续经营为前提。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变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为分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关键词:

1.会计分期的明确性

2.会计期间分年度和中期。

3.季度、月度、半年度为中期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关键词:

1.货币计量的明确性

2.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本位币

3.可以人民币以为的货币做记帐单位,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第三节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会计基础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础,是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认损益的标准。

主要有两种: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二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它是按照权利和责任是否转移或发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间的制度。

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关键词:

1.权责发生制应以应该收未收和应该付未付为基础要求。

三收付实现制

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图和费用等的依据。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收现付制,它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为依据,进而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间的制度。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关键词:

1.收付实现制应以实际收到和付出为基础要求。

再来分析下考题的类型吧!

一共就三种类型

一种是单选题,一种是多选题,一种是判断题.

按历年惯例,单选题40分,多选题30分,判断题30分.

和其他考试有差别之处在于判断题错了将会倒扣分.

题型分析:

单选题是三类中最简单的一类,所以我们尽量拿满分,这样你的合格率将会非常高,实在不行我们就拿35分至少也是必须的,如果你拿了30分以下,那么你的不合格率将会非常高~.-!

单选题只有一个答案,所以我们使用确定性.

多选题比单选题要难上许多,几乎拿不了满分,所以我们尽量拿够25分,实在不行就拿20分吧,如果你单选拿了满分那你这里拿15分也可以..如果你只拿了10分以下,那就让上帝祝你好运吧!

多选题有两个至四个答案,所以我们使用排斥性.

判断题,这里的判断题是要倒扣分的,而且判断题的题过于抽象,容易被字面的多字少字意思给蒙蔽,所以要比前面两类难上些难.所以在不能确定对错情况下最好不要填,这样至少不扣分,因为你蒙的话得分率只在百分之33,其中平等于失分率,一旦错了还把你前面好不容易判对的题给拉下水了,所以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尽量拿够20分既可,因为你答对25道题,错了5道,那也得20分.

判断题就对或错,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使用不选项.

另外考试时间只有90分钟,所以我们在平均每题上的思维停留不能过于54秒,先抓紧把好做的做起来,要是难做一下决定不了的先写上估计答案,然后在题上注释标明,等做完了有时间再回来想.如实在想不起但你又不下拉下空格的话,那就拿个硬币出来决定吧

46楼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的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

其中: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功。

关键词: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财务状况

2.收入、费用、利润反映经营成果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关键词:

1.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2.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2.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4.融资租赁可为资产,经营租赁不能为资产。

融资租入不可为资产,经营租入可为资产。

2资产的分类

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在、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在等价物。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关键词:

1.流动资产具体体现在流动性较强方面,除非流动资产外的都是流动资产。

2.非流动资产具体体现在流动性较弱方面,持有时间久,金额大的,如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除这些其他均为流动资产。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关键词:

1.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2.企业的现实义务

3.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2负债的分类

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指短期负债,除以下非流动负债均为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指长期负债,如长期借款、长期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除此其他均为流动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关键词:

1.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其来源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等。

3.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的概念。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关键词:

1.企业日常活动形成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3.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留入。

2收入的分类

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图、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关键词:

1.主营业务收入的概念

2.其他业务收入的概念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关键词:

1.企业日常活动形成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3.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2费用的分类

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关键词:

1.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得出的利润。

2.收人减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营业外收支。

2利润的分类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又称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认其金额。

其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关键词:

1.会计计量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2.以上五项计量属性的概念。

第二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其意义:

1.是复式记账运用的基础;

2.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是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的前提条件

4.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方便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注意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成本类(指制造成本或车间成本)、损益类(含收人、费用)五大类。

(二)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前者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后者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相信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三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三)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第三节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用来记录会计科目所反映经济业务的工具,它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

其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二账户的分类

账户可根据其所提供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其中总账反映总括情况,明细账反映具体详细情况。

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用来分类记录经济业务,有三个作用:

一是分别记载各项经济业务;二是提供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和数据;三是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依据。

其中基本关系是: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四帐户与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和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都是体现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则是根据会计科目来设置的,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

没有会计科目,账户变失去了设置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

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会计恒等式

1资产=权益(资金占有=资金来源)

资产=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2会计恒等式=会计基本等式

=第一会计等式3恒等式的意义

①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一个企业的全部资产应当等于各有关提供者对这些资产的要求权既权益的总和,也就是说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相互依存,数额永远相等。

②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一部分是由企业的投资人提供的,称为所有者权益;另一部分是由企业的债权人提供的,称为负债。

③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会计当中设置账户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

无论其引起的会计要素如何变动,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①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

②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

③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④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

企业在任何时点,所有的资产总额总是等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①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②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③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④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⑤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⑥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⑦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

⑧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

⑨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

(具体看书本例子,重在理解,之前第二章试题有这章的题目)

二收入-费用=利润

第二会计等式

意义:

是利润表的编制基础

①收入不包括营业外收入

②费用不包括营业外支出

③收入减费用并经过相关利得损失的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如果出现判断题,收入减费用等于利润,那就是错的,必须符合第③要求)

三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个时点(阶段)的等式表现

1会计期初: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会计期间: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会计期末: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4期末结账之后: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二节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科目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及种类

1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科目中进行记录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以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科目中进行记录,因此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科目记录是否正确。

其意义:

①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②形成清晰的对应关系

③可以试算平衡

3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的不同,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收付记账法。

目前,我国只采用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一步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科目中以相反的方向、相等的金额全面地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

资产、费用的增加;权益、收入的减少

贷:

资产、费用的减少;权益、收入的增加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会计账户(科目)结构

1资产类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起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成本类账户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起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4损益类账户结构

损益类账户它反映收入与费用,因此分有收入类账户与费用类账户,收入与费用账户期初与期末都无余额,既收入贷方增加,借方减少;费用贷方减少,借方增加。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概括为: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五)会计科目(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是指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录经济业务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对照关系。

2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概念:

指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其三要素:

借贷方向、会计科目、金额。

(2)会计分录的分类:

按所设计的账户多少,可分为简单和复合会计分录

(3)会计分录的编制:

思考涉及什么科目;思考科目的性质;思考是增还是减;思考用借还是贷。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含义

一种检查方法→所有科目→依据是恒等关系和记账规则。

2试算平衡的分类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起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3)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

②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人证查找,找到实现平衡为止。

③即便试算平衡表是平衡的,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三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1联系:

反映内容相同、依据相同

2区别:

反映详细程度不同

(二)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1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依据相同)

2借贷方向相同(方向相同)

3所属会计期间相同(期间相同)

4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记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金额相等)

第四章会计凭证

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

一会计平整的概念和种类

会计平整是记录经济业务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任何会计凭证都必须经过有关会计人员严格审核,并确认无误后,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二会计凭证的作用合法地取得、正确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平整所记录的有关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即使,对于能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任何会计平整除记录有关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外,还必须由有关部门和人员签章,对会计平整所记录经济业务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行、合理性负责,以防止舞弊行为,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通过会计凭证的审核,可查明每一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是否符合计划、预算进度,是否有违法乱纪、铺张浪费行为等。

对查处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实现对经济活动的事中控制,保证经济活动的健康运行。

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

第二节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

1原来凭证的概念:

用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记账的原始依据,是会计资料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证明文件。

2原始凭证的种类:

按来源不同分为

(1)外来原始凭证:

只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

如:

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银行转来的各种结算凭证、对外支付款项时取得的收据、职工出差取得的飞机票、车船票、火车票等。

(2)自制原始凭证:

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平整。

如收料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产品入库单、产品出库单、借款单、工资发放明细表、折旧计算表、开工单、成本计算单、本单位开具的销售发票等。

3按照添制手续及内容不同

(1)一次凭证:

它是一次有效的凭证,如购货发票、销货发票、收据、领料单、借款单、银行结算凭证、收料单、工资结算单等。

(2)累计凭证:

她是多次有效的原始凭证,既可多次填写使用的凭证。

最常见的累计原始凭证是企业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在领用材料时填写的限额领料单。

(3)汇总凭证:

也称原始凭证汇总表,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相同的若干张原始凭证,按照一定标准综合填制的原始凭证。

如发出材料汇总表、工资结算汇总表、销售日报、差旅费报销单、收入材料汇总表等。

4按格式的不同

(1)通用凭证:

指的是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

如某省(市)印制的在该省(市)通用的发货票、由人民银行制作的在全国通用的银行转账结算凭证、由国家税务局统一印制的全国通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等。

(2)专用凭证:

指的是由单位自行印制的、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如领料单、差旅费报销单、折旧计算表、工资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