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E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4634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25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2E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1202E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1202E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1202E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1202E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02E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1202E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2E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02E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1202E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202E工作面为-850水平一采下山区东翼第二个二层工作面。

该工作面南起回风巷,标高-941.89~-915.06m,北至运输巷,标高-1005.8~-969.8m,东至工作面切眼,西至设计停采线。

工作面东西走向长900m,南北倾斜宽70~185m,工作面倾斜面积为117139.5㎡。

工作面范围内地表标高+169.65,煤层平均埋深1129.98m。

工作面以东尚未开拓,以西为-850水平一采区下山煤柱,以南为F21断层煤柱及1201E工作面老空区,以北尚未开拓,工作面下伏四、六、十一、十三层煤均未开采,工作面对应地表为胜德庄村及其以西农田,无河流及其它建筑物,开采该面对胜德庄有一定影响。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1-1-1

水平名称

-850水平

采区名称

一采区下山区

地面标高

+169.65m

井下标高

-1005.8~-915.06m

地面的相对位置

工作面对应地表为胜德庄村及其以西农田,无河流及其它建筑物。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开采该面对胜德庄有一定影响。

井下位置及与相邻关系

该工作面南起回风巷,标高-941.89~-915.06m,北至运输巷,标高-1005.8~-969.8m,东至工作面切眼,西至设计停采线。

工作面以东尚未开拓,以西为-850水平一采区下山煤柱,以南为F21断层煤柱及1201E工作面老空区,以北尚未开拓,工作面下伏四、六、十一、十三层煤均未开采。

走向长度

900m

埋深

1129.98m

倾斜宽

70-185m

面积

117139.5m2

第二节煤层

二层煤为矿井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中间有一层炭质砂岩夹矸,厚0.02m,为二层煤主要标志层之一,属稳定煤层,结构复杂,局部二层煤沉积发育异常结构发生变化,夹杂炭质页岩,厚0.4~0.6m。

煤质牌号为气煤,煤岩类型为以暗煤、亮煤为主,含少量镜煤,属半亮型煤,容重1.37t/m3。

根据巷道实际揭露,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62°~91°,倾向NW~NE,倾角18°~24°,平均22°。

煤厚1.7~2.8m,平均2.34m。

 

二层煤煤质特征如下表:

表1-2-1

Mad

(%)

Ad

(%)

Vaf

(%)

Qb.daf

MJ/kg

St.d

(%)

Y

(mm)

煤质牌号

2.55

20.0

39.26

34.11

0.72

15.8

气煤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根据工作面上、下平巷、补充巷及附近钻孔实际揭露,工作面在回风巷D3点及D6点以西附近区域发育砂质页岩伪顶,灰黑色,性脆致密,易冒落,厚0~0.3m,其上为粉~细砂岩,灰白色,水平层理发育,硬度较大,厚0~2.0m;工作面其余范围二层煤顶板为砂质页岩,灰黑色,性脆致密,局部裂隙发育,易冒落,平均厚度6.5m;再上为煤1,黑色,厚0.7m,再上为砂质页岩,灰黑色,性脆,具贝壳状断口,厚8.1m;煤2直接底板在回风巷D6至D7点中部等局部地点少量发育,厚0~0.25m,在回风巷D5至D6点附近区域发育粉~细砂岩薄层0.3~0.5m;工作面其余范围二层煤底板为砂质页岩,灰黑色,性脆致密,平均厚2.7m;再下为煤3,黑色,厚0.5m;再下为砂质页岩,灰黑色,性脆致密,水平层理发育,厚10.22m。

二层煤至四层煤平均间距20.05m。

详附图1-3-1:

煤层综合柱状图

 

第四节地质构造

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根据工作面巷道实际揭露,该面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共有9条断层,分述如下:

断层

编号

断层

性质

走向

倾向

倾角

落差(m)

揭露点位置

f1

正断层

50°

SE

60°

H=1.5

回风巷D3点东14.5m处揭露。

f2

正断层

60°

SE

40°

H=10.0

回风巷D9点东19处揭露。

f3

正断层

216°

NW

40~70°

H=10~25

回风巷D11点东18处及运输巷A4点东5m处揭露。

f4

正断层

57°

SE

70°

H=3

回风巷D12点处揭露。

f5

正断层

61°

SE

65°

H=1.5

回风巷D18'点东2m处揭露。

f6

正断层

47°

SE

60°

H=0~7.0

回风巷D18'点东16m处揭露。

f7

正断层

225°

NW

70°

H=3.2

回风巷D22点西3m处揭露。

f8

正断层

225°

NW

70°

H=2.5

探巷C2点南16m处揭露。

f9

正断层

51°

SE

65°

H=3.5

运输巷M17点南3m处揭露。

以上断层中,除f1、f5断层落差较小,其余断层均落差较大延展长,对回采影响较大,需补掘巷道以利开采。

二、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工作面中无陷落柱、岩浆侵入体等其它特殊地质构造。

工作面运输顺槽、轨道顺槽、采面切眼素描图见工程平面图。

第五节水文地质

该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二层煤老顶砂岩属弱含水层,仅在断层或裂隙发育处有少量淋水,对工作面开采无大的影响。

预计工作面正常涌水量0.1m3/min,最大0.15m3/min。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表表1-6-1

瓦斯

瓦斯含量低级,无瓦斯突出趋势

煤尘爆炸指数

爆炸指数42.82%,具有煤尘爆炸危险

煤的自燃倾向性

自然发火期36天,具有自然发火性

地温危害

平均地温23℃,无地温异常现象

冲击地压危害

本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存在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

工作面斜面积:

外段60960.3㎡、里段49648.1㎡,煤2视密度1.37t/m3,平均煤厚2.34m,回采率95%。

Q工业储量=110608.4*2.34*1.37=35.5(万吨)

Q可采煤量=35.5*95%=33.7(万吨)

Q损失煤量=1.8(万吨)

二、采煤工作面服务年限

根据工作面巷道布置情况,工作面开采分为A、B、C三个块段。

(一)A块段:

工作面从里段切眼至上巷小轨道下头D18点。

平均走向长度180m,平均倾斜宽度181m,循环进度0.6m、日循环6个、月生产天数30天。

该块段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

=180/(0.6×6×30)=1.67个月

(二)B块段:

工作面从上巷小轨道下头D18点至工作面里段停采线,平均走向长度150m,平均倾斜宽度90m,循环进度0.6m、日循环9个、月生产天数30天。

该块段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

=150/(0.6×9×30)=0.9个月

(三)C块段:

工作面从外切眼至外段停采线。

平均走向长度350m,平均倾斜宽度160m,循环进度0.6m、日循环6个、月生产天数30天。

该块段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

=350/(0.6×6×30)=3.24个月

(三)合计计算工作面的服务年限

工作面的服务年限=1.67+0.9+3.24=5.8个月。

由于该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较多,工作面延长、缩短频繁,影响生产严重,在生产过程中,断层对工作面生产影响程度可能与预计的存在误差。

故工作面在个别块段的日循环会相应增加或减少,工作面服务年限相应缩短或延长。

第二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概况

(一)采区设计

-850水平一采下山区是协庄煤矿2004年设计,新矿集团公司2004年3月2日以[2004]新矿生便字95号文批准,并于2004年投产的。

该采区为单翼采区,采区内采用二、四层联合布置,布置有-850一采轨道下山、-850一采运输下山,-850一采回风下山。

-850水平一采区的1202E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名称为《1202E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08年7月5日。

根据1202E工作面安全评价,该工作面符合开采要求。

(二)采区巷道布置概况

1、工作面回风巷

工作面回风巷采用锚带网联合支护,采用“W”钢带((3200×275mm)配10#菱形铁丝网(3600×1000),Φ22×L2400mm高预应力让压锚杆支护顶板,两帮采用Φ22×L2400mm高预应力让压锚杆配塑料网(上帮网3200×1000mm,下帮网1800×1000mm)及1.5m的W钢带护帮,底角锚杆使用铁托盘或“W”铁托盘护帮。

巷道断面为梯形,巷道净高2.4m,净宽3.0m,净断面为7.2m2。

主要用于该工作面的回风和运料。

回风巷内布置直径4寸的防尘管路一趟、直径2寸的压风管路一趟,并设有乳化泵站等设备。

2、工作面运输巷

1201E综采工作面北侧为运输巷,沿煤层顶板布置。

采用锚带网联合支护,采用“W”钢带(3200×275mm)配10#菱形铁丝网(3600×1000),Φ22×L2400mm高预应力让压锚杆支护顶板,局部使用Φ25×L2400mm高预应力让压锚杆支护顶板。

两帮采用Φ22×L2400mm高预应力让压锚杆配塑料网(上帮网3200×1000mm,下帮网1800×1000mm)及1.5m的W钢带护帮,底角锚杆使用铁托盘或“W”铁托盘护帮。

巷道断面为梯形,巷道净高2.7m,净宽3.2m,净断面为7.8m2。

主要用于该工作面的进风和运煤。

运输巷内布置有直径2寸的防尘管路一趟、直径2寸的压风管路一趟,并在靠工作面侧设置转载机和胶带输送机。

3、工作面切眼

切眼长190m,采用2600×275mm“W”钢带配菱形网(2800×1000mm)、Φ22×L2200mm全螺纹钢锚杆支护顶板,锚杆排距1000mm;锚杆间距800mm;东帮采用Φ22×L2200mm全螺纹钢锚杆配塑料网及“W”钢托盘护帮。

西帮采用Φ30×L1500mm木锚杆配塑料网及水泥托盘护帮,锚杆排距1000mm;锚杆间距1000mm。

每隔3m在巷中顶板布置一根锚索。

1202E切眼断面形状为梯形,S荒=13.52m2,S净=12.5m2。

附1202E工作面平面图及巷道素描图。

第二节采煤工艺

一、采煤方法

1202E综采工作面依据采区设计,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二、工作面开采方案

1202E工作面由于受断层影响,工作面多处为不等长开采,随工作面推进,采长将逐渐增大或减少,工作面溜尾需增加或减少液压支架。

根据工作面巷道布置形式,将工作面划分为A、B、C三个块段,对每个块段的开采情况分别进行说明。

(一)A块段开采方案:

A块段:

自里段切眼至上巷小轨道下头D18点。

工作面切眼安装119个液压支架,下端头为11m的高档普采段。

工作面自切眼开始实心转采溜头至B1点以西30m,转采角度330。

转采溜头期间逐渐减少工作面下端头高档普采段,当转采至B1点以西15m时,下端头高档普采段消失。

转采溜头期间工作面溜尾逐渐增加支架,支架由117架增加至122架,再由122架缩短至46架。

工作面推采至上巷小轨道时,需随推进随缩短溜尾支架,工作面推采至距小轨道20m时另行制定上部支架、溜槽撤除安全技术措施。

(二)B块段开采方案:

B块段:

自上巷小轨道下头D18点至里段停采线。

工作面下端头推采至补充运输巷时,随推进调采溜尾,直至工作面与补充运输巷夹角达到930面正常推采,并随采随延长溜尾至停采线,工作面在B块段期间,支架由46架逐渐增加至106个支架,工作面推采至补充运输巷时平均每推进1.9m延长一个支架。

(三)C块段开采方案:

C块段:

工作面外切眼至外段停采线。

工作面开采至C块段时,外切眼安装38个支架,当工作面推采至D9点时,工作面延长至106个支架,平均每1.6m延长一个支架。

三、采煤工艺

工作面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采用MG-180/435-W型双滚筒采煤机落煤、装煤,采煤机截深0.6m,采用SGZ-730/400运输机运煤、SGW-630/110转载机运煤、ZY2800/14/32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施工顺序为:

割煤→移架→移运输机。

四、割煤方式

1、正常割煤

采用MG-180/435-W型双滚筒采煤机双向割煤,见顶见底一次采全高,自开缺口,往返一次进两刀。

采煤机正常割煤为前滚筒在上割顶煤、后滚筒在下割底煤,割煤的同时完成装煤。

2、采煤机正常进刀方式

采煤机的进刀方式为上、下端头斜切割三角煤进刀,进刀段长度距煤机前滚筒不小于23m,进刀深度0.6m。

具体操作如下:

(1)采煤机向下(上)割透端头煤壁后,按由上(下)而下(上)的顺序推移刮板运输机,使得刮板运输机弯曲段不小于15m,然后调换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向上(下)进刀,通过运输机的弯曲段使煤机逐渐截割入煤壁,使得采煤机达到正常截割深度0.6m,按由上(下)而下(上)的顺序推移刮板运输机,使运输机呈平直状态。

(2)再次调换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向下(上)割三角煤至割透端头煤壁。

(3)割完三角煤以后,调换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采煤机空机返回进刀茬,随割煤随推移刮板运输机,进入正常割煤状态。

3、单向割煤

工作面俯采或煤机装炭困难时,工作面采用单向割煤,往返一次进一刀。

4、单向割煤进刀及割煤方式

(1)下滚筒下降沿底,上滚筒上升沿顶上行割煤至吃刀处以上。

(2)将吃刀处以下的运输机推靠至煤壁。

(3)煤机继续上行割煤至溜尾。

(4)煤机翻刀下滚筒沿顶、上滚筒沿底下行扫机道至溜头。

(5)将溜头吃刀处以上的运输机推靠至煤壁。

五、移架、移溜方式

双向割煤时移架、移溜方式为:

推机时采用追机移架,提机时采用分段停机移架,顶板破碎地段采用及时停机移架。

移完架后顺序移溜的方式,移溜方向为自下(上)而上(下);单向割煤时移架、移溜方式为:

割煤后分段停机移架,煤机扫完机道后顺序移溜的方式,移溜方向为自下而上移溜。

移溜步距0.6m,弯曲段长度不小于15m。

采煤机向下(上)端正常割煤时,按照自上(下)而下(上)的顺序,依次推移刮板运输机,至距离采煤机后滚筒不小于5m。

在采煤机向上(下)斜切进刀切入煤壁规定截深0.6m后,将运输机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推向煤壁,成一条直线。

采煤机端头单向割煤时,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推移刮板运输机,至距离采煤机后滚筒不小于5m。

在采煤机向下斜切进刀切入煤壁规定截深0.6m后,将运输机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推向煤壁,成一条直线。

六、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由于工作面受断层影响,工作面为不等长开采,工作面循环生产能力分块段进行计算。

工作面循环进尺0.6m,采高按平均煤层厚度计算,回收率95%,月生产天数按30天。

(一)A块段:

平均走向长度180m,平均倾斜宽度181m,循环进度0.6m、日循环6个、月生产天数30天。

日产量=181×2.34×0.6×6×1.37×0.95=1985吨;

月产量=1985×30=59550吨

(二)B块段:

平均走向长度150m,平均倾斜宽度90m,循环进度0.6m、日循环9个、月生产天数30天。

日产量=90×2.34×0.6×9×1.37×0.95=1480吨;

月产量=1480×30=44400吨

(三)C块段:

平均走向长度350m,平均倾斜宽度160m,循环进度0.6m、日循环6个、月生产天数30天。

日产量=160×2.34×0.6×6×1.37×0.95=1754吨;

月产量=1754×30=52620吨

工作面过断层或延长支架时根据现场情况有可能会打破正规循环,工作面生产能力核能会有所下降。

 

附图2-2-1:

正常采煤机溜头进刀及割煤示意图(溜尾进刀及割煤方法同溜头)。

附图2-2-2:

单向割煤采煤机进刀及割煤示意图。

第三节设备配置

工作面设备配置表表2-3-1

采煤机

型号

MG-180/435-W

采高

1.4~2.7m

滚筒直径

1400mm

截深

600mm

截割功率

2×180KW

电压等级

1140V

液压支架

型号

ZY2800/14/32

工作阻力

2800KN

初撑力

1972KN

支护强度

0.55~0.63MPa

底板平均比压

0.5~1.35MPa

支架高度

1400~3200mm

适应采高

1.7~3.1m

支架宽度

1410~1580mm

立柱安全阀卸载压力

44.5MPa

操纵方式

本架操纵

刮板输送机

型号

SGZ-730/400

功率

2×200KW

运输能力

700T/h

刮板链形式

中双链

刮板间距

1104mm

中部槽

1500×730×275mm

溜子

型号

SGW-630/110

功率

55×2KW

运输能力

500t/h

运输长度

90m

链速

1.34m/s

中部槽

1500×630×190mm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型号

STJ-1000/125*2

电机功率

2×125KW

带宽

1000mm

运输能力

450t/h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型号

SPJ-800

电机功率

2×30KW

带宽

800mm

运输能力

450t/h

乳化液泵(两台)

型号

BRW-200/31.5

电机功率

125kW

公称流量

200L/min

公称压力

31.5MPa

辅助运输设备

选用1.0吨矿车,JD-40型,JD-11.4型,JD-75型,JH-20,JH-8型绞车牵引

附图2-3-1:

1202E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第三章顶板管理

第一节支护设计

一、支护强度计算

(一)参照面1201E工作面矿压参数汇总表表3-1-1

序号

项目

单位

同煤层实测

1

顶底板条件

直接顶厚度

m

9.9

基本顶厚度

m

5.4

直接底厚度

m

0.5

2

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

m

7

3

初次来压

来压步距

m

30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n/m2

490

来压显现程度

不明显

4

周期来压

来压步距

m

12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n/m2

483

来压显现程度

不明显

5

平时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n/m2

430

6

直接顶悬顶情况

m

7

底板容许比压

MPa

4.794

8

直接顶类型

1

9

基本顶级别

10

巷道超前影响范围

m

29

25

(二)合理支护参数的计算

8倍采高的岩石重应力对支架造成的载荷强度,取8倍采高的岩石重应力。

P=8hγg=8×2.34×2.6×9.8=477KN/m2

其中:

h——————煤层采高,2.34m;

γ——————顶板岩石容重,2.6t/m3

(三)通过上述计算

1、8倍采高法计算支柱载荷477KN/m2。

2、参考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见表3-1-1),最大平均支护强度=490kN/m2

3、选择工作面支护强度为491kN/m2,因此工作面支护强度应大于0.491MPa。

二、顶板控制

(一)根据以上矿压参数及支架阻力计算,液压支架选型为:

根据工作面条件与支架适应条件对照表可以看出,选用ZY2800/14/32轻型液压支架,在满足顶板管理支护强度需要的同时,也能满足底板比压值要求。

通过对比、验算,证明选用ZY2800/14/32能满足要求。

工作面条件与支架适应条件对照表表3-1-2

工作面条件

支架适应条件

倾角

22°

0--450

煤厚

1.7—2.8m

1.7---3.1m

煤硬度

中等

中等

底板比压

4.794MPa

0.5—1.35MPa

支护强度

0.491MPa

0.55—0.63MPa

(二)工作面单体支护密度计算

1、工作面支护强度应大于或等于50.1t/m2。

2、工作面支护密度计算

支柱实际工作阻力:

Rt=R0×Kz×Kg×Kb×Ka×Kh

=30×0.99×0.99×0.99×0.99×0.99=28.5t/根

其中:

R0:

支柱额定工作阻力,取30t/根

Kz:

支柱增阻系数,取0.99

Kg:

支柱工作阻力系数,取0.99

Kb:

支柱不均匀系数,取0.99

Ka:

工作面倾角系数,取0.99

Kh:

工作面采高系数,取0.99

工作面要求支护密度N=Ps/Rt=50.1/28.5=1.76根/㎡

3、工作面选取单体支护密度

1/(0.7×0.8)=1.78根/㎡

工作面单体支护密度1.78根/㎡>1.76根/㎡

故单体支护段选取排距0.8m,柱距0.7m完全能满足要求。

4、柱鞋直径确定:

根据对该工作面煤岩力学性质测定结果,1202E工作面底板允许载荷强度为4.794MPa。

柱鞋形式和尺寸一般应根据顶板类级、底板类级进行选择计算,应使柱鞋面积大于等于可防止发生支柱钻底的最小底座面积,。

即应满足式<1>的规定:

S≥Smin……………………..<1>

式中:

S----支柱的底座面积

Smin---支柱的最小底座面积

最小底座面积的计算:

根据支柱额定载荷与实测允许底板载荷强度,按照式<2>进行计算.

Fmin=F/P×10-3…………………….<2>

式中:

F--支柱额定载荷平均值,单位KN.本次计算取支柱全部在额定阻力状态下工作时(最坏状态下)支柱的平均工作阻力30t(294KN).

P-允许底板载荷强度。

1202E工作面载荷强度取4.794MPa。

Smin=F/P×10-3=294/4.794×10-3=61.3×10-3m2=613cm2

根据以上计算和我矿已采二层工作面开采经验,可知,工作面正规支柱加穿直径43cm铁鞋或使用规格为0.6*0.2m2的M鞋支设完全符合要求。

(三)乳化液泵站

1、泵站及管路选型、数量

乳化泵选用BRW-200/31.5型两台。

供液管路选用高压胶管,耐压45MPa以上。

2、泵站设置位置

泵站安设在回风巷距离切眼500m的位置。

3、泵站使用规定

要保证泵站压力不小于30MPa,乳化液浓度3%--5%。

要加强支架与泵站的维修,杜绝系统的窜漏液。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工作面支护采用ZY2800/14/32型支架,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工作面最大控顶距3.74m,最小控顶距3.14m。

一、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

(一)支护方式

工作面顶板支护采用及时支护的方式,即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架后移运输机。

施工顺序为:

割煤→移架→移运输机。

(二)移架方式

本工作面采用本架操作,推机割煤时采用追机移架的方式对顶板进行支护,在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支架,再移运输机,即割煤—移架—移运输机;正常移架要滞后采煤机滚筒6—9m。

提机割煤时采取分段停机移架的方式对顶板进行支护,分段距离不大于60m。

顶板破碎或片帮严重时要紧跟前滚筒停机移架或超前移架。

采用带压移架的方式移架,移架步距0.6m。

移架过程中随时调整支架,保证支架垂直煤壁。

端头处三架排头架的移架的顺序为:

先移2#架,后移1#架,再移3#架。

(三)移架质量要求

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得低于24MPa;移架步距为0.6m;移架要作到少降快拉,防止出现漏顶现象;移架后必须保证支架齐直,其偏差不大于±50mm,支架中心距在1500±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