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三大改造》教案 修改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6005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三大改造》教案 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6课《三大改造》教案 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6课《三大改造》教案 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6课《三大改造》教案 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6课《三大改造》教案 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6课《三大改造》教案 修改版.docx

《第6课《三大改造》教案 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三大改造》教案 修改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6课《三大改造》教案 修改版.docx

第6课《三大改造》教案修改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6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六安市金安区东桥镇东桥初中毕根昌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的是三大改造,讲述了我国在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这个过程,历史上又被称为“一化三改”。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

2.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

3.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4.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适应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中,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的方法。

2.通过搜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有关信息,整理相关资料,培养搜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三大改造”,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2.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意义。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

提问:

社会主义好,他到底好在哪里?

先让学生从歌词中找答案,即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逃跑……

教师过渡:

这首《社会主义好》的歌曲唱出了人民对社会主义国家由衷赞美的强烈感情。

确实,正是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才出现了今天的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

那么同学们知道中国是什么时候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吗?

又是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呢?

下面就让我们学习第6课《三大改造》,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2、新课讲授

教师讲述:

什么是三大改造?

就是国家从1953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中的“三”是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指社会主义改造。

目标导学一: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知识回顾: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有关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土地改革的一些内容,请你把知道的有关知识说一下,小组代表发言。

生:

改革完成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生:

土地改革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生: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师:

的确,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

土地改革后,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然而,我们在享受巨大欢喜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我们的国情,那就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

注意: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地主私有为农民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师:

请同学们结合下列材料并阅读课本,探究农业合作化原因。

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

土地买卖。

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

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材料二:

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一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衣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学生合作探究并回答,小组代表发言。

生:

我国农业采用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生产效率很低。

生: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

生: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也缺乏兴修水利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生:

个体农业也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教师引导归纳国家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课件展示)

(1)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2)个体农业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对农产品的需要。

所以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评析】

通过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喜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设疑:

在当时的情况下,党和政府使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困难呢?

学生探究并回答:

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

师:

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多媒体展示)

教师设疑:

推动农业合作化采取了怎样的原则和方针以及什么方法和形式?

生:

原则:

“自愿互助”;

生:

方法: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生:

形式:

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藩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这些农民家里一穷二白,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

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集体劳动,到深山打柴,互帮互助,共享生产资料,不仅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加了许多重要的生产工具。

(利用多媒体展示“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图片)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师:

探究农民为什么纷纷要求入社呢?

  生:

(讨论回答)通过互助合作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

  师:

说得好,主要原因是农民生活得到改善,显示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

教师设疑:

由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农民踊跃参加农业合作社,结果怎么样呢?

生:

到1956年底,96%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课件展示学生的回答。

注意:

1953-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农民私有为集体公有,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同学们: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们再来看一则材料:

多媒体课件展示:

材料一:

刘爷爷的大儿子有一家手工作坊,技术落后、设备很差、资金又少,所以他们的生活也很困难。

师:

广大农村和城市里的手工业者仍很贫困。

手工业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所以手工业者的生活很艰难。

那么同学们,既然也是因为大家各干各的,才导致大家都受穷,那能不能采取和农业一样的方法来帮助手工业者?

生:

能。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师: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也是引导手工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利用多媒体展示“手工业者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图片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引导学生思考:

手工业改造的结果如何?

学生: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注意: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使手工作坊的所有制发生的变化

合作化

个人所有合作社集体所有

(完成了手工业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

目标导学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教师过渡:

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方式上,而且还有伟大的创举。

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探讨。

教师设疑:

国家为什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生:

我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机器设备落后,自身发展困难。

生:

随着国家大规模有计划的工业建设的开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国营经济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明显。

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课件展示学生的回答。

(1)我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机器设备落后,自身发展困难。

(2)随着国家大规模有计划的工业建设的开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国营经济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明显。

(因为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只有加快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

教师设疑:

阅读教材,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播放电视剧《大宅门》片段。

提问:

在百草厅中东家们在商量什么事情?

学生:

公私合营。

学生回答:

从最初的以加工订货、统购包销为主,逐步发展到企业的公私合营。

使资本家企业逐步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师:

说得很好,课件展示学生的回答。

资料注释

(1)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在公私合营中,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全行业的公司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合营。

(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就是有代价的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2)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分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

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过渡形式。

拓展延伸

【1】为什么采取公私合营的形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教师讲解:

这是由历史与现实条件决定的: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第二,他们也拥护社会主义改造;第三,资本家有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

教师设疑: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什么政策?

生:

“利用、限制、改造”。

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

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一陈云在人大上的发言

阅读材料请回答:

陈云所说的“和平方法”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和平方法”?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和平方法”指的是赎买政策。

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他们固定的利息,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资本家不再是占有和经营原来企业的老板,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多媒体课件展示)

教师讲解:

赎买的两种形式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

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

(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拓展延伸

(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们在上海永安公司门前祝贺公私合营图片)

上海实行公私合营后的第一个早晨,人们在永安公司门前祝贺

教师拓展知识: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国内外。

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

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接受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

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医药企业之一。

教师出示《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敬献报喜信》图片

1956年1月,北京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敬献报喜信

教师设疑: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1956年底,全国有99%的私营工业企业和82%的私营商业户,实现了所有制的改造。

小组合作探究:

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公司合营

个人所有国有(国营经济)

拓展延伸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什么特点?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目标导学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师: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面我们就要分析三大改造的完成究竟有什么重大意义了,同时探究三大改造的评价问题。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大改造的结果和意义。

生:

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

生:

三大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生:

同时,标志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媒体展示: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1)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

(2)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

师:

三大改造取得巨大成功,成绩辉煌。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上海各界隆重集会和游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误区警示: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不是新中国的成立,而是“三太改造”的完成。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饱受外来侵略、奴役的历史,中国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师:

小组讨论:

如何评价“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课件展示:

关于如何看待“三大改造”,小明和小刚展开了讨论。

小明:

真是了不起!

在短短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真是了不起!

小刚:

“三大改造”中存在很多缺点和偏差,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师:

你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吗?

请从正反两方面说说你对“三大改造”的看法。

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

①积极的影响: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学生:

②局限性:

在三大改造工作的后期,由于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和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在长时间内也遗留了一些问题。

教师总结:

三大改造后期虽然存在这些缺点,中国人民通过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农民、手工业者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绝大多数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被消灭,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向了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

思维延伸

1.“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的联系。

“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重工业,是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是为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满足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要而开展的。

“一五”计划实施的时间是1953-1957年,“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

2.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三次变化。

第一次: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三次: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过渡时期结束,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

3.毛泽东的两大贡献:

第一:

1949年10月1日,建立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第二:

1956年底,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三大改造

实质: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

内容:

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先公私合营,后赎买

完成:

1956年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主导地位。

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板书设计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

农业

合作化

手工业

先公私合营

,后赎买

资本主义工商业

 

课堂检测

课后作业

1.编制表格,概括三大改造的内容、实质、形式、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师: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将三大改造以上内容的重点、难点内容再概括,简单明了地说明问题,填写在表格上,完成后上交。

  编制表格的要求:

  1.题目:

三大改造的内容、实质、形式、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2.语言高度精练。

 3.以表格形式呈现。

2.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我们接下来进入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请同学们预习:

第7课艰辛探索和建设成就。

教学反思

1.本课知识容量较大,在教学中主要尝试“情境一实践一创新”的教学策略,尽量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在课堂中注重对材料的讲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本课内容决定了本节教学应采用师生共同探究教学方法。

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找出三大改造的原因,其模式为: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

3.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采用编制表格教学法,把握本课三大改造的内容、实质、形式、结果及其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及三大改造的功过是非深入辨析,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唯物史观。

4.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学生理解起来确实存在难度,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等内容。

在教给学生一定的历史史实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是非观念。

5.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也有失妥当,内容过多。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不断思考,及时总结并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