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的作业集答案详解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2816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13 大小:7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的作业集答案详解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3页
机械设计的作业集答案详解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3页
机械设计的作业集答案详解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3页
机械设计的作业集答案详解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3页
机械设计的作业集答案详解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的作业集答案详解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x

《机械设计的作业集答案详解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的作业集答案详解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x(2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设计的作业集答案详解第四版西北工大版.docx

机械设计的作业集答案详解第四版西北工大版

 

《机械设计作业集》

 

(第四版)解题指南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2012.7

前言

 

本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西北工业大学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

计》(第八版)和李育锡主编《机械设计作业集》(第三版)的配套教学参考书,

其编写目的是为了帮助青年教师使用好上述两本教材,并为教师批改作业提供

方便。

 

本书是机械设计课程教师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自学机械设计课程的读者和

考研学生参考。

《机械设计作业集》已经使用多年,希望广大教师将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和错

误、希望增加或删去的作业题、以及对《机械设计作业集》的改进建议告知编

者(电子信箱:

liyuxi05@),我们会认真参考,努力改进。

本书由李育锡编写,由于编者水平所限,误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使用

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2.7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1)

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5)

第五章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6)

第六章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9)

第七章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连接………………………(11)

第八章带传动…………………………………………………(15)

第九章链传动…………………………………………………(18)

第十章齿轮传动………………………………………………(19)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24)

第十二章滑动轴承……………………………………………(28)

第十三章滚动轴承……………………………………………(30)

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34)

第十五章轴……………………………………………………(36)

第十六章弹簧…………………………………………………(41)

机械设计自测试题………………………………………………(43)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3—1表面化学热处理;高频表面淬火;表面硬化加工;3—2(3);

3—3截面形状突变;增大;3—4

(1);

(1);3—5

(1);

3-6答:

零件上的应力接近屈服极限,疲劳破坏发生在应力循环次数在103~104范围内,零件破坏断口处

有塑性变形的特征,这种疲劳破坏称为低周疲劳破坏,例如飞机起落架、火箭发射架中的零件。

零件上的应力远低于屈服极限,疲劳破坏发生在应力循环次数大于104时,零件破坏断口处无塑性

变形的特征,这种疲劳破坏称为高周疲劳破坏,例如一般机械上的齿轮、轴承、螺栓等通用零件。

3-7答:

材料的持久疲劳极限σr∞所对应的循环次数为ND,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ND值,有时ND很大。

了便于材料的疲劳试验,人为地规定一个循环次数N0,称为循环基数,所对应的极限应力σr称为材料

的疲劳极限。

σr∞和ND为材料所固有的性质,通常是不知道的,在设计计算时,当N>N0时,则取

σrN=σr。

3—8答:

图a中A点为静应力,r=1。

图b中A点为对称循环变应力,r=−1。

图c中A点为不对称循环变

应力,−1

3—9答:

在对称循环时,Kσ是试件的与零件的疲劳极限的比值;在不对称循环时,Kσ是试件的与零件的

极限应力幅的比值。

Kσ与零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kσ、尺寸系数εσ、表面质量系数βσ和强化系数βq

有关。

Kσ对零件的疲劳强度有影响,对零件的静强度没有影响。

3—10答:

区别在于零件的等寿命疲劳曲线相对于试件的等寿命疲劳曲线下移了一段距离(不是平行下移)。

在相同的应力变化规律下,两者的失效形式通常是相同的,如图中m1′和m2′。

但两者的失效形式也有可

能不同,如图中n1′和n2′。

这是由于Kσ的影响,使得在极限应力线图中零件发生疲劳破坏的范围增大。

 

题解3—10图

3—11答:

承受循环变应力的机械零件,当应力循环次数N≤103时,应按静强度条件计算;当应力循环次数

N>103时,在一定的应力变化规律下,如果极限应力点落在极限应力线图中的屈服曲线GC上时,也

应按静强度条件计算;如果极限应力点落在极限应力线图中的疲劳曲线AG上时,则应按疲劳强度条件

计算;

3-12答:

在单向稳定变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应当在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中,根据零件的应力变化规律,由计

算的方法或由作图的方法确定其极限应力。

 

3-13答:

该假说认为零件在每次循环变应力作用下,造成的损伤程度是可以累加的。

应力循环次数增加,损

伤程度也增加,两者满足线性关系。

当损伤达到100%时,零件发生疲劳破坏。

疲劳损伤线性累积假说

的数学表达式为∑ni/Ni=1。

3-14答:

首先求出在单向应力状态下的计算安全系数,即求出只承受法向应力时的计算安全系数Sσ和只承

受切向应力时的计算安全系数Sτ,然后由公式(3-35)求出在双向应力状态下的计算安全系数Sca,

要求Sca>S(设计安全系数)。

3-15答: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零件的应力集中大小,零件的尺寸,零件的表面质量以及零件

的强化方式。

提高的措施是:

1)降低零件应力集中的影响;2)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3)对零件进行

热处理和强化处理;4)选用疲劳强度高的材料;5)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零件表面的初始裂纹等。

3-16答:

结构内部裂纹和缺陷的存在是导致低应力断裂的内在原因。

3-17答:

应力强度因子KI表征裂纹顶端附近应力场的强弱,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表征材料阻止裂纹失稳

扩展的能力。

若KI<KIC,则裂纹不会失稳扩散;若KI≥KIC,则裂纹将失稳扩展。

3—18解:

已知σB=750MPa,σs=550MPa,σ−1=350MPa,由公式(3-3),各对应循环次数下的疲劳极限

分别为

σ−1N1=σ−

m

N

0

9

=350××

510

6

=

583.8MPa

>

σ

因此,取σ−1N1=550MPa=σ

s

1

N1

×

510

9

4

 

6

s

σ

σ

−1N2=−

m

1

mN

N

0

2

=××

350510

×

510

9

5

=452MPa

σ

N

0

=××

3505106

=271MPa<σ

因此,取σN

−13

N

−13

=350MPa=σ−1。

1

N

3

×

5107

1

3—19解:

1.确定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尺寸系数和表面质量系数

查附表3—2,由D/d=48/40=1.2,r/d=3/40=0.075,用线性插值法计算ασ和ατ。

(0.075−0.04)×(1.62−2.09)

ασ=2.09+

ατ=1.66+

0.10−0.04

(0.075−0.04)×(1.33−1.66)

0.10−0.04

=1.82

=1.47

查附图3—1,由σB=650MPa,r=3mm,查得qσ=0.84,qτ=0.86,由公式(附3—4),有效应

力集中系数

k

σ

=1+q(α

σσ

1)=1+0.84×(1.82−1)=1.69

k

τ

=1+

α

qττ

1)=1+0.86×(1.47−1)=1.40

查附图3—2,取εσ=0.77。

查附图3—3,取ετ=0.86。

查附图3—4,取βσ=βτ=0.86。

零件不

强化处理,则βq=1。

2.计算综合影响系数

由公式(3-12)和(3-14b),综合影响系数

Kσ=(

+

1−1)1=(1.69

+

1

1)1

−×=

2.36

εσβσ

βq

0.77

0.86

1

 

K

τ

=(

+

1−1)1=(1.40

+

1

1

−1)×=

1.79

 

3—20解:

1.计算法

ετβτ

βq

0.86

0.86

1

已知σmax=190MPa,σmin=110MPa,σm和σa分别为

σ

190110

σm=

maxmin=+=150MPa

22

σ

−σ

190110

σa=

由公式(3-21),计算安全系数

maxmin=−=40MPa

22

Sca=

σ

+

−1(

−ψ)σ

Kσσ

σσ

m

=

300+(2.0−0.2)150

×=

1.5

2.图解法

Kσ(

+

ma

2.0×(150+40)

由公式(3-6)知,脉动循环的疲劳极限σ0为

σ

2−1

2300

σ

σ0=1+ψσ=1×+0.2=500MPa

σ500

−1=300=

Kσ2.0

150MPa

2K

0

σ

=

2×2.0

=125MPa

根据点A(0,150)、点D(250,125)和点C(360,0)绘出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

过工作应力

点M(150,40),作垂线交AG线于M′点,则计算安全系数

σ′+′

=

MM

σ

=+

150135=

Sca

m

+

a

+

1.5

MM

15040

σm

σa

 

3—21解:

1.求计算安全系数Sca

 

题解3—20图

由公式(3-31),由于σ3<σ−1,对材料的寿命无影响,故略去。

计算应力

σ

=

m

1

Z

σ

9

1

×

9

=

ca

N

0

i=1

m=×

nii

5106

(104×5009+105×400)

3

275.5MPa

 

由公式(3—33),试件的计算安全系数

 

σ

Scaσ

=−1=350=1.27

2.求试件破坏前的循环次数n

ca

275.5

由公式(3—1a)各疲劳极限σrN所对应的循环次数N分别为

σ

N1=N0σ

350

9=

(−1)m=5×10(

1

500

)201768

σ

N=Nσ

×

350

=

2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