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9年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3937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9年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9年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9年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9年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9年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9年讲义.docx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9年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9年讲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9年讲义.docx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9年讲义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1937—1949年)

 侵华日军的罪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侵华原因

(1)既定国策:

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2)转嫁危机:

转嫁世界性经济危机给日本的困境。

(3)可乘之机:

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

2.罪行表现

(1)军事侵略:

制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2)烧杀抢掠:

制造南京大屠杀,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殖民统治:

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植汉奸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原因: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表现

(1)中国共产党

①九一八事变后,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②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在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军民:

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3)爱国民众:

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4)爱国学生:

1935年12月9日,发动“一二·九运动”。

(5)国民党爱国官兵

①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十九路军在淞沪抗击日军。

②安德馨率全营300名官兵在山海关力战殉国。

③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在长城内外英勇抗战。

④冯玉祥与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收复多伦,将日军赶出察哈尔省。

⑤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全民族抗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背景

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

②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过

①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②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③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意义:

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

2.国共合作抗日

抗战史实

特点、结果(意义)

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

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徐州会战(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敌后战场

①中共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②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③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

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最终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

【辨析比较】

1.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1)党内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2.“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

“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

由于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

“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图解历史】

抗战时期两大战场的关系

【微点提醒】

战略反攻与战略决战

战略反攻是指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战略决战是指三大战役,最终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共“七大”:

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1)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关东军。

(3)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3.胜利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2)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放战争

(1)背景: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2)爆发:

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3)进程

①土地改革:

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③战略决战:

1948年9月至1949年初,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④胜利: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依据:

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标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4)历史经验:

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图解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答题术语]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中国军民进入全面抗战阶段。

2.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领导中国军民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大阶段,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战时期两大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3.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4.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

5.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基本解放了全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双减双交”政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党就逐步确立了“双减双交”政策。

洛川会议上,我党第一次用纲领的形式正式确定了“双减双交”政策为我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土地政策。

这与国共十年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有着不同的性质,其特点有三:

首先,这一政策是在日本全面侵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抗日救国纲领的形式提出的,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其次,制定这一政策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体现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一致性;再次,这一政策虽具有改良性和不彻底性,但它削弱了封建剥削制度,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是抗战时期最符合实际的进步性土地政策。

它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抗战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它使解放区的土地占有关系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有利于革命的变化,为以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阶级和物质条件;它联合了地主阶级,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根据地,对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2.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为保卫滇缅公路和支援英军作战,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2月下旬由滇西入缅。

战争分为二个阶段,即滇缅路之战和打通中印公路之战。

(1)滇缅路之战:

1942年3月8日,日军攻陷仰光后,分三路北进,中国远征军狙击中路和东路正面之敌,英军狙击西路之敌。

中国远征军在同古保卫战中沉重打击日军后,由于联络和给养被切断,被迫撤退。

西路英军不断败退。

4月16日,英军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被围于仁安羌以北地区。

中国远征军新38师在师长孙立人的带领下,攻破日军封锁,击溃敌军主力,光复仁安羌,救出7000多名英军及被俘的英国士兵、美国传教士、记者等500多人,创造中国军队扬威于异国的纪录。

此后,日军长驱直入,攻陷云南腾冲,中国远征军一部退入中国云南境内,采取守势,另一部撤往印度。

6月6日,战斗终结。

撤往印度的远征军经过整顿改称中国驻印军。

(2)打通中印公路之战:

中印公路是从印度的列多,经野人山区、胡康河谷、密支那至八莫,与滇缅路衔接,史称中印公路或史迪威公路。

为打通中印公路,1943年春,中国驻印军和盟军开始了缅北反击作战。

中国军队勇猛进攻,日军节节败退,到1945年1月27日,中国驻印军攻占芒友,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完全打通了中印公路。

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

至此,完成了作战任务,战斗结束。

中国远征军在这次作战中,歼灭日军四个师团的大部或一部,牵制了日军缅甸方面军的预备队,为收复缅北及支援整个缅甸战场做出了贡献。

提升点一 单列视点——抗日战争的特点及胜利原因

史料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

[教你读史] 史料一信息“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愿意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和改编,体现了中共合作抗日的最大诚意。

[提示] 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

史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

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探究:

(2)结合史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有哪些。

并举例说明“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教你读史] 史料二从民族凝聚力、军事力量对比、民众的斗志等角度分析了日本军国主义失败的原因。

史料“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说明日本对中国实行速战速决的战争策略。

[提示] 错误估计:

日本认为中国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会再次凝聚团结起来;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

主要表现:

政治上:

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

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战略上相互配合。

史料三 中国抗战的国际共识

[论从史出]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使日本深陷中国战场,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的抗战。

史料四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

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