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笔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2214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笔记.docx

《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笔记.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笔记.docx

主管护师考试护理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

是管理者协调人及其他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学:

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2、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

具有普遍性和共性

(2)社会属性:

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和个性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艺术性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3)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

3、管理的对象

1)人人是管理的最主要因素,是管理的核心。

2)财 遵守的原则是:

开源、节流、注重投资效益。

3)物:

是指设备、材料、仪器、能源等。

应遵循原则是保证供应、合理配置、物尽其用、检验维修、监督使用、资源共享。

4)时间 5)信息 信息是管理活动的媒介。

包括广泛地收集信息;精确地加工和提取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利用和开发信息。

4、管理的方法

1)行政方法是最基本、传统的管理方法,是依靠行政组织权威,通过命令、指示、规定等手段指挥下属

工作而实现管理目标。

[答疑编号111301103]

优点:

①使管理系统达到高度的统一;

②有利于对常规问题的处理,也可以灵活有效地解决各种例外问题;

③集中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保证整个系统计划、目标的实现。

缺点:

①管理效果受决策者水平的限制;

②不利于发挥基层单位的主动性;

③传递信息缓慢,工作效率不高;④易犯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错误。

2)经济方法是运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方法,来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实施管理的一种方法。

优点:

①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②促使组织员工从物质利益的角度,关注组织目标的实现;

③促使主管人员减少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提高行政效果。

缺点:

容易导致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的倾向。

3)法律方法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令、条规进行管理的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按照人的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进行教育,运用沟通、宣传、说服、鼓励等方式来预防问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方法。

5)社会心理学方法:

指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知识,按群体和个人社会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进行管理的方法。

5、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和功能,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任务1计划职能 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其中心任务是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

2组织职能是管理的重要职能。

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①设计组织结构;②明确相应的职责、任务和权力;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

3人员管理:

是管理的核心职能4领导职能:

用手段和方法对个人、集体施加影响力。

5控制职能:

是管理过程的关键职能贯穿于活动的始终。

二、护理管理学

1、护理管理学的概念和任务是护理管理者运用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人员管理、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过程,协调人及其他资源,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过程。

2、护理管理的意义及特点

一)护理管理的意义护理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护理管理的特点

1.广泛性 广泛性表现在护理管理范围的广泛和参与管理的护理人员的广泛。

范围包括组织管理、人员管理、

业务管理、质量管理等。

参与护理管理的人员包括护理管理者以及各个部门各个班次的护理人员。

2.综合性3.独特性 

3、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主要表现在:

①从重视工作、生产实施过程管理向不同层次、多元化管理转变;②吸收系统工程的思想,从一维分散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③从重视硬件管理向重视软件、信息管理转变;④从定性或定量管理向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管理转变;⑤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⑥从短期行为向社会的长期目标转变;⑦从守业管理向创业管理转变;⑧从重视监督管理向重视激励因素转变;⑨管理人才从技术型的“硬专家”向“软专家”转变;⑩从博采西方管理理论向创建我国科学管理理论转变。

二)管理体制的合理化:

应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三)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四)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五)管理手段的自动化六)护理管理的内容趋向合理化

 

第二章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一、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社会管理思想 如《论语》、《管子》中的“君子不器”,儒家思想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还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2.系统管理思想:

万里长城,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

3.战略管理思想 孙武的《孙子兵法》

4.用人思想有“知人善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西方管理理论及其应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按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古典管理学阶段(19世纪末~1930年)、行为科学阶段(1940~1960年)和科学管理阶段(1960年以后)。

(一)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

(1)概述:

泰勒首次提出科学管理的概念,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

(2)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其主要内容是:

①使工作方法、劳动工具、

工作环境标准化;②确定合理的工作量;③挑选和培训工人,使其掌握标准工作方法;④实行差别工资制;

⑤实行职能工长制。

2.管理过程理论

(1)概述:

法国人法约尔1925年出版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后人把他称为“管理过程之父”。

(2)主要内容:

法约尔提出,管理活动包含五种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并且他给出了十四条一般管理原则,包括有分工、职权与职责相适应、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等。

3.行政组织理论

(1)概述:

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2)主要内容: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体系特点:

①明确的组织分工②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③合理地任用人员④建立职业的管理人员制度⑤建立严格的、不受各种因素影响的规则和纪律⑥建立理性的行动准则。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正式形成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

行为科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人际关系学说,后期行为科学。

1.人际关系学说20世纪30年代梅奥等人在西方电气公司进行了“霍桑实验”。

他发现决定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和安全感,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主要内容:

①人是“社会人”,不仅仅是“经济人”,其工作态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②劳动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人际关系;③职工中的非正式小群体更能影响职工的情绪,甚至左右职工的行为;④科学的领导者应善于和职工沟通与倾听。

2.人性理论—X理论与Y理论 美国的麦格雷戈1957年提出X理论与Y理论。

X理论认为人是懒惰的,不喜欢工作,在严密监督下才能有效地工作。

而Y理论认为人是喜欢工作的,是负责的,能够自我控制和管理。

而实际管理工作中,应当根据员工的特点,综合运用上述两种理论。

3.群体力学理论德心理学家卢因1944年提出,重点研究组织中的群体行为。

主要内容是:

①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力场”;②群体行为就是各种相互影响力的结合,这种“力场”可修正个人的行为;③群体的内聚力可以用每个成员对群体忠诚、责任感、对外攻击的防御、友谊等态度来说明。

4、行为科学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①在护理管理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和管理。

②强调护理管理者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采取各种激励措施维持和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③护理管理者要丰富工作内容,以提高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现代管理理论与原则

1、系统原理与原则

(一)系统原理1系统:

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

系统功能大于各个体功效之和2)目的性3)相关性4)层次性5)环境适应性3系统分析方法 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计算的方法。

遵守原则:

①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相结合②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③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

4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要求护理管理者运用整体观点、相关观点、有序观点、动态的观点、开放的观点

(二)对应的原则1.整分合原则2.反馈原则2、人本原理与原则

(一)人本原理梅奥首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人本原理的前提是:

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而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的“社会人”,管理者要注意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对应的原则

1能级原则内容:

①建立合理稳定的能级结构;②不同的能级主体应授予不同的权力,完成不同的职责。

③不同能级的主体应给予与之相应的岗位。

2动力原则 动力包括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

物质动力是指物质待遇及经济效益。

精神动力主要有理想、道德、信念、荣誉。

信息包括消息、情报、指令等。

3参与管理原则3、动态原理与原则

(一)动态原理动态原理认为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共同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弹性原则:

弹性原则是指在动态管理中必须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及时调整,完成预期的目标。

4、效益原理与原则

(一)效益原理:

是指管理者在任何系统的管理中,都要注意讲究实效

(二)价值原则:

是指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效益为中心,科学有效地使用人、财、物和时间

第三章计划工作

一、计划

1、计划的概念1计划 是指工作或行动之前拟定的方案,包括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等。

2计划工作 计划工作的实质就是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要做好计划工作,必须解决“5W1H问题”,

即预先决定做什么()、论证为什么要做()、确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以及如何做()。

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

2、计划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2有利于明确工作目标

3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4.有利于控制工作

3、计划的类型

(一)按计划的时间划分1.长期计划 又称为规划,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

一般由高层管理者制定。

2.中期计划 介于长期和短期计划之间,一般为1~5年。

一般由中层管理者制定。

3.短期计划 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

由基层管理者制定。

(二)按计划的规模划分1.战略性计划:

指着眼于组织整体目标和方向的计划。

2.战术性计划 指针对组织内部具体工作问题,在较小范围内和较短时间内实施的计划,如护理仪器设备的维护计划等。

(三)按计划的内容划分:

分为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

(四)按计划表现形式划分1.目的或任务2.目标3.策略 4.政策5.规程6.规则 7.规划

8.预算 又称“数字化的计划”,是用具体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

4、计划工作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2重点原则3创新原则4.弹性原则留有一定调节余地5可考核性原则

二、计划的步骤

一)评估形势内容包括:

①市场:

社会需求;②社会竞争;③服务对象的需求;④组织资源:

组织内部的优势和劣势。

二)确定目标目标应包括时间、空间、数量三要素。

三)考虑制定计划的前提条件四)发展可选方案五)比较各种方案六)选定方案七)制定辅助计划

八)编制预算:

是衡量计划工作进度和完成程度的重要标准,是控制的工具。

三、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的定义:

称成果管理,一种管理方法。

2、目标管理的特点:

1.员工参与管理2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3.强调自我评价4重视成果

3、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一)计划阶段:

1.制定高层管理目标 目标管理的第一步是制定组织整体目标。

2.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

责分工3.确定下级和个人的分目标4.协议授权

(二)执行阶段:

1.咨询指导2.调节平衡3.反馈控制

(三)检查评价:

1.考评成果2.奖惩兑现 3.总结经验

4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宣传教育2.目标明确、恰当3.有指导及咨询管理体系4.严格控制

四、时间管理

一)时间管理的概念是指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