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县镇各一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664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县镇各一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县镇各一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县镇各一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县镇各一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县镇各一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县镇各一篇.docx

《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县镇各一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县镇各一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县镇各一篇.docx

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县镇各一篇

推进富民强村工程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中共监利县委监利县人民政府

监利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的诞生地。

全县21个乡镇,2个农场管理区,768个行政村,总人口142.07万人,其中省级重点老区乡镇4个,重点贫困乡镇1个。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力推进富民强村工程,使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两年来,全县扶贫开发共投入资金3613万元,建设各类项目88个,共有4415户、18550人脱贫,受扶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200元。

一、重规划,抓统筹,进一步完善扶贫规划

根据上级对重点贫困乡镇、重点村扶贫实行分年度、集中投入、分批扶助和整体扶助的要求,我们对全县37个重点贫困村和25个重点老区村的扶贫开发规划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完善了做得不够详细和不合实际的地方,使每村的开发规划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整村推进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全县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按步实施,有序推进。

二、重主体,抓落实,着力推进重点村

重主体主要是工作重心瞄准突出重点村,注重重点村的.

路、水、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帮助重点村调整生产结构,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帮助贫困村改变面貌,促进增收。

两年来纳入整村推进的重点贫困村14个、老区村8个。

这22个村农户总户数为7200多户,人口数为30600多人。

结合各村实际,我们集中80%资金全力扶持路、水、水利等为主的基础设施扶贫项目建设22个,并以重点扶持项目为载体,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整合各类建设资金,创造条件,实施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

这22个项目参与户数5600户,受益人口24600人,参与率为80%。

22个项目总计投入资金1421.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02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019.8万元。

22个项目共修建村级公路12条35.2公里,受益12个村、17000人;建水厂4处,受益村5个,12600人;疏挖沟渠500米,改善1500人的生产条件;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4030亩,新增产值4650万元,获纯利810万元。

重点村的重点项目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重质量,抓组织,切实加强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

两年来组织农村贫困户子女650人赴荆州工业学校培训学习,在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进一步加强力度,多次召开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题工作会议和督办会议,部署落实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

在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同时,总结成绩,找出差距,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规范了操作,确保全县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联合.

培训基地招生过程中,采取典型带动、现身说法、现场指导等方式方法,全方位做好服务贫困家庭工作。

年年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指标。

培训一人,脱贫一家,转移培训效果显著。

通过两年培训学习,全县共有600名贫困劳动力顺利就业,就业率达100%。

已就业的贫困生平均月收入达1500元。

结合监利县贫困劳动力人口众多,转移任务重,又没有专门培训转移基地的实际情况,我县积极争取,就近成立基地。

经上级考察审核,县职教中心被批准为省级雨露计划培训基地。

为进一步做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创造了条件。

四、重效益,抓典型,着力加大信贷扶贫

在推进产业化扶贫,帮助贫困对象增收方面,在继续做好对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福娃集团有限公司的扶持,进一步筑大平台,通过福娃集团带动,加大对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

我们向省扶贫办省农行为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扶贫贴息贷款3000万元,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福娃集团按照“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大力发展订单经营,狠抓原料基地建设。

在我县重点贫困乡镇和老区乡镇周老嘴、新沟等地建有机稻生产基地2万亩。

辐射全县23个乡镇近30万农户,辐射贫困农户1.5万户。

按每斤1.25元收购价格,收购贫困农户生产有机稻4000万斤,辐射贫困农户,帮助农户增收335万元。

其中重点乡镇和重点村贫困户户平增加人,直接安置1075元。

公司还吸收农村富余劳力400收入.

贫困人口就业480人,有力推动了贫困户脱贫进程。

五、重提升,抓亮点,努力加快贫困村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监利县扶贫工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不断探索营造大扶贫格局。

在实践活动中,调动各方力量,集中捆绑各路资金,继续加大对县贫困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分盐镇土地村的扶持。

共投入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做了20件实事:

投入400万元,建中心自来水厂1座,投入10万元完成村部公路桥建设;投资47万元改造村部办公楼和村部场地建设;投入77万元搞好村庄环境整治;投入15万元做好100亩土地复垦区的清障工程;复垦区架设设低压线路540米,高压线路280米;改厕100座;投资50万元亮化公路照明;投资45万元兴建牲猪养殖场450平方米,建猪圈26栏;兴建装机容量为55KW,排灌流量为0.7立方/秒的排灌站一座;疏挖2条生产沟渠,架设3座生产桥梁,新建3条村组公路4公里,投资150多万元配套资金,不断完善往年基础设施和水产养殖、养鸡等发展生产项目建设。

建立村级广播站,通了广播。

通过两、三年的扶贫开发和新村建设,土地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显著提高。

六、重规范,抓风纪,严格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一是及时对全县两年的项目和资金的情况进行了检查。

两年上级安排扶贫项目和老区建设项目88个,资金594万元。

经检查,所有资金已全部下拨到位,项目建设已完成。

未发现移项、挪用等违纪违规的问题。

二是对严格全县项目和资金的管理。

要求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单位要明确各自责任,坚决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

乡镇要组建项目建设领导专班,实现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分管领导岗位责任制落实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项目建设有序实施。

同时做好本级和村级配套资金的筹措。

各项目单位负责做好项目编制报告,创造条件及早启动和完成项目建设。

财政和扶贫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管理,所有项目资金严格按上级要求实行报帐制方式运行管理。

另外对对口扶持单位也提出了配套1-2万元资金的要求。

在资金的使用管理上,严明了纪律。

要求不准随意调整项目,所有资金不能挪作他用,要求各地将项目资金的计划分配、使用情况、实施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对检查、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截留、挤占、挪用、贪污、挥霍扶贫资金的,一查到底。

确保扶贫资金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

抓好扶贫开发建设和谐福田

监利县福田寺镇委福田寺镇人民政府

监利县福田寺镇是湖北省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单位之一。

全镇版图面积107平方公里,辖26个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43614人,耕地面积50171亩。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我镇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始终坚持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为着力点,切实落实整村推进措施,围绕农民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抢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全面推进产业扶贫、设施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据初步统计,近几年我镇共投入扶贫资金近300多万元,引进项目资金1.28亿元,完成了13个大的项目建设。

到2009年底,全镇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750元。

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发展比较优势,走好产业开发的路子

我们福田地处四湖总干渠下游,属水袋子乡镇,一直以传统的农业为主,要想摆脱贫困,唯有打破旧有种植模式,从产业结构调整寻求突破。

为此,我们根据本地实际,组织农户大力发展以水产品为主的特色产业,通过采取市场引.

导、政策扶持、激励发展等综合扶贫措施,形成了具有福田特色的支柱产业。

近几年来,我镇组织村级农户共开发低产低湖田近2万亩,建成了福宦路万亩水产长廊,四八垸、周城垸小龙虾基地,白滟湖、蝶子湖的河蟹基地,公路河沿线的黄鳝养殖基地。

据统计,2009年,全镇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2万亩,网箱养鳝达到1.2万口,河蟹养殖面积达到6000亩,仅水产养殖一项农村人均可增收100元。

与此同时,我们还针对贫困村的特性,量身打造,推行一村一品工程。

我镇小河村靠近洪排堤,人均耕地只有0.7亩,农民收入居全镇末位。

为此,我镇扶贫专班多次深入该村,与村民共同寻求发展对策,通过了解全村地形地貌,依据该村白田居多的特性,制订了发展大棚蔬菜为主,劳务输出为辅的产业路子,采取以点带面的办法,对有种植兴趣的彭英武、柳玉英等几位农户进行重点扶持。

3年时间,该村大棚蔬菜发展了近60户,人均收入增长近1000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二、夯实基础设施,走好整村整片推进的路子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

作为水网湖区的福田,要加快扶贫开发,必须在改善基础条件上实现质的跨越。

近几年,我们党委政府高度统一,抢抓全省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发展契机,狠抓了以通乡、通村公路、一建三改、农村医疗卫生及农村安全饮水等民生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两年内,相继完成了13个项目建设,公里,20疏通河道沟渠近公里公路河衬砌工程,10.5完成了.

修建通村公路18公里,新建了17个村级卫生室、26个村级党员活动室、26个村级篮球场、9个农村书屋、1座镇级水厂和两个污水处理厂,总投资达1.28亿元。

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视,自来水管网覆盖率达到85%。

在抓好基础设计建设的同时,我们还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思路,加快黄观公路沿线村庄建设,按照整村整片推进的要求,镇政府先后在民生村、项杨村、三湾村开展了三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组织引导农户建晒场,建沼气池,改厕、改水、改圈,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面貌的大变样,这三个示范村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目前,我镇其余各村纷纷效仿,有的以小组、墩台为基点,开展大规模村庄环境整治建设。

仅去年,全镇用于环境整治资金就达520万元,还新建沼气池120个、改厕改厨800多户、建垃圾池160个,栽植风景树5000棵,还对公路沿线房屋进行统一作色。

三、开发人力资源,走好劳务输出的路子

我们福田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的途径。

在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过程中,镇政府对外广泛寻求用工信息,牵线搭桥,先后与广东、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建立用工信息联系点,为劳务输出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对内大开绿灯,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特别是对各种证照的办理,组织派出所、计生办、劳动服务站等职能部门进村入户上门服务,尽量减少办证的中间环

节,让他们走得放心,做得安心。

与此同时,我们还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广泛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活动,去年与县劳动、农业等技术部门合作,组织农民开展短期培训2期,培训人员近600人,开展秋季贫困家庭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近200人。

通过此举,促使我镇乘余劳动力大量外出。

据统计,近几年,我镇每年外出务工人数在1万人以上,形成了以馒头、服装、建筑为主体的产业链,每年直接创收达1.5亿元以上。

打工经济成为全镇脱贫增收的新亮点。

四、整合各方力量,走好社会帮扶的路子

为增强贫困户的脱贫信心。

我们大力开展社会帮扶和干部帮扶活动,近几年我们一直按照企事业单位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办法,建立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去年全镇参加帮扶单位12个,帮扶4个村,帮扶农户80户,落实帮扶资金近30万元。

同时,对创业困难群众在政策上、资金上予以重点倾斜。

去年,我镇共发放帮扶小额贷款2500多笔,资金1624万元。

通过观念帮扶、生活帮扶、生产帮扶和开展“送温暖、送信息、送服务”等活动,营造了全镇共同关心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为建设和谐福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镇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工作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镇今后的老区扶贫建设工作还面临着很大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