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栽培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094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生栽培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花生栽培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花生栽培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花生栽培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花生栽培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生栽培学.docx

《花生栽培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生栽培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花生栽培学.docx

花生栽培学

   花生栽培学

第一节、概    述

(一)发展花生生产的意义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料作物。

花生仁含油量高达50%左右、含蛋白质30%;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D、维生素E等;可以制成高级花生浆等副食品。

花生种衣含有维生素K,医药上可用作止血剂。

花生藤适合作大牲畜(牛、马、羊等)和家禽的粗饲料。

花生壳可以合成纤维板。

花生油饼还含脂肪6-8%,蛋白质50%以上,可加工制成营养丰富的食品;也是牲口的精饲;。

(二)世界花生生产及贸易

        全世界每年花生种植面积为2.7-3.0亿亩,平均单产65kg/亩;其中,印度种植面积占世界第一位;中国居第二;塞内加尔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以上,故有“花生王国”之美称,它控制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美国单产居世界首位,达到200kg/亩左右。

近几十年来,全世界花生种植面积和单产有所增加,但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是花生生产国的生产条件差,栽培和管理水平提高慢,影响了世界花生总产量的提高。

        花生世界贸易量和进口市场比较稳定,每年贸易量约10万t;20世纪70年代以前塞内加尔、苏丹、南非等非洲国家是世界上主要出口国;自1975年起中国、美国、阿根廷、印度花生出口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世界花生主要生产和国出口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花生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量约占世界花生出口总量的29.7%左右;此后,阿根廷花生生产和出口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三)我国花生生产及贸易

        我国花生除西藏、青海、宁夏3省(区)外都有种植;但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南沿海及四川盆地。

据2001年统计,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已突破6000万亩,预计2030年将达到6800-7500万亩;单产将达到300-350 kg/亩。

在花生布局上,胶东半岛、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仍然是我国花生的主产区。

目前,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最大是山东省、其次是河南省、河北省,广东省居全国第四位。

有资料证明:

云贵高原、西北及东南丘陵等部分地区热量充足,降雨丰沛,适合花生生长发育需要,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

        花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目前出口量最大的省份是山东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2/3以上,其次是河南、河北;主要出口到欧盟、日本、中东、东南亚、韩国、北美、大洋洲等地。

(四)世界花生进口市场对进口花生的要求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进口市场,要求进口的花生仁大小均匀、色泽好、不含黄曲霉毒素;带壳花生要求无玻璃、石块等恶性杂质;直接食用或直接用做食品原料的花生,要求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2×10-10,总限量(B1+B2+G2+G1)小于4 ×10-10。

        日本以进口花生仁为主,对不完善粒限量为1-2%,同时还要求检验斑点、酸价、游离脂肪酸、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及丁酰阱(不允许检出)。

        澳大利亚对进口花生的重金属镉含量要求低于0.05×10-10,而WAO/WHO制订的推荐标准限量为0.1×10-10。

        中东地区、韩国、东南亚及我国港澳地区对进口花生的要求不高,但对黄曲霉毒素检验严格,近几年也开始对进口花生中的酸价、过氧化值、斑点粒提出了要求。

第二节、 花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花生的起源及类型

        1、花生的分类及起源

        花生为豆科、蝶形花亚科、落花生属(Arachis)的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属内共有21个种,其中只有一个栽培种(Arachis hypogaea L.),其余均为野生种。

栽培花生起源于南美洲的巴西,也有人认为最早种植于秘鲁;已有几千年栽培历史

        2、花生的类型

        1960年,克拉波维卡斯(Krapovickas)将花生栽培种分为密枝亚种(Arachis hypogaea sub-sp. hypogoea)和疏枝亚种(Arachis hypagaea subsp. fastigiata Waldron)。

前者又可区分为密枝变种和茸毛变种;后者区分为疏枝变种和珠豆变种。

1956年,我国孙大容等根据荚果形状、开花型及其他性状,将我国花生划分为以下4大类型。

        

(1)普通型  主要特征是交替开花;荚果为普通形,较大;果壳较厚,网纹平滑,种子2粒;花期较长,主茎不着生花;分枝性强,能生第三次分枝;生育期较长,春播145-180d;种子休眠期长,一般50d以上。

        

(2)珍珠豆型  主要特征是连续开花;荚果为茧形或长葫芦形,果较小,果壳薄,含2粒种子;花期短而集中,主茎可着生花;分枝性弱,很少有第三次分枝;生育期短,春播120-130d;种子休眠期短或无。

        (3) 龙生型  主要特征为交替开花;荚果为曲棍形,有明显的果嘴和龙骨状突起,网纹深,含种子3-4粒;主茎不着生花;分枝性很强,有3次以上分枝;生育期长,春播150d以上;种子休眠期长;抗逆性强。

        (4)多粒型  主要特征为连续开花;荚果为串珠形,含3-4粒种子,果壳薄;主茎着生花;分枝性弱,没有第三次分枝;生育期短,春播120d左右;种子休眠期短。

        上述各类型,按生育期的长短可分为晚熟种(春播160d以上)、中熟种(春播130-160d)、早熟种(春播130d以下)。

        按种子的大小可分为大粒种(百仁重80g以上)、中粒种(百仁重50-80g)、小粒种(百仁重50g以下)。

        目前南方大面积的优良品种有粤油116、汕油27、汕油70、汕油523、中花4号等。

(二)花生器官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特点

        1、根系

        花生根系是圆锥根系,由主根、侧根和次生侧根组成;主根人土深度最大可达2m,一般为40-50cm。

        主根和侧根上着生根瘤;根瘤一般在主茎出现4-5片真叶时形成;以后随着植株生长,根瘤数增多,瘤体变大,固氮能力逐渐加强;开花以后,根瘤菌除从植株中吸收必要的营养和水分外,还能供给花生植株氮素,此时根瘤菌与花生是共生关系;盛花期至结荚初期固氮能力最强,提供氮素最多;饱果期固氮能力逐渐衰退,最后停止,根瘤破裂,根瘤菌回到土壤中。

一般每亩花生可固氮2.5-3公斤,其中2/3左右供给花生生长需要,1/3左右残留土中。

2、主茎和分枝

        花生主茎直立,具有15-20个节间;主茎一般呈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的。

        花生的分枝由腋芽发育而来。

从主茎上长出的分枝称为第一次分枝,从第一次分枝上长出的分枝称为第二次分枝,其余类推。

一般早熟品种只有2次分枝;晚熟品种则有3次以上的分枝。

        按分枝与主茎所成的角度不同,可将花生分为蔓生型、半蔓生型和直生型。

        主茎的高矮与粗细程度是衡量个体发育好坏和群体大小的主要指标,矮壮苗是高产花生的重要特征。

花生主茎一般不开花结果,开花结果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对侧枝及它们的次生分枝上,一般占单株结果数的80-90%以上,其中第一对侧枝占60%以上。

因此,促进第一、第二对侧枝生长对于提高花生产量有重要意义。

        3、叶

        花生的真叶(完全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

叶片互生,为4片小叶的羽状复叶,但有时也可见多于或少于4片小叶的畸形叶。

        小叶多为卵圆形或椭圆形,小叶形状因品种而异,可作为识别品种的标志;叶柄基部膨大部分称叶枕,小叶基部也有叶枕;托叶位于叶柄基部,两片,其形状因品种而异,也可作为鉴别品种的依据。

        花生真叶的4个小叶具有昼开夜闭的特性,称为感夜运动或睡眠运动,其原因是花生小叶叶枕上半部和下半部薄壁细胞的胞膜透性随光线强弱而发生变化所致;感夜运动可降低气孔蒸腾作用、调节温度和增强耐旱力,是叶片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4、花序和花

        花序着生在叶腋间。

它实际上是变态枝(亦称生殖枝或花枝);花为两性完全花,由苞叶、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

        有的品种如珍珠豆型花生,侧枝上的每一节均可着生花序,这种排列方式称为连续开花型(或连续分枝型);有的品种如普通型花生,侧枝基部的1-3节或1-2节只长营养枝,不长花序,其后的4-6节或3-4节着生花序,不长营养枝,营养枝与花序交替出现,称为交替开花型或交替分枝型。

        5、荚果和种子

        花生荚果顶端突出部分称果喙(hui)或果嘴,荚果各室间缩缢部位称果腰,荚果表面凸起的条纹称网纹。

        荚果的形状是花生分类的重要特征。

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①普通形;②斧头形;③葫芦形;④蜂腰形;⑤茧形;⑥曲棍形;⑦串珠形。

前5种果型具2粒种子,后2种具3粒以上种子。

        花生种子也称花生仁、花生米;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种皮称花生衣,有各种颜色,常见的有深红、粉红、紫红、花皮等颜色,是区分品种的特征。

        胚由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等组成。

子叶两片,肥厚,重量和体积在种子中占90%以上,是种子的主体部分。

胚芽由一个主芽和两个侧芽组成,位于两片子叶内侧。

胚根位于两片子叶之下,胚的末端。

胚轴为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

(三)花生的生育特性

        花生生长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饱果成熟期)等5个时期。

        1、出苗期

        从播种到50%的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片真叶为出苗期,一般为10-15d。

        花生种子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的50%左右的水分时开始萌动;发芽的最适温度是25-35℃,当低于12-15℃、高于40℃以上时对出苗不利;发芽时最适宜土壤水分约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60%,同时还需要土壤氧气充足,此外还要注意种子的休眠性;而种子产生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皮过厚(透气性差)、种子后熟作用、种子内含有抑制发芽的物质脱落酸(ABA)和羟基脯氨酸等。

        一般珍珠豆型早熟品种休眠期短,蔓生花生和一些迟熟直立型花生品种休眠期较长(100-130d以上)。

晒种、加温处理或用乙烯利、激动素等物质可打破休眠,促进发芽。

        花生种子萌发为子叶半出土。

花生若播种过深、种子倒放或土壤板结,均影响胚轴的伸长、第一对侧枝的生长。

        2、幼苗期

        从出苗到全田50%的植株开始开花为幼苗期。

        南方春播花生的苗期约30-40d。

此期是侧枝分生、根系生长、根瘤形成、花芽分化的主要时期;生理活动比较活跃,氮代谢占优势。

因此,苗期施用速效氮肥,可以满足幼苗生长及根瘤菌的需要,对于促壮苗有一定的作用。

        3、开花下针期

        从始花至盛花(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又称花针期)。

南方春播花生的开花下针期约22-25d。

此期是花生植株大量开花、下针、营养体迅速生长时期。

所谓下针就是开花受精后3-5d、子房基部的分生组织进行细胞分裂形成子房柄、把子房向外推出、然后再把子房送入土中结果的过程。

由子房柄和先端的子房构成的针状物称之为果针;果针伸长和入土是结荚的前提,即不形成果针的花和不伸长入土的果针都不能形成荚果;此外果针还像根系一样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供荚果发育需要。

        花生的开花顺序为自下而上,由内向外依次开放。

特点是花期长,花量大,不孕花多,有效花少。

不孕花一般占总花量的30%左右,其中生理不孕占25%,(主要由低温、干早、缺乏营养等生理因素引起);形态不孕占5%左右(主要是由花器发育不健全而引起的不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