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83147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docx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docx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

关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医疗纠纷;医德医风 ;人文教育;必要性;

 摘 要 医疗卫生事业是整个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德医风建设又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灵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医德医风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尤为显著。

因此必须总结分析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强医学院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一.医德医风名词解释

  所谓医德医风,指的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调节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对医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所

体现出来的思想、品质、修养以及行为的总的评价。

医德医风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基本素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党和政府

的声誉和形象,因而备受党和政府、广大群众、医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二.医德医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不断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的力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有力推动了医德医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医患关系不断改善。

虽然医德医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有的医务人员为民意识淡化,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收受红包,接受病人宴请和物品。

有的甚至索要或暗示患者送红包,只有送了红包才能得到医务人员的悉心照顾,这样患者之

间产生了不平等,一时间“红包”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有的医务人员我行我素,对本职工作不尽职尽责,却私自外出会诊或手术,暗中从事第二职业,为自己搞创收。

更有的私自将病人介绍到其他医院.收取其他医疗单位的回扣

或提成。

  3.有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及其恶劣,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当,时常引发医患冲突。

许多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情况,医患环境现状令人堪忧。

  4.有的医务人员为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对于就诊病人不分情况就开出一大堆检查,做了检查才能开药,完全是“滥检查”。

此外还有大处方、乱用药等过度医疗现象。

  5.个别医疗单位对国家规定的医疗收费项目和标准执行不力,打“擦边球”,分解项目,自立收费,没有严格遵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这些不良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医疗机构或少数医务人员身上,但影响较大,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患问的和谐发展,损害了医疗卫生队伍白衣

天使的神圣形象,进而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这些已成为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由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实例分析

案列:

京华时报:

首例非法移植肾脏案宣判,医院判赔72万元

2009年6月,解某认识了在西安游玩的未成年人王小军和周小林,随后谢某以卖肾对身体影响不大,可以赚钱为诱饵,将王小军,周小林骗至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杨某的住处。

2009年6月25日,杨某带着王小军来到兰州某医院进行了肾脏切除手术,将其一个肾脏移植给了1名尿毒症患者。

四天后,杨某给了王小军5.1万元。

7月9日,经过同样的程序周小林也在该医院将1个肾脏移植给了来自广东的肾衰竭患者,得到了4.2万元卖肾款。

2010年,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杨某,谢某提起公诉。

经审理,其两人的行为分别构成了故意伤害罪,对杨某,解某提起公诉,经审理,其两人的行为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故一审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8年,判处解某有期徒刑6年。

而在该案一审审理期间,进行器官移植的兰州市某医院,与受害人家属达成赔偿协议,共计赔偿两名受害人72万元。

一审宣判后,杨某不服已经提起上诉。

分析:

医院为何承担赔偿责任?

1.医院有过错,毫无疑问。

医院违反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的规定。

2.医院未尽到严格的审查义务。

在本案中,因为医院的审查不严导致两名未成年人的一侧肾脏移除,且分别构成七级伤残。

3.折射出医院从医工作者的医德医风问题。

四.由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产生的原因

  1.医学院人文教育落后,在最近几年大学扩招影响之下,我国的医学高等院校生源质量下降,专业知识不强,人文教育落后,导致医患关系越来越复杂,医患纠纷越来越多,北京医师协会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近三年来,北京市71家二级以上的医院共发生医护人员被打事件502起,致伤残90人,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不仅扰乱医院正常秩序,而且对广大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埋下阴影,更折射出由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思考,同时折射出加强医学院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让医务工作者,在学校树立良好地从医风尚。

  2.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医务人员为病人解除疾病痛苦,不仅需要有精湛的医疗

技术,更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政治素质。

而培养政治素质的任务当然是落在医院身上,可如今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弱化。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导致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方面面临着多种选择,不再像过去人们的价值取向那样统一化,给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二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观念陈旧,思路、方式、方法单一落后,多半是简单的说教和书面理论的宣讲,没有与时俱进。

三是缺少思想政治工作专职人员,缺少专业的政工师,从而削弱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在医德医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3.管理失衡,监督不力当前部分医院在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经济指标过硬,

医德医风建设过软的不良现象。

医院的主管领导也是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

尤其体现在对医务人员的考核是重技术、轻医德。

另外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制度如同摆

设。

违纪行为查处不力,对投诉或举报的问题停留在口头上,不作进一步调查处理,从而让少数医务人员有可乘之机。

弱化了医德医风建设。

  4.职业道德意识“淡化”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部分医务人员崇

高的敬业精神和神圣的使命感发生了动摇,人生的价值天平向物质利益倾斜,扭曲了正常的医患关系。

少数医务人员错误地把医疗服务视为简单的商业活动,用等价交换的原则来

处理医患关系,收受“红包”、接受请吃送礼等。

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但这个原则如果渗透到医务领域,就会出现权利金钱化,人格商品化。

淡化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观念。

  5.医务人员的“利”与“义”关系失衡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医务人员攀比心增强,对医学的宗旨、目的认识不清,将一些商业原则过度的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导致了过度医疗等现象。

个别医院或医务人员偏重追求经济利益,以致出现各种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逐渐淡漠,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有所蔓延。

  6.社会环境影响,医务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而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服务对象来自社会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因而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渗入。

其中不乏社会上一些具有消极因素的价值观念,它们对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少数法纪观念和道德观念淡薄的医务人员思想发生错乱,错误地认为只有“一切向钱看”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导致医德医风的滑坡。

五.解决由医疗纠纷引发的医德医风问题的举措

  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新矛盾,是摆在我们各级医疗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原因的探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医务人员要“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因此要让医务工作者时时刻刻牢记这一宗旨,并在医疗卫生活动中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针对思想政治宣传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笔者认为倡榜样示范法值得提倡。

这些榜样既可以是古代的名医名家,宣传他们仁爱救人、忠于职守、刻苦钻研、谨慎负责的精神和高尚的医德情操,为我们后人做出了榜样,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也可以是当代的全国各地和各单位的优秀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

开展实效性、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宣传教育,使卫生从业人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明辨是非。

  2.加强社会实践教育,了解患者疾苦针对大处方、滥检查、乱收费等不良倾向,应该对医务工作者进行社会实践教育。

通过派送到农村或偏远山区医疗扶贫,派送到基层社区健康咨询义诊等活动,让广大医务工作者亲身了解患者的疾苦,增近与群众间的情感交流。

使医务人员切身体会到高额的医疗费用对于普通老百姓是一副沉重的担子,还有多少贫困家庭看不起病、买不起药,从而使医务人员自觉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情操。

  3.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是约束规范医护工作、

搞好医德医风建设的保证。

因此完善制度是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从源头上治理不正之风的重要举措。

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医院管理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建立健

全医德医风建设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十分重要,它不仅使医院有章可循,而且使不正之风失去滋生的土壤。

针对客观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必须建立一

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

实行科学而规范的管理,坚持用制度管人、管物、管事。

按照医德规范的内容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考评与评价,是检验一个医疗卫生单位工作好坏的

重要标准。

所以应将医德医风建设情况纳入全院医务人员年度考评范围,作为评优和晋职晋级的考核依据,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

  4.强化监督,确保制度落实监督医德医风是指对医德医风进行察看、督促、引导。

院应利用纪委、监察、文明办等部门组成医德医风督查小组,设立办公室。

利用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临床一线察看和引导,并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医德医风情况,督促医务人员对医德医风建设等相关制度进行落实。

设立意见箱、意见簿、投诉电话、电子信箱等,随时接受广大患者的信访举报。

此外还应院外拓展监督员的聘请范围和内容,请他们进行实地和民意调查,定期反馈意见。

比如聘请以新闻、社区、人大代表等人员参加的社会监督员,定期召开会议,征求意见和建议,提出整改措施,以确保医德医风建设等各项制度落实。

  5.加强法制管理,保障医德医风建设依法从医是当今法制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

医德医风建设最终归宿是医德管理法制化,是促进医院三个文明建设的关键。

道德与法律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法律保护、传播和发展传统道德,道德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自觉遵守法纪。

因此,医务工作者必须要有法制观念,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行为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学法、懂法、守法,以推进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和法制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束雅春.大力推进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国际医药卫生导

报,2008(10)

.

[2]李红.新时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初探.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

(1)

.

[3]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李翠萍.新时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浅谈.中外健康文摘,2009(14)

.

[5]李建朗.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药管理,2008(4)

.

SociologicalResearch

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学科研究

SocialSciencesDisciplineResear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