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654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docx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大学论文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

结题总报告

内容摘要:

本课题的研究,创新了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的三大体系,十六个维度,一百零四项指标体系内容;准确掌握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和学生素质的真实状况,不断完善教育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区域学校教育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实施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科学运用评价结果,诊断与改进教育教学,强化学校尊重教育规律,规范办学的行为,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有效促进区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关注区域学校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率,使学生学科学业质量达到一定要求,既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又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质等方面在技术上能够达到一定要求,而且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2012年及以前),江夏中考、高考在全市排名居后,学生择校现象严重。

我们通过走访、访谈师生及家长发现:

学校办学不规范,表现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按国家方针开齐开足课程;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这些因素是影响江夏教育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当前,江夏学生有学上的问题虽然已经全面解决,但是,上好学的问题成为区域教育的突出矛盾;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依然是教育的主要矛盾。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我们已经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强大升学竞争和压力,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以学校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主要标准。

使得我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愈演愈烈,违背了教育方针,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变。

为此,我们提出了《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问题提出目的

(1)了解我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真实状况,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决策中提供科学依据。

(2)掌握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形成本地区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有效提升区域学校教育质量。

(3)引导学校普遍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学校、家庭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合力。

2.选题的意义:

开展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研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加强教育管理,探索人才成长规律的需要;是推进质量评价制度改革,进行科学决策的需要。

通过对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评价,科学诊断全区教育质量状况,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可靠参考依据;能有效规范区域内学校的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能有效促进区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构建起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江夏区域特色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区域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对引导教师、学校和家长、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价值

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规范学校教育管理行为,改善区域学校教育环境;实验对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科学运用评价结果,诊断与改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区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一主多元”的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队伍,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率,使学生学科学业质量达到一定要求,扩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的品德行为、心理健康、体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区域学校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项目由美国国家评估管理委员会(NAGB)和美国教育部下属的教育统计中心(NCES)共同完成。

TIMSS和PISA两个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主要优点首先是测评模型,两者都是一个“输入、过程、输出”的模型,不仅关注输出,同时也关注输入和过程,并研究其间的关系。

其次,对于学科成绩的评价,不仅仅是看考试成绩,而是将学科分割成多块相应的学科素养来看。

但是,TIMSS和PISA没有体现出学生、班级、学校、区县等多层次的基础教育质量情况,缺乏对未来基础教育质量的预测功能。

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37次提到监测评价,可见其意义之大。

当前,省内基本上还是延续传统的评价方法,武汉市已经启动了“质量监测”工作,取得阶段成果。

省外的上海、广东、重庆等地的“质量监测”体系已基本形成,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建立适合我区教育发展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准确报告基础教育质量的现状,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决策中提供科学依据。

2.形成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机制,培养一支业务精良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综合评价团队。

3.落实解决全区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区域学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4.以质量监测为载体,对全区教育质量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区域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全面提高区域学校教育质量。

(二)研究内容

1.完善有关概念的理论提升。

如:

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监测、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区域构建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2.具体研究内容:

(1)构建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

①构建区域学校教育管理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

②构建区域学校教师德育、教学过程质量监测体系实验研究;

③构建区域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监测体系实验研究。

(2)实施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策略研究。

①实施区域学校教育管理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

②实施区域学校教师德育、教学过程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

③实施区域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

④实施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操作流程研究。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2012.02—2012.09.

①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教育局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与科室领导任副组长和成员;成立“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综合评价中心”;设立街道教育总支学校教育质量监测综合评价指导小组;建立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综合评价领导小组。

课题组具体分工:

组长,祝恒文,全面负责课题研究指导及经费到位、评价细则的协调等工作;副组长王东元,负责开题报告、实施方案、结题报告的撰写;组员谭红梅,负责研究过程资料的收集,承担《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机制研究》子课题研究;杜印,负责制度制定,承担《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研究》子课题研究;敖绪斌承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研究》子课题研究;杨小春承担《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监测体系研究》子课题研究;曾凡光、黄俊承担《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监测体系研究》子课题研究;周波承担《教师个性发展成果监测体系研究》子课题研究;蔡军华、祝双全负责承担区或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查。

②制定指标体系。

制定《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评价工作实施意见》和《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监测系列指标体系和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③组织学习讨论。

全区上下组织教师学习“意见、方案和系统指标体系”,收集讨论信息,反馈意见,修改相关内容。

(2)实施阶段:

2012.09—2014.07.

本阶段,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

一是调研访问。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区域学校师对教育质量系列指标体系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认可度;二是完善体系。

在调研的基础上,再次修订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系列指标体系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三是实施评价。

组织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专业队伍按学校教育质量系列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实践研究这三年6个学期,我们边研究、边反思、边完善。

将《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细则》修改了5次。

最终形成完成了2014年秋季《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与国家监测的五个维度保持了一致。

2012年上半年下校考评,通过查阅资料、师生访谈、进课堂听课、查看校容校貌获得如下信息,意识到绝大多数学校没按国家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主要是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术科没开,学校为了应付“评价”,备有阴阳两套课程表,应付检查一套,实际上课一套;二是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教师教育观念陈旧,不备课上课,或者备一次课用几年;上课准备不够,随意性大,满堂灌的课堂占大多数;没有开展或伪开展教研活动,教学无教学反思或教后记;单元检测不作质量分析;三是学校兴趣活动开展少,甚至无;四是没有真正进行课题研究。

为了使质量考评真正能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质量,根据第一轮考评活动的不利于教育健康发展的因素,评价细则不规范的地方,假期召开评价员会议,每个评价员对评价方法、评价步骤,以及评价细则将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后的评价方案及评价细则,不仅对学校管理、教师教育教学、师生个性发展各方面有检查、评价功能,而且还有督促和指导作用。

如修改后的《教师教学常规评价细则》对教学反思(教后记)不仅有量的要求“每单元有教学反思500—1000字”,而且有质的要求“有效反思—反思教学过程的得失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不能空、泛,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写,并联系看教学效果是否有变化(提升)等。

若一次评价时做得不好,没达到要求,限定时间整改。

整改后,评价组再随机考评看落实。

经过一年来的评价实践,我们除了发现一些学校在各项工作朝规范办学转变外,也发现有些学校出现了评价前后两样工作情况。

评价前严格按要求进行各项工作,评价后就回到以前的状态。

2013年2月、3月,针对考评出现的问题和学校各方面的改变,考评组经过研究及讨论、请示局领导和有关专家,对《评价工作方案》和《评价细则》又作了三个方面修改。

一是四块赋分的调整。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由70分调成50分,将调出的20分分别加到《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各10分。

调整的目的是体现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加大教育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的评价力度,实现治薄决心。

二是减少档案资料的分值,增加活动和活动结果的分值,克服学校纸上谈兵的虚假行为,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认真落到实处。

三是根据工作实际,将评价的项目进行删减、归并和整合,切合实际,评价的重点为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和学生基本常识的掌握等方面,突出考试科目的教学常规(重抓教育教学过程),突出评价工作的引导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同时对每所学校实行一次集中评价和不定期随机评价,促使学校各方面工作优质常态化。

2014年秋,我们根据国家质量监测的精神,对我区的质量综合评价的细则、评价方式方法又作了修改和完善。

我们利用9月、10月两个月的时间做了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修改完善了《质量评价实施方案》(2014年秋版),这次的方案与上学期的方案有5个变化,方案的名称发生了变化(质量考评——综合评价),评价体系发生了变化,评价内容发生了变化,评价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评价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二是召开了全区中小学校长及教育总支干事的会议,解读了“方案”和“五个维度”的变化及评价分值的运用;三是进行了三个维度的试点评价工作,通过在一初中、纸坊二小和龚家铺三所学校的实验,找出了评价内容和方式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再次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四是根据实验暴露的问题和对评价方案的修改情况,向全区发义务学校发放了“质量评价的补充说明”文件;五是编制了综合质量评价行事录;六是组织评价人员三轮的培训学习;七是设计了三个维度的问卷量表题库。

形成了适合江夏区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一支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队伍,规范的评价操作流程和科学的评价方法。

编制完成了《江夏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行事录》和《江夏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资料汇编》

(3)总结阶段:

2014.07—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