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一决定一条例知识竞赛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730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生育一决定一条例知识竞赛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划生育一决定一条例知识竞赛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划生育一决定一条例知识竞赛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划生育一决定一条例知识竞赛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划生育一决定一条例知识竞赛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划生育一决定一条例知识竞赛题.docx

《计划生育一决定一条例知识竞赛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生育一决定一条例知识竞赛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划生育一决定一条例知识竞赛题.docx

计划生育一决定一条例知识竞赛题

计划生育“一决定一条例”知识竞赛题

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多少人,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答:

4亿多人。

2.21世纪上半叶,将迎来哪三个人口高峰?

答:

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

3.今后十几年,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多少人?

答:

800-1000万人。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三个方面?

答:

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的局面,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有哪三点?

答:

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6.“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什么样的新阶段?

答:

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7.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哪儿?

答:

农村。

8.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答:

稳定低生育水平。

9.到“十一五”期末,全国人口总量(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要控制在多少亿人以内?

答:

13.6亿。

10.到2020年,人口总量要控制在多少亿人左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

答:

14.5亿。

11.人口计生工作的“四个不动摇”的内容是什么?

答:

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

12.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建立健全什么样的长效工作机制?

答:

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13.建立和完善什么样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答:

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14.按照哪四个职责分设原则,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领到奖励扶助金和享受优惠政策?

答:

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

15.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全面实施什么工程?

答:

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16.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要建立什么样的标本兼治工作机制,加强综合治理的过程评估和责任考核?

答:

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标本兼治工作机制。

17.要运用什么手段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

答:

法律手段。

18.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关系着哪两个方面?

答:

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

19.要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必须逐步改变什么结构?

答:

城乡二元结构。

20.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需要建立哪三个制度?

答:

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生命统计制度,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

21.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什么规划来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

答: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2.重点解决解决流动人口在哪些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其合法权益?

答:

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

23.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实行以什么为主的目标管理双向考核?

答:

流入地为主。

24.流入地按照什么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服务。

答:

“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

25.把进城务工人员什么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答:

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经费。

26.强化社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哪三个工作目标?

答:

适时变动、异地查询和跟踪管理。

27.相关部门为流动人口办理哪些手续时,应与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密切配合、互通信息?

答:

经商、务工、购房、租房、社会保障等手续。

28.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什么组织?

答:

计划生育协会。

29.流出地要配合流入地,做好外出人员的哪方面工作?

答:

宣传培训、免费办理婚育证明等相关工作。

30.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多少人,占总人口的11.03%?

答:

1.44亿。

31.构建以什么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答:

居家养老。

32.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哪三方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机构?

答:

政府、集体和社会。

33城市要逐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什么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

答:

个人账户。

34.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探索和实施什么工程?

答:

“爱心护理”等工程。

35.从老年预防保健入手,倡导什么方式,营造出行安全和起居方便的环境?

答:

健康生活。

36.要探索建立哪三项社会化服务制度?

答:

老年服务志愿者、照料储蓄、长期护理保险等。

37.大力弘扬哪三项养老传统美德?

答:

子女赡养、家庭养老和邻里互助。

38.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什么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

公共服务。

39.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公共投入,是保稳定、促发展的什么投入?

答:

基础性投入。

40.要从哪四个方面加大投入,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答:

财政、基础设施、人力、科技等方面。

41.各级财政要逐年增加投入,到2010年,全国人均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在“十五”期末人均10元的基础上增加到多少元?

答:

22元。

42.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行政部门、服务机构、自治组织、群众团体目标一致、上下互动、信息共享、运转高效的什么格局?

答:

科学管理格局。

43.利用网络优势,面向健康、亚健康人群,履行哪五项职能?

答:

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咨询、药具发放和人员培训。

44.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和“生育关怀行动”,开展哪三项服务?

答: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及家庭保健等服务。

45.探索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工作人员什么制度,力争“十一五”期间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

答: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46.实行绩效考核,完善人员哪五项机制?

答:

准入、选拔任用、引进培养、交流、退出机制。

47.改革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落实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什么作用?

答:

生力军作用。

48.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执法为民,实行政务公开,尊重群众的哪三项权利,来保障群众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答:

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49.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什么比例配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

答:

常住人口规模比例。

50.什么是孕产期保健?

答:

为孕产妇提供的孕期、产期的保健服务。

51.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

(1)利用超生技术和其他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2)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52.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五项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答:

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3.在一定时间内出生的活产男婴与活产女婴人数之比叫什么比?

答:

出生人口性别比。

54.生育文明包括哪五项内容?

答:

生育观念文明、生育制度文明、生育行为文明、生育管理与服务文明和生育科技文明等。

55.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5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指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答:

2006~2010年。

57.“十一五”时期,我党提出了哪两个重大的战略思想?

答:

(1)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8.什么是人口出生率?

答:

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同期平均总人数之比。

一般用千分数表示。

59.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答:

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一般用千分数表示。

6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哪五项要求?

答: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61.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要重点抓好哪三项工作?

答:

完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

62.什么是总和生育率?

答:

一定时期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的合计数,说明每名妇女按某年各年龄组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

63.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货币形式来反映的按人口平均的社会产品和劳务的总值,这个总值的名称叫什么?

答: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64.男女青年超过法定结婚年龄几年以上初次结婚为晚婚?

答:

3年以上。

65.计划生育“三结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计划生育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

66.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对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父母年满60周岁后,每人每年可以领到不低于600元的奖励。

67.结婚的法定条件之一是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多少岁、女不得早于多少岁?

答:

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68.哪四种情况说明胎儿有严重缺陷?

答:

(1)无脑畸形、脑积水、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

(2)内脏膨出或内脏外翻;(3)四肢短小畸形;(4)其他严重的胎儿畸形。

69.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域是多少

答:

103~107。

7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

凡年满几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的义务教育?

答:

6周岁。

71.什么是人口死亡率?

答:

一定时期人口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总人数之比。

一般用千分数表示。

7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答:

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73.什么是晚育?

答:

已婚公民达到晚婚年龄后初次生育子女的为晚育。

74.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就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和各群众团体与计划生育部门共同实施计划生育管理,形成什么样的管理体系?

答:

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

75.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

实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自然平衡,促进男女平等和社会文明进步,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76.晚婚晚育的公民可以获得什么奖励?

答:

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77.公民的生育权包含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答:

(1)生殖健康(保健)权利;

(2)男女平等权利;(3)知情选择权利;(4)健康及安全保障权利。

78.“有关精神病”的含义是什么?

答: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

79.开展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检查、监督工作主要由哪三个行政部门负责?

答:

计划生育、卫生、药品监督管理等行政部门。

80.对于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出版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出版物的,由出版行政部门没收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