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2319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范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范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范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范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范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范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范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范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案

  25、玲玲的画

  学习目标

  .会认8年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

一块弄脏画面的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狗;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人!

丑小鸭经受那么多的磨难,为什么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没有放弃?

那些因为它长得丑而欺负、讥笑它的人看到它就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第一个故事玲玲的画。

  二、识字

  、识字指导。

  

(1)出示课题,认读“玲”字,注意是后鼻音。

  

(2)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想办法认记生字。

  (3)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感悟。

“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

“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4)检查生字认记情况。

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

“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

“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建议作细致的指导,特别是笔顺,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书空、反复临写。

  

(2)写美观。

借助两个带木字旁的字(楼、梯)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木字旁的书写方法。

“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

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

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

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小女孩的画像,猜猜她是谁?

2、她是怎么解决掉画上的墨迹呢?

  二、自读自悟

  .读爸爸说的一段话: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成果。

  三、朗读感悟

  .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什么?

  2.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3.选伙伴表演课文。

  四、积累运用

  .读课文,勾出你喜欢的新词。

  2.把喜欢的新词抄写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

  3.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五、实践活动

  .根据课后“泡泡”里的提示,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以强化感受。

  2.回到家里,可叫爸爸妈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或自己通过阅读书刊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然后抽时间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26、《蜜蜂引路》教案

  教学目的:

  .学习列宁细心观察,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2.了解题目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系,懂得重点词语的意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汉字“引、养、丛、仔、采、志”及偏旁“弓”。

  教学重点:

理解列宁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准备:

电脑、图片、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

电脑(先出示“小密蜂”再出示“引路”二个字。

你们认识它吗?

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

“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

齐读密蜂引路),今天我们就学第16课--密蜂引路。

  二、新授:

  、师:

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

(问题先不解决)请同学们把课文熟,看看你喜欢读哪一段?

  2.指名读文:

(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的词语:

当地,派人,聊天, 用“附近”说一句话。

  师:

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

  4、师:

我们看看这位伟人与密蜂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

自读第二自然段,并说说写了什么?

  5、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电脑示出问题: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到了什么?

他是怎么想的?

  2)结果怎样?

  3)请你试着画一画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学生分成小组学习,相互交流。

(读、说、画)

  6、学生汇报学习的情况:

并请同学到黑板画出来,贴图片。

  7、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

  8、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说你的感受?

  9、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三、总结:

生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读词语:

电脑

  引路  养蜂  花丛  仔细  采蜜  同志

  加点的字教读音指出是本文要学的汉字。

  二、学写生字

  、生:

分析每个字形结构及怎么记

  2、师:

范写,强度笔画。

指名到黑板写,生纠正,评议。

  3、组词,扩句。

  4、课后习题第2题。

  27、《揠苗助长》教案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

板书,提醒谁想展示一下你的预习作业,教一教大伙你昨天已学到的东西.

  .记字形,学写生字:

疲勃

  2.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yù

  zé

  sòng

  jiāo

  pí

  mèn

  bó

  寓言

  两则

  宋国

  焦急

  筋疲力尽

  纳闷

  兴致勃勃

  寓言

  揠苗助长

  3.读通课文

  4.按课文内容填空

  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自己的禾苗

  就把禾苗

  结果

  。

告诉我们

  .

  生:

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那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吧,你能回忆一下,以前你都听说过那些寓言故事吗?

  出示:

(掩耳盗铃、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坐井观天)

  师:

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两则”。

  3、

  现在谁能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

“助”又是什么意思?

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师评价:

你真了不起,老师不讲你也能自己解决。

  明确:

揠,“拔”的意思。

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三、自读自悟

  、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

(想)别忙,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这个人当作自己,来,自己先试着读读课文。

看看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一)、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从他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他是这样的语气?

(焦急)从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的出来呢?

  出示: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1)“巴望”是什么意思?

(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

  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

我们来换个词来读读,看有什么不同。

  ①

  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指名读,扩大读的面积)

  ②

  我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2)“天天”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每一天都来)

  师:

星期一来吗?

星期二来吗?

……晴天来吗?

阴天呢?

  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吗?

  (3)我们也来学着他的样子来把这一句读读看。

(齐读)

  (4)这一段当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自己的禾苗长的快些?

  出示:

“可他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师:

他读的怎么样啊?

谁能来评价一下?

(突出了几个字“一点儿也没有长”)

  师:

你也能学他的样子来读一读吗?

  师:

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吗?

  生:

禾苗实际上是长高了,只是生长的速度很慢,一两天是不会有多大的变化的,而这个人不懂植物生长的规律,所以就认为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

于是就想办法帮它长。

  师:

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儿也没有长?

  生:

因为他太着急了!

  师:

来,我们一起再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农夫焦急的心情。

  农夫会怎么想?

怎么说?

  过渡:

心里着急就得想办法啊,于是他苦思冥想了一阵,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

是什么办法呢?

生说出示

  师:

他想出了怎样的办法?

  出示: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的筋疲力尽。

  师:

原来他苦思冥想的办法就是用拔的方式来帮助禾苗快快的生长。

  师:

想出了办法,按理说他应该是很轻松的,可是他还为什么筋疲力尽呢?

  生:

“一棵一棵的往上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所以才筋疲力尽。

  虽然是这么的累,你看看他的脸上的表情:

高兴着呢,怎么会是这样的表情呢?

(总算是看到了自己的禾苗生长了一大截)

  出示:

观察人物图画

  (词串联系)你能用你学过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他的表情吗?

  3、你能读出这种既高兴又累的感觉吗?

试试看!

谁再来读?

(扩大面读一读)

  4、齐读

  过渡:

看着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农夫觉得自己的办法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默读就是不动唇,不发出声音,放在心里读!

  (三)、第三段

  出示: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

“真把我累坏了!

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生:

认为自己的办法很好!

  师:

你是从文中的那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兴致勃勃)

  看来这个人真的累极了,可是他又为什么兴致勃勃呢?

  生:

想到自己的禾苗要长高了,心里自然很高兴了

  师:

所以,他虽然是累坏了,但还说自己的力气“总算”没有白费,认为自己这么做对极了。

  师:

你们也能试着读一读吗?

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啊?

(请学生评价)那你来读读看!

  齐读

  (四)、第四段

  过渡:

他这么着急自己的禾苗快快长高,得到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齐读第四小节。

   师:

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

  生:

(太着急了)禾苗被他都拔起来了,违背了植物生长的规律。

  师:

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了这一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禾苗要慢慢的长,急着长只会是坏事)

  师:

对啊,禾苗的生长也有它一定的规律,如果咱们不依照它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

  (五)、表演内化

  这样精彩的故事,想不想表演给你的爸爸妈妈看一看啊?

先请同学们自己在小组里练习一下,一会我们找同学上来演一演(教师下去和学生一起探讨)

  学生表演(评价)

  27、《守株待兔》教案

  教学目标:

  .

  认识6个字,会写5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

  教学重难点:

1、2

  教学用具:

多媒体、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读过或听过哪些寓言故事呀?

这些寓言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看看这则寓言又向我们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板课题,识记“守”)

  2.

  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边听边想一想: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

  交流(板:

百捡野兔

  整天坐等

  庄稼全无)

  二.整体感知:

  .

  自由读

  2.

  检查字音

  三.深入理解:

  .

  学习第一段:

  过渡:

种田人怎么会白捡了一只野兔呢?

这只野兔又是从哪来的呢?

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1)全班读

  

(2)指名交流

  (3)在书上标示出“窜”“撞”

  (4)识记“窜”“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