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5266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壶口“冒白气”

C. 深秋霜“降”

         

D. 湿手烘干

【答案】C

2.海水淡化可有效解决人类的用水问题,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出来,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淡水,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A. 汽化和凝固                       B. 汽化和凝华                       C. 汽化和液化                       D. 升华和凝华

【答案】C

3.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 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 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D. 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

【答案】C

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           

B. 高空中的冰晶下落变成雨滴是熔化

C. 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          

D. 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

【答案】A

5.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

A. 人呼出的水蒸气                                                  

B.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B

6.“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答案】B

7.文娱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白色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最可能是(  )

A. 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

B. 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

D.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雾”

【答案】D

8.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深秋,路边草上的霜B. 

夏天,吃冰棒凉快

C. 

冬天出现的浓雾D. 

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

【答案】D

9.如图为某晶体的凝固与熔化过程,其中该晶体(  )

A. 在BC段,该物质吸热                                          

B. 熔化过程中图象中的EF段

C. 凝固时的温度为55℃                                          

D. 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答案】B

10.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

熔点/℃

97.5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1883

1090

2467

2567

2750

A. 铁﹣﹣铜合金                  

B. 镁﹣﹣铁合金                  

C. 钠﹣﹣铝合金                  

D. 铁﹣﹣铝合金

【答案】B

11.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

A. 熔化                                     B. 凝固                                     C. 蒸发                                     D. 凝华

【答案】B

12.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倒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内,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些小水珠出现,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 甲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D. 甲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答案】D

二、填空题

13.大自然的水循环经历的物态变化有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汽化;液化;凝华;熔化;凝固;升华

14.汽化的两种方式有蒸发和________,这两种方式都要________热量.

【答案】沸腾;吸收

15.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一般的过程是:

“估、选、放、等、读、取”.“估”就是估计被测液体温度;“选”就是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放”就是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等”就是让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会;“读”就是读取数据;“取”就是把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

对于“放”你认为图中A、B、C、D正确的是  ________ ;

对于“读”你认为图中

(1)、

(2)、(3)正确的是 ________;

图中甲的示数为  ________、乙的示数为 ________

【答案】B;

(2);36;-14

16.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________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

【答案】压缩体积

17.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小丽实验中的两处错误是:

________ 和________ .

(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2所示.图________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小丽想要节约一些酒精灯的燃料,并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采取措施是________ .

(4)当水温接近90℃时,小丽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如表是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是97℃、93℃、99℃,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

________ .

【答案】温度计碰到容器底 ;读数时,视线没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甲 ;适当减少水量 ;将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 

18.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起来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物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在温度计数值不再变动时进行读数.

【答案】baced

19.如图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

【答案】0.1;37.3

20.如图某物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特征可判断该物体是________(晶体/非晶体);在第10min内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该过程中,其内能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晶体;固液共存;变大

21.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

①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________,过一会儿手会感到玻璃片变热;

②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③列举一个生活中的液化现象________。

【答案】液化;小水滴;液化要放热;天气“回潮”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液化

2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

房间甲的气温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答案】低于

三、实验探究题

23.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①:

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猜想②:

与蔬菜的表面积有关

猜想③:

与蔬菜的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的猜想是否正确,小军按下图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器材除B中有未剖开的胡萝卜,其余的均已剖开)

(1)这四次实验中,实验________可验证猜想①是正确的,D的验证猜想是________.

(2)小军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3)通过实验,使我们认识到,生活中要使蔬菜保鲜,正确的做法是:

________.

【答案】

(1)A;③

(2)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的快慢与它们所处的温度、表面积大小以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3)将蔬菜装入塑料袋中放入冰箱

24.在图1“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指出实验中错误之处:

________(写一个).

(2)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如图2(甲)(乙)所示,图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则该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t/min

8

9

10

11

12

13

t温/℃

96

97

98

98

98

98

(4)如图3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5)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热,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6)如果要适当缩短加热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答案】

(1)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或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

(2)乙

(3)98;小于

(4)B

(5)吸;不变

(6)适当减少水量(或用热水、加大酒精灯的火焰、加盖)

25.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坐标纸,熔化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32

 36

 40

 44

 48

48

 48

50

 52

 54

 56

(1)实验中,还缺少的一种计量仪器是________;

(2)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

(3)在图中作出物质的熔化图象;

(4)根据熔化图象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