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自主实验 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45562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自主实验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微生物自主实验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微生物自主实验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微生物自主实验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微生物自主实验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自主实验 1.docx

《微生物自主实验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自主实验 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自主实验 1.docx

微生物自主实验1

水质微生物分析及评价

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水中细菌数量及大肠杆菌数量的检测来评价水质好坏。

(2)培养自主创新实验设计及团队合作能力。

(3)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及归纳复习。

二、实验内容

(1)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总数。

(2)多管发酵法检测大肠杆菌。

(3)细菌菌落观察及形态描述。

(4)细菌的个体形态鉴定(细菌的单染色、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

三、相关资料

水中主要存在的污染水质的细菌是大肠菌群,主要有耐热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对水质的测定一般是检测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经查资料得知,自来水中,细菌总数每毫升不能超过100个,大肠菌群不能超过3个/升。

水中出现了大肠菌群大于3个/升说明水源已经被污染。

细菌总数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

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培养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该菌群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具有指示菌的一般特征,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评价饮水的卫生质量。

水中总大肠菌群数系以100ml水样中污染的总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表示。

按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1毫升自来水中杂菌数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群数1000毫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才算合格。

四、检测

(一)细菌数量检测

1、原理

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细菌都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

一般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

2、材料准备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乳糖蛋白胨培养基、酒精灯、棉签、试管(多个)、培养皿(多个)、无菌广口瓶(锥形瓶)、高压蒸汽锅、天平、纱布、报纸、细绳、接种环等。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配方:

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5-20g、水1000ml;伊红美蓝培养基配方:

蛋白胨10g、乳糖10g、磷酸氢二钾2g、琼脂20-30g、蒸馏水1000ml、2%伊红水溶液20ml、0.5%美兰水溶液13ml;乳糖蛋白胨培养基:

蛋白胨20g、溴甲酚紫0.01g、乳糖10g、水1000ml

3、操作方法

(1) 采样:

瓶装纯净水、自来水、河水

取样方法:

自来水:

将自来水水龙头用火焰灼烧3min灭菌,再拧开水龙头流水5min,以排除管道内积存的死水,随后用已灭菌的三角瓶取水样。

河水:

将无菌的带玻塞的小口瓶浸入距水面10-15cm深的水层中,;瓶口朝上,除去瓶塞,待水流入瓶中装满后,盖好瓶塞,取出后立即进行检测。

或临时保存于冰箱,但不超过24h。

(2) 细菌总数检查:

1)自来水、纯净水

吸取1ml水样,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37度恒温箱中,培养24h计数,每组设计一个空白试验对照组。

2)河水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般中等污秽的水样可取10、100、1000三个稀释度,严重污秽水样取100、1000、10000三个稀释度。

(之后的步骤重复以上)

3)计数方法

1、计算相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有大片菌苔生长时弃用,以无片生长的平皿计数;

若片菌苔大小不到培养皿的一半,其余一半分布均匀,将此一半数×2。

2、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只有一个符合此范围时,以该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有两个在30-300时,按两者菌落总数比值决定:

比值小于2,取平均;比值大于2,取较小的菌落总数。

(所有菌落大于300,取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所有菌落小于30,取稀释度最小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所有菌落都不在30-300间,取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二)大肠菌群数检查

1、原理

水中的病原菌多来源于病人和病畜的粪便。

由于病原菌数量少,检测过程复杂。

因此,直接测它们的存在是非常困难的专业化工作。

由于大肠杆菌在粪便中数量大,在体外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相似,并且检验方法简易,因此一般作为水质检测的标志。

大肠杆菌群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24小时内能发酵乳糖或半乳糖。

多管发酵法包括初发酵、平板分离和复发酵。

初发酵中大肠杆菌群发酵乳糖产酸,产气,根据培养基内指示剂颜色变化及杜氏小管内有无气体,判断是否为阳性。

平板分离一般利用大肠杆菌群在伊红美蓝琼脂上形成深红色或紫色金属光泽菌落并结合革兰氏染色进行判断。

最后用复发酵进一步证实。

2、多管发酵试验操作步骤

(1)取5支装有乳糖蛋白胨培养基的发酵管,每管分别加入河水水样10ml,另取5支装有乳糖蛋白胨培养基的发酵管,每管加入河水水样1ml。

以同样方式取自来水与矿泉水10ml,分别加入5支乳糖蛋白胨培养基的发酵管。

做好标签。

(2)取出培养后的发酵管,观察管内发酵液颜色变为黄色为产酸,杜氏小管内有气泡为产气。

将产酸产气与只产酸的两类液体接种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37℃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

挑选深紫黑色和紫黑色带有或不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或淡紫红色和中心较深的菌落,将其一部分分别取样进行涂片和革兰氏染色观察。

(分离培养)

(3)若经镜检证实为格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将此菌落的另一部分接种于装有倒置杜氏小管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复发酵管中,每管可接种同一发酵管的典型菌落1-3个,37℃培养24小时,若为产酸产气则表明试管内有大肠菌群存在,记录为阳性管。

(验证试验)

(4)根据每类水中不同浓度的试管中出现阳性管数,计算1L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数。

(计数)

(5)将检测得到的每升水样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菌落个数与标准水质的指标相比较,看水质是否被污染,污染是否严重。

(比较分析)

五、菌落形态的观察及描述

对培养基上的细菌进行观察和描述(形状、大小、表面粗细、边缘形状、颜色、质地、透明度、软硬等)。

六、细菌的个体形态鉴定

(一)细菌的单染色

1.原理

(1)单染色:

由于细菌在中性、弱酸性或碱性中带负电荷,碱性染料在电离后染色离子带正电荷,因此使细菌着色。

(2)油镜镜检:

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100X,但其焦距和直径很小,需要很大的光照强度。

当镜与装片之间的介质是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璃的折射率不同,透过载玻片的光线有一部分因折射不能进入镜头,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

当以香柏油为介质时,由于它的折射率与玻璃相近,光线经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从而提高视野的照明度和分辨率。

2材料及用具

二甲苯、香柏油、番红染液、显微镜、擦镜纸、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吸水纸。

3、操作步骤

流程: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

(1)涂片

取两个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于中央滴一小滴无菌水,用无菌操作方法从菌种斜面挑去少量菌体与水滴充分混匀,涂成薄膜。

(2)干燥

将涂片于室温中自然干燥。

(3)固定

夹住载片一端使涂菌的一面朝上,载片通过微火2或3次,以不烫手为宜。

(4)染色

涂片置于水平位置,滴加番红染液覆盖涂菌处,染色2min。

(5)水洗

倾去染色液,斜置载片,用自来水冲洗,不得直接冲在涂菌处,洗至流下的水中无染色液的颜色为止。

(6)干燥

用吸水纸轻轻吸干。

(7)镜检

油镜镜检

(二)革兰氏染色

1、原理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厚,交联而成的肽聚糖网状结构致密,经乙醇处理发生脱水作用,使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与碘形成的大分子复合物保留在细胞壁内使细胞呈蓝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层薄,网状结构交联少,且类脂含量较高,经乙醇处理后,类脂被溶解,细胞壁孔径变大,通透性增加,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被溶出细胞壁,再经番红复染后细胞呈红色。

2、材料及用具

二甲苯、香柏油、结晶紫染液、卢哥氏碘液、95%乙醇、番红染液、显微镜、擦镜纸、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吸水纸。

3、操作步骤

流程:

涂菌—干燥—固定—初染—媒染—脱色—复染—镜检

(1)涂菌

取两块载玻片,在中央各滴一小滴蒸馏水,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从菌种斜面挑取少许菌苔于水滴中,混匀,涂片。

(2)干燥

于空气中自然干燥。

为了加速干燥,可以把玻片置于火焰上部略加温。

(3)固定

涂面朝上,通过火焰3次,以热而不烫为宜。

使细胞质凝固从而使细胞形态固定,并使细菌黏附在玻片上。

(4)初染

于制片上滴加结晶紫染液,1min后洗去染料。

(5)媒染

滴加卢哥氏碘液,1min后用水洗去。

(6)脱色

滴加95%乙醇脱色,摇动玻片至紫色不再有紫色脱落为止,立即用水冲洗。

(7)复染

滴加番红染液复染1min,用水洗去。

(8)镜检

滤纸吸干,油镜镜检。

(三)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1.原理

(1)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

由于细菌特有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的特性,这种差异就表现的更加明显。

不同细菌分解、利用脂肪类和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不同,所以其发酵的类型和产物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

(2)某些细菌产生色氨酸酶,能分解培养基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吲哚与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发生反应,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为吲哚阳性反应。

(3)微生物发酵葡萄糖产生丙酮酸,继续脱羧形成乙酰基甲基甲醇,后者在碱性条件下与胍类,肌酸类物质反应,形成红色化合物,为V-P反应阳性。

(4)有些细菌发酵糖类产生的有机酸较多,使发酵液的PH下降到4.2以下,当加入甲基红试剂后,使发酵液变红,为甲基红反应阳性。

(5)某种微生物能以某种糖类为碳源,产酸产气,则判断为发酵这种糖。

2、实验材料

(1)菌种:

河水微生物培养斜面接种菌

(2)培养基: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葡萄糖0.5g,蛋白胨0.5g,磷酸氢二钾0.2g,水100mL)、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1g,氯化钠0.5g,水100mL)、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6g,葡萄糖、乳糖或蔗糖3g,水100ml)

(3)试剂:

40%NaOH,溶液、肌酸、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乙醚、1.6%溴甲基,酚紫指示剂。

(4)器具:

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试管、移液管、杜氏小套管。

3.操作步骤

流程:

糖发酵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

一)糖类发酵试验

经培养后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是否产气,可在发酵培养基中放入倒置杜氏小管观察。

流程:

发酵液试管→标记→接种→培养→观察→记录

试管标记→糖发酵产气→接种培养→观察结果

二)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P试验)

试管标记→接种培养→记录观察

三)甲基红实验

于v-p试验留下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2-3滴甲基红指示剂,观察结果,红色为阳性反应,橘黄或黄色,阴性,橘红色为弱阳性。

四)吲哚试验

试管标记→接种培养→观察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