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879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docx

《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docx

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B.

稀释浓硫酸

C.

铁丝在空气中的变化

D.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空气组成的测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解答:

解:

A、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反应前后瓶内压强不变,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酸入水,并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失,图示操作正确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铁丝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生锈,其过程是铁丝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故U型管中液面左高右低,能达到实验的目的;

D、装置中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能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需对尾气进行点燃,使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才可以排放,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的目的;

故选A.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事(  )

A.用50mL量筒量取5.26mL水

B.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C.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D.用温度计测得某NaOH溶液的温度为20.35℃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量取5.26mL的水不需要50mL量筒,同时量筒只能准确到0.1mL,;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0.1g;PH试纸比色卡上只有整数,没有小数;温度计一般精确0.1℃.

解答:

解:

A、量取5.26mL的水用10mL量筒,不需50mL的量筒,同时量筒准确到0.1mL,故不能量取5.26mL水,故记录错误;

B、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0.1g,可称取5.6g铁粉,故记录正确;

C、PH试纸比色卡上只有整数,没有小数,所有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记录错误;

D、温度计一般精确到0.1℃,所以用温度计测得某NaOH溶液的温度为20.35℃,记录错误.

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

B、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

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D、氢氧化钠:

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易潮解的性质,不能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称量,会污染药品,腐蚀托盘,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解答:

解:

A、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操作错误,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放在纸片上,应放玻璃器皿中,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

故选A.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除去CO中CO2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制取氧气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根据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稀释浓硫酸,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

A、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用强碱溶液(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把二氧化碳吸收掉,再通过干燥剂吸收水分便可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故选项A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将导管插入水中,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不漏气,故选项B正确;

C、稀释浓硫酸:

先将水放进烧杯里,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倒入,并用玻璃棒不停得搅拌,因为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C正确;

D、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气法,图中用的是向下排气法,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下列初中化学实验数据中,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B.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盐酸

C.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

D.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考点:

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专题:

设计方案评价类简答题.

分析:

A、天平:

用于称量药品的质量,可以准确到0.1g;使用前必须先调零点,一般左物右码,通常不估读;质量11.7g数据合理;

B、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因为100ml的量筒最小刻度不会是1ml,所以也不能估读到0.1位;

C、PH试纸比色卡上只有整数,没有小数,只能大约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D、温度计:

用于测量温度,通常不估读,所以室温读数为25.68℃,数据不合理.

解答:

解: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数据合理,故A正确;

B、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盐酸,选用的量筒量程太大,量筒不估读,直接读到分度值那位就好了;是不可能量出5.26毫升的液体的,数据不合理,故B错误;

C、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PH大约的整数,所以数据不合理,故C错误;

D、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读数不可能精确到0.01,所以数据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A.

(2006•无锡)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除去CO中CO2

C.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

浓硫酸稀释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

实验操作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

A、给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

B、二氧化碳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除掉二氧化碳;

C、取用液体时:

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解答:

解:

A、图中给液体加热的方法正确,注意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故A正确;

B、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长管进,短管出,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

C、图中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流出会腐蚀标签;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C错误;

D、图中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和操作正确,故D正确.

请你根据以下实验要求从中选出所需合适仪器的编号,并写在横线上.

(1)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

c

c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用

ab

ab

(3)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所用到的仪器是

cdg

cdg

(4)在

(2)、(3)两组实验操作中都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填名称)

玻璃棒

玻璃棒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夹持镁条用坩埚钳.

(2)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和仪器即可.

(3)根据蒸发的实验装置图形和仪器即可.

(4)玻璃棒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避免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

解答:

解:

(1)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夹持镁条用坩埚钳,故答案为:

c.

(2)配制溶液的步骤是:

计算、称量、溶解.量筒量取水的体积,烧杯溶解固体,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答案为:

ab.

(3)根据蒸发装置图形可知,蒸发的容器是蒸发皿,酒精灯加热溶液,坩埚钳夹持蒸发皿,玻璃棒搅拌避免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故答案为:

cdg.

(4)配制溶液需要用玻璃棒,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避免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故答案为:

玻璃棒.

下面关于药品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用试管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一般取1-2mL  

③向酒精灯添加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

3

   

④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考点:

固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根据取用药品的原则,酒精灯内酒精量和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本题.

解答:

解:

由于使用药品时要节约使用,还不能影响实验的效果,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一般取1-2mL;酒精灯内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

3

,不能少于

1

4

;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否则会溅出伤人.

故选A.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玻璃棒在化学实验中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玻璃棒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

B.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让液体沿玻璃棒慢慢流下,以防液体飞溅

C.蒸发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以防液滴飞溅

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溶质溶解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过滤、转移药品等,搅拌时目的可能不同,如能加速溶解,能防止受热不均、能使药品混合均匀等,过滤时引流,可转移液体或固体,有时还用于蘸取少量溶液.

解答:

解:

A、过滤实验中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容易把滤纸弄破,起不到过滤的作用,故A说法错误;

B、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让液体沿玻璃棒慢慢流下,以防液体飞溅,故B说法正确;

C、以防止液体受热不均,造成液体飞溅,加热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说法正确;

D、固体物质溶于水时,在不借助外力帮助下,溶解速率很慢,为加快溶解,配制溶液时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使溶解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速度加大,物质溶解速度加快,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溶液的配置和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1)配置1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

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

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_______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再右盘添加_________,最后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③溶解: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_______,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存储: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_________,放到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