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862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9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最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最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最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炼铁B.水车灌溉C.活字印刷D.雕刻石像

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絮凝剂除水里的可溶性杂质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内的防腐气

3.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球升入高空后会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慢慢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些溶液中存在带电的离子

4.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5.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浸泡海鲜B.霉变大米经煮熟后食用

C.点燃H2前验纯D.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O中毒

6.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

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

D.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C.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D.用过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要盖上瓶塞密封保存

8.头发油腻是因为头皮油脂的分泌,使用碱性溶液清洗头发效果更佳。

从pH角度考虑,清洗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

A.4B.7C.8D.14

9.下列化学反应对应的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Fe+3O2

2Fe2O3,化合反应

B.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

Cu+2AgCl=CuCl2+2Ag,置换反应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Na2CO3+2HCl=2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D.碳酸氢钙受热分解:

Ca(HCO3)2

CaCO3↓+H2O+CO2↑,分解反应

10.下列有关实验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

A.甲实验中,红磷要过量

B.乙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

C.丙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D.丁实验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跟氧气充分接触

11.螃蟹作为美食已进入千家万户,蟹肉中的砷(As)元素以有机砷(C5H11AsO2)的形式少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5H11AsO2由五种元素组成B.C5H11AsO2中有一个氧分子

C.一个C5H11AsO2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D.C5H11AsO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5:

11

12.下列是一些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括号内为杂质)和分离,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O、CH4

鉴别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B

Na2CO3溶液、NaOH溶液

检验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C

NaCl(Na2CO3)溶液

除杂

滴加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D

MnO2、KCl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蒸发、烘干

A.AB.BC.CD.D

13.取一定量的Al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

B.固体中有Cu时,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

D.固体中有Ag时,滤液中可能有AgNO3

14.如图是由传感器采集实验相关信息描绘出的曲线,其中物质x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某液体,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个量。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X

纵坐标y

A

溶液的质量

B

溶液的PH

C

氢氧化钠溶液

溶质的质量

D

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中钙元素质量

 

A.AB.BC.CD.D

15.向盛有50g10%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如图(纵坐标表示烧杯中其他量的变化)所有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B.

C.

D.

16.有NaHCO3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27.4g,将其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得剩余固体。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Ca(OH)2溶液中,产生10g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6g

C.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大于NaHCO3

D.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产生8.8gCO2

二、填空题

17.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___________;

(2)氯化镁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

(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最稳定的金属___________;

(4)最简单的有机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18.

(1)如下图为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氟原子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写出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

___________,镁属于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由氟和镁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周期。

19.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均离不开水。

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水的问题:

(1)图1中的海水属于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如图2所示,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河水是重要的陆地淡水资源,经处理后可用作城市生活用水,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净水方法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B过滤C蒸馏D吸附

(4)生活中,人们常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把硬水转化成软水。

2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

(2)欲将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任写一种方法);

(3)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常用的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t2℃时,将4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克;

(5)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___。

21.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取氢气,其反应可表示为:

6ZnFe2O4

6ZnO+4Fe3O4+O2↑;6ZnO+4Fe3O4+2H2O

6ZnFe2O4+2H2↑

(1)制氢的整个过程中,ZnFe2O4做反应的___________,其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该循环制氢过程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____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22.教育部从【最新】开始,要求在学校普及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相关知识。

某化学活动小组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此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

I.活动探究

(1)学会识图分拣垃圾:

下列垃圾应投人带有下图图标的垃圾箱内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塑料瓶B果皮C碎瓷片

(2)学会检验有害气体含氯塑科焚烧时会产生氯化氢等气体。

若要检验焚烧后的气体中有氯化氢,可将其通入__________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

II.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回收处理废旧电池中的镉?

[查阅资料]

(1)废旧电池中含有镉、汞等元素,这些元素会危害人类健康。

(2)镉(Cd)从溶液中析出时呈海绵状固体.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

(3)碳酸镉(CdCO3)、氢氧化镉Cd(OH)2都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设计实验]先将废旧电池进行处理以制得硫酸镉(CdSO4)溶液,用于以下实验。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与金属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Zn粉,充分反应

________

Zn可以置换出Cd

与碱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

与盐反应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溶液,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可用该试剂除去CdSO4

[回收处理]

实验结束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通过过滤洗涤、加热,进而再制得镉。

[交流反思]

请同学们]基于化学视角说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_____(答一点即可)。

四、流程题

23.碲(Te)广泛用于彩色玻璃和陶瓷工艺。

用某工业废渣(主要含有TeO2、少量Ag、Au)为原料制备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类比CO2与NaOH的反应,写出“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2)滤液1中的两种溶质是H2SO4和___(填化学式)。

(3)上述工艺流程中设计“废渣→……→TeO2”的目的是___。

(4)“酸溶”后,在TeCl4溶液中通入SO2,反应生成碲和初中化学中两种常见的酸,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五、实验题

24.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3)用装置A、B进行实验时,首先应___________。

(4)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

(5)若要收集干燥的CO2,可将含有水蒸气的CO2从装置C的___________(选填“m”成“n”)端导入,试剂X是___________;再用装置___________(选填“D”或“E”或“F”)收集。

(6)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5.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集气瓶内壁均匀涂有铁粉除氧剂,再在铁粉表面均匀涂一层水,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提示空气中其它成分不干扰本实验)。

(1)实验1中,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1,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