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2教科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22026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2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2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2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2教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2教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2教科版.docx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2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2教科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2教科版.docx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2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单元单元测试

(一)

一、填空

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状态和大小等,没有产生________,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________。

2.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________,这种变化我们称为________。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________,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________。

4.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种种现象,归纳起来大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

5.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________构成的,物质会发生变化。

物质变化一般分成两类:

________。

6.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作用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

二、判断

7.我们周围的物质会发生变化,但也有不变的物质。

()

8.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

9.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

10.我们在做铁锈能否导电的实验中,电路中的小灯泡亮了。

()

11.小苏打和白醋昆合后,产生了气泡,留在玻璃杯里的是液体,苏打已不在了,只留下白醋。

()

12.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容易脱落。

()

13.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看到铁钉变绿了。

()

14.我们可以根据物质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现象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

1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发生了物理变化。

()

16.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多的物理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17.冰融化生成了水这种新物质,所以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

()

18.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让植物长高长大了,是物理变化。

()

三、选择

19.在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我们

观察到(   )。

   

A. 沙子变小了,黄豆没有变     B. 沙子和黄豆有了明显的变化   C. 沙子和黄豆都没有明显变化

2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铁钉烧红了                               B. 铁钉生锈了                               C. 面包发霉了

2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铜钱上长铜锈了                             

B. 水结冰                             

C. 用木材做桌子

22.下面哪些是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   )。

   

A. 放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                         B. 刷上一层油漆                         C. 浸入水中

23.下面的现象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改变大小                                  

B.

 改变形状                                  

C. 改变颜色

24.易拉罐被压扁和水结冰这两种现象的共同点是(________)。

火柴燃烧和铁钉’生锈这两种现象的共同点是(________ )。

   

A.发光发热   B.生成新物质   C.形状和体积发生了变化

25.加热白糖时我们看到的是(   )。

   

A. 变棕色了                                

  

B. 没什么变化                                  

C. 变黑色

2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将燃烧的细木条马上伸进玻璃杯中,观察到(   )。

   

A. 继续燃烧,没什么变化                     

B. 马上熄灭                     

C. 火焰变小,但没熄灭

27.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浸入液体的铁钉成了(   )。

 

A. 银白色                                      B. 蓝绿色                                      C. 暗红色

2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 颜色变化               

B. 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C. 放热、发光                   

D. 新物质生成

29.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的冰花                             

B. 自行车的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 牛奶放置时间过长结块                                       

D. 玻璃被打碎

30.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木已成舟                       

C. 百炼成钢                           

D. 大浪淘沙

31.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2.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电灯发光                     

B. 沙和豆子混合                   

C. 饭菜变馊                         

D. 海水晒盐

33.铁在下列哪种环境中最容易生锈?

(   )。

 

A. 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B. 置于干燥的空气中      

C. 浸没在蒸馏水中       

D. 浸泡在植物油中

34.菜刀在下述情况下发生锈斑的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

 

①切酸菜后放置②切完菜后洗净擦干③切完菜后用水冲洗 ④切完菜后洗净擦

 干,再抹一点花生油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①②                           

D. ①③②④

35.连线

四、简答

36.如图所示,将点燃的细木条靠近装有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物的玻璃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由这一现象可以推测,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在实际生活中具有________的用途。

观察还发现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的颜色和气味特点是________。

37.如图所示,为研究铁钉生锈的影响因素,同学们进行了对比实验(2、4试管中的液体为水,3、5试管中放人了湿棉花)。

(1)过一周后,编号________的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最重。

(2)对照实验l、2、3,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铁生锈需要空气,应比较________两组实验最为合适,此时控制相同的实验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4)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38.六

(1)中队搞军事通讯游戏。

“司令员’’在茶杯里加人面粉和水,调匀后用棉花棒蘸着它在信纸上写了“偷袭3号阵地”几个字。

水干了以后,字都看不见了(现象一)。

“前沿阵地指挥员”收到信,用棉花蘸碘酒涂上去,信纸上呈现出蓝色的字(现象二)。

阅读完了,“指挥员”再滴上柠檬汁,纸上的字又不见了(现象三)。

(1)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解释现象一、现象二。

(2)你能解释现象三吗?

如果能,请写出你的解释。

如果不能,你准备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一方面的知识?

39.附加题:

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现有两颗花生,其中一颗已发芽,一颗没有发芽。

小梅从两颗花生上各取一片子叶,分别滴上一滴碘酒,过一会儿,未长芽的花生变蓝,已长芽的没有变化。

你对出现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

1.【答案】新的物质;物理变化

【解析】【解答】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状态和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分析】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

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2.【答案】淀粉;蓝紫色;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米饭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遇到碘酒会产生蓝紫色物质,这种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分析】淀粉遇碘酒变蓝,这是一个特征反应。

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答案】二氧化碳;熄灭

【解析】【解答】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会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

持燃烧。

4.【答案】产生气体;产生沉淀颜色改变;发光发热 

【解析】【解答】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种种现象,如产生气体、产生沉淀颜色改变、发光发热。

【分析】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5.【答案】物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变化一般分成两类: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分析】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称为化学变化,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称为物理变化。

6.【答案】水;空气

【解析】【解答】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

【分析】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二、判断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我们周围的物质会发生变化,物质是变化的。

【分析】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有快有慢。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分析】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分析】淀粉遇碘酒会产生蓝色物质。

如果某些食物加碘酒,不变蓝,则说明该食物不含淀粉;否则含有淀粉。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们在做铁锈能否导电的实验中,电路中的小灯泡很暗。

【分析】铁锈的导电能力比铁弱很多,小灯泡不亮或者很暗。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气泡,留在玻璃杯里的是液体,但不是白醋。

【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气泡,发生了化学反应,则小苏打和白醋都被反应了,留在玻璃杯里的液体是生成的物质。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容易脱落。

【分析】铁在空气和水的作用

下生

成棕红色的铁锈,疏松多孔,容易脱落。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