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灾后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研究综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6384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灾后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研究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少年灾后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研究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少年灾后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研究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少年灾后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研究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少年灾后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研究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少年灾后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研究综述.docx

《青少年灾后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研究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灾后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研究综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少年灾后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研究综述.docx

青少年灾后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研究综述

目录

1.前言2

2.社会支持的相关定义2

2.1社会互动角度定义3

2.2社会行为性质角度定义3

2.3社会资源作用角度定义3

3.社会支持的本质4

3.1社会支持的社会性4

3.2社会支持的选择性4

3.3社会支持的无偿性4

4.社会支持的内容和来源5

4.1社会支持的主体5

4.2社会支持的客体5

4.3社会支持的内容和方式6

5.社会支持系统的结构6

5.1家庭成员支持系统6

5.2亲友支持系统7

5.3邻里支持系统7

5.4正式组织支持8

6.社会支持对灾后心理与行为的恢复作用8

6.1社会支持对于灾害冲击的缓冲机制9

6.2影响社会支持发挥作用的因素9

参考文献11

青少年灾后心理成长的社会支持研究综述

1.前言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使成都这个距离震中最近的西部特大区域中心,西南地区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拥有60余所高校和数量巨大的大学生群体的城市受到了创伤。

在这次灾难中,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也经历了逃生、等待救援、目睹死亡等过程,身心遭受重大打击,以至灾后一直被焦虑、恐惧、内疚、愤怒、抑郁、厌世等消极情绪所困扰。

在《汶川地震后四川大学生应急能力及心理状况调查》的震后调查中发现:

当时大学生心理感受情况是恐惧、稍有不安和镇定者分别占15.2%、59.4%和25.4%。

汶川地震引发灾区大学生们长时间应激而产生心理失衡,焦虑、强迫以及恐慌等在一定时期内困扰着他们。

而这个时候往往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如果这个时候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矫正,持续时间过长,轻者将导致身心功能的失调或部分丧失,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与工作;重者将可能导致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等严重的精神疾病,其造成的心理创伤会产生持久性应激效应,长期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未来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因而,灾后大学生心理重建任重而道远。

心理重建,顾名思义就是心理状态的恢复过程,是指灾难发生后对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疏导活动,帮助他们走出绝望、无助的心态,恢复心理平衡,最大限度降低和消除灾害对人们的伤害程度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对于灾后的大学生来说,拥有针对、有效的社会支持是保证大学生心理重建顺利进行,快速恢复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

本文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来讨论对大学生进行灾后心理恢复及成长的作用。

2.社会支持的相关定义

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专业概念,被广大的学者和科研人员所采用,其相关研究不胜枚举,到目前为止,其内涵在各个科学间尚无达到统一。

各学者根据研究目的和意义不同,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然而,纵观各种定义不难发现,其内涵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定义,即从社会互动、社会行为的性质以及社会资源的作用来分别阐述。

2.1社会互动角度定义

社会互动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联系是个体面临困难或威胁时,可以为其提供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是心理压力与心理障碍的中介因素之一。

社会支持有时甚至是个体间或个体与群体间的依恋,它适合促进情感、提供指导以及提供个人身份和成就的反馈。

Sarason(Sarason,Levine,Basham,&Sarason,1983)将社会支持归纳为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或个体能感知到的,能与他人进行交流,被关心、被接纳、被爱、有价值的感受,以及能得到的帮助。

Uehara(Uehara,1990)认为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关系。

2.2社会行为性质角度定义

韦伯斯特《新大学字典》中讲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社会支持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

Kahn&Antounci(1980)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关心与肯定。

贾云等(1993)也认为社会支持多提供的帮助和影响使个人应付压力的能力有所提高,是压力适应中重要的社会因素。

Cottlied(1980)坚持社会支持是一个复合维度的概念,在个人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水平的关系:

一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二是社会支持环境的来源;三是社会支持是否能为个人提供诸如情感、归属感、信息或物质的帮助。

Wallston(1983)也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复合结构,使个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联系所体验到的安慰、帮助或信息。

2.3社会资源作用角度定义

社会支持常常被认为是个体处理紧张时间的一种潜在的资源。

House(1981)讲社会支持描述为“什么人就什么问题给某人什么”,他认为社会支持就是由其他人所提供的资源。

Gottlieb(1981)进一步将社会支持定义为来自社会关系的帮助、人联系的方式以及支持网络中成员间的资源交换。

社会支持包括施者与受者两个有意识的个体之间的资源的交换。

LinNan(1986)社会支持是意识到的或实际的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提供的工具性或表达性的资源。

Achley(1955)社会支持是人们赖以满足他们的社会、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家庭、朋友和社会机构的汇总等等。

Barrera(1981)对社会支持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他认为社会支持概念必须包含三个方面:

(1)支持源:

向被支持者提供支持的社会支持或成员;

(2)支持活动或行为:

社会支持成员向被支持者提供的能满足个体物质或精神需要的行为;(3)对支持的主观评价:

支持者对所获得的支持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3.社会支持的本质

一切社会活动、社会过程都是由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构成的。

社会支持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研究社会支持的本质特征,就是要考察它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它区别与其它相关的社会行为的特点。

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的本质特征在于三个方面,即社会支持的社会性、社会支持的选择性以及社会支持的无偿性。

3.1社会支持的社会性

社会支持是一种社会性行为。

社会支持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总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而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性。

这一点在国家政府为社会支持主体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3.2社会支持的选择性

社会支持是社会支持主体的选择性行为。

社会支持主体实施社会支持行为时有着明确的行为目的。

在社会支持的实施过程中,社会支持的主体总是从众多的社会弱者中主动地或被动地选择社会支持对象,这就是社会支持的选择性。

这种选择性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因而由可以分为主动选择性和被动选择性。

社会支持的选择性,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主动选择性和被动选择性的有机统一。

如受灾者的亲友社会支持系统的义务性和关系性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亲友对受灾者给予帮助的义务决定此种社会支持被动选择的性质,而支持提供的数量及程度是根据亲疏远近的关系则是社会支持主动性的体现。

3.3社会支持的无偿性

社会支持是一种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社会行为。

社会支持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对等关系。

“社会支持提供的是一种无偿帮助”。

从主观上说,既不要求社会支持客体支付费用,又不要求社会支持客体履行义务。

因此,无偿性是社会支持的又一个本质特征。

社会支持的无偿性表明,社会支持主体提供给社会支持客体的是一种无偿的物质帮助和精神帮助。

有学者认为对于社会支持的无偿性应以社会支持的主体与客体互动的频度区别看待。

互动频度较低的社会支持具有完全的无偿性。

互动频度较高则具有社会交换的性质。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况下也是一种社会交换。

4.社会支持的内容和来源

4.1社会支持的主体

社会支持的主体就是社会支持的施者。

对于社会支持的主体,国内学者己有不少研究。

章谦、张建明认为,社会支持的主体是“各种社会形态”,而“各种社会形态”是指国家、企业、团体和个人。

他们依据社会支持主体的不同,把广义的社会支持分为国家支持(主体是国家)、经济领域支持(主体是企业)和狭义的社会支持(主体是团体和个人)三个层次。

张文宏、阮丹青(张&阮,1999)则认为,“个人的社会支持网是由具有相当密切关系和一定信任程度的人所组成的。

",可见,关于社会支持的主体,国内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4.2社会支持的客体

社会支持的客体是社会支持的受者或者对象。

有学者认为,社会支持的客体是“社会脆弱群体”,他们指出社会支持不具备普遍性,它的支持对象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仅限于社会脆弱群体,社会脆弱群体是指凭借自身力量难以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社会有困难群体,它是社会支持的对象(陈&喻,2000)。

因此从更为科学的意义上来说,社会支持的客体只能是居于社会分层结构最低层、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社会弱者。

虽然社会支持的客体是灾害事件中的受灾群体,在一定意义上属于社会弱者的范畴。

然而在更广外延的研究领域中,并不应将社会支持的客体仅限于社会弱者这一特殊群体。

任何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都是处于压力与紧张的状态之中,其差异在于压力与紧张的性质与程度的区别。

从社会学行为交换理论的视角来看,个体以及社会整体在日常生活中会逐渐创造一个外部环境,在个体一旦遇到超出承受能力的压力情境时,可从这个外部环境中得到缓解压力的途径。

4.3社会支持的内容和方式

社会支持的内容与手段也就是社会支持的介体。

它们是联接社会支持主体与客体的纽带,也是架设在社会支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

社会支持的内容与方式是内在统一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支持的内容决定了社会支持的方式。

换言之,有什么样的社会支持内容也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支持方式。

因此,可以把社会支持的内容和方式联系起来进行统一考察。

社会支持的内容和方式是由社会支持的客体的需求,尤其是由其需求结构中的优势需求所决定的。

受灾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其需求具有其特殊性,并且山一个变化的过程。

社会支持的内容也应有相应的变化。

一般可以包括:

实物援助、资金支持、行为帮助和精神支持四个方面进行。

5.社会支持系统的结构

5.1家庭成员支持系统

家庭是以姻缘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基础的有共同生活活动的初级社会群体,作为社会细胞,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初级社会群体。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

儒家思想认为,在困难与危险面前,家庭成员的帮助与支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者与被支持者无论从伦理道德观念还是在责任义务上均有相当高的认同感。

人们在家庭中的一切行为,无不以家庭和睦和稳定为最终目的。

虽然很多调查中谈及得到的帮助与支持中,被调查对象很少提及家庭成员的帮助与支持。

这是因为对于被访者来看家庭成员与自身是一体的,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是整个家庭所获得的。

鉴于社会支持的研究是以个体为调查对象,对于个人来说,家庭成员的支持是个体受灾及恢复时期最直接有效的社会支持。

同时也可以清晰的看出灾时与灾后家庭成员支持的脉络与具体的内容。

一般来说,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提供的社会支持往往是以潜在隐性的支持形式出现。

村民并没有意识到在抗灾渡过难关的过程中自己的家庭成员的重要意义。

一旦或缺,才会意识到。

5.2亲友支持系统

以血亲或姻亲关系为纽带的亲属以及非亲属的以友情关系为纽带的朋友所组成的社会关系是家庭遭灾后最直接的社会支持系统。

这个系统在整个社会支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是在政府减灾支持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个系统对家庭灾后恢复重建起着重要的支持功能。

5.3邻里支持系统

作为初级社会群体的邻里,是我国的地缘系统中七级划分最小的群体单位。

应该说邻里是若干家庭的综合体,是由一定区域上的家庭及其成员所组成的,在关系状态上仅次于家庭。

由于区位距离的关系,活动范围接近的村民家庭互动频繁,建立了普遍而持久的社会联系。

“远亲不如近邻”,日常生活中,邻里就起着相互守望和扶助的功能。

尤其在我国的乡村,村民活动范围小,流动性很低,邻里在生活中的地位就愈发显出其重要性。

根据以往灭害社会字中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成果表明,“由于邻里是一个区域单位,构成邻里的家庭在地域土非常靠近,这就为人们建立普遍的社会联系提供了前提,也为在此联系基础上为受灾家庭提供暂时的和必要的社会支持提供了条件;由于邻里没有固定的成员和正式的组织结构,所以当邻里为受灾家庭提供社会支持时就便得更为直接和有效;由于邻里是基层社区组织的自然基础和中间环节,也由于邻里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系的初步场所,就为邻里具有强大的社会支持功能提供了自然和历史的基础。

”(郭,2002)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许多青少年自发组织了临时的“灾时共产主义的大家庭”,以同吃同住的形式参与这种生活。

除了方便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这一客观因素以外,在实现精神救灾这一目标是发挥了独特的功效。

在灾后的特定条件下,它不仅是青少年相互帮助共渡生活难关的依托,也是青少年之间进行心理抚慰,交流感情,倾诉心曲的独特场所。

灾后人们在面临严峻的物质生活困难和新的死亡威胁是,彼此心理上相互归属和亲合的愿望异常强烈,需要相互照顾,共渡难关(王&孙,1996)。

5.4正式组织支持

《灾害中的组织性行为》(Dynes&Quarantelli,1968)一书中,把与灾害有关的群体分为四种类型:

己完善的群体、正在发展的群体、外延的群体和应急的群体,并分析了灾害对各个群体的不同的影响。

其将灾害中的组织行为分为四种类型。

这种分类方法是山两个重要的变量分类。

一是有组织所承担的灾害任务的性质,二是紧急阶段中组织的结构。

在灾害时间中,各种任务是由不同类型的组织承担的。

在任何紧急事件中,对于所涉及组织的任务可能是原有的,常规的,被指派的,日常性的,也可能是新的,异常的,假定的,非常规的。

警察控制交通,医院治疗病人对于这些组织来说这些行为被认定为常规的传统的任务。

另一方面,国家军队承担为灾区提供饮水的责任,一个邮政组织为被疏散者提供临时的居住场所。

这样就可以将组织归类为承担常规的和非常规的,传统的或灾害导致的两类任务。

从组织结构上可以分为原有的或已经存在的组织和新的,在紧急事件中发展起来的两种结构。

一类组织结构是在灾害事件之前就产生的实体。

灾害中的此类组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与灾害事件之前相同。

当组织在灾害中处理传统的或非常规的任务这些社会联系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是在灾害中发展产生出新的组织结构。

此类组织可能是从小的灾前组织迅速发展起来,也可能是由全新的实体“结晶”而形成的。

组织的重要特征是灾害前不存在确定的组织形态,至少没有出现在灾害时出现的形态。

这种新的社会实体也许是被部分计划的或是完全自发的,但是正式的组织形成于灾害期间。

6.社会支持对灾后心理与行为的恢复作用

美国人木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的《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生理、安全、社会交往、尊乖和自我实现五类;人类行为由上述五大类需要所驱动,而这些需要又是分层次、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并依次提高的。

其中,生理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已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只有未满足的需要刁‘是有激励作用。

这种尚未满足的需要是一个人全部需要结构中最重要、最强烈的需要,也就是优势需要;若人的优势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则会引起人的一系列无理行为。

这一理论是解释灾害恢复时期青少年心理变化的基本理论,灾后心理行为的变化过程也充分显示了灾难需求的层次性和阶梯性。

6.1社会支持对于灾害冲击的缓冲机制

社会心理学对于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系统对与个体的作用呈现出两种模式。

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认为,无论个体是否处于压力状态下,也不管个体当前获得支持的情况如何,只要增加社会支持,那么对个体来讲都具有有益的作用。

因为这一结论来自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统计结果,即统计过程中只出现了社会支持对于个体身,心反应症状作用的主效应,而未出现社会支持与不良生活事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以称之为主效应模型(Maineffectmodel)。

灾害对承灾者的冲击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状态,社会支持对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个体所具有的有益的缓冲作用,即社会支持的缓冲效应模型(Bufferingeffectmodel)。

在缓冲效应模型中,社会支持的作用是针对压力性事件的,社会支持缓冲了压力的破坏作用。

根据社会支持的缓冲效应模式,社会支持在两个环节上扮演着对压力的缓冲角色。

首先,社会支持影响着个体对潜在压力性事件的知觉评价。

个体如果知觉到他人提供的社会支持的内容和程度足以应付潜在的压力性事件,那么潜在的压力性事件就不会知觉为压力性事件。

第二个环节是在压力知觉之后,个体对此压力事件的反应和适应过程中,获得了来自不同支持主体、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上的社会支持。

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导致了个体对压力的再评价。

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抑制了不良反应,并且产生有利的调整性反应,直接影响生理活动过程,从而降低甚至消除压力的反应症状,从而达到缓冲的效果(施&马,2003)。

6.2影响社会支持发挥作用的因素

灾后各个阶段对受灾者提供社会支持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

这个过程并非仅仅是物质形态或者精神形态上社会支持的主体对客体单方向的给予,换言之,在社会支持系统及青少年的满意程度的测量中,并非仅仅社会支持主体及其提供的社会支持的内容与手段是自变量,社会受灾者在灾害发生前后的社会文化、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运行机制的性质以及这些因素在灾害的冲击下发生的变化,都是较为活跃的影响因素,渗入到社会支持的作用过程中。

同样的社会支持主体,以相同的手段和方式,提供的相同的社会支持的内容,对于有着不同特质或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承灾体,所起的作用和接受社会支持的客体的主观感受都会有相当大程度上的不同,受灾者的因素在社会支持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加强或者减缓这一过程的作用和效果。

也就是说,社会支持的提供者与社会支持的接受者,即社会支持的主体和客体,处于社会支持两端,两者共同作用于社会支持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Dynes,R.R.,&Quarantelli,E.L.(1968).GroupBehaviorunderStress:

ARequiredConvergenceofOrganizationalAndCollectiveBehaviorPerspectives.SociologyandSocialResearch,52(4),416–429.

Sarason,I.G.,Levine,H.M.,Basham,R.B.,&Sarason,B.R.(1983).Assessingsocialsupport:

thesocialsupportquestionnair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44

(1),127.

Uehara,E.(1990).Dualexchangetheory,socialnetworks,andinformalsocialsupport.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521–557.

张文宏,&阮丹青.(1999).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第3期).

施建锋,&马剑虹.(2003).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人类工效学,(第1期).

王子平,&孙东富.(1996).社会支持.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p.107).地震出版社.

郭强.(2002).家庭减灾的社会支持系统.中国减灾,(第4期).

陈成文,&喻名峰.(2000).论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