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5219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8分)

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答题纸的表格中。

(共 12 分。

每小题 2分)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牌坊(fāng)脑髓(suí)  天堑(qiàn) 不能自已(yǐ)

B. 哺育(bǔ)   堵塞(sè)   顷刻(qīng) 人才济济(jǐjǐ)       

C. 嫉妒(jí)    粗糙(cāo) 脊梁 (jǐ)   相依相偎(wēi)

D. 卓著(zhuó)  矗立(chù)  惩罚(chéng)自怨自艾(ài)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声乐训练是门科学,需要合理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有好效果。

B. 6月14日,荷兰队5:

1大比分完胜,以锐不可当之势轻取上届世界杯冠军西班牙队。

C. 妈妈想起了临别时安安呕心沥血的哭喊,凄惨的哀求:

“妈妈——安安也要——买书——”。

 

D. 这部电影的画面处理别具匠心,画面全用冷色调,很好地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3. 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戒台寺位于北京西郊,寺中佳木葱茏,松柏以“古”“奇”而闻名于世。

寺门前的五棵油松,      ①      。

正殿前的两株银杏,一雌一雄,它们是金代所植,乾隆御封它们为“公孙将军”。

戒台寺中的树木,     ②      ,绿冠如盖,姿态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前来观赏。

A. ①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树形似虬龙盘曲   ②树形高大

B. ①树干粗壮有力,直径达1.15米,枝繁叶茂     ②高大树形

C. ①树干粗壮有力,直径达1.15米,枝繁叶茂    ②树形高大

D. ①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树形似虬龙盘曲   ②高大树形

4. 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乡愁打动观众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2》)开播后,在网络和电视上创造了收视奇迹,并跃居微博话题榜首位。

许多观众说,喜欢《舌尖2》就是因为它不仅拍摄了美食,更讲述了做美食的人和事。

其中浓浓的乡情更让不少背井离乡打拼的人流下了眼泪。

也有网友说,看到人们为准备食材付出的艰辛,让我在体味美食的同时,学会感恩。

A. 温情催人双泪垂             B. 体味美食学感恩         

C. 佳片掀起收视潮             D. 新作追求国际化

5.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③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

那是树!

④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叶的灵动,显出小屋的安静;树干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树色的鲜亮,显出小屋的沉着。

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A. ①句把“山”比喻成 “眉”,把“小屋”比喻成“痣”,写出了山的形和色,又点染出小屋的玲珑小巧,让人联想到妙龄女子的美好面容。

B. ②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屋的出现为山景增添了生机和情调。

C. ③句“什么来点缀小屋呢?

那是树!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树对小屋的衬托作用。

D. ④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树、屋相互衬托,相映成趣的美。

6. 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法布尔 —— 法国 —— 《松树金龟子》

B. 辛弃疾 —— 南宋 —— 《卜算子·咏梅》

C. 杜  甫 —— 唐代 —— 《登岳阳楼》

D. 陶渊明 —— 东晋 —— 《归园田居》 

二、语文积累。

(共16 分)

7. 找出下列每个句子中的错别字依次写在表格中并改正。

(4分)

(1)田亮等曾在体坛上叱诧风云的运动员纷纷进军娱乐圈,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2)二战中初期,英军节节溃退,丘吉尔极为不满,常怒行于色,训斥下属。

(3)俞敏洪白手起家,2006年带领新东方在纽约上市,他本人挤身20世纪对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列。

(4)公元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娇成吉思汗病逝于六盘山附近的清水县。

错别字

改 正

8. 默写。

(8分)

(1)                      ,凭轩涕泗流。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山舞银蛇,                。

(4)八百里分麾下炙,                      。

(5)《黄鹤楼》中以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的一句是

                          ,                           。

(6)《使至塞上》中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的一句是

                          ,                           。

9. 名著阅读(4分)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石猴为众猴觅得         ,众猴依照约定,拥戴他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讲信义。

铁扇公主因为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记恨孙悟空,不但不愿借芭蕉扇,还想加害悟空。

可以看出她爱子心切,同时也显示出她       。

孙悟空因为                          被唐僧逐回花果山,但得知唐僧遇难就要回去保护师傅,而且临见唐僧前要在海里洗掉妖气,可以看出他             。

 

第二部分    理解·感悟(42分)

三、文言文阅读,回答第10-12 题。

(共 12分)

【甲】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

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

“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

(chuǎi,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

(1)蔽林间窥之(       )        

(2)益习其声  (        )

(3)驴不胜怒,蹄之(     )     (4)扪烛而得其形(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12. 结合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你说说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粥里春秋》,回答第13—15题。

(共 15分)

①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念是念了,也歌唱似得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

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③三月播种。

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④四月插秧。

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⑤五月,六月,七月。

⑥追肥,拔草,治虫。

⑦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天热闷人,他们说:

“好!

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

”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

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⑧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

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

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

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⑨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

“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⑩此生见粥多矣!

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

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

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

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

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

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

“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

“我不饿!

我不饿!

”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

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

他们哪里会“不饿”?

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

11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

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

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

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

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孙女:

“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

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12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

    (选自《文人品粥》,有删改)

13. 对父亲的教导和《悯农》的内涵,作者有一个理解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补充完整。

 (3分)

刚刚懂事,           →年龄稍大,              →上大学时,            

14. 请简要赏析选文第⑧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请从词语的运用和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