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地科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981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3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师地科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东师地科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东师地科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东师地科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东师地科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师地科实习报告.docx

《东师地科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师地科实习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师地科实习报告.docx

东师地科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八—

刖言

在大学一年级,我们进行了地质、地貌、气象、水文、

土壤、生物以及综合自然地理的学习。

从2014年6月11日一6月

13日和6月15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为了详细了解不同自然地理单元的地域特征,我们对吉林省西部自然地理单元选取了8个特征点进行观测,以长春一长岭一白城一乌兰浩特一察尔森一长春为基本路线,了解了东北大平原几个重要地域单元的构成及其自然地理要素特征,向西至左家区,进行生物

地理实习,通过陶岩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左家小尺度地域单元分布及规律,也认识了很多植物。

综合自然地理的野外实习,不仅让我巩固了书本知识,知道了如何对不同尺度的地域单元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还培养了野外工作和综合分析能力,更激发了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兴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亲近自然,实地观察,开阔了视野,加深了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情谊,这样的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实习概况

(一)实习目的

1.在野外实习中,通过所学的自然地理知识,根据实地观察,老师讲解,能够对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并学会分析一地的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行综合分析。

2.培养学习兴趣、动手能力、野外工作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

3.学会查找,分析资料和编写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

1.通过对吉林省西部自然地理单元的考察,了解东北大平原地域单元的构成,分析其自然地理特征。

2.通过对左家地区的考察,了解大黑山不同高度的土壤类型,植被特点及优势物种。

3.掌握不同尺度地域单元分布规律的研究,自然地理野外工作调查与测

量方法。

*长春帀

©地锻市

•老肆地点

—省界

——实月主路线实习荊路缆—吉林肖国道——+林宵寓辿

2,HUH

2,«HH

宀旦塑靈

^niiiw

it^(ni)

氏白山北坡、西坡

(三)实习时间与路线

1.东北区西部自然地理路线实习(2014611-2014.6.13)

长春一长岭一白城一乌兰浩特一察尔森一白城一长春

2.左家实习(2014.6.15)

长春一左家一长春

实习地形剖面图

 

第一个点:

黄土台地观察

(4)实习意义

通过为期三天的野外实习,能使巩固大学一年级所学的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生物以及综合自然地理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野外考察的技能,同时培养我们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及综合分析能力。

、实习过程

(一)东北区西部自然地理实习路线

这次野外实习,为期两天,我们对吉林省长春市以西一直到内蒙古乌兰浩特一带进行自然地理单元的考察,了解东北大平原地域单元的构成,并分析其自然地理特征。

(43o58'370"N125o05'316"E)

该地位于黄土台地西部边缘,海拔200m左右。

气候类型为温带半湿润气候,年降水量在600mm左右,属于水上处境,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和黄土亚粘土,此处的原生植被是以羊草为主的森林草原,若无人破坏,则7年此处耕地可变成羊草草原。

我们发现该处有土壤发育,用手可将土壤搓成条状物,由于此处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处,东部受力大于西部,使山地呈现东陡西缓的形态,据此推测东坡的C/在后期降水过程中流失了,因此在土壤层倒清水时没有发生失陷,在较下层土壤表面滴盐酸,也没有产生气

泡。

通过一系列的假设,分析,我们得出该地是风成作用形成的,形成于Q2时

期。

第三个点:

长岭松嫩阶地观察(43o51'44"N125o19'7"E)

该地位于长岭县城西,海拔170m左右。

属于

平原,无明显起伏,气候类型为温带半湿润气候,降水量为400-500mm属水上

处境。

在土壤表层滴盐酸可看到大量气泡产生,可见此处地带性土壤为黑钙土;该地原生植被为羊草,但此处羊草稀疏,低矮,羊草并没有前两个地方发育好。

第四个点:

十三泡子河漫滩、沙地观察(44o31'01"N123o08'50"E)

气候类型为温带半湿润气候,属水下处境,地带性土壤为草甸土,母质是砂土或亚砂土,植被为草甸草原,土壤形成在Q4时期。

此处降水好,蒸发量大于降水

量,但地势低洼,受地下水的补给作用,出现盐碱化现象。

此处原是河漫滩,大约一万年前,漫滩变成阶地,抬升幅度小,气候变干,由于风蚀作用,形成一个坑,同时地下水抬升,形成泡子。

细颗粒被风带走,粗颗粒留下,由于腐殖质、次生矿物、大量钙使之胶结,此沙丘被固定。

第五个点:

温带半湿润区地带性植被(羊草草原)群落调查(45o41'636"N122o43'278"E)

该地海拔160m左右。

气候类型为温带半湿润气候,降水在350mn左右,地貌类型为水成地貌;土壤类型为淋溶型黑钙土,母质是洪积物,原始植被为羊草,形成于Q4时期。

通过观察,我们看到该处的沉积物出现成层现象,说明土层物质是从其他地方搬运而来的。

土壤下层颗粒粗,则地下水不能通过毛管孔隙上升,说明该处的土壤不受地下水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积累少,有大量砾石,且大小不均,分选性极差,磨圆不好,说明这是流水搬运而来的洪积物;而且搬运距离不够长,接

第六个点:

洪积台地(45o45'01"N122o33'49"E)

该地海拔在190m左右。

气候类型为温带半湿

润气候;地貌类型为水成地貌;土壤类型为淋溶黑钙土;水文状况为残积处境。

原始植被为羊草草原。

该处地层的上部偏红,则铁在该处富集,说明当时该处温度较高,是Q1时期所沉积下的物质。

同时我们发现该处地形有一个陡坎,陡坎上部为Q1时期沉积物,而陡坎下部为Q4时期沉积物,但缺少Q2Q3时期沉积物,因为在那个时期洪积扇在后期的河流摆动中被洮儿河切掉了。

由于焚风作用

的影响,冬春季,大兴安岭在此处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温度高,淋溶作用不强,因此在海拔200米处,土壤类型变为栗钙土。

所以,大兴安岭的土壤有栗钙土(焚风效应)和黑钙土(地带性土壤)。

第七个点:

大兴安岭山前洪积阶地(46o08'11"N122o08'23"E)

该地海拔在380m左右。

气候类型为温带半干旱气候,降水少,属水上处境。

地貌类型为大兴安岭低丘,土壤类型为栗钙土。

第八个点:

大兴安岭东部山麓地带东侧(46o19'29"N121o55'38"E)

该地海拔为400m左右。

气候类型为温带湿润气候,降水较多,属水上处境。

土壤类型为暗棕壤,植被类型是针阔混交林,优势物种为檬古栎。

(二)左家实习

这一次野外实习,为期一天,我们主要进行了生物地理的实习,了解了不同高度,不同土层下生长的植被类型及优势物种,认识了一些常见植物,还有一种叫做狼尾巴草草本植物,可食,味酸甜。

左家自然保护区,海拔在300m左右,属低山丘陵区,降水丰富。

植被类型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地带,区内次生林与人工林占80%主林植被有蒙古栎、黑桦、色木械、山杨、水曲柳、椴等。

林下灌木、草本植被有榛、胡枝子、忍冬、刺五加、党参、细辛、银连花、铃兰、玉竹等。

我们所到的大黑山,斜贯吉林省中部,是吉林省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重要分界线,由挤压构造运动形成,背斜呈南北走向,随海拔高度增高形成垂直自然带。

因此,不同高度以及阴坡阳坡所分布的植

被,也有所不同

大黑山阳坡:

蒙古栎、黑桦林

阴坡:

杂木林

优势物种:

蒙古栋:

壳斗科,温带抗寒抗干旱主要树种之一,叶型大,边缘锯齿不规则,乔木。

山里红:

狭叶山楂,向阳坡的典型灌木。

白桦:

,落叶乔木,孤植,树冠卵圆形,树皮白色。

黑桦:

桦木科,主要生长在丘陵地带,树皮黑色。

槺椴:

椴树科是阴坡的代表植物。

色木械:

阴坡中阔叶林的主要树种,单叶,手掌状,小灌木

东北三大硬阔:

胡桃楸:

属落叶乔木。

分布于北温带,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8/108/10

水曲柳:

是落叶乔木,主根较短,但侧根发达,木质坚韧黄菠萝:

落叶乔木,树皮外观棕褐色,清热泻火,可入药

三、实习总结

在大学一年级,我进行了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生物以及综合自

然地理的学习。

在这次为期三天的实习中,我们向西行驶至内蒙古乌兰浩特,向东至左家,共进行了9个点的观测实习。

在对吉林省西部自然地理单元的考察,我了解了东北大平原几个重要地域单元的构成及其自然地理特征,还通过左家地

区的实习,认识了很多植物,比如:

胡桃树、械树、椴树等。

下面是这些观测地点的自然地理要素情况表。

实习占八、、

1

2

3

4

5

6

7

8

9(左家)

地形

平原

高台

阶地

平原

低河

漫滩

洪积台地

洪积台地

山前洪积阶地

丘陵

低山丘陵

200

280

170

140

160

190,

380

400

300

母质

洪积物

红色

沙砾

沉积

亚砂

洪积

洪积

洪积

洪积

花岗岩

原生植被

羊草

羊草

羊草

苔草

(主)

羊草

针茅

针茅

针阔

混交

红松针阔混交林

温带半湿润

温带

半湿

温带

半湿

温带

半湿

温带

半湿

温带

半湿

温带半干旱

温带

湿润

温带湿

土壤类型

黑土

淋溶

黑钙

黑钙

盐化草甸土的幼年

幼年

黑钙

砾钙

栗土

暗棕

暗棕壤

在整个过程中,我熟悉了书本知识,知道了如何对不同尺度的地域单元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而且这些自然要素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分析,对其进行整体性研究,并在实践中真正锻炼了我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野外工作能力。

最后,感谢各位老师们在实习中为我们耐心详细的讲解,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了自然地理中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让我们更喜欢野外实习,更喜欢地理这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