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下学期三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副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24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下学期三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年级下学期三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年级下学期三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年级下学期三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年级下学期三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下学期三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副本.docx

《高三年级下学期三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下学期三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副本.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年级下学期三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副本.docx

高三年级下学期三检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副本

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共22题,共150分。

(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4)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

二者分别用“依”和“以”,用语准确,不能换位。

历史上,儒家主张以德治国,但其本质是依德治国。

依德治国要求性善,儒家倡导性善,但这只是一种贯彻自己学说的立论而已。

因此,我们不能依德治国。

依法治国也不能换成以法治国。

如果以法治国,法就可能蜕变为统治工具,统治者自己则置身法外;依法治国,意味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封建社会有丰富的法律文化和诸多法律,如秦律、汉律、唐律等,可以取其精华、加以借鉴,但封建社会不是法治社会,因为其法律只是用来统治老百姓的。

道德与法律是有界限的。

道德重在化民、教民,有道德的人会自觉遵法守法。

个人主义者或利己主义者容易突破道德底线做违法的事,但有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思想并不违法。

法律要论迹,提供犯罪事实;道德要论心,提倡慎独慎微。

我们应当用道德教化民众,用法律厘定罪与非罪的界限。

只有这样,才能从道德与法律两方面治理好国家和社会。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要求往往高于法律规定。

比如,法律没有规定不孝敬父母是犯罪,但子女不赡养父母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

孝不只是赡养和义务,而且是敬,是一种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只依法交赡养费而不敬爱,不能算孝。

正如孔子所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我们不能用法律条款反对道德教化,也不能用道德观念绑架法律。

就社会功能而言,法律主要是事后处理或惩罚,而道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

可以说,道德是一种自觉行为,甚至是一种勇气。

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些行为都是道义力量使然,而不是法律条款的规定。

在社会主义社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必然形成强大合力,释放强大正能量。

从道德角度说,我们提倡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种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并不违反法律中有关个人权利保障的条款。

维护个人合法权利属于法律范畴,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权利并非法律规定,属于道德范畴,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

相反,如果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立起来,则是有害的,其实质往往是混淆了法律和道德的不同功能。

道德规范不能脱离时代和社会制度。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树立正确价值观,出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考虑,在对公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有分析地强调责任优先于权利等道理是正确的。

相反,将权利置于责任之上、将自由置于国家安定团结之上、将个人置于集体之上,在实践中会带来许多危害。

社会主义法律应当维护个人权利,社会主义道德应当倡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提倡无私奉献。

这就是法律与道德相得益彰的辩证思维。

(摘编自陈先达《法治与德治何以相得益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其中的“德治”理念与儒家“以德治国”本质上是一致的。

B.我国封建社会法律文化丰富,很多朝代都有自己的法律,但因为其法律只是用来统治老百姓的,并不值得借鉴。

C.一个人只是有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思想并不会违法犯罪,因此个人主义者或利己主义者不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

D.道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诸如“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行为都是一个人道德自觉的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独辟蹊径,从“依”和“以”用语精准的角度,阐释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不能“以法治国”和“依德治国”。

B.第三段通过引用孔子的话论述真正的“孝”应当包含对父母的敬爱之情,从而论证了道德要求高于法律规定。

C.第四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释放强大正能量。

D.最后一段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法律应当保护个人权利,道德上倡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律论迹,道德论心,一个人如果突破道德底线做了违法的事,就能用法律来厘定其罪行。

B.一个社会,如果用法律条款反对道德教化,用道德观念绑架法律,那就不是真正的法治社会。

C.在社会主义社会,从道德层面提倡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势必影响个人权利的保障。

D.在社会主义社会,为了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对公众进行教育时,应该有分析地强调责任优先于权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一条消失的河流的源头

阎豫昌

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

河流虽然消失了,源头仍有清泉从地心喷出。

这不是一条无名小河的源头,而是古代著名的济渎。

济渎东西两源汇合的清波曾经能够独流入海。

《尔雅·释水》记载:

“江淮河济为四渎。

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如今,济渎源头的泉水,仍似珠玉般从地心涌出。

今人不见古人面,但古人留下的笔迹和行踪,却是可以寻觅的。

一串泉水如一串闪光的故事,诉说着古老的史实和神话。

这儿曾使司马迁留连忘返,他在《史记·封禅书》写道:

“四渎者,江淮河济也。

我站在司马迁曾漫游过的济渎源头。

这源头在至今犹存的豫北济源县的济渎庙里。

庙里有几棵古老的汉柏,枝头的新叶仍然青翠芬芳,在它们两千多岁的年轮里,也许还收藏着司马迁的足音。

“四渎”和“五岳”一样,受到古代帝王隆重的封禅。

济渎庙现存庞大的古建筑群,仍占地一百多亩,保留着清源洞府门、济渎神寝宫等七十多间宋元明清建筑。

人们由此可以遥想它自隋代开皇二年兴建庙宇以来的繁荣。

醉心于畅游名山大川的唐代文人,曾于月夜泛舟济渎。

如今,唐时的河道消失了,那歌吟却依然在《全唐诗》中回响: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

濮泉数眼沸,平地清流通。

这是诗人李颀的歌吟。

如今,诗人赞叹的那可通舟船的清流,只有那几棵两千多岁的“将军柏”在朦胧的月夜中、在如梦的忆旧中才能闪现吧?

“将军柏”当然也记得,那位名叫白居易的大诗人,倚在它的树干下,深情地注视着齐渎的泉水向东涌流,放声长吟:

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

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这位大诗人从济水东流不到大海决不停留的奔腾向前之势,悟到了人生哲理。

济水哺育了两岸的百姓,也哺有了诗人文豪,给他们以哲理和诗情。

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

这里,曾诞生过许多绚丽的神话。

济水源头,汇出的一潭清水曾被称为“小北海”,也是济渎神的“河宫”。

皇帝和大臣们,曾毫不吝啬地向河宫抛下长长的金银项链,名曰“抛长生”,祈祷长生不老。

他们没想到,不但皇帝王公大臣要老,要死,连济水也老了,死了,消失了……

只有几座古碑,记载着海市爱楼般的“济渎朝霞”的美景,叙述了一个从洞庭湖来的旅人向济渎种击石投书、传达玉帝命其行雨的神话。

令人叹息的是,如今济源县的年轻人,也许不明白他们的故乡竟是以济水之源命名的。

济源县的地图上,也没有济水,甚至连济渎庙的标志也没有。

济读的集水流进蟒河,蟒河又流进黄河。

古代济水独流入海的河道,早被黄河吞没了。

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

我的脚下,是济渎水汇成的小潭。

潭上有石桥,桥畔可供凭栏观鱼的“灵渊阁”是古代帝王大臣们“抛长生”时投掷下金链的地方。

如今,这“灵渊阁”下的小北海,只有几个洗衣妇将肥皂泡涮进潭水,枯枝败叶和碎级屑在潭中漂移。

何处去寻“苍螭送飞雨,赤鲤喷回风”的济渎胜境?

谁能相信这儿竟是沉过金链、诞生过许多美丽神话、激发过古代第一流大诗人激情的济水之神的“河宫”?

由济渎庙西行里许,便是济水西源——延庆寺含利塔西墙外著名的“龙潭”。

这是出自王屋山的流水,出山后潜流地下,至此又从地心涌出,汇成济水西源。

此处被誉为“龙潭夜月”——济源八大景之一。

那景色是:

“潭水莹澈,夜间潭光塔影,相映如画。

我来到这景色如画的西源一看,大吃一惊:

“龙潭”周围的草坡上,支着一个个大铁锅,锅里煮着黑黃色的碱水,碱水里放着黑的白的羊皮。

羊皮又拖到“龙潭”里漂洗,刚涌出地面的清泉,立刻被污染成一潭黑黄恶臭的污水。

看来,人们的生计和致富,比保护自然环境更胜一筹。

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

济水消失了,黄河吞没了它下游的河道。

但是,黄河并没有吞没济水之源!

济渎依然存在,泉水依旧涌出,为什么河南省分县地图册上都不再标示济渎了呢?

为什么济读清源刚涌出地心,就变成一潭恶臭的污水呢?

这哭泣般依然涌着泪珠儿的济水之源呵,你也要消夫吗?

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它们两千多岁的年轮里,也许还收藏着司马迁的足音”中,“收藏”把抽象的足音化为可收藏的物品,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异曲同工。

B.如今济源县的年轻人不知道故乡的命名缘由,济源县的地图上没有标识济水和济渎庙,作者抚今追昔,指出了这就是济水今不如昔的深层原因。

C.文章中,古老的汉柏、“龙潭”等自然景观和济渎庙、古建筑群等人文景观以及神话传说、人文掌故等文献资料相映成趣,增添了文章的厚度。

D.曾经独流入海、繁华一时的济河如今已经消失,曾经清澈的济源如今已被严重污染,触目惊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的批判、对现实的忧思。

5.文章引用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6.“我站在一条消失了的河流的源头上”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从文章结构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两个方面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旨在记录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

其主题为“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聚焦于政策到实践的转化过程。

其研究目标为:

阐明精准扶贫顶层设计转化为具体实践的丰富过程,揭示取得的成效、经验,分析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促进精准扶贫实践的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今后要进一步拓展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空间,实现贫困人口增收。

一方面,要加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力度,通过产业扶贫和就近就业相结合,来拓宽贫困人口灵活就业和增收的途径。

西部地区还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劳务对接工作,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贫困人口在省内就地就近就业。

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贫困省份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强化与东部帮扶省市的劳务对接关系,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

(2017-12-14《中国劳动保障报》)

【材料二】

十八大以来,中国创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的成就,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德国《时代》提奥·索默:

“上世纪70年代中国那些极度贫困地区如今都已不复存在。

在短短30多年间,中国已转变为一个发展动力十足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

”7亿多人脱离贫困,是中国政府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外界评价中国政府成就时,这一点绝不容忽视”。

澳大利亚商务论坛主席埃文斯说。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说,在减贫脱贫方面,“中国是个英雄”。

  “贫困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表现形式,古今中外的众多事实证明,市场无法解决不平等问题,所以政府干预是必须的。

”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减贫脱贫成就举世瞩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级政府全方位积极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