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复习指导07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953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复习指导07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复习指导07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复习指导07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复习指导07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复习指导07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复习指导07秋.docx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复习指导07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复习指导07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复习指导07秋.docx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期末复习指导07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基础性、全面性、普及性。

2.1986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促进和保证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法。

3.面向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4.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力求体现其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的的方法。

6.美国当代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7.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儿童只需要观察就可以获得大量新的行为,而这一过程的实质是替代强化。

8.桑代克在《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指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是可以测量的论断。

9.根据评价的过程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

10.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坚持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

 11.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民主化和教育普及化。

 12.为迎接21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1988年教育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的办学思想及管理模式,被视为英国教育改革的里程碑。

 13.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4.卡尔·罗杰斯1942年出版了《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非指导性治疗理论及方法。

 15.公民教育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基本目标。

 16.社会学习心理理论认为:

人类行为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其基本理论是替代强化。

 17.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纽曼提出了社会行动道德教育模式。

 18.桑代克在《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指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的论断。

19.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坚持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

20.道德实践能力包括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行动能力。

21.美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公民教育道德教育。

22.价值澄清理论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关注生活、接受现实、启发思考和培养能力。

23.泰勒经过八年研究,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

24.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25.发展性评价在内容上应体现综合性,在标准上应体现分层性。

26.校本管理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将教育的权力与责任转移到学校层面。

27.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对学生所产生的教学影响程度。

28.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旨在提高公民基本素质而实施的普通文化教育。

29.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基础性、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普及化。

30.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31.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着手制定的《美国2061计划》提出了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

32.当前日本在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上增加了综合学习时间,将原有的三板块变为四板块。

33.赞可夫在1975年发表《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34.范例教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循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和范例性原则.

35.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基础性、全面性、普及性。

36.教育功能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即:

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37.布鲁纳在所著的《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38.社会学习心理理论认为:

人类行为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其基本理论是替代强化。

39.泰勒经过八年研究,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

40.学校效能即指学校对学生所产生的教学影响的程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美国2061计划的含义和阶段成果。

答:

美国科学促进会为提高美国中小学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在考察和分析了美国基础教育成效后,提出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科学、数学和技术改革的构想,并拟定了相关的实施方案。

1985年哈雷彗星曾光顾地球,它再次光顾地球将是2061年,以此命名这个计划,说明了它的未来指向。

其主要阶段成果:

(1)《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教育改革总报告和五份分报告。

(2)《科学文化标准》具体规定了实现目标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领域。

2.简述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及特点。

答: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试行)》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构成了这次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

主要有:

(1)课程功能的转变。

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2)课程结构改革,注意综合课程的设置,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的改革。

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程实施的改革。

倡导参与性、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5)课程评价的改革。

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简述赞可夫围绕他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原则。

答: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4)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5)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

4.简述现代教育评价发展的趋势。

答:

(1)重视教育评价的反馈和改进功能;

(2)重视扩大教育评价的范围;(3)重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4)重视教育评价中的自我评价。

5.简述克林顿政府提出的美国基础教育的八项培养目标。

答:

简述克林顿政府提出的美国基础教育的八项培养目标。

(1)重视早期教育,美国所有儿童作好学习准备。

(2)降低中学生的辍学率,高中生的毕业率至少达到90%。

(3)在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结束时,所有学生必须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英语、科学等8门必修课显示出驾驭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就业作准备。

(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和专业水平。

(5)美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水平达到世界一流。

(6)重视成人文化教育和终身学习。

(7)在学校消灭毒品、暴力、酗酒,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有序的学习环境。

(8)倡导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改善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促进学生在社会、情感和学术方面的发展。

6.简述当代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

答:

简述当代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

(1)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

(2)始终抓基础、及时更新内容;(3)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4)重视信息技术知识;(5)重视个人知识。

7.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答:

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2)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中包含4个因素:

即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3)学习活动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要与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产生联系,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意义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变化。

二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不断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上完成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总之,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知识的建构决不是随意的,必须与他人切磋,以及和自己的经验相联系,不断加以调整和修正;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

8.简述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内容。

答:

简述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内容。

价值澄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拉斯。

这一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多元的、相对的和变化的,学校德育要帮助儿童掌握价值澄清的方法,不是直接把价值观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学习、分析、评价、反思,尤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讨论、辩论等方式,使学生形成适合他自己的价值体系。

价值澄清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关注生活、接受现实、启发思考、培养能力。

9.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答:

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1)重视教育评价的反馈与改进功能;

(2)重视扩大教育评价的范围;(3)重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4)重视教育评价中的自我评价。

10.简述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

答:

简述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

中小学德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11.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主要特点。

答:

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主要特点。

(1)德育内容更加丰富、全面;

(2)内容具有层次性和多元性;(3)关注学生道德心理发展水平;(4)重视学生道德事件能力的培养。

12.简述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答:

简述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公民教育是指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的教育。

其基本内容有:

(1)道德品质教育;

(2)文明习惯与文明行为教育;(3)爱国教育。

  (每一部分内容要有自己的解释。

13.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内容。

答:

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强调人类行为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人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

(2)儿童通过替代强化而获得道德行为。

所谓替代强化就是儿童通过他人的行为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而进行模仿,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14.述教育评价的概念及特征。

答:

简述教育评价的概念及特征。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育评价的主要特征是:

教育评价的客观性、教育评价对象的广泛性、教育评价过程的组织性以及教育评价的判断性。

15.简述发达国家教育评价观的变化。

答:

简述发达国家教育评价观的变化。

主要是由单一的认知评价转向全面评价,将评价的判断、证明功能转向“改进”功能,注重形成性评价、综合性评价。

16.简述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含义。

答:

简述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含义。

学习型组织是适应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指营造组织内的学习氛围,能够使组织进行有效的集体学习、个人学习,不断提高个体素质,从而促进组织发展的一种组织理念。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学(组织学习)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建立学习型组织,使教师具有更高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对影响学生,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7.简述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答:

简述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学校加强与社会的直接联系:

扩大学校管理职能,提高学校社会化程度,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办学,为社会提供服务;

(2)重视学校管理中家长的参与作用:

主要有设立全国或地域的家长组织,并行成网络,同时指定有关法律法规,保障家长参与教育管理的权利。

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意义是:

(1)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

(2)推动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3)增强学校教育的活力。

18.简述基础教育改革的一般过程。

答:

简述基础教育改革的一般过程。

首先说明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动员阶段、实验阶段、实施阶段和巩固反思阶段。

然后简要说明每一阶段包括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

19.简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答:

简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首先说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含义。

然后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