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考前练习第8套.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829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考前练习第8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考前练习第8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考前练习第8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考前练习第8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考前练习第8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考前练习第8套.docx

《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考前练习第8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考前练习第8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考前练习第8套.docx

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考前练习第8套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教育心理学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由于不同的科目的题型不同,文档中可能会只有大分标题而没有题的情况发生,这是正常情况。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题)

1.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非一般的?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2.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教育心理学》,其作者卡普捷烈夫的国籍是()

A.俄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3.根据世界保健机构对智能不足儿童的分类,智商在25~39之间的儿童属于()智能不足儿童。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深度

4.根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认知教学目标有()

A.六项

B.四项

C.五项

D.十项

5.加涅提出了()模式。

A.积累学习

B.发现学习

C.观察学习

D.接受学习

6.在吉尔福特提出的创造性思维的指标中,所谓的变通性是指()

A.产生许多符合要求的答案的能力

B.对某一问题变换研究角度的能力

C.反映答案的新颖和别致程度的能力

D.探求问题多种答案的思维

7.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监控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

A.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B.变化阅读的速度

C.容忍模糊

D.猜测

8.指导教学是以()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A.学生

B.教师

C.学习成绩

D.教材

9.有运动觉参加时记忆效果最理想的智力类型是()

A.记忆型

B.混合型

C.运动觉型

D.视觉型

10.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并在量表中首先提出了智力年龄概念的是()

A.推孟

B.比奈

C.奥斯本

D.德·波诺

11.动作技能根据所涉及的骨骼、肌肉以及动作幅度大小,动作技能可分为精细动作技能与()

A.连续性动作技能

B.封闭性动作技能

C.粗大动作技能

D.工具性动作技能

12.多重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A.霍华德·加德纳

B.吉尔福特

C.瑟斯顿

D.斯皮尔曼

13.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

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

B.直接转化途径

C.间接发生途径

D.间接转化途径

14.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A.教学之前

B.教学之中

C.教学之后

D.学生毕业时

15.“不断吸收新知识充实自己,掌握和使用教材,进行知识再加工,善于表达,善于选择运用良好方法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自学、实践等”属于教师的()。

A.教育才能

B.教学才能

C.社会交往才能

D.组织才能

16.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开始,该书的作者是()

A.詹姆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布鲁纳

17.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论,婴儿绕行茶几以取它后面的玩具,不再仅从茶几下爬过。

这时的婴儿处于()

A.感觉运动阶段

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18.老师上课前,先要引导学生温习上节课学过的相关内容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这种做法遵循的迁移理论是()。

A.关系说

B.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C.形式练习说

D.相同要素说

19.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二、多选题(共20题)

20.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

A.上下关系

B.平行关系

C.并列关系

D.网络关系

E.交叉关系

21.人们对智力的培养方式可分为()

A.智力开发的学习模式

B.智力开发的教学模式

C.智力开发的训练模式

D.智力开发的认知模式

E.智力开发的理性模式

2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

A.问题情境

B.定势

C.功能固着

D.知识经验

E.动机水平

23.我国学者认为,智力的基本构成因素包括()

A.注意力

B.观察力

C.记忆力

D.思维力

E.想象力

24.知觉的恒常性包括()

A.气味恒常性

B.亮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

E.形状恒常性

25.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构成包括()

A.成分性智力

B.经验性智力

C.反馈性智力

D.认知性智力

E.情景性智力

26.以下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A.观察教学电影

B.观察实物

C.演示实验

D.到实地参观访问

E.文艺作品的阅读

27.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28.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调查法主要有()

A.问卷法

B.访谈法

C.观察法

D.教学经验总结法

E.测验法

29.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这些感知规律包括()

A.强度律

B.活动律

C.层次律

D.差异律

E.组合律

30.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构成不包括()

A.成分性智力

B.经验性智力

C.反馈性智力

D.认知性智力

E.情景性智力

31.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哪些方面?

()

A.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C.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D.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32.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

)。

A.认知

B.情感?

?

?

C.动作技能

D.心智技能

33.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几个阶段?

(?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三、判断题(共10题)

四、简答题(共2题)

34.试比较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

35.发现教学经历哪四个阶段?

单选题答案:

1:

B2:

A3:

C4:

A5:

A6:

B7:

A

8:

C9:

C10:

B11:

C12:

A13:

A14:

B

15:

B16:

B17:

A18:

B19:

A

多选题答案:

20:

A,C,E

21:

B,C22:

A,B,C,D,E23:

A,B,C,D,E24:

B,C,D,E25:

A,B,E

26:

B,C,D27:

B,C,D28:

A,B,D29:

A,B,D,E30:

C,D

31:

A,B,C,D32:

A,B,C33:

A,B,C,D

判断题答案:

简答题答案:

34:

None35:

None

相关解析:

1:

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2:

1988年,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问世,这就是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的《教育心理学》。

故,本题应该选择A选项。

3:

世界保健机构对智能不足儿童的分类,智能不足儿童的智商是20~35,在韦氏量表上是25~39。

经过行为矫正,他们能学会自己吃饭、穿衣等自助技能。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4:

根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认知教学目标有六项,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审。

5:

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观察学习是班杜拉提出的概念。

6:

在吉尔福特提出的创造性思维的指标中,所谓的变通性是指对某一问题变换研究角度的能力。

7:

计划监控包括,设置学习目标,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问题及分析如何为完成学习任务。

8:

指导教学以学习成绩为中心。

9:

记忆的类型差异,人们在记忆方面,也表现出个体类型差异。

根据种种分析器参与记忆的情况,可以分为四类:

(1)记忆视觉型。

这种人运用视觉记忆较好。

(2)记忆听觉型。

这种人运用听觉记忆较好。

(3)记忆运动觉型。

这种人有运动觉参加时记忆较好。

(4)记忆混合型,如记忆的视觉-听觉型、记忆的听觉-运动觉型等。

这种人运用多种记忆表象时效果较好。

有运动觉参加时记忆效果最理想的智力类型是运动觉型。

10: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纳—西蒙智力量表,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

根据所涉及的骨骼、肌肉以及动作幅度大小,动作技能可分为精细动作技能与粗大动作技能。

12:

多元智力理论是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13:

可利用直接发生和间接转化两条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其中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是利用直接发生途径。

14:

B

15:

【解析】由题干可知,是在说教学才能。

16: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7:

能发现达到目的的新手段是处于感觉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之一。

18:

【解析】认知结构的迁移观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这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

19:

【解析】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对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言语直观。

相关解析:

20:

教学内容一体化要体现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

21:

人们对智力的培养方式可分为智力开发的教学模式和智力开发的训练模式。

22: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原型启发。

4.已有的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

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23:

我国学者认为,智力的基本构成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

24:

知觉的恒常性,如外形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对比恒常性、方位恒常性等。

25:

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构成包括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情景性智力。

26:

实物直观是以实际的事物本身作为直观对象而进行的直观活动,包括观察实物、收集标本、到实地参观访问、演示实验等活动。

27:

【解析】量表的效度、信度和标准化都属于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28:

调查法包括了问卷法、访谈法、教学经验总结法

29:

这些感知规律包括:

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

30:

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构成包括:

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情景性智力。

31:

【解析】由心理健康的标准可知以上选项均对。

32:

【解析】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33:

【解析】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

相关解析:

相关解析:

34: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除了具有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与心智技能不同的其它一些特点。

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客观性。

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外显性。

第三,就动作的结构而言,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