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模拟题2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22114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模拟题2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模拟题2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模拟题2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模拟题2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模拟题2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模拟题2汇总.docx

《诗歌鉴赏模拟题2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模拟题2汇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鉴赏模拟题2汇总.docx

诗歌鉴赏模拟题2汇总

1.(福建省三明市市区三校2010届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晋书。

张华传》:

“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豫章雷焕曰:

”宝剑之气,上彻于天。

‘华问在何郡?

焕曰:

“在豫章丰城。

’即补焕丰城令。

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

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

(1)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嗟”字用得好,说说诗人嗟叹什么?

答:

(2)试分析此诗末联用典手法。

答:

 

2.(湖南省衡阳市2010届高三两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

①郑协:

南宋末遗民。

②芊芊:

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3.(哈尔滨四校第四次高考模拟联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夜泊牛渚①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去。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

①牛渚:

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

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②谢将军:

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1)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答:

(2)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

答:

 

4.(2010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答: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

5.(胶州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

王硅:

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

(2)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

答:

 

6.(陕西省西安西工大附中2010届高三适应性训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近试上张水部              酬朱庆馀

    朱庆馀                 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            越女新妆出镜心,

  待晓堂前拜舅姑。

            自知明艳更沉吟。

  妆罢低声问夫婿,            齐纨未足时人贵,

  画眉深浅入时无。

            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

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答:

(2)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试从两首诗的内容方面对此加以说明。

答:

7.(济南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考试)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1)这两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许多共同点,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答:

(2)赏析皎诗“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一句的意蕴。

答:

 

8.(安徽省利辛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

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

答: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诗人的用意何在?

答: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雁

韩洽

朔风吹雁渡江干,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故乡何处报平安?

【注】诗人韩洽生活的时代正当明清易代之际的动乱之秋。

(1)悲秋兴感、闻雁怀乡,是游子思乡的传统题材,但本诗抒发的情感却与传统思乡诗歌不同,说说你的理解。

答:

(2)本诗是怎样描绘江畔深秋月夜之景的?

试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10.(河北省正定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①,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

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

②“南冠”、“楚囚”:

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1)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

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

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赏析。

答:

(2)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

答:

11.(河北唐山市开滦二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寓意?

答: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答:

 

12.(赣榆中学、射阳中学、滨海中学2010届1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有人认为本诗首联“屠”“着翅”两词用得巧妙,请你分别说说它们的使用效果。

答: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暑旱”?

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请简要分析。

答:

 

13.(福建省福鼎三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2)诗歌尾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短愁”指什么“愁”?

答:

 

14.(福建省子江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小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你认为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答:

 

15.(河南省驻马店高中2010届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发笤溪①

叶燮②

客心如水水如愁,

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

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

②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

答:

(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16.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胡兴安夜别

何逊

居人①行转轼②,客子暂维③舟。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路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注】①居人:

指送行者胡兴安。

②行转轼:

将要掉转车回去。

③维:

栓、系。

(1)诗中的“笑”字,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

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

(2)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

有人说它所写为眼前实景,也有人认为是联想之景。

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17.(贵州省清华实验学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秋日【明】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

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

引蔓殷勤远过墙。

(1)古人说:

“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

请作具体分析。

答: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答:

 

18.(辽宁省抚顺一中2010届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

19.(黄山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杨村

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注】 ‘‘政”通“正”,正当的意思;“清和”指农历四月。

(1)试从“绘色”的角度对这首诗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

答:

(2)结合你对尾联的理解,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旨的。

答:

 

20.(安徽省怀远县第三中学2009年高三)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天。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

乌鸦;②愔愔:

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

请简要说明。

答: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蔬”。

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21.(蚌埠市2009届高三年级)阅读下面这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