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模块整合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3017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7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模块整合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优化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模块整合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优化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模块整合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优化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模块整合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优化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模块整合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模块整合训练.docx

《优化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模块整合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模块整合训练.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化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模块整合训练.docx

优化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模块整合训练

【优化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模块整合训练

模块整合训练

(一) 农业文明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安徽马鞍山三模)下图是古代木板年画——《子孙万代童子图》,图中孩子个个聪明伶俐,讨人喜爱。

该年画体现了古代中国哪一观念(  )

A.重男轻女B.多子多福

C.安土重迁D.返朴归真

解析 图片中不能判断重男轻女,故A项错误;在图片中,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人们联想到“子孙繁衍众多”,葫芦的枝茎称为“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表示人丁兴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重视故乡、居住地迁移的内容,故C项错误;“返朴归真”比喻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5·河南濮阳一模)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

“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封建制度(  )

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

B.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C.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解析 中央集权制是指中央与地方关系,与材料“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强调的是国家统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封建制度”是指分封制,分封制下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特征,与材料“大同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5·山东烟台二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体现在(  )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一家、家国一体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解析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在大的方面包括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是指秦朝不再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而实行封建的官僚体制,与此相对应的是“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两者政治理念不同,故A项错误;“家国一体”体现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而秦始皇首创“家天下”的皇帝制度,皇位世袭,故B项正确;“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体现皇权至上,与分封制政治理念不同,故C项错误;“天人合一”指哲学思想体系,不等同于政治理念,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5·浙江嘉兴二模)据史书记载: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玄宗开元年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

这一变化说明了(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权重合

B.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处理政务的机关

C.宰相失去议定军国大事权力

D.唐初三省权力制衡关系被完全打破

解析 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题干涉及中书门下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可知中书门下掌握着吏、户等行政权力,分掌庶务,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可知宰相依然拥有行政权力,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唐朝三省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5·四川自贡一模)据记载:

自北宋至明清千年以来,千年古村浙江宁波走马塘的陈氏家族中前后出过进士76名,任职地方官吏161人,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陈氏家族可谓是古代中国的第一学霸家族。

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会是(  )

①宋代科举取士名额的扩大 ②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实行 ③对“学而优则仕”的崇尚 ④自古以来此地文化的发达

A.①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 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从北宋到明清,陈氏家族中出了76名进士,与科举考试的改革密切相关,故①②正确;中国古代社会读书、考试、做官紧密相连,体现了对“学而优则仕”的崇尚,故③正确;浙江文化的发达是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得到发展,并不是自古以来浙江文化就发达,故④错误,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6.(2015·湖北咸丰调研)史书记载:

“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

材料反映了行省(  )

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

C.与都省相互制衡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行省收取税赋除一部分留作地方备用,其余都上交中央,可见它是地方的最高官府,代表中央治理地方,故A项正确;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行省与都省的制衡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行省有收税的职权,并不能体现它是收税的专门机构,故D项错误。

答案 A

7.(2015·山西太原模拟)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

“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

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

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

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

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  )

A.极具机密性B.参与军政决策

C.办事效率高D.办理军政要务

解析 依据材料“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

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

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信息可知,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极具机密性,故A项正确;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但只跪奏笔录,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军机处办事效率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着重强调军机处办理军政要务的职责,故D项错误。

答案 A

8.(2015·湖南岳阳二模)“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

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

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解析 材料认为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即小农经济和社会保持稳定,“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自然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表现出脆弱性,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的小农经济,故B项错误;铁犁技术更新缓慢只是其稳定不变的原因之一,故C项错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及社会结构保持稳定,与欧洲差距拉大,表现出停滞性,故D项正确。

答案 D

9.(2015·江苏南京、盐城一模)清《景德镇陶录》载:

“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

A.制瓷业开始兴起

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景德镇制瓷业兴盛,但不能得出“制瓷业开始兴起”,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依靠制瓷技能谋生的人,在当地超过了一半,故B项正确;制瓷业并不是全员参与,故C项错误;“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表述太绝对,故D项错误。

答案 B

10.(2015·四川绵阳一模)“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杜甫《夔州歌》)作为史料,该诗可用于研究古代四川(  )

①水路交通运输 ②魏晋商品经济 ③唐诗宋词盛况 ④地域文化特色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万斛之舟行若风”“摊钱高浪中”体现四川水路交通运输发展,故①正确;“蜀麻吴盐自古通”可见三国魏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故②正确;“杜甫《夔州歌》”是唐诗,与宋词无关,故③错误;“长年三老长歌里”反映了地域文化特色,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1.(2015·湖南怀化一模)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

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

“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解析 材料反映了人们的义利观发生了变化,与重商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郑板桥在为别人作书画的时候明码标价、直言不讳的强调自己应得的报酬,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商品价值意识,反映了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已被冲击;“总不如白银为妙”反映了白银已经成为当时比较普遍流通的货币,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带来的观念变化,人们更加重视金钱,故B项正确;材料中郑板桥个人事例反映不出整个社会存在着逐利风气,故C项错误;材料的中心思想不是讲文化产业兴盛,而是传统观念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B

12.(2015·四川绵阳二模)下列图片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的是(  )

解析 官窑生产的产品主要供贵族和官府使用,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的产品主要是自给自足,故B项错误;明朝机房是明朝中后期出现的私人手工业作坊,其产品用于市场销售,故C项正确;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企业,其产品供政府使用,故D项错误。

答案 C

13.(2015·天津河北三模)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

“(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世。

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  )

A.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风

B.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C.针砭时弊,提供王者之道

D.维护周礼,力图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

解析 材料中“《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知推行《春秋》之义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而非怀念上古之风,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强调为政以德,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可知孔子是为了维护周礼,维护西周的统治秩序,故D项正确。

答案 D

14.(2015·河南濮阳一模)“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

”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D.墨家、道家

解析 材料体现了两种观点,重礼,等级差别和兼爱、节俭,应该分别是儒家与墨家的主张,故B项正确;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D项错误;法家强调法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

答案 B

15.(2015·湖南株洲一模)《汉书·董仲舒传》说: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这表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  )

A.董仲舒极力推动的结果

B.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儒生孝廉有利政治清明

D.汉武帝与大臣们都推崇儒学

解析 题目问的是主要原因,而董仲舒的推动只是主观原因,故A项错误;汉武帝之所以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基于国家统治的需要,故B项正确;儒生孝廉与设问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推崇儒学不能成为罢黜百家的理由,故D项错误。

答案 B

16.(2015·广东广州一模)宋代建筑大量采用了以白墙黑瓦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