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309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docx

《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docx

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

关于编制《课程标准》的说明

一.课程标准的内涵

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定,包括课程的性质(定位)、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框架和实施建议等内容。

它是政府或学校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以及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功能不同

1.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详细的教学顺序、各部分内容的课时、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要求。

2.出发点是直接指导教学工作,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以便改进教师的教学,关注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3.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技能为首要目标,将发展思维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核心。

4.强调“学科知识体系”,即重视知识的传承,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使教师较为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扎实的基本知识。

忽视学生能力。

没有提及工作任务、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也没有强调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做什么”。

5.教师是“教教科书”,教师是教材的执行者。

6.所规范的考核主要限于“知识考核”,“笔试考核”。

1.规定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地位作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各学习领域安排做出相应的要求;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但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或数量等具体内容。

它为学校和教师进行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2.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由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3.重点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做出规定。

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核心。

4.特别强调学习的过程:

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素质为基础”;注重工作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将学习重心从知识的传承积累向能力培养的过程转化。

5.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6.所规范的考核体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的总要求,突破了“知识考核”,体现“能力考核”,不仅用概念问题考核,而主要用“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核,用综合项目进行考核,在职业或准职业现场考核。

规范的行为主体不同

规范的行为主体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信息单向传递、教师单向控制,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主体。

规范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人和专业对话伙伴”的理念。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内容要求不同

1.分章、分节依次列出课程基本内容、相应要求、课时安排。

2.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目标。

3.“教学建议、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较为简单。

1.按学习领域(指任务或模块化课题或工作项目等)顺序描述课程内容、具体要求及参考课时;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与态度。

2.教学目标侧重于能力目标,用职业能力表述教学目标。

3.详细提出了课程实施建议。

在实施建议中,采用论述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具体阐明了《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的内涵,以及它们在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和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便于教育工作者从整体上把握课程。

附件1:

课程标准的体例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

学分:

参考学时: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训学时:

适用对象:

XXXXXXX专业(专业名称要求全称)

(一).前言

1.1课程性质

用简练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

具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对该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参考样板:

该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能力。

它要以…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课程的基础。

1.2课程的基本理念

参考样板:

课程的基本理念:

1.倡导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2.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

3.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4.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现代社会对高等级技术人才的高、新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高职课程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在高职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潜能与可持续发展性。

例如,过程性评价应关注学生解决项目任务等过程的评价,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

1.3课程的设计思路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工作任务完成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项目编排的思路、课时安排说明(含总课时安排和各部分的课时分配,要指明是建议课时)。

参考样板:

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是依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从宏观上描述学生应具有哪些能力、掌握课程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养成哪些素质,特别是要说明具有哪些能力,突出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要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能力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文字表述可分两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二段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说明学生实际能达到的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的文字表述不要使用“知道”、“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

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压片机”。

课程目标可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素质目标”,其描述也可按以下格式。

参考样板:

1.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桥涵施工放样;(按照规范和安全要求操作的能力)

(2)结合施工实际,会进行桥梁上、下部结构现场施工;(按照规范和安全要求操作的能力)

(3)能即使处理施工事故;(事故的处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现场桥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协调能力。

(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

(5)会运用专业术语,对任一指定展览的布置进行分析评价。

(对项目任务结果的展示分析评价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了解桥涵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掌握独立进行桥涵施工测量的方法;

(2)熟悉各种涵洞的形式,了解不同涵洞类型的各种施工技术;

(3)熟悉各种桥梁的形式,了解不同桥梁类型的各种施工方法;掌握桥梁上下部结构常用的施工技术。

3.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使他们认识到****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社会。

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

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完成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素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各种桥梁施工具体方法进行案例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作风,与人相处、与人沟通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按学习领域(指任务或模块化课题或工作项目等)顺序描述课程内容及具体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与态度。

参考样板:

1.内容:

描述本学习领域的具体内容。

2.重点、难点:

确定该学习领域要理解的关键知识点。

3.学会、掌握:

必须学会的技术和掌握的技能

4.考核点:

包括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内容

5.活动设计:

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项目或实践项目。

6.课时安排:

本学习领域总课时为,具体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课时安排表

序号

学习领域

岗位能力

学习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考核点

课时

单元

课题

1

 

涵洞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工作

(1)学会施工放样的能力

(2)掌握施工设备的种类,了解各种主要设备的功能特性

(3)掌握识图能力,能按图施工

活动1:

学生用测量仪器在校内仿真实训

活动2: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施工设备的真实图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4

(2)各种类型洞施工技术

(1)具有基本的设计能力和计算能力

(2)具有处理现场技术难题的能力

(3)掌握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要点

活动1:

对主要设备的操作工作工艺进行动画模拟

活动2:

播放苏通大桥深水群桩基础施工录象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4

(3)涵洞附属工程施工

(1)掌握圬土基础、桩基础及沉井基础的施工工艺、相关的规范要求

(2)树立隐蔽工程的质量意识,加强其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

活动1:

(提问式、讨论式)准备一套基础施工的工程设计图纸,让学生读图、识图

活动2:

(工程案例)安庆大桥深水基础施工难点及其施工技术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4

2

3

(四).实施建议

4.1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按学习领域模块和项目顺序描述“项目载体选择、教学媒介选择、教学方法选择、学时分配、活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

教学建议要体现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要强调工学结合。

参考样板:

教学应注意: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和能力结构特点。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途径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4.2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给出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考核标准及评价办法,考试大纲及考核方式,应取得的证书名称及等级。

参考样板:

1.考核的形式

模块1:

笔试+项目方案设计

模块2:

模型制作+案例分析答辩

模块3:

笔试+项目方案设计+案例分析答辩

以上三种方式由各系、任课教师根据不同模块选择。

2.考核评价表

考核评价表

目标

评价要素

评价标准

评价依据

考核方式

评分

权重

知识

基本知识

按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运用知识完成书面作业;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个人作业

课堂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